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阿爾卑斯山脈,在邁出生命最后一步之前的兩個小時之內,冰人奧茨(如上圖)吃下了人生的最后一頓飯——高山野山羊肉。 這是科學家在上周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市召開的第七屆木乃伊研究世界大會上給出的結論。研究人員通過對奧茨進行新的基因組測序以及詳盡的牙齒分析,同時還斷定冰人生著褐色的眼睛,并且可能不太愛刷牙。 由意大利博爾扎諾市木乃伊與冰人研究所的微生物學家Frank Maixner率領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再次對2005年進行計算機斷層掃描(CT)結果進行了分析,并且首次發現了冰人的胃。 研究人員在大會上報告說,這一器官被上移到一個不同尋常的位置,并且它看起來很鼓。當他們采集了一些胃容物樣本并對動物纖維進行了脫氧核糖核酸(DNA)測序后發現,奧茨在死亡前的30分鐘到兩個小時之內,剛剛進食了高山野山羊肉——這是一種通常生活在高海拔地區,并一度被認為具有藥用價值的動物。......閱讀全文
20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Peter Bogucki在挖掘波蘭中部平原一個石器時代遺址時,發現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奇特文物。大約7000年前生活在這里的,是歐洲中部的第一批農民,他們遺留下來的陶器碎片上有許多細微小孔。考古文獻中也曾出現過關于這種陶器的記錄。 Bogucki現在在新澤西州的
一個單核苷酸的基因突變使得古老的歐洲人開始喝牛奶,進而為歐洲大陸的一場巨變創造了條件。 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的考古學家Peter Bogucki在波蘭中部的肥沃平原挖掘一處石器時代的遺址時,發現了一套奇特的文物。約7000年前生活在這里的人是中歐第一批農民,他們留
據國外媒體報道,2009年全球經濟受經濟危機影響將延緩增長速度,但是科學研究的步伐卻并不會因此而停滯。目前,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征求了專家小組意見,預測了2009年的重大科學突破,這些科學突破涉及各個領域,比如動物學、天文學、生物學、地球科學等。 1、動物學:對野生動物的基
和22年前到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化學獎一樣,威廉·利普斯康(William Lipscomb)博士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一道出現的數學家曼德布洛特(Benoit Mandelbrot)也是西裝革履。這位分形理論(Fractal)提出者還把皮鞋擦得锃亮。 不過,他們來到哈佛大
場景復原 晚期智人下頜骨 北京人”肢骨 1918年,在華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因對化石產生濃厚興趣,循著線索來到周口店的雞骨山。 安特生這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卻拉開了“人是從哪里來的”人類起源探尋之旅的大幕。正如3年后的1921年,安特
美國《時代》周刊12月9日在其網站上揭曉了本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醫學突破評選結果。2010年十大科學發現 1. 最出眾的長角恐龍:美國科學家在猶他州發現了15只角,而它們竟然是重達2500公斤的巨型恐龍的頭頂裝飾物。這種名為科斯莫角龍的恐龍生活在7600萬年前,猶他大學研究人
不知何時開始,學術界許多知名學者、專家深陷“造假門”,學術界論文造假事件層出不窮,而種種造假案例都像一面警鐘一樣告誡后來者——科研沒有捷徑。 接下來,我們看看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學術造假事件。 學術女神STAP細胞造假事件 2014年1月29日,兩篇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的論文引發了全球
人物簡介 裴文中(1904—1982),河北豐南人,史前考古學家、古生物學家,我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第四紀哺乳動物和地層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27年畢于北京大學地質系,1937年獲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29年起,主持周口
是什么害死了意大利維羅納的統治者?安捷倫告訴你答案! 是什么導致中世紀意大利維羅納的統治者一夜暴斃?安捷倫為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團。 十三、十四世紀,斯卡里杰利王朝統治著意大利帕多瓦地區,康格蘭蒂·黛拉·斯卡拉就是這個家族的一員。1311年,年僅20歲的康格蘭蒂便成為了維羅納的統治者。通過采取大
中科院科研人員最近利用遙感技術,在新疆探測古長城所在區域的土壤、植被和地貌信息,發現與周邊環境的細微差異,從而“復原”出消失的古長城遺跡和周圍的地勢環境。將來,隨著虛擬現實和三維技術的應用,人們還能在網上游覽新疆古長城。 如今的新疆,曾經的長城遺址因為風沙水流侵蝕,在地表上幾乎看不到蹤影。而在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腸道微生物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 Microbiol:腸道微生物調控諾如病毒感染過程 doi:10.1038/s41564-019-0602-7 高度傳染性的諾如病毒會引起腹瀉和嘔吐,并且因迅速在人口密集的空間中傳播而臭名昭著。每年
直立人是人類演化史上非常關鍵的一個種。他們最早開始用火,以狩獵作為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可以制造石器,還能像現代人那樣奔跑。 2012年,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欒川孫家洞進行搶救性發掘,在原生層位發現了古人類化石。爾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與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在其中驚喜
在現代科學蓬勃發展的今天,很多自然界的現象,都能夠從這套科學體系中找到答案。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因為人類對于這個世界的了解,還存在很多未知空白,人類本身就是最大的一個謎。人類從哪里起源,未來怎樣發展,至今無人能解。 為了探尋這一答案,科學家們前仆后繼,渴望從經過翻天覆地變化的地球上,探尋
科學家近日提取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冰人奧茲”的DNA并對其進行解碼,以期找到他的后代并分析人類基因圖譜的變化。 1991年,科學家在奧地利和意大利交界處的阿爾卑斯山冰川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男性冰尸。研究發現,這具冰尸有5300多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他被命
