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食用調和油亂象,節目中廠家稱“底線是‘吃不死人,不是地溝油’”點燃了網友們滿腔怒火。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得知,一方面調和油仍占據我國食用油銷量亞軍席位,得到市場認可和國家食藥監總局支持消費;另一方面,名目繁多的調和油亂象依然層出不窮,尤其是價格較為高昂的橄欖調和油領域,更是噱頭多多,難辨優劣。 央視曝光食用調和油亂象 央視報道稱,調和油主要分為五大類:營養調和油、經濟調和油、風味調和油、煎炸調和油和高端調和油,其中高端調和油特別是橄欖調和油很受歡迎。記者發現,某批發市場每家產品包裝上標稱的“特級初榨橄欖”和“橄欖原香”等字號都很大,而作為產品屬性的“食用調和油”卻字號小字體淺,不仔細分辯還以為是純正橄欖油,銷售人員透露,實際上橄欖油含量并不多。 央視報道稱,市場上大量橄欖調和油只標注了大豆油、玉米油等配料名稱,未標明這些配料的具體含量。此外,山茶調和油、核桃調和油等其他所謂高端調......閱讀全文
被西方國家譽為“液體黃金”的橄欖油,近年來大量進入寧波市場。特級初榨橄欖油、初榨橄欖油、橄欖調和油、橄欖果渣油……有人統計,包括網購和實體市場,寧波人可以買到各種品牌200種以上的“橄欖油”。筆者最近調查發現,名目繁多的“橄欖油”因為標準不全而魚目混珠,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種類繁多名稱混亂
名為“橄欖調和油”的食用油,其中最多的成分是大豆油和玉米油,為何還能稱為“純正”?近日,讀者陳女士向記者提出這一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追求健康生活,被稱為“油中黃金”的橄欖油也受到關注。記者調查發現,由于缺乏明確的國家標準,市場上的橄欖調和油質量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廣州街頭以橄欖調和油為首的各類食用調和油悄然換裝。“調和油里含有多少橄欖油”再也不是不能說的秘密,消費者只要看一眼配料表,即可明確調和油里含有多少橄欖油。 食用調和油須標配料含量 去年,多位消費者向本報記者反映,高價購買的橄欖調和油無法知曉其中的橄欖油含量。“配料表里只寫
從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據統計,2016年1-7月,天津口岸進口橄欖油約1873.3噸,貨值約837.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5%和37.2%。天津口岸進口的橄欖油主要來自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其中產自西班牙橄欖油占全部進口量的八成以上。 橄欖油進口量價齊增,倍受消費者追捧。天津檢
目前,市場上充滿著香芝麻炒菜油、橄欖調和油等旗號的食用植物調和油,但其主要成分卻是大豆油。這其中芝麻油、橄欖油又有多少?消費者無從得知。由于長期缺乏國家標準,商家在調和比例上混淆概念,打擦邊球已成為業內“共識”。而從2004年就醞釀制定的國標《食用植物調和油標準》直到現在還
在16日-17日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的"2013年全球油脂油料產業峰會"上,衛計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二部邵懿表示,調和油將被納入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添加標識要求,但設置安全指標解決地溝油問題不太現實,可能性不大。 邵懿指出,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修訂整合工作已啟動,目前地溝
“打著橄欖調和油旗號,實際上成本很高的橄欖油在產品中占比還不到1%;還有一些花生調和油,花生含量其實不到2%,這不是忽悠消費者嗎?”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直接表示:在食用調和油領域,存在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現狀。 據悉,造成這種亂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十多年前醞釀
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名為“橄欖調和油”的食用油,此類調和油中最多的成分是大豆油和玉米油,卻被稱為“純正橄欖油”。大多數市民盡管粗略了解橄欖油的保健作用,但對橄欖油的選購往往一知半解。 市場上的橄欖調和油幾乎都標磅自己的橄欖油特點,但是不同產品的售價相差卻很大。雖然廠家在調和油的外
日前,國家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GB2716-2018),并將于12月21日正式實施。調和油新國標最突出的條款就是,要求“食用植物調和油的標簽標識應注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業內專家指出,伴隨著新國標的出臺,調和油市場將越來越規范。屆時,調和油配方比例不再是“謎”,市民消費將更
某品牌打著橄欖調和油旗號的食用油,實際上橄欖油只占0.8%;某品牌花生調和油,花生油不足2%……目前我國食用調和油領域以次充好、混淆概念者不在少數。《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近日從業內專家處獲悉,歷經十余年醞釀,消費者高度關注的涉及食用植物調和油的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油》(GB2716
如今,調和油已成為不少家庭的廚房必備食用油。日前,國家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GB2716-2018),并將于12月21日正式實施,要求“食用植物調和油的標簽標識應注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伴隨著新國標的出臺,調和油市場將越來越規范。屆時,調和油配方比例不再是“謎”,市民消費將更明白
《植物油》國家標準調整,橄欖調和油、大豆調和油等名稱今后不能再用了,統一用“食用植物調和油”命名。昨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提醒,武漢食用植物油生產加工企業要按照新標準要求,改進完善生產工藝、標簽標識等。 據悉,與老標準相比,新標準完善了術語和定義、刪除了煎炸過程中植物油的羰基價指
《植物油》國家標準調整,橄欖調和油、大豆調和油等名稱今后不能再用了,統一用“食用植物調和油”命名。昨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提醒,武漢食用植物油生產加工企業要按照新標準要求,改進完善生產工藝、標簽標識等。 據悉,與老標準相比,新標準完善了術語和定義、刪除了煎炸過程中植物油的羰基價指
食用植物油在人們生活中舉足輕重。今年,多部植物油標準頒布實施。而本月21日,植物油新國標也將實施,特別提出植物調和油標簽應標明各種油配比。記者昨走訪發現,目前仍有部分調和油尚未標明食用油比例。不過12月21日前已出廠的,可銷售至保質期結束。 新標解讀 橄欖調和油不能叫了 統一改稱食用植物調
