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新的生物3D打印技術,該技術可用于從活體生物組織產生三維結構,并可用于治療嚴重燒傷,器官問題和癌癥患者。 UBC的Okanagan校區正在開發基于激光的生物3D打印方法。UBC工程副教授Keekyoung Kim 新的生物3D打印技術被稱為“直接激光生物3D打印”,由低成本激光二極管裝置組成,可固化生物相容水凝膠材料的結構。這些水凝膠結構可以印制成各種復雜的交聯圖案,然后可以注入活細胞,產生生物打印的活性組織。開發生物打印技術的工程教授Keekyoung Kim說:“生物醫學工程的最終目標之一是重新創造可行的,健康的活性組織。這些應用令人震驚,可能從幫助患有嚴重燒傷或器官衰竭等疾病的人到創造用于研究癌癥等疾病的人造組織。“ 那么,創新的生物打印技術與現有方法不同之處是什么?據UBC的研究人員介紹,直接激光打印能夠以比現有工藝更高的分辨率制造人造組織。據報道,3D生物打印的水凝......閱讀全文
3D打印目前并沒有替代傳統制造業的可能。不過,盡管現實市場有限,但3D打印的投資風卻越吹越猛——從企業層面吹向地方政府層面。 7月21日,又一個3D打印論壇在中國開幕,這次輪到了珠海。 在一輪輪的論壇里,面對官員和企業,3D打印的專家們成為座上賓。到場發表演講的包括顏永年,在清華大學
據預測,我國的3D打印市場將在3年內從目前的約1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00億元,這將會給“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創造”提供新動力。 喜愛電影的觀眾也許還記得這樣一個場景:2013年賀歲檔,成龍主演的影片《十二生肖》中,成龍飾演的竊寶大盜只把狗頭、雞頭等雕塑的三維模型數據掃描輸入電腦,世界另
2月1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歐洲航天局近日公布了人類首個月球基地計劃藍圖。該基地將由從地球“空降”至月球的機器人建造,而且機器人將就地取材,利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將月球上的原始土壤轉變成建筑材料。 目前北京也開設了國內首家3D打印機體驗館。網絡上更是已
近年來,3D 打印在醫療行業的使用比例持續增長,產品也逐漸獲得了監管機構的批準。這主要是因為醫療行業(尤其是修復性醫學領域)的個性化定制需求顯著,且鮮有標準的量化生產,而這恰好是3D打印技術的優勢所在。 傳統醫療常見的處理方式是根據病人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結合性別、年齡、家族疾病史、實驗室和影像
3D打印概念在國內正熱!中國3D打印產業聯盟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共有200多家3D打印設備生產企業,中國占了一半。全球3D打印兩大領軍企業Stratasys與3DSystems證實,中國已成為其全球銷售額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在2015年度,3D打印領域里到底發生了哪些大事,讓3D打印的熱度與
想定制個性化的產品?告訴機器你的想法,幾秒鐘后,成品就會出現在你面前!這是美國科幻小說家羅伯特·希克利在《萬能制造機》中描繪的場景。 如今,3D打印技術已經讓這一幕變成現實。作為科技界的“當紅明星”,3D打印已遍及航空航天、醫療、食品、服裝、玩具等各個領域,在拓展自身領地的同時,也潛移默化
論壇現場 10月15日,西安高新區管委會舉辦了“聯創智薈開業儀式暨醫學3D打印創新創業論壇”,旨在構建西安生物 “眾創生態”平臺,促進醫學3D打印行業5大關鍵環節——設備、材料、軟件、醫學應用和資本之間的良好結合,力求打造西安醫學3D打印創業高地。 該論壇作為2016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西
“3D打印”可謂時下最熱門的技術,很多人甚至還把它喻為“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標志”,美國總統奧巴馬甚至在2013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到了它的名字! 它的確有些神奇,那些在傳統技術條件下需要復雜工藝才能完成的制作,現在只需輕輕一按鼠標,各種工藝品、玩具、服裝鞋帽、小提琴就會被打印出來。3D打印當前還
3D打印方興未艾,市場應用前景可期 最近幾年,3D打印的曝光度越來越高,3D打印房屋、3D打印汽車等3D打印產品的橫空出現,不僅引起民眾的廣泛關注,更是使得3D打印成為投資資金的新寵,銀邦股份、中航重機、華中數控等3D打印概念股表現大好。實際上,3D打印并非新鮮事物,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
3D打印在醫療行業顯然,增材制造正在成為醫療行業的重要資產。這種印刷技術可以用于原型制作和生產。甚至有專門針對醫療行業的3D建模軟件。與傳統制造工藝相比,增材制造技術可以更輕松,更快速地生產定制零件,從而降低成本。隨著新型3D打印機和新型3D打印材料(如生物相容性材料)的開發,為醫療行業打印許多不同
2013年以來,有關3D打印的利好消息不斷。 4月,科技部發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制造領域2014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3D打印首次入選。 國慶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學習期間,中央領導專門考察了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便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科技部的支持下開始了3D打印的研究。在科技部多個五年計劃的持續支持下,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一批科研院所開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上世紀初開始,美式布郎寧1911型手槍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長達70多年。這款經典手槍也被全球仿制生產。然而,如果告訴你通過3D打印機可以自制這款手槍,你是否會相信?盡管3D打印機已不算新鮮事物,但通過這種技術制造出能夠射擊、像兵工廠生產的半自動手槍一樣的金屬手槍尚
某3D打印體驗中心 3D打印提高了難加工材料的可加工性,拓展了材料的應用領域,并帶動了材料、軟件開發等龐大的新興產業的崛起。3D打印推動了傳統制造生產模式的變革,培育出了新的制造體系。 在資本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之下,3D打印新應用層出不窮。在日前閉幕的美國芝加哥2014國際制造科技大展上,