一次迄今為止綜合性與系統性最強的科學考察,讓神秘的羅布泊重回公眾視野。 11月5日,一支20多人的科考隊順利返回新疆若羌縣,并在這個有著古樓蘭神秘與現代鹽都美譽的縣城整理初步戰果。 在樓蘭地區,他們發現了6處遺跡區,由此基本可以確定有樓蘭古人類在此聚居;發現了一條大型灌渠和疑似碼頭與長堤,再
沉積物(sediments)形成了富含骨骼殘骸的考古遺址的地質層,但是這些沉積物地層中的剩余DNA一直不受古人類學者的重視。直到今天,一隊由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主導的國際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技術,可以用于追蹤這些沉積物中的DNA,甚至在沒有骸骨的洞穴或地層中,也可以檢測到古代遺留下
蝶狀葉子如何吸引蝙蝠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說,藤蔓植物Marcgravia evenia花朵上的碟狀葉子可通過發出一個強力的回聲而吸引蝙蝠前來傳播花粉,并使蝙蝠的覓食時間縮短了一半。這些發現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花朵在聲學上展現出適應性改變以吸引傳播花粉的蝙蝠的某些最初證據。這種方式差不
人類進化論兩種觀點示意圖人類進化過程示意圖 近日,中澳科學家關于云南“馬鹿洞人”的重大發現備受關注,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員稱,“馬鹿洞人”可能是一個過去未知的新人群。云南發現1萬年前“馬鹿洞人” 如今亞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現代人如何在亞洲大陸出現,他們又是如何進化的,科學界對此還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器布放入水 ▲提取水下文物標本 1987年3月,國家文物局牽頭成立了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成為中國水下考古誕生的重要標志之一。然而,30多年來,我國的水下考古基本集中在40米以內的淺海。今天,中國載人深潛技術與水下考古“聯姻”,終于實現了中國深海考古“
2018年8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一家餐廳,斯蒂芬· 埃斯特拉達(Stephen Estrada)先生和他相戀十年的戀人終于十指相扣,走進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婚姻殿堂。在場的親朋好友為他們歡呼祝福的同時,也為他們所經歷的一切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年僅32歲的埃斯特拉達是一名晚期結腸癌患者,四年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由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創辦,此人創辦了一份名為《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的科學幽默雜志,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與其他學術
傳說在公元500年左右,菩提達摩坐在一個洞穴里,清醒而專注地冥想,這一冥想就是9年。但最后,他還是打了個瞌睡。醒來之后,達摩對自己十分生氣,于是扯掉自己的眼皮,厭惡地扔在了地上。誰想,從這被丟掉的眼皮中竟長出一株植物來,達摩的信徒用它泡水喝,既能活躍思維,又能安神鎮心。這就是第一株茶樹,茶水成為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9日消息,美國《時代》雜志今日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科學發現,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位居榜首,中國神七載人航天也躋身榜單。 以下為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 1. 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 好消息,這個位于瑞士和法國邊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不會毀滅地球!壞消息:該裝置啟動后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8月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重大進展!揭示阿爾茨海默病致病機制 doi:10.1126/science.aay0198; doi:10.1126/science.aay5188 大腦特定區域中過度活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火山灰能從阿拉斯加到北愛爾蘭甚至更遠的地方——推翻了之前火山灰沉積物能漂移多遠的假設,這將對航空業產生重要影響。 女王大學與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合作的這次重大發現,已經發表在《地質學》雜志上,該成果首次證實了火山灰可以穿越大西洋,由此也確立了女王大學在該領域研究中
蔣志海制圖 最近,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妍、尤海魯和李小強合作發現的一份距今1億多年前的馬鬃龍“食譜”,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意思的是,這只恐龍所吃的和人類的主食水稻、小麥、玉米,同屬禾本科的植物。恐龍的食物種類本來就是化石研究的難點,那么,這份食譜背后透露出哪些重要訊息? 植硅體
上個月,科學家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洞穴中發現的一塊小骨頭碎片引起了巨大轟動。科學家認為,這個被他們稱為“丹尼”的家伙屬于一個古老的混血人種,即有一個尼安德特人的母親和一個丹尼索瓦人的父親。 如今,發現丹尼遺骸的研究人員已經在同一個洞穴中發現了另外4個原始人類的骨骼。 這些發現是通過梳理
南極BICEP2 射電望遠鏡發現引力波———或者是塵埃 2014年或許會因為科學的勝利迅速演變成失望甚至是悲劇而被銘記:干細胞研究和宇宙學研究進展很快受到質疑;商業飛船遭遇重大挫折。然而,探測器登陸彗星、追蹤人類起源以及協力了解大腦依然是值得慶祝的原因。 太空競賽 千帆競發
T細胞的發現、由8種核苷酸組成的DNA(hachimoji DNA)、新的人種以及對間諜活動的日益擔憂成為今年的年度熱門話題。 發現新的T細胞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科學家們已對人體免疫系統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令人吃驚的是,人們仍然發現了新的T細胞類型。在今年5月,研究人員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