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科技部于2013年啟動了第五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建設期為三年。為做好園區建設和管理工作,促進園區提質升級,按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科技部農村科技司組織開展了第五批園區驗收工作。經現場驗收和視頻答辯等評估環節,參與驗收的45家園區全部通過驗收。 科技部高度重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各地認真落實,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取得顯著成效。尤其是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提升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水平,各地加大對園區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資金、政策、人員等相關配置上明顯提升。經過多年的建設,園區已成為創新創業的重要基地,在集聚科技創新資源、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成果示范推廣、培訓職業農民、探索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加速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探索了一條新的途徑。 下一步,科技部將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布局、科學規劃......閱讀全文
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完善廣西農業科技示范、創新平臺和體系,培育國家級的園區,自治區人民政府于2014年11月出臺《廣西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方案(2014-2020年)》,正式啟動建設自治區級農業園區,計劃到2020年建成3
10月15日至16日,科技部組織專家對我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超級稻雜交早熟晚稻新組合五豐優T025的中試與示范”項目進行驗收。這也是我省首個國家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特別重大項目,國撥項目經費達600萬元。 五豐優T025系江西農業大學選育、江西現代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獨
2016年上半年,廣西科技廳圍繞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持續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關鍵作用,積極構筑發展新優勢,為全區實現“十三五”順利開局提供科技支撐。 一、上半年工作取得五大進展 (一)支撐產業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
作為一名局級科研管理干部,戴小楓在介紹自己單位時竟有些難為情。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近日的一場座談會上,這位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說,“你問我們是搞什么研究的,其實就是些小雜糧,小蕎麥,小黑豆,小綠豆,小花豆,頂多弄個花生豆,這已經算豆里的大類了,偶爾搞點主糧,也不是大宗的,只是副產品。”
為全面推進科技行政管理依法行政,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規章清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10]28號)要求,科學技術部對單獨制定的以及牽頭會同其他部門制定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現將科學技術部2010年11月之前發布的現行有效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目錄予以公告。 科學技術部現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七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驗收結果,內蒙古通遼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蒙古鄂爾多斯國家農業科技園區3家園區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高度重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通過支持引導,目前已在全區創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8家、自治區級農
2020年度市科委第二季度項目(課題)驗收公開清單 #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3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3{border:1px solid #666666} 序號
“要抓緊梳理軍工科研院所發展曾經的經驗和教訓,以免重蹈覆轍。”兩會期間,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羅琦委員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軍民融合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今天,應該完善軍工科研院所管理體制,變曾經的“項目導向型”為“科研導向型”。 羅琦的感慨,源于航空專家唐長紅委員的一段回憶——在上世紀
國科農函〔2018〕5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有關單位,各有關專家: 為進一步提高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專家在園區管理方面的決策咨詢和技術指導作用,根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要求,經國家農業
農業科研工作者常常要去田間進行實地測產驗收,是一項評價技術成果的產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須達到準確可靠的要求。但如今在鄉一級的農業科技人員,常常測出的產量卻與省上邀請來的復測專家所測產量不一致。這是什么原因呢?玉米測產步驟一般分為:①測產地塊面積計算;②收獲;③取樣;④脫粒測含水量,計算出籽率,換算折
1月7日,科技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稱,政府將通過撤、并、轉等方式,對現有科技計劃進行整合,其中就包括人們熟知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
3月29日,受國家科技部主管部門委托,中國科學院農業項目辦公室組織召開了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承擔的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經濟林遠程智能控制與管理系統的中試與示范”驗收會。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項目的驗收。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劉明平、合肥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科研處處
