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性到底要不要避開花生、海鮮等易過敏食物?美國最新研究認為,不必刻意忌諱這些食物,母親食用后會通過乳汁將抗體傳給寶寶,增強他們抗過敏能力。 波士頓兒童醫院研究人員在美國最新一期《實驗醫學雜志》月刊上刊文說,他們通過白鼠實驗發現了迄今關于母乳有助抗過敏的最確鑿證據。研究表明,母鼠食用易致敏食物后會產生抗體,通過母乳傳給幼鼠,而幼鼠即使斷奶后也不會因食用這些食物而過敏。另外,母鼠如果不食用這些致敏食物,而是從他處直接獲得抗體的話,也可以通過母乳幫助幼鼠獲得免疫。相比之下,孕期接觸致敏食物,也會幫助幼鼠產生抗體。而對于那些在子宮內從未接觸過致敏食物的幼鼠,可以從其他哺乳期母鼠的乳汁那里獲得抗體,且乳汁的抗敏性能似乎更佳。 主導這項研究的波士頓兒童醫院變態反應與免疫科醫生大吉美智子(音譯)說,研究人員接下來將招募哺乳期女性,研究這種保護機制是否同樣適用于人類。她強調,過敏反應涉及遺傳和環境等諸多因素,這項研究并不是說,媽......閱讀全文
根據西澳大利亞大學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母乳喂養的母親可能需要多吃雞蛋,以防止嬰兒對雞蛋過敏。 西澳大學分子科學學院的研究負責人Verhasselt教授說,這一發現很重要,因為在西方國家,多達10%的兒童在一歲時已經對食物過敏。 Verhasselt教授說:“在高危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四個
由加拿大健康研究所(CIHR)資助的一項研究發現,母乳育嬰并不能防止兒童患上哮喘和過敏。這一McGill大學Michael Kramer取得的發現發表在9月11日的在線版《英國醫學雜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上。 Kramer和同事隨機跟蹤研究了PROB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30年來,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加了3倍,涉及全球22%的人口。在中國,受過敏威脅最大的是嬰幼兒群體,目前有1/5的寶寶正遭到過敏困擾。近日,有媒體記者采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免疫科主任、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陳同辛教授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副
雖然“母乳喂養最好”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因為種種原因,配方奶粉還是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在華人父母中,盛傳著“奶粉喂養容易上火”的說法,于是各種宣稱“不上火”的奶粉也就大行其道,對“寧可信其有”的廣大媽媽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最近,在歐洲工作的某知名科普作者在網上吐槽:在國外,廠家一般不會宣傳
9月份,央視曝光了“第一口奶”背后暗藏的灰色產業鏈。在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嬰幼兒喂養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六個月純母乳喂養對嬰兒和母親有諸多好處。寶寶真的會因為“第一口奶”而拒絕母乳喂養嗎?專家表示,“第一口奶”對寶寶會產生一些影響,但不會因為對口味的依賴而拒絕母乳。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雀巢營養科學院舉辦的第三屆嬰幼兒過敏預防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多位專家在論壇上呼吁,我國嬰幼兒過敏患病率不斷攀升,預防工作尤為關鍵。 中國疾控中心婦幼保健中心發布的《中國城市嬰幼兒過敏流行病學》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參與調查的嬰幼兒家長當中,有超過4成報告孩子曾經發生過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王良錄教授,在“嬰幼兒食物過敏如何預防”的報告中稱,對食物過敏的初級預防應從母乳期抓起。嬰兒患多種過敏性疾病及其嚴重程度與母親妊娠期間的進食、以及自己出生后進食的品種花樣有密切關系,飲食與其它早期生活因素、免疫刺激共同調節嬰兒
腹瀉便血、濕疹瘙癢、哮喘憋悶……這些,都是過敏性疾病所致。成年人尚且難忍的病痛,若發生在嬌弱的嬰幼兒身上,會是怎樣的折磨? 據統計,我國有12.3%的0-24個月嬰幼兒過敏,發病率快速上升,過敏性疾病影響健康,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但與之相對的,是昂貴的治療撫養費用,覺得過敏只是“別吃啥就行了
