人工智能逆轉未來譜寫醫療智能時代
近日來,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大革命面向整個人類社會席卷而來。 面對人工智能的大潮,上海版的人工智能產業扶持政策于14日正式出爐!在醫療領域,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標志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項目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23日,騰訊公司繼仁澍醫療和阿里健康先后實現醫學影像AI的第三方應用后,發布其首款醫療領域AI產品―“騰訊覓影”。 人工智能連續在疾病篩查、輔助診療、藥物研發等領域取得了不俗成績的局勢,廣大媒體與政府開始高度關注。2017年7月中國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一項技術內容進行全盤布局,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目前對于培育階段的人工智能市場來說,中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在前沿基礎理論、關鍵性技術、產業基礎平臺、人才隊伍和監管體系、法律配套等方方面面都亟待創立和完善,但輿論和現實都無法阻擋企業家......閱讀全文
“醫療+人工智能”-千億資金打通AI醫學影像賽道
近年來,AI+醫藥成為生物醫藥賽道熱點,據數據統計,過往的五年時間,近千億資金注入醫療人工智能賽道,醫療影像AI、AI制藥、醫療AI機器人(10.00 -0.10%,診股)等細分賽道都在飛速發展。其中,醫學影像是醫療AI行業增速最快、資本熱度最高的細分賽道之一。 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AI醫
科學公開課|石磊:醫學影像與人工智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320.shtm ? 直播時間:2024年2月6日(周二)20:00 直播平臺: 科學網APP (科學網微博直播間鏈接) 科學網微博 科學網視頻號
醫學影像+人工智能漸行漸近-數據處理難題待解
機器需要更多的學習次數,以得到更準確的判斷,多次學習的基礎是數據,現階段最大的困難是數據積累。 人工智能+醫學影像正在成為現實。 9月6日,香港中文大學宣布,該校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影像識別技術判讀肺癌及乳腺癌,準確率分別達到91%及99%,識別過程只需30秒至10分鐘。近日,騰訊也
國家藥監局對醫學影像和人工智能類創新醫療器械進行監管會商
為持續推動醫療器械創新高質量發展,國家藥監局定期開展監管會商,為創新醫療器械量身訂制具體監管方案,指導督促注冊人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并保持持續合規。 7月10日,國家藥監局組織相關領域技術專家、省級藥監局和注冊人,圍繞國內首個可用于肺部氣體成像的磁共振成像系統和國產首臺可變角、雙探頭、通用型單光
醫學影像學的介紹
醫學影像學在醫學診斷領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不僅在臨床的應用上非常廣泛,對疾病的診斷提供了很大的科學和直觀的依據,可以更好的配合臨床的癥狀、化驗等方面,為最終準確診斷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治療方面也有很好的應用。
醫學影像學的介紹
主要包括X光成像儀器、CT(普通CT、螺旋CT)、正子掃描(PET)、超聲(分B超、彩色多普勒超聲、心臟彩超、三維彩超)、核磁共振成像(MRI)、心電圖儀器、腦電圖儀器等。
醫學影像學的應用
醫學影像學可以作為一種醫療輔助手段用于診斷和治療,也可以作為一種科研手段用于生命科學的研究中。 診斷主要包括透視、放射線片、CT、MRI、超聲、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等。 治療主要應用為介入治療、放療等方面。 另外,除了醫療上面的用途之外,影像學結合其他學術領域,譬如認知心理學(cogniti
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醫療器械是醫療器械領域新質生產力的代表
10月25日,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交流了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產品研發使用情況,聚焦創新發展共性問題,研討支持政策。 會議認為,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醫療器械是醫療器械領域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健全支持相應產業創新發展機制,是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改革要求重要舉措。下
醫學影像創新平臺落戶天府實驗室,推動醫學影像技術發展
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的先進醫學裝備創新平臺于12月16日正式啟動。該平臺聚焦醫學影像裝備的概念驗證和成果轉化,提供技術開發、樣機試制、產品注冊等服務,標志著天府錦城實驗室在醫學影像領域的布局正式展開。 “醫學影像就像是醫生的眼睛,目前這個賽道的附加值高,國內缺口較大。”天府錦城前沿醫學
蘇州醫工所研制出影像智能輔助分析系統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醫學影像在賦能基層醫療、輔助精準診斷和助力治療決策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和應用價值。然而,構建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模型需要具備進行數據標注、高通量特征提取篩選和分類模型訓練等處理流程的條件,并且要求使用者具備專業的人工智能建模計算經驗,這導致一些醫生難以面向臨床及科研問題