中國3D打印產業已經發展二十年左右,如今已然成為國內各大企業爭相投資的熱點,并被多家媒體和業界人士標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領頭羊。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3D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國3D打印產業仍處于產業發展的初始階段。雖然潛力巨大,但市場規模仍然較小,在商業模式、產品耗材、與傳統工業結
生物3D打印在臨床治療中的意義一切事物的發展都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規律,就社會生產而言,就經歷了就地取材-手工制造-機器大生產這樣的發展過程,而機器大生產階段的手工制品則成為奢侈品,這體現了個性化與標準化(機器大生產)的博弈。醫學同樣遵循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規律,并極大地依賴于社會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但醫療
人的大腦頭皮與頭骨之間,有著一層薄薄的腦膜。如果要做腦部手術,就要先將這層薄膜切開一個口,手術后再用人體自身或其它動物的皮膚縫合。這樣的程序擴大和延長了手術者的痛苦,而且有感染傳染病的風險。而如今,用一種看上去像普通膏藥一般的材料貼上去,就可簡便快速地解決這一問題。 今年4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
2012年,美國俄亥俄州。剛生下來6周的小男孩凱巴(Kaiba Gionfriddo),開始出現呼吸困難,拒絕進食。兩個月的時候,小凱巴的癥狀越來越糟糕,已經無法自主呼吸了,醫生必須給他插上氣管插管維持呼吸。 檢查發現,小男孩患上了極端罕見的先天性支氣管軟化癥,氣管自行塌陷,無法自主呼
2017年11-23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活體器械的功能材料與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技術開發”重點專項啟動推進會舉行。專項牽頭單位杭州捷諾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我國第一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運行取得的重大突破,使得我國生物3D打印設備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實
“3D打印發展的關鍵在材料,未來3D打印材料將爆發巨大生命力,可能占據3D打印產值30%以上份額。我們一定要做好3D打印材料這篇大文章,縮小與國際差距。”12月18日,在中國3D打印材料理事會成立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3D打印材料理事會主席周廉說。 周廉指出,目前3D打印行業所使用的高分
增材制造具有無模具快速自由成形、全數字化、高柔性等技術特征,可以制造近乎無限復雜的幾何結構,可應用于絕大多數材料種類的制造。新產品的快速開發、個性化制造、傳統技術難以應對的極端復雜結構件、最優化設計顯著提升產品功能都是增材制造的重要應用方向。 3D 打印技術正在為傳統制造
北京時間5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2013年5月,世界上第一支完整的3D打印槍支亮相。這種槍的問世引發巨大爭議,一些人認為它們只是一個玩具,其他人則警告稱無法被金屬探測器檢測到的3D打印槍支將成為一個嚴重的安全威脅。短短
去年受Electroanalysis雜志副主編José MPingarrón教授的約稿,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對3D打印微流控芯片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梳理,結合了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的一些理解,寫了這篇綜述“Developments of 3D Printing Microfluidics and Appli
做大“蛋糕”而非惡性競爭,正成為3D打印行業從業者的共識。 近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家3D打印設備制造商處獲悉,他們在連續打印、制造鏈系統整合、質量控制等領域已經實現了實際應用,這意味著3D打印離“批量生產”越來越近了。 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曾經被視為下一場工業革命的“引領者”,
1、什么是3D打印 3D打印(3Dprinting)也稱為“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它是新興的一種快速成型技術。與傳統的減材制造工藝不同,3D打印是以數據設計文件為基礎,將材料逐層沉積或黏合以構造成三維物體的技術。 現代意義上的3D打印技術于20世紀
作為3D打印深入應用的行業之一,醫療行業被業界認為是3D打印行業應用的潛力股行業之一。雖則如此,但是醫療3D打印仍面臨著諸多的限制因素,比如可醫用的3D打印材料缺乏,又比如生物3D打印對醫療3D打印的制約等。那么,醫療3D打印發展的桎梏到底是什么呢?對此,全國增財制造(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
編者按:醫用3D打印在近幾年是一個熱度呈直線上升的時髦技術。3D生物打印跨過第一、第二層次,已經在醫療模型、診療器械、康復輔具、假肢、牙齒及人工關節等方面催生出了一個產業鏈雛形。然而,有關3D打印產品的審批、國家對該類產品的政策方面的決策以及產品上升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和材料、產品的價格等等瓶頸問題
時至今日,國內外媒體上的報道超出了人們對3D打印技術的預期:有科學家用3D打印制作的人工下頜骨完成了移植手術;有工程師用3D打印制造了全尺寸的F1賽車并完成了測試;在英國的南安普頓大學,人們甚至還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3D打印”的飛機。拋開其多種實際運用,這種打印技術從原理上來說并不復雜:計算機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Creaform推出Creaform ACADEMIA:專為研究實驗室&課堂環境設計的便攜式 3D 測量解決方案。Creaform ACADEMIA為眾多有遠見的教師和研究人員提供一整套教學套件,以便其使用最新工業技術協同合作、激勵與推動創新發展。 據相關數據統
3D打印是現在非常熱門的一種技術,它在醫療行業也有廣泛前景。 現今3D打印技術正如火如荼的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特別是在醫藥領域的發展可圈可點。最大的優勢就是3D打印技術可以依據病患的特點和要求真正實現個性化制造,成為輔助精準醫療的有力手段。 3D打印藥丸 去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