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7年食品安全抽檢情況和2018年抽檢計劃。2017年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抽檢了23.33萬批次食品樣品,總體平均抽檢合格率為97.6%,比2016年提高0.8個百分點。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梅君表示,我國突出的食品安全問題正在逐步減少。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問題逐步得到遏制,比如,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三聚氰胺”,連續9年“零”檢出;蛋制品中的“蘇丹紅”也連續4年沒有檢出。 去年食品抽檢發現的問題,微生物污染超標,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排在前三位。其他發現的不合格問題有農藥獸藥禁用及殘留不符合標準、重金屬污染超標、有機物污染超標、生物毒素超標、檢出非食用物質等。 網購食品和網絡訂餐也正在成為監管的重點。2017年,總局共抽檢網絡銷售方便食品、特殊膳食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23個食品大類,共計6996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36批次,抽......閱讀全文
2013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奪了大眾的目光,屢禁不止的食品問題,速生雞、含鋁炒瓜子、有毒奶粉……一再逼近公眾的心里防線,讓百姓吃的誠惶誠恐。這一年在食品安全領域發生了哪些讓人揪心的事件,這些事件又是如何善后的,在這2013即將結束的日子,東方網為您盤點。央視曝光45天"速生雞"用違禁藥物催肥 曝
網售食品行業也迎來飛速發展,其食品安全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2016年7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查處辦法》,明確了網絡食品的具體抽查與管轄細則。 為測評各電商平臺的食品安全現狀,自2016年11月11日起,新京報食品測評員將從天貓、京東、1號店、易果生鮮等15家電商平臺購買的
進入12月,又到一年年末。今年哪些食品企業在國家抽檢中被通報最多?哪些品牌上了“黑榜”?什么食品種類問題最集中?多次不合格食品是否有更多處罰?關注食品安全的公眾希望了解這些信息。 為此,新京報記者聯合同花順(80.020, -0.97, -1.20%)數據中心,獨家對國家抽檢做了一次大數據分析
食品安全事關百姓健康,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重大民生問題。上海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全面落實本市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各項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科學全程監管,不斷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的各項制度,努力探索科學監管的方法和途徑;各監管部門堅持以"五個最嚴"(最嚴的準入、監管、執法、處罰、問責
12月25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4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735批次,涉及餐飲食品、糧食加工品、飲料、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糕點、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和食用農產品等食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
11月15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8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943批次,涉及餐飲食品、糕點、冷凍飲品、肉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飲料、水產制品、水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食品,不合格樣品16批次。 9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超標 9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
2017年,作為食品安全治理的“關鍵少數”,保健食品表現如何?新京報記者近日對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抽檢公告進行盤點和梳理,同時結合行業智庫庶正康訊的統計數據,為2017年保健食品的總體情況“打分”。在不合格產品中,廣東長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命需寶牌輔助降血糖袋泡茶,菌落總數嚴重超標;江西同樂堂
中秋節臨近,市場監管總局及時組織開展月餅專項監督抽檢。在全國28個省份的流通、餐飲和生產環節的13類場所,隨機抽取月餅樣品469批次,覆蓋29個省份的277家月餅生產企業(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ac.nifdc.org.cn/);抽檢發現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2批次樣品微生物污染、
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這次專項整治中,肉制品、乳制品、釀造食品和蛋白含量高的食品等應是檢查的重點;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則是整治的重點對象。中國目前約有50萬家食品生產企業,其中成規模的企業僅15萬家左右,大多數是10人以下的小企業、小作坊。小企業的分散性、流動性、隱蔽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里,從歐洲的“馬肉風波”到遍布全美15個州的大腸桿菌疫情,再到日本曝出多起食材虛假標識事件,全世界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問題不斷發生。就我國而言,不可能獨善其身地游離在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之外。 上周,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北
11月29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42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800批次,不合格樣品1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非食用物質、獸藥殘留等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包括餐飲食品不合格4批次,飲料不合格1批次
11月28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保健食品、餐飲食品、食鹽、調味品、糖果制品、糧食加工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食用農產品、蔬菜制品、肉制品、速凍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方便食品13類食品1064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樣品20批次,涉及微生物污染、重金屬超標、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日前,廣東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鴨腳(熟食)被抽檢出大腸菌群超標,被東莞市質檢局判定為不合格產品。據悉,目前很多熟食不合格,原因主要在于流通以及存放環節上,炎夏高溫更加快細菌繁殖。而近日記者走訪廣州一些超市、便利店、熟食專賣店發現,時下大部分熟食都是“裸裝”的,消費者難知正確