荷蘭研發成功新型醫學影像診斷設備
醫學影像診療技術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研發的雙子星雙板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5月10日在其位于中國蘇州的飛利浦醫療影像中國基地正式下線。 雙板X線系統不需要患者進行頻繁的立臥位轉換,極大地加快了拍片速度,可應對大量患者進行檢查;同時
醫學影像機器人“機智過人”的背后
近日,即將于8月底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段首播的《機智過人》各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錄制之中。這款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央電視臺共同打造的人工智能(AI)“現象級節目”,據信已篩選二十多個可代表AI最高水準的項目,將在人工智能領域多個應用場景中通過電視屏幕上演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機大戰”。 在這些
人工智能逆轉未來-譜寫醫療智能時代
近日來,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大革命面向整個人類社會席卷而來。 面對人工智能的大潮,上海版的人工智能產業扶持政策于14日正式出爐!在醫療領域,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標志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項目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23日,騰訊公司繼仁澍醫
2023年中國醫學影像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聯影醫療(688271.SH);萬東醫療(600055.SH);康泰醫學(300869.SZ);萬孚生物(300482.SZ);邁瑞醫療(300760.SZ);開立醫療(300633.SZ)等本文核心數據:醫學影像設備行業供給;醫學影像設備行業融資規模;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市場規模1、
參會看直播|“AI+醫學影像”前沿創新研究
醫學影像是臨床醫療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近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即AI也更加廣泛地應用于醫學影像的處理分析中,包括對圖像的分割分類及預測等。AI提高了診斷的精準程度和效率,同時也填補了醫學影像醫生的人才缺口。并且,隨著算法模型以及硬件性能的提高,AI也逐步從輔助醫生做出影像診斷向智能
拙鈍的探測器模糊了醫學影像
?? 給奔跑的博爾特拍照,很容易“虛”。給跳動的心臟拍照,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也有相似的難題。圖片來源網絡 雪上加霜的是,傳統CT的斷層“視野”太窄,就好比“門縫里看博爾特”,拍個全身還必須拍好幾張拼出一幅圖。 由于速度和視野的限制,給跳動的心臟準確成像是CT機誕生后幾十年內沒能達成的使命
設備更新大浪將至-各省醫學影像設備受追捧
今年3月國家發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以舊換新》”)以來,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大規模啟動并批準醫療設備以舊換新項目。 同時,部分省份甚至已經發布采購意向及招標公告,醫療設備以舊換新的步伐正逐步加快,各省市的采購項目開始大規模落地。 01? 以舊換新政策落實
以AI技術提升醫學影像診療效率圖瑪深維獲2億元B輪融資
12月1日,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公司圖瑪深維(12Sigma)宣布獲得2億元B輪融資,由軟銀中國領投,辰德資本、德聯資本參投,此前投資方真格基金、經緯中國繼續跟投。本輪融資后,圖瑪深維將進一步拓展產品線,加速對現有產品的CFDA、FDA、CE認證,并加大在市場營銷上的投入。 近年來,“人工智能
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成
記者獲悉,歷時3年建設的“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日前正式通過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的綜合績效評價,標志著我國醫療影像AI實現了從“實驗室”科研到“醫院”臨床應用的全鏈路貫通。這項“新一代人工智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于2021年啟動,由騰訊擔任項目牽頭單位,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成
歷時3年建設的“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日前正式通過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的綜合績效評價,標志著我國醫療影像AI實現了從“實驗室”科研到“醫院”臨床應用的全鏈路貫通。這項“新一代人工智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于2021年啟動,由騰訊擔任項目牽頭單位,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科學院
