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餓死癌細胞的言論在網上不斷流傳。包括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教授胡汛發表在國際生物和醫學領域權威雜志《elife》上利用小蘇打治療癌癥,以及清華大學顏寧團隊在《Nature》上面發表的一篇文章了解清楚GLUT1的組成、結構和工作機理,在后續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被不少媒體以“餓死癌細胞”為題迅速引起熱議。 然而隨著后續事件的進展,人們發現餓死癌細胞并不是如此簡單的事情。癌細胞比正常的細胞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滿足自己的分裂增長需求,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在餓死癌細胞的時候,正常細胞也被餓死了。在醫學領域中,殺死癌細胞的藥物多不勝數,然而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不殺死患者的藥物就鳳毛麟角。同樣的,餓死癌細胞的同時,不餓死正常細胞,這才是突破的開始。 而在1月10號最新的一期《Nature》雜志上面,刊登了一篇來自Salk研究所的一篇文章,名為“Pharmacological activation of REV-ERBs is lethal ......閱讀全文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3月28日發表新聞公報說,雖然對付癌細胞很困難,但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關鍵酶,抑制它可以讓癌細胞“餓”死。與切斷營養源讓癌細胞“餓”死的辦法相比,這是一種新的使其“餓”死的方法,且實施起來更方便。 正如其他體細胞一樣,癌細胞也需要補充營養,以完成自身代謝。不過,癌細胞通常還
我們總是對患者說癌癥會以達爾文的自然選擇方式在體內進化,但是我們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這一點。 大約在2010年,Alberto Bardelli跌入了科研低谷。Bardelli是意大利都靈大學癌癥生物學家,他一直在研究癌癥靶向療法——針對導致腫瘤生長的突變的藥物。這種方法的效果似乎很好,一些患
前兩天有個新研究,說值夜班的女性易得乳腺癌,奇點糕一下子就想到了 2017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生物鐘。生物鐘可老重要了,人體宏觀上的生物鐘管著我們啥時候睡覺啥時候起床,細胞自己也有個小生物鐘,管它啥時候吃飯啥時候消化呢! 當然了,吃飯消化只是奇點糕的一個比喻,實際上,生物鐘參與的是細胞的增
早在2014年6月5日,清華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該校結構生物學家顏寧教授團隊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重要論文,稱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初步揭示其工作機制以及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在人類攻克癌癥、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qu
重大突破! 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教授胡汛 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和研究團隊一起發現了“餓死”癌細胞的新療法,并發表在國際生物和醫學領域權威雜志elife上,得到了國際著名腫瘤學者的肯定。 “癌細胞也需要‘吃’東西才能生存,剝奪它的食物,癌細胞就會死亡
近期,有關“餓死癌細胞”的話題一再被媒體和公眾所關注,在新浪微博自建的“餓死癌細胞”話題討論組中,截止到7月16日,閱讀人次達442.9萬,討論人次也已過萬。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徐兵河近期作客中新網健康頻道視頻訪談間時表示,“餓死”癌細胞具有潛在的臨床意義,實際上臨床中已有類似藥物
電鏡下的人體肝癌細胞(圖片來源中科院微生物所) 癌癥是世界范圍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腫瘤細胞不受控制地無限生長,它的快速生長需要大量能量。 近年來,科研工作的深入和醫學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腫瘤的診治效果,從目前醫學臨床實踐來看,有些癌癥是可以治愈的。但尋找提高患者愈后的新藥也至關重要。科
最近,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馬里蘭大學和休斯敦MD 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就一種可以摧毀致命兒童疾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其他癌癥的藥物,提交了專利申請。相關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國際著名血液學雜志《Blood》。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Susan Rempe 說:“大多數藥物必須進入癌
最近,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馬里蘭大學和休斯敦MD 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就一種可以摧毀致命兒童疾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其他癌癥的藥物,提交了專利申請。相關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國際著名血液學雜志《Blood》。延伸閱讀:Nature子刊:測序揭開白血病復發之謎。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
1.中國國家癌癥中心陳萬青教授CA發文《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報告 CA,全名為: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全球最高影響因子雜志,2015最新影響因子144.8,目前唯一一個影響因子100以上的期刊。發刊至今,全亞洲收錄兩篇文章,一篇是2002年日
9月24日,一則由新華社發布的醫學進展消息《重大突破!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被廣泛轉載,在癌癥高發的今天,這條消息足以引爆朋友圈。人們為其生動形象的標題所吸引,并為所謂廉價的小蘇打就具備攻克人類生命之敵能力的強大反差征服,并推演出小蘇打就能治癌防癌這樣的“養生秘方”。 事實是否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們曾經介紹過不少關于T細胞“耗竭”的研究,那時候,奇點糕就在想,要是能給T細胞持續“充電”的話,是不是就能一定程度上減少耗竭的T細胞呢? 這個思路雖然簡單易行,但是該怎么充?誰又能成為T細胞的“電池”?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就在最近的《實驗醫學雜志》上,加州大學
新的證據表明,能量代謝的重新編程,包括細胞呼吸缺陷引起的能量生成障礙以及向糖酵解的轉變都是癌癥的核心標志。癌細胞能量代謝的改變與線粒體的功能異常有關。癌細胞線粒體功能障礙包括糖酵解增加、凋亡減少和對放射治療的抵抗。線粒體代謝異常與癌癥細胞的放射細胞毒性對放射治療的抵抗有關[1]。在有氧條件下,在癌細
細胞免疫療法是癌癥治療的最新領域,在其中誕生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以及CAR-T療法都在癌癥治療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過采集外周血中的免疫細胞進行分離體外培養,再進行基因工程修飾之后再回輸到體內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在血液瘤方面的治療效果顯著。 2016年,以CAR-T免疫細胞治療為代表的細
◆ TUNEL 與 ELISA 檢測凋亡的方法比較TUNEL法 細胞凋亡中, 染色體DNA雙鏈斷裂或單鏈斷裂而產生大量的粘性3'-OH末端,可在脫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轉移酶(TdT)的作用下,將脫氧核糖核苷酸和熒光素、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酶或生物素形成的衍生物標記到DNA的3
當你無聊時,即使不餓,你是否也會去尋找食物呢?當你感到饑餓而無法進食時,你是否會感到不安呢?當你看到食物時,即使不餓,你是否也想吃呢?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并且無法控制自己的對食物的焦慮,這篇文章可能會給你一些幫助。 他知道自己聽起來像一個萬靈藥推銷員。畢竟,一個著名大學的終身教授不會每天
不知不覺,再過天2016年就離我們遠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那么即將過去的12月里Nature雜志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一起學習。 【1】Nature:首次揭示RNA剪接與衰老存在因果關聯 doi:10.1038/nature20789 衰老是
近日,由中國廣告主協會標準與認證咨詢專業委員會承辦,多家行業研究機構協辦的2019年中國廣告主大會“標準與認證服務發展論壇”在杭州舉行。國家工程實驗室教授、黔酸寶生物實驗室主任李小兵 國家工程實驗室教授、黔酸寶生物實驗室主任李小兵出席論壇,并發表“標準與認證是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基石”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