腹瀉便血、濕疹瘙癢、哮喘憋悶……這些,都是過敏性疾病所致。成年人尚且難忍的病痛,若發生在嬌弱的嬰幼兒身上,會是怎樣的折磨? 據統計,我國有12.3%的0-24個月嬰幼兒過敏,發病率快速上升,過敏性疾病影響健康,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但與之相對的,是昂貴的治療撫養費用,覺得過敏只是“別吃啥就行了”
使用Viscotek TDAmax多檢測器凝膠滲透色譜檢測分離乳清蛋白(WPI)概述 乳清(Whey)是在奶酪生產過程中,牛奶凝結成凝乳塊后分離出的呈綠色的、半透明的液體,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副產品。分離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簡稱WPI)是從中提取的一種
研究發現母乳低聚糖有助于新生兒清除感染性病原體,英國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特別有助于增強嬰兒的免疫系統功能。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乳糖基-N-二巖藻黃素六糖I(LNDFHI)有助于新生兒在出生后幾周內清除B族鏈球菌,B組鏈球菌是產后新生兒腦膜炎的常見感染原因,也是英國甚至全球的新生兒在出
研究發現母乳低聚糖有助于新生兒清除感染性病原體,英國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特別有助于增強嬰兒的免疫系統功能。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乳糖基-N-二巖藻黃素六糖I(LNDFHI)有助于新生兒在出生后幾周內清除B族鏈球菌,B組鏈球菌是產后新生兒腦膜炎的常見感染原因,也是英國甚至全球的新生兒在出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項研究還強調了,在嬰兒生命早期階段,母乳喂養在提供嬰兒良好腸道細菌方面有重要作用。 研究小組包括英國紐卡斯爾大學,他們鑒定,雙歧桿菌在母乳中含量豐富,當嬰兒停止母乳喂養后雙歧桿菌迅速下降! 今天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嬰兒臨床微生物研究之一。
對于新手爸媽來說,寶寶的哭聲堪稱是對爸媽的最大折磨,尤其是每到深夜,孩子身體里仿佛安了一個無法按停的“鬧鐘”,無休止的哭鬧不僅讓孩子受罪,也影響全家人的睡眠。 近日,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名醫微課”特邀兒童消化病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沈振宇主講“腸絞痛與嬰幼兒喂養”。沈振宇指出,嬰
Henry Ford 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母乳喂養能夠影響嬰兒免疫系統的發育以及增強對其腸道內的微生物引起的過敏反應以及哮喘的耐受性。 這項驚人的發現是由一系列根據所謂"衛生假設理論"-"嬰兒早期接觸的微生物能夠影響免疫系統的發育與過敏性反應等"而開展的研究證實的。HenryFord醫院公共健康
大家最近有沒有去公園踏青賞花呀?厚重的冬天終于過去了,天氣一轉暖,戶外的花也都開了,但是對于花粉過敏的朋友們來說,“滿園春色”恐怕沒有聽起來那么美好。 春天是個過敏高發的季節,說起過敏,大家可能都知道,這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而免疫系統是人體內的“堤壩”,我們生病與痊愈幾乎都離不開它。 一直以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過敏反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 Med:腸道微生物能夠預防食物過敏 DOI: 10.1038/s41591-018-0324-z 新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組可能有助于防止牛奶過敏的發展。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健康的人類嬰兒供體的腸道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濕疹會破壞皮膚免疫屏障并引發炎癥,從而增加嬰幼兒食物過敏風險。這說明皮膚中的免疫細胞同樣與食物過敏有密切關系。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鄧迪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600名母乳喂養的3個月大嬰幼兒健康狀況,結果發現,患有濕疹的嬰幼兒過敏風險是正常水平的6倍,并且濕疹越嚴重,
在這個全民皆補的時代,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很多準媽媽就開始補充各種營養了,這其中就少不了近年來大熱的DHA,尤其是許多想要二胎的女性,更是提前為將要到來的新寶寶而大補特補。然而,在經歷過“全民補鈣”、“全民補腎”之類的“瞎補”風潮后, DHA真的是孕婦必需品嗎?孕婦和寶寶應該怎樣補充DH
