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迎“世界無煙日”西安大學生戴防毒面具
5月28日,為了迎接第24個世界無煙日,西安交大的學生們走上街頭,向市民發放控煙禁煙知識宣傳單,講解吸煙的危害及控煙方法,號召廣大市民群眾一同創建無煙環境。圖為大學生戴著防毒面具宣誓。 ......閱讀全文
《世界能源統計》發布2012年世界煤炭數據
《BP世界能源統計2013》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煤炭產量為 78.645億噸(折合3845.3百萬噸油當量),同比增長2.0%;全球煤炭消費量為3730.1百萬噸油當量,同比增長2.5%。中國煤炭生產和消費占全球比重分別為47.5%和50.2%,分別比上年的49.5%和49.4%
世界哲學多元化與中國哲學走向世界
中國哲學正在發揮作用,并將繼續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中國哲學傳統的價值觀、復雜性和豐富性對于人們理解社會現象尤其是交際現象非常必要。西方哲學需要借鑒中國、日本、印度以及其他地域的哲學傳統。 有著119年歷史的世界哲學大會是世界哲學界最大的學術會議。2018年召開的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是這一會議
世界哲學多元化與中國哲學走向世界
中國哲學正在發揮作用,并將繼續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中國哲學傳統的價值觀、復雜性和豐富性對于人們理解社會現象尤其是交際現象非常必要。西方哲學需要借鑒中國、日本、印度以及其他地域的哲學傳統。 有著119年歷史的世界哲學大會是世界哲學界最大的學術會議。2018年召開的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是這一會議
專家:煙民戒煙多是難在“心癮”難除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湖北省腫瘤醫院專家說,大部分煙民對尼古丁并沒有什么依賴性,多是典型的“心癮”作怪,戒煙難其實難在心癮難除。 湖北省腫瘤醫院欣然腫瘤心理咨詢熱線負責人周曉藝介紹說,“煙癮”學名叫尼古丁上癮癥或尼古丁依賴癥,大部分煙民對尼古丁并沒有很強的依賴性,多是典型的“
佛山醫療機構年底前禁煙:醫生抽煙將罰款
5月31日中午,一男子在市一醫院門前吸煙首批4家無煙醫院掛牌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慢性病防治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成為首批4家無煙醫院。6月起,全市醫療機構都將陸續出臺新舉措,從醫護人員抓起實行禁煙控煙。到今年年底,佛山醫療系統將實現室內公共場所
世界骨科聯盟成立
由近70個國家和地區的骨科專家組成的世界骨科聯盟(WOA)11月15日在中國北京成立,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王巖教授任聯盟主席。WOA是以提高發展中國家骨科醫療水平為目的的國際學術團體。聯盟希望通過成員攜手合作,提高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醫療水平、推動醫生教育和產品開發等活動,為骨骼與肌肉創
用天眼“感知”世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93.shtm 在現代化農業數據信息平臺上,可以精準掌握農業生產情況,科學判斷農產品價格趨勢,為農業發展提供“智慧大腦”。 ——這是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空天院”)與
“立法控煙”需找準源頭
5月29日,59位來自中國政法、北大、清華等高校及政府部門的法律專家在京“結盟”組建“中國控煙法律專家工作組”,宣布致力推動國家和北京等地方的控煙立法工作,促進中國盡快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 今天是第23個世界無煙日,距離我
衛生部門呼吁在煙盒上印折壽致癌等警示
本報訊 昨天是世界無煙日,中國衛生部門呼吁世界最大規模的控煙宣傳———在全國每年約1千億盒卷煙的包裝上,印上折壽、自殘、致癌、畸形胎兒等健康警示圖形。 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昨天公布《2009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闡述在煙盒上印制“煙草健康警示”圖形,是目前全球公認的控制煙草流行最有效的手
揭秘微觀世界“小精靈”:量子為人類打開“新世界”
5月3日,中國首臺多光子可編程量子計算機在上海亮相,演示了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能力,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實現十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 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升空,全球首條遠程量子通信骨干網“京滬干線”將正式啟用。究竟什么是“量子”,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
這個國家正在全世界擴散病毒,名副其實的世界毒瘤
當地時間6日,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表示,有證據顯示,臨近俄羅斯邊境的幾個美資助的烏克蘭實驗室曾研發生化武器。俄軍繳獲的文件顯示,烏克蘭衛生部曾要求實驗室工作人員緊急銷毀鼠疫、炭疽和霍亂病毒。另據報道,此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刪除了有關五角大樓資助烏克蘭生物實驗室的文件。
世界世界環境日,爭當不“塑”之客-減輕塑料污染
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塑戰速決”(Beat Plastic Pollution)。在世界環境日到來前后,很多國家的政府和相關機構、企業就已積極行動起來,齊心協力應對塑料污染問題,努力尋找解決方案,堅決向塑料污染宣戰。《國家地理》雜志開設的“地球還是塑料?”專欄 1. 多國舉行活動慶祝世界環境
煙草傷“心”知多少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宣傳主題是“煙草和心臟病”,旨在提高公眾對煙草使用和二手煙暴露導致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認知水平。 世衛組織指出,煙草使用每年導致全球700多萬人死亡,其中近90萬非吸煙者因吸入二手煙霧而失去生命。煙草使用和二手煙暴露是繼高血壓之后,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第
我國科技論文數世界第一-難改“世界工廠”尷尬
我國擁有這樣三項世界第一——“現役”和“后備”工程師數量排名世界第一;2010年起SCI數據庫收錄中國科技論文數量排名世界第一;2011年起超越美日成為世界上申請ZL最多的國家。 但是這三項看似風光無限的世界第一,卻沒有改變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的尷尬,在全球產業布局中,仍然暫時不
我國有世界自然遺產12項居世界第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張建龍9日說,我國已擁有52項世界遺產。其中,自然遺產12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數量均居世界第一,總面積達6.8萬平方公里,有效保護了一大批珍貴獨特的自然文化遺產資源。 張建龍是在此間舉辦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大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張建龍
