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青海高原,寒意漸濃。記者近日驅車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火燒溝以東的盤山路上看到,春季栽下的常青油松讓山坡綠意不減,車窗外不時閃過晨跑的市民和被驚動的小鳥。 火燒溝東西兩個山體是西寧市南北山綠化工程的一部分,2017年完成綠化造林3.1萬畝。與往年不同的是,2017年西寧運用針、闊、花相結合的栽植模式進行景觀改造提升。 快到山腰的時候,記者遇見66歲的森林管護員王偉福,他已開始當天的第一次巡山。在王偉福的印象中,火燒溝兩邊的山體過去都是黃土山溝,“一刮風就一嘴沙、一下雨就一身泥”。 如今,昔日的荒山坡變成了市民的休閑地。“夏天的時候,山頭一片綠色,路邊還有波斯菊、山杏等花草映襯,來山上游玩的人特別多。”王偉福說。 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有著“中華水塔”美譽。這一地區林草植被資源的保護狀況,對三大江河流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近年來,青海省將林業生態建設作為促進經濟......閱讀全文
在談及清潔空氣,植物是一張有效的過濾網,無論是阻擋沙塵,還是吸附有害顆粒物,凈化空氣首當其沖的便是綠植。北京市從去年開始,爭取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實施平原地區百萬畝造林工程。平原造林的主要作用之一便是凈化京城的空氣,改善生態系統。去年25萬余畝的造林之后,今年又是35萬畝的一波造林高峰
北京市平原地區造林工程建設總指揮部第二次全體會議昨日舉行。明年全市將落實平原地區造林367954.7畝,主要分布在以大興、通州、順義、昌平、房山5區為重點的13個區縣。 2020年前,北京有望在平原地區造林174.36萬畝,其中在2015年前完成的100萬畝平原造林中,六環以內
本月底,本市的秋季平原造林將拉開帷幕。昨天,記者從平原地區秋季造林工程建設安排部署會上了解到,在11月底前,本市將再造平原森林4.7萬畝,全年的平原造林面積將達到25.5萬畝,比原定的25萬畝造林計劃又增加了5000畝。副市長夏占義出席會議。 今年是本市實施平原造林工程的第一個年
2012年是落實林業“雙增”目標,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和《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1-2020年)》的關鍵之年。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全國造林綠化表彰動員大會精神,緊緊圍繞林業“雙增”目標,以改善生態和改善民生為核心任務,扎實推進國土綠化,取得顯著成
平原造林工程順義區南彩鎮地塊前期準備工作進展有序。 “把樹種在最顯眼、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效果最顯著的地方。”為了首都的藍天碧水,繼去年完成平原造林工程25萬畝之后,北京市在平原造林上繼續加碼,今年又確定了35萬畝的目標任務。3月19日,市園林綠化局局長鄧乃平向綠化系統的干部職工發出號
為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建設,積極營造“打造生態強省、建設美好安徽”的濃厚氛圍,日報今起開設專欄,報道各地推進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的新舉措、新進展和新成效。 春節剛過,從淮北到江南,到處是熱火朝天的植樹造林場面。各地自年初以來,搶抓有利時機,超前開展冬季造林
你信嗎?在干旱半干旱區荒地植樹造林,0到30厘米的表層土壤中,有機碳和全氮儲量在造林后分別顯著提升了131%和88%,荒地造林后土壤碳、氮儲量的增幅要顯著大于農田造林和草地造林。 5月3日,一項來自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得出這一結果。該所科研團隊通過數據整合分
土壤養分的研究方式有很多種,科學家用土壤養分速測儀對土壤養分剖面分布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之后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對養分的研究發現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養分的變化與流轉,對以后農業施肥作物生長都有著很大的好處。土壤養分剖面分布的變異性規律兩種恢復方式下土壤不同深度土壤養分變異情況見表。由表可以看出,各 土壤
在今年植樹節到來之際,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正式啟動2011首屆 “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主題活動。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秘書長李怒云介紹說,“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公益活動,是為公眾搭建的通過“購買碳匯”的方式,實現“足不出戶,低碳造林”,的公益平臺。公
海口濕地。資料照片 2018年,各地、各部門(系統)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總目標,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態需求為總任務,以增綠增質增效為主攻方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國土綠化事
盡管沒有北方的天寒地凍,萬物凋零,但在初冬的廣西憑祥市,四處依然是萬木枯榮。但當記者走進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實驗中心(下稱“熱林中心”)大院,卻被院子的三面大山牢牢吸引:和附近的其他環境相比,這里生機勃勃,綠意盎然,尤其是聳立在其西邊的那座大青山。熱林中心研究員盧立華介紹說:“別看這座山現在叢林茂
4月份以來,本市平原造林工程突飛猛進。截止到昨天,全市已完成栽植面積29.48萬畝,占全年35萬畝總任務的83%。東郊森林公園、昌平西部沙坑煤場等重點片區初現林海景觀。 昨天,記者來到位于通州區宋莊鎮的東郊森林公園華北樹木園,一個月前空曠的土地現在已是林木成排。油松、樟子松,郁
位于北京市惟一的純山區――門頭溝區的首都碳匯林項目4月6日正式啟動。這是引導企業參與、投資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承擔綠色環保社會責任的又一新舉措。 森林具有巨大的固碳功能,對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減緩氣候變化具有重要作用。碳匯造林是指在確定了基線的土地上,以增加
植樹造林是重建生態系統的一項重要生態措施。在濕潤地區,由于水分充足,利用植樹造林的方法進行生態恢復通常被認為是合理的;而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大規模植樹造林受到很多質疑。眾多研究表明,干旱地區植樹造林大量消耗土壤水分,使得土壤水分虧缺越來越嚴重,從而導致生態系統的惡化。然而,干旱地區植樹造林除消耗