菌落總數是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它是反映食品的新鮮程度和衛生狀況的重要微生物指標之一。然而,食用冰粒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一旦其中一項超標,會引起食用者腹瀉等不適癥狀。 南國都市報記者了解到,去年國慶節前,根據省食藥監局《關于開展食用冰生產企業監督抽查方案》的要求,
南山嬰兒奶粉檢出強致癌物 信息時報訊 南山奶粉5批次含強致癌物!前日深夜,廣州市工商局在官網公布了近期對市面上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的抽檢結果。本次共抽取樣品1231批次,實物質量合格 1204批次,合格率為97.81%。值得注意的是,知名品牌光明奶油、南山奶粉及本土沙灣姜汁撞奶均在不合
1月10日,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抽檢信息,其中3批次調味面制品(辣條)抽檢不合格,涉及不合格內容為菌落總數超標。從2015年爆紅網絡至今,辣條產業雖然經歷了由亂到治,但仍事抽檢黑榜中的老面孔,有著至少500億的辣條市場亟待標準出臺,結束行業的混亂局面。 此次抽檢不合格辣條為,許昌縣
今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會議公布了由中國經濟網食品安全輿情研究所選送的12個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龐國芳、孫寶國等權威專家一一進行解讀。 為了能夠較真實地反應社會對中國食
相關專家指出,在寶寶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喂食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的食物,可以促進寶寶身體發育健康成長,這一科學概念也催生了嬰幼兒輔食市場。然而,當前嬰幼兒輔食問題屢現,其中,網售嬰幼兒輔食問題更為嚴重,這些不合格產品極易通過海淘、代購等網絡渠道進入國內市場,造成消費者維權困難,且目前國家針對嬰幼兒輔
12月30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酒類、蔬菜食品、水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食用農產品等15類食品939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26批次,檢出微生物、
2015年至2017年5月期間,國家及各地方食藥監局的抽檢數據共計通報了180起問題辣條,共195批次,涉及131家生產商,生產地涉及河南、湖南、安徽、新疆等15個地區。 6月16日清晨,北京市朝陽區某超市的貨架前,店主丁莉(化名)像往常一樣將貨架上的已售出辣條產品一一補齊。 “幾乎每天都要
12月9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第4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曝光了22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獸藥殘留、金屬污染物等問題。 據悉,本次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共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飲料、肉制品、乳制品、餅干、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蜂產品、
在山西人心中,“美特好”堪稱老西兒們的驕傲。但是太原美特好超市發生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太原美特好銷售的谷物蛋等被查出禁用動物專用抗菌藥;美特好產業路店銷售過期食品,一些饅頭和灌腸表面有霉斑,餛飩餡、鹵蛋等多種食品過期…… 越來越多的網友痛呼:對這個品牌不敢再愛了。 谷物蛋等被查出禁用動物
7月26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1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878批次12類食品,不合格樣品15批次,不合格項目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獸藥殘留等。 6批次食品檢出防腐劑超標 不合格產品中,有6批次食品檢出防腐劑超標,分別為淮陰區謝乃立百貨店銷售的標稱寶應縣綠揚食品有
為切實加強兒童食品監管,嚴格規范兒童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防范和消除兒童食品安全隱患,不斷凈化我省兒童食品市場,提升兒童食品質量安全水平,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兒童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并抽檢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兒童食品1366批次,抽檢顯示:合格食品135
"乳礦物鹽"風波繼續蔓延 蒙牛兒童成長奶酪被曝違規添加 近日,因寶寶奶酪違禁添加"乳礦物鹽"一事,國內大型乳企又開始經歷一波質量風波。不過,目前看來,這場風波還在蔓延。有業內人士向新快報記者爆料,違禁添加"乳礦物鹽"的乳企還包括蒙牛。記者從中糧旗下的官方購物網站我買網(微博)發現
流入廣東的6種“鉻毒膠囊” 6種“鉻毒膠囊”流入廣東醫療單位 去年全省耗資37萬元采購這6種藥品,流向72家醫療單位;被央視曝光的13個問題產品被叫停 央視曝光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問題后,昨日國家食藥監局要求對13個鉻超標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該局內部人士透露,對相關產品的檢驗正在
網上不少賣家直接售賣現擠生鮮奶,宣稱純天然。實驗室人員對生鮮奶樣品進行取樣測試。有一份生鮮奶樣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 賣家通過網上零售、線下批發兩條“地下”路線銷售;專家稱自行煮奶滅菌不徹底,農殘、重金屬難去除;實驗測試有生鮮奶菌落總數超標1450倍 “百分百純牛奶,無任何添加,不含一
河南省食藥監局發布食品市場抽檢結果 名單公布 通報 我省食品市場總體質量良好 為讓大家過個放心年,省食藥監局以熱銷食品為重點,對全省食品市場進行了專項檢查。 據通報,此次監督檢查共檢查食品企業8300多家(次),檢查食品經營單位3.67萬家(次),涉及生產企業、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食
各類食品監督抽檢結果 8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上半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抽檢24類食品樣品33252批次,其中檢驗不合格樣品1236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6.3%。糧、油、肉、蛋、乳等5類大宗日常消費品中,乳制品抽檢1391
11月13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41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飲料、餅干、罐頭、水產制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等7類食品628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17批次,檢出微生物、農獸藥、有機污染物、食品添加劑及其他指標等問題。 4批次食品存在微生物污染問題 有4批次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