日前,由陜西省寶雞市農科所承擔的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秦農142小麥新品種繁育與示范”通過了田間實地考察驗收。 “秦農142”小麥新品種是寶雞市農科所,以鄭州/植87135-2-1-1-9為組合,經多年系統選育而培育的新品種,具有抗病性好、適應性廣、早熟優質、高產穩產等優點。200
11月20日,河北省承擔的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新型顆粒四合一肥料(生物復合肥)中試與示范”通過了科技部農村中心組織的專家現場驗收。 該項目優化了高密度有機物料腐熟菌劑和功能微生物菌劑發酵生產、復合營養包膜劑生產、多圓盤組合造粒、“雙向低溫干燥”工藝、肥料顆粒冷包膜工藝等關鍵工序的
海南檢驗檢疫局“國家熱帶植物隔離檢疫重點實驗室”日前通過國家級檢測重點實驗室評定驗收專家組的驗收。該重點實驗室的正式獲批將有力推動其持續發展壯大,促進其在植物隔離檢疫、優質種質資源引進、繁育和示范推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三農”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2003年,海南檢驗檢疫局熱帶植物隔
4月28日,科技部農村科技司、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在北京對“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循環農業科技工程”項目“中南稻區復合生物循環技術集成與示范”課題(2012BAD14B17)進行了驗收。該課題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和湖南農業大學共同完成。 課題負責人
由貴州省組枳實施的生物種業、特色蔬菜、生態畜牧、資源循環利用和農產品加工等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計劃項目在全省31個縣域進行,著力開展熟化技術品種,培育龍頭企業、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工作。據2014監理驗收,計劃實施順利,現已開發辣椒、食用菌、油菜等新品種18個,熟化推廣新技術31項,建
2014年,兩系雜交種“Y兩優900”百畝示范田畝產達1026.70公斤,首次實現畝產過千公斤的超級雜交水稻第四期攻關目標,再創世界雜交水稻較大面積單產的最高紀錄。 我國科學家率先完成了烏拉爾圖小麥和粗山羊草基因組草圖的繪制,使我國小麥基因組的研究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我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批農
為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督管理,客觀評價項目實施效果,農村中心于2013年底啟動了對2012年立項項目和2011年立項項目的監理驗收工作,并于2014年上半年組織專家對項目監理單位上報的監理驗收材料進行了復核。目前,此項工作順利完成,已發文公布監理驗收結果。 經審核,66
從上海市農業科技重點攻關項目----智能設施裝備科技創新產業工程項目“秸稈全量還田條件下栽培土壤環境改良技術研究”【滬農科攻字(2015)第3-2號】課題開始,每年各項目/課題驗收匯報時,專家往往都會提出這個問題:你們不用化肥、大幅減少了生物制劑的投放,增產所需的氮源從何而來?1.1【水產養殖案例】
近日,由北京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星火計劃課題“有機番茄健康種植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通過對袋式栽培技術、有機營養液控制技術以及病蟲害無害化控制技術進行集成創新研究,建立了一套溫室有機番茄健康種植技術體系,番茄種植、銷售,以及輻射推廣成效顯著,順利通過了驗收。 該課題在集成
圖① 9月25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CA9597次航班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起飛。當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圖② 5月23日10時50分,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標志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圖為在青島拍攝的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
4月10日,《2012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聯絡員、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司長黃慶,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呂志華,新聞出版總署(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王志成,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巡視員吳寧燕出席新聞發
近日,2015年度江門市農業科技攻關項目揭曉,新會檢驗檢疫局申報的《新會陳皮及其制品中化學性危害因素監測與質量控制技術研究》成功立項,并獲得江門市政府資助金10萬元,這是新會局迄今獲得的最大一筆科研項目資助,也是該局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成立后,首個針對地方特色產品質量提升的科研項目。。 自申
近日,科技部辦公廳印發《第五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驗收結果的通知》(國科辦函農〔2017〕767號),廣西桂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科技部園區驗收。至此,廣西已建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3家(百色、北海、桂林),在建2家(賀州、欽州),總數達到5家。 2013年底,科技部啟動了第五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下
根據科技部創新方法工作專項2014年工作安排, 6月20日,科技部條財司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組織專家對農村中心承擔的2011年度創新方法項目“創新方法在支撐計劃農業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進行了結題驗收。農村中心有關同志及項目組成員從任務完成、工作內容、考核指標完成、經費執行和問題與建議等方面
“核算畝產1065.3公斤,創海南省水稻單產歷史最高紀錄!”5月22日,專家對位于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的有機覆膜直播試驗示范田進行測產驗收,測得畝產1065.3公斤,是為海南省水稻單產歷史最高紀錄。圖片來源于網絡 創下紀錄的試驗示范田由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隆百順源(北京)現代農業科技有
關于舉辦科技項目專項資金申報暨 “十二五”科技重點規劃分析研討班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十二五”規劃》精神,進一步促進科技發展和自主創新產業結構升級,推動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更好
“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是面向國家糧食安全重大需求,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聯合河北、山東、遼寧和天津,針對環渤海低平原4000萬畝中低產田、1000萬畝鹽堿荒地淡水資源匱乏、土壤貧瘠鹽堿制約糧食生產問題實施的農業科技示范工程。2013年,科技部設立“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