新理論認為量子世界產生于“多重互動”的普通世界
量子世界有許多奇異現象,物體能同時存在于兩個地方,光既是波又是粒子。最近,澳大利亞科學家提出的一種新理論認為,這種現象是由許多“平行的”普通世界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這是對以前量子解釋的一個根本性轉變。”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格里菲斯大學理論量子物理學家霍
鄭守儀:她忘了這個世界卻不會被世界忘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633.shtm◎她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開創了中國現代有孔蟲分類與生態學◎她曾擔任青島市副市長,為了學術研究又主動請辭◎她是寫提案、打官司、愛管閑事的老太太◎她嫁給愛情,不理會世俗的條條框框◎她是能踩縫
美國:改變世界能源版圖
雷文鉆探公司位于美國威利斯頓盆地的頁巖油鉆井平臺 轉折點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0月4日表示,2013年,美國將超越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 由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能源供應的急劇增長,自2008年以來,美國的石油產量已經增加了7萬億英熱單
世界最快轉子面世
美國和中國兩國科研人員日前聯合造出世界上最快的轉子,每分鐘可旋轉超過600億次。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與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合作,使用硅材料合成了一種形似“啞鈴”的轉子,長320納米,寬170納米。 科
生物芯片世界發展
進入21世紀,隨著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電子技術和生物技術相結合誕生了半導體芯片的兄弟——生物芯片,這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這場革命對于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都會起到不可估量的貢獻。Fred SangerWalter GilbertKary Mullis生物芯片技術的發展最初得益于埃德溫·邁勒
盤點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即將結束,面對人類的未來,各國都竭盡努力,17日,美國也終于拋出資金支持承諾,人類的未來可以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道路是波折的,前途充滿光明。 背景: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根據2007年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第13次締
“美麗中國”贏得世界喝彩
央視網消息: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一時間,國際輿論嘩然。 有評論稱,這一做法將破壞美國在國際社會和國際事務上的信譽,削弱美國的公信力,“使美國放棄了大國責任”。 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又一次充分體現了大國的責任擔當。 世界正將全球氣候治理的希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
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月25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今年大會的主題是“智能互聯”,將從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方面進行展示和討論。 “隨著5G時代來臨,本屆大會將是最令人激動的幾屆之一。”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約翰·霍夫曼說,“在4天的時間里,參會者
“中國綠”贏得世界贊譽
在植樹節到來之際,記者專訪了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 張建龍介紹說,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3月12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40年來,植樹造林活動在全國上下深入持續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推動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神州大地
世界科技史知多少?
“我們對世界科技史依然知之甚少,這難以滿足國家科技創新對科技史知識的迫切需求。”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南開大學教授張柏春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直言。科技史研究隨近現代科技發展而興起,成果服務科技創新發展。通過分析科技歷史中的經驗教訓,為國家戰略決策提供案例,從而助力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世界最大冰山開始移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986.shtm24日,科學家觀測到名為A23a的南極冰山開始向大洋移動,這是該冰山自1986年脫離南極海岸線后三十多年來的首次移動。該冰山面積接近4000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冰山。
青海:孕育世界鋰電基地
2014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暨首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6月10日—13日在青海舉行。新能源,成為本屆青洽會的突出主題。 已成功舉辦14屆的青洽會,是推動青海發展、促進青海開放、宣傳大美青海的重要平臺和窗口。在本屆“青洽會”上,青海依托豐富的鋰資源,大力推廣鋰電池技術、風
海蛇尾無眼“看”世界
看,并不總是需要眼睛。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海星的近親——海蛇尾能審視海底,而這靠的是散布在皮膚上的感光細胞,而非利用像眼睛一樣的結構。這項日前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的研究,顛覆了長期存在的關于海蛇尾如何看見周圍環境的假設。海蛇尾不用眼睛便能“看見”事物。圖片來源: Lauren Sumner
努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經驗啟示,直面當前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和突出問題,就推進新時代科技創新作出重要部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