從瘙癢、哮喘到危及生命,一顆花生引發的災難不容小視。過敏看似沒有癌癥那么兇險,但也足以讓你和孩子的生活充滿煩惱。那么首先,你知道過敏是怎么回事嗎? 過敏——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過敏通常是這樣發生的:有一天, 身體遇到了來自某種東西的一個蛋白,可能完全無害,我們假設是家里烤蛋糕所用的面粉里的。
過敏——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過敏通常是這樣發生的:有一天,身體遇到了來自某種東西的一個蛋白,可能完全無害,我們假設是家里烤蛋糕所用的面粉里的。但由于一些不明原因,身體發現這種蛋白有點不妙。剛一開始可能什么癥狀也沒有,但是身體記住它了,并開始醞釀下一步行動。&nb
英媒稱,一項新研究顯示,新媽媽們在進行母乳喂養的同時吃花生可以幫助孩子預防過敏,這是表明兒童應早些接觸堅果的最新證據。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26日報道,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發現,假如母親在斷奶之前就吃堅果并在孩子一周歲之前給他們吃堅果,那孩子出現過敏的幾率就會減少到原來的五分之一。 研究主要
英媒稱,一項新研究顯示,新媽媽們在進行母乳喂養的同時吃花生可以幫助孩子預防過敏,這是表明兒童應早些接觸堅果的最新證據。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26日報道,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發現,假如母親在斷奶之前就吃堅果并在孩子一周歲之前給他們吃堅果,那孩子出現過敏的幾率就會減少到原來的五分之一。 研究主要
醫院的產房里,每天總有新生命呱呱墜地,然而,在這些新生兒睜開眼睛開始端詳這個世界的時候,早已有人盯上了他們,試圖將其作為生財的工具。前不久曝出,一些外資奶粉企業的營銷人員通過賄賂相關的醫護人員,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新生兒喂食自家的奶粉,通過搶占第一口奶,試圖讓嬰兒對自家的奶粉產生依賴性,從而
不少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寶寶,從出生前就不斷“囤貨”。但從醫學角度來講,不是所有兒童用品都是適合嬰幼兒的。 1.開襠褲。作為嬰幼兒的“專屬品”,開襠褲看似方便卻隱患多多。寶寶喜歡四處“摸爬滾打”,沒有衣物或者尿布庇護,會增加外生殖器沾染細菌的機會,女孩由于尿道短,萬一細菌入侵更易發生尿道炎、膀
5月3日是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題仍是已保持10年不變的“哮喘是能夠控制的”。中國哮喘聯盟、全國哮喘研究協作組當天在京聯合主辦2016世界哮喘日新聞發布會。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哮喘聯盟總負責人、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林江濤教授在會上表示,過去10年,我國哮喘患病率明顯增高,但多
從事兒童保健工作10年的張淑一,當聽到兒子大哭時,變得不知所措。原本堅定用純母乳喂養寶寶的她,懷疑自己的奶孩子不夠吃。 35歲的張淑一是首都兒科研究所醫生,兩年前生下兒子,一直嚴格按照國際標準純母乳喂養,即頭6個月不添加水和任何輔食,并堅持母乳喂養兩年。 盡管她的
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Aller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母乳中的特殊組分或能降低嬰兒對食物的敏感性;相關研究闡明了人乳中寡糖類(HMOs,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在嬰兒機體健康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圖片來源:verywell.com
2004年和2008年兩次嚴重的奶粉安全事件,讓中國媽媽們購買奶粉的品牌選擇從小品牌轉向大品牌,又從本土品牌轉向外資品牌。然而,近兩年國內市場銷售的洋奶粉也開始不斷爆出負面新聞。焦慮之下,不少媽媽轉而直接在境外購買奶粉,而另一些媽媽則重新開始選擇國內大品牌的奶粉。 本土、外資和境外的奶粉,
“羊奶粉是最接近母乳的乳制品”“羊奶粉營養價值比牛奶粉更高,更容易被寶寶吸收”……近年來,以往很少受到關注的羊奶粉突然火爆起來,盡管其價格比牛奶粉高出很多,但媽媽們仍是趨之若鶩。 不過,對于市場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羊奶粉,卻有業內人士曝出:目前國內大多數羊奶粉其實是摻入了牛乳清粉,有欺騙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