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主任委員李真林:醫工結合是新時期醫療創新之道
從1895年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X線,到CT、MRI技術相繼問世,再到如今邁入全新的數字化影像時代,醫學影像技術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迅猛發展過程。 在“鼓勵購買國產醫療設備”和“鼓勵分級診療、推動醫療資源下沉”的政策紅利,以及人口老齡化加重、民眾健康意識提升背景下,近年來國產大型醫學影像設備廠家突破
深度學習可超快分析三維醫學影像
英國《自然·醫學》雜志8月13日在線發表的兩項獨立研究顯示,最新的人工智能(AI)已可以基于三維醫學影像,對神經系統疾病和視網膜疾病給出快速、準確的自動診斷。這意味著深度學習算法已成功應用于三維醫學影像的超快分析。 深度學習方法已經能識別二維醫學影像,實現疾病診斷,但其對復雜詳細的三維影像的識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影像中心成立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影像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于6月15日在清華大學宣布成立,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郭啟勇教授與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岑章志共同為中心揭牌。該中心是在清華大學985學科建設項目支持下的集研究、教學與臨床合作于一體的多模態醫學影像中心,中心主任由清華大學醫學院從美國
中國科大在深度功能醫學影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劉東等在深度功能醫學電阻抗成像技術上取得重要進展——實現電阻抗圖像重建范式突破。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IEEE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匯刊》。獲得“低損傷、高分辨、動態實時”的功能圖像始終是醫學影像技術研究的核心目標之
醫療人工智能發展瓶頸亟待突破
近日,由阿里健康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共同申報的“醫學人工智能浙江省實驗室”揭牌成立。據了解,該實驗室是依托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進行建設管理的實體性研究機構,雙方將以智能決策、智能輔助診斷、智能信息安全為主要研究方向,以構建一套智能化醫學研究系統。 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
廣東專家團隊實現人工智能結腸癌病灶影像精準分割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12日發布消息稱,該結直腸肛門外科吳小劍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自主結腸癌病灶影像精準分割的人工智能臨床解決方案。相關研究結果在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算法期刊《醫學圖像分析》發表。 基于影像的自動分割技術能夠輔助醫生精確了解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與周圍血管、組織的關系,幫助疾病診斷、
“深度思維”讓人工智能成功檢測眼病
據英國《金融時報》在線版近日消息稱,繼“阿法狗”之后,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子公司——“深度思維”(DeepMind)已成功訓練一種人工智能(AI)算法檢測疾病,比人類專家更迅速、更高效,這或是AI在醫療領域的首個重大應用。 2017年5月,當“深度思維”最知名的人工智能——“阿法狗”戰勝圍棋世界冠
南昌大學二附院獲批智能醫學影像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近日,南昌大學二附院醫學影像中心牽頭申報的“智能醫學影像實驗室”獲批江西省重點實驗室,醫學影像中心主任龔良庚教授任實驗室主任。 實驗室組建后,將圍繞建立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重大疾病全國多中心數據庫,開發診斷、治療及療效評估的應用體系;建立涵蓋文本、基因、影像等數據庫的智能醫學影像大數據分析平臺
兩千億的醫學影像市場-民營資本怎么介入?
有一件讓醫生很郁悶的事情。轉診病人拿著以前拍的醫學影像膠片讓他診斷這是什么病,要是一眼不看就讓病人重新拍片檢查,病人會覺得醫生在坑他,要是看吧,只有一張影像,信息量太少不能做出診斷,所以,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醫生真就里外不是人。 目前中國醫院還在使用影像膠片,但這個膠片一般是給患者的。通常,
我國自產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亮相歐洲放射學大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91.shtm近日,2023年歐洲放射學大會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由國內醫療企業聯影醫療發布全球首款5.0T人體全身磁共振系統uMR Jupiter和類腦技術平臺uAIFI亮相此次大會,這也是該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