編者按: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22日至24日召開。市委書記郭金龍作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并就做好2015年工作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作關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報告。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法治建設的意見》、《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
三年多以來,廊坊先后完成新造林近150萬畝,全市森林資源總量得到了較大提升,全市平原森林的壯美景觀已初步形成。”廊坊市林業局副調研員劉起俊日前表示,廊坊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進展順利,環首都平原森林的生態特征正在逐步形成。 森林城市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國家發展戰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王克林團隊在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不同恢復管理措施固碳效應的識別與權衡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于2020年1月8日以Forest management in southern China generates short term e
人工林地的土壤水分狀況是林木-大氣-土壤相互作用的結果。在相同的氣候、土壤和林分條件下,造林密度對林地土壤水分狀況亦有一定影響。通過土壤水分測定儀測定對比試驗數據,高密度和低密度紫穗槐林地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別為6.91%和8.93%。前者的土壤水分含量比后者低2.02%,顯然是由于高密度林分耗水量大于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林業局近日聯合發布的《全國林木種苗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我國商品林造林將全部使用良種。 這是記者7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全國林木種苗工作會議上獲悉的。據介紹,《全國林木種苗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國造林基地
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形勢日益緊迫,中國綠色碳匯事業加緊行動。回首2015年,中國綠色碳匯事業任務多、大事多、熱點多。北京林業大學綠色傳播中心組織專家學者和志愿者進行了認真回顧、總結,最終評選出了中國綠色碳匯2015十大事件。 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林業邊會展示巨大貢獻支持氣候談判。在2015年巴黎氣候
在過去的36年里,中國實施了大量造林和種植方案。那么,什么樣的造林方案能將植被的固碳能力發揮得更好?近期《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為你揭曉答案。 隨著溫室氣體效應引起的全球變暖和氣候變遷,研究全球碳循環調控機制,并遏制溫室氣體濃度的持續升高,是生態、氣候研究領域的一項核心任務。
土地利用變化是全球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土壤有機碳的動態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土壤呼吸是陸地生態系統向大氣釋放二氧化碳最主要的途徑,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其增溫潛勢是二氧化碳的28倍。透氣良好的土壤能氧化大氣中的甲烷,減緩全球變暖,因此被越來越多
從貢嘎機場到拉薩,公路兩旁的片片樹木成蔭,讓人們的心里變得欣慰和舒暢――拉薩變得更綠了!夏日里,我們總能看到在樹林里納涼的人群,郁郁蔥蔥的樹林成為人們最好的去處。而這,正是拉薩植樹造林的結果。 “2006年至2012年,我區完成營造林面積799.6萬畝,其中人工造林面積27
自從科學家們進入試驗區所在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巴音胡舒嘎查,各種“沖突”就接踵而至。他們需要面對地方政府、部門、牧民乃至同行的質疑,并應對這個以治沙為目的的生態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遭遇的現實困難或潛規則的挑戰。 [科學時報 張林 王劍報道] 用自然力恢復自然? 10
朔州一隅 1979年,鄧小平和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總裁哈默的一次會面孕育了一座城市的新生。這一年亞洲最大的現代化露天煤礦——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開工建設,10年后,國務院正式批準在該地區成立朔州市。 自此,朔州市成為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座因能源而生的城市,也成為一塊探索中國能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試
據國家林業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林業事業發展平穩,持續推進,全年完成造林面積601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410萬公頃。林業重點工程完成造林面積274萬公頃,占全部造林面積的45.6%。全年木材產量8088萬立
N. H. Ravindranath 和 Shamama Afreen說,必須為南亞國家的造林、重新造林和森林碳儲藏的增長提供回報。 200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會議上,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都同意了一份逐步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
由于夭折的樹木和損失的財產,李鵬一度四面樹敵。后來他發現,其實所有的人,都可能成為生態保護的 所謂的環保人士,其實就是保護當地環境的人。往大了說,一個人呼吁保護地球生態,保護中國環境,是環保人士。往小了說,一個人要保護一個村莊的風土,保護一條
竹柳是最近幾年發展的一個柳樹品種,因為其耐鹽堿性、生長速度快、單位面積投入產值較大而受到各方面的廣泛關注。下面我們重點介紹下竹柳直插造林的實施以及如何進行管護。竹柳直插造林實施:首先選擇合適的時間,一般的北方適合在春季地面化凍后兒柳枝未發芽之前,南方則比較適合在溫度達到零度以上而柳種條未發芽之前。選
“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空氣好了。”說起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太原百姓滿是自豪。作為著名的能源城市,山西省太原市越來越重視生態修復,全力打造國家森林城市。今年前10個月全市造林總面積近49萬畝,提前完成全年造林50萬畝左右的任務。“十二五”期間,太原計劃造林面積將達到162萬多畝,森林覆蓋率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