專利是不是“尚方寶劍” 1∶1∶1是什么?很多消費者,尤其是每天都和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的家庭婦女可能都會知道是近幾年來食用油品牌金龍魚的廣告主旨。當年馬來西亞糧油企業嘉里集團來到中國后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金龍魚第一代調和油,這也是馬來西亞的糧油企業帶給我國食用油行業的里程碑式的事
超市貨架上的食用調和油配方比例往往不得而知 導讀:橄欖調和油、花生調和油、海洋魚油調和油、堅果調和油……市場上的調和油新品不斷,但一些標稱營養價值高、售價不菲的調和油,油料比例不透明讓消費者選購時既困惑又有疑慮。由于缺乏檢測方法,多家專業糧油檢測機構表示無法檢測調和油的具體配比。 市場
“深海魚油調和油”、“藻油調和油”……如今,調和油市場新品迭出,紛紛打出“腦黃金”、“補腦油”等新概念,而價格更是大幅提升。那么,它真的能達到所宣稱的補腦、健腦效果嗎? 沾上補腦 價格猛增 昨天,記者在一家大型超市看到,標注著“添加橄欖油軟化血管”、“深海魚油、藻油健腦降脂均衡膳食”
analytica China金秋10月亮相申城 本報 ( 訊)隨手點擊各大社交網絡,不難發現,在飲食文化日益豐富的今天,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在此之前,曝光出的各種食品醫藥安全問題,例如、瘦肉精、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塑化劑等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食品醫
連日來,有關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金浩牌系列茶油因為“致癌”傳言備受關注。昨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超市,發現金浩茶油仍在銷售。 傳言:金浩茶油含有致癌物質 從十幾天前開始,不少網站傳出金浩茶油可能含有致癌物質的消息。傳言稱國家質檢總局對湖南境內生產的部分茶油進行了抽檢,結果顯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只要是取得國家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并且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用油,無論是由轉基因原料還是非轉基因原料制成的,都是健康安全的食品 西王食品最新發布的一則廣告在互聯網上引發了爭議,該公司新簽約代言人、影視明星趙薇在廣告中稱:“不管幾比幾,不要轉基因,我只要西王玉米胚芽油。” 上述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儲糧油脂公司日前高調宣布推出調和油,率先公布其食用調和油的成分比例,并披露目前市場上食用調和油隨意勾兌、冠名混亂的行業潛規則,呼吁盡早出臺相關國家標準。 事實上,中儲糧油脂公司此次爆出的問題,是調和油市場存在的老問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表示,我國早在
在食用植物調和油市場,國家標準缺位問題一直備受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通過業內人士了解到,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仍在征求意見階段,由國家衛計委征求農業部、商務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意見 。 目前國家標準遲遲沒有出臺,核心問題在于缺乏有效準確的檢測方法。 早在2005年,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標準也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重要問題。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稱,目前,某些行業產品沒有質量標準,造成監管難的局面;同時,在一些標準中應用的落后檢測方法,也使造假者鉆了空子。對此,代表委員們建議,新的食品產品、新的工藝,包括制假企業新的造假水平,應及時跟蹤,制定和完善相關標準。
長期以來,調和油配方是廠家的秘密,不公開是行業“潛規則”,如今這一“潛規則”就要被打破了!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GB2716-2018)》,正式實施日期為2018年12月21日,新標準最大的特點是要求“食用植物調和油的標簽標識應注明各種
由于用調和油一直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特別是沒有對調和油配料比例的統一要求,一些不法生產企業常常會打出一些模糊概念。 大豆油、色拉油、花生油、橄欖油、調和油,面對超市的用油貨架上名目繁多的油您是如何挑選的呢?如果告訴你,
仍有近9噸問題產品下落不明 繼9月1日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承認曾有9個批次純茶油產品存在苯并a芘超標后,記者了解到,昨天起,北京多家超市開始全面下架金浩茶油。 金浩公司承認該公司2009年12月3日至2010年3月17日生產的9個批次苯并a芘含量超標。9個批次的問題產品共42.
記者昨日了解到,正義油和維力油在廈門都有銷售,正義油直接將“飼料用油”美其名曰“維生素E”標在包裝上,維力油在去年的大統混油事件中,就曾被曝是摻了其他成分的“調和油”。 正義香豬油 “飼料油”化身“維生素E” 正義香豬油桶裝餐飲專用油在廈門有售,規格為15公斤每桶,也就是18公升的規
寧夏路一超市內,各式各樣的橄欖油讓市民眼花繚亂。 多數橄欖油標明是特級初榨,業內人士說價太低可能摻假 在中秋節的禮品清單上,橄欖油正在成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佳品。一方面因為多數橄欖油是進口的,送人有面子拿得出手,另一方面橄欖油獨特的降低膽固醇、降低心血
今日關注:食用植物油 出場專家:吳磊 國家果類及農副加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 產品簡介 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亞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紅花籽、米糠、芝麻、棕櫚果實、橄欖果實(仁)、椰子果實以及其他小品種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
民以食為天。日前,“食用油”漲價的消息引起大家廣泛討論。老百姓面對超市不同價位的食用油也是猶豫不決:該怎樣選擇價廉物美、適合自己的食用油? 的確,食用油的種類繁多,橄欖油、茶油、豬油、轉基因油等等,價格自然差別挺大,難怪大家會疑惑。那不同的油其各自的營養價值是什么?轉基因食用油和調和油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