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內,上海將成立全市統一的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受理中心,消費者投訴有望“一號通”。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涉及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管等多部門,各個部門都設立了各自的投訴舉報電話。但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往往很難區分和記住這些復雜的號碼。 在13日舉行的“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閻祖強表示,上海正加快籌備工作,力爭在今年下半年成立全市統一的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受理中心。據介紹,統一的受理中心成立后,消費者只需要撥打一個電話號碼,就能便捷地投訴或者舉報各類食品安全問題;相關部門將把調查和處理情況及時反饋給消費者。 此外,上海還將在政府監管部門之間搭建“食品安全監管綜合信息平臺”,通過信息互聯互通,實現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資源共享,提高監管效率。據悉,這個信息平臺已被納入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內容范圍。 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對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閱讀全文
“食”面埋伏 食品安全熱點“九問”——訪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 瘦肉精、染色饅頭、假薯粉……近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究竟怎樣?應該怎樣全面認識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事件頻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9年5月9日)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中華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這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
中國是食品生產和消費大國,13多億人每天吃掉200萬噸食物。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百姓關注,高層重視。今年以來,面對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國政府展開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攻勢,整肅食品安全。資料圖:2011年5月10日,記者在重慶市公安局獲悉,當地警方嚴查食品安全犯罪,連續
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二十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 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3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張德江委員長出席會議并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張德江在報告執法檢查總體情況時說,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最嚴”要求,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推動修訂后的食品安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新《食品安全法》,并于10月1日正式實施,新版《食品安全法》內容新增了50多條,對現有70%的條文進行了實質性的修訂,新增一些重要的理念、制度、機制和方式,冠以“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那么新法究竟“嚴”在哪里?據了解,此次食品安全法的修訂有三方面考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11日主持召開食安委第一次全體會議并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安委副主任汪洋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規則》,聽取了食安委辦公室及其成員單位的匯報。 張高麗指出,
1月10日,為進一步宣傳貫徹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學習交流政府監管部門的方式方法,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促進中國食品企業健康良性發展,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指導,“食安中國城市論壇”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并于同日發布“中國食品行業十大新聞”。 據了解,2015年
隨著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我國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正在全面構建,食品安全監管從以往“多段監管”向“少段監管”轉變。那么,作為主要承擔多部門分段監管綜合協調工作的食品安全委員及其辦公室是否完成了歷史使命呢?新形勢下,食品安全委員會、食品安全辦的職能如何定位?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呢?
加強全球合作 維護食品安全 在第四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上的講話 支樹平 11月6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發表了《加強全球合作 維護食品安全》的重要講話,特全文發表,以饗讀者。 ――編者 很高興參加第四屆中外跨國公司C
加強全球合作 維護食品安全――支樹平在第四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上的講話 11月6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發表了《加強全球合作 維護食品安全》的重要講話,特全文發表,以饗讀者。 很高興參加第四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與全球企
今年開始,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在轄區實行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責任制,各學校食堂均配備了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并定期對學校周邊餐飲店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圖為5月10日該區食藥監局工作人員在為學生講解食品安全知識。新華社記者李曉果攝 戰略是具有基礎性、前瞻性、全局性的制度框
近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相關媒體記者實地探訪了貴陽市南明區“大數據+食品安全”建設和使用情況,尤其是南明區市場監管局建成使用的1+2+4系統,有效地提升了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的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 據介紹,南明區市場監管局的1+2+4系統是指1個綜合管理應用平臺+大數據調度、投訴舉報調度2個中心
“民以食為天”這句俗語深刻地道出食品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能否保障食品安全,讓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對老百姓而言是“天大的事”。正因為如此,食品安全只要出現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很高的關注度。日前,歐盟委員會通過一攬子立法提案,加強食品安全標準的執行力度。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市場監管局以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為關鍵,破立并舉,在全國縣級行政區域率先探索建立社會參與、科學化常態化的“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與服務”新機制,該區違法行為總量較上年同期下降逾5成,行業消費者投訴總量較上年同期下降逾7成,經驗做法得到了江西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 “破
近日,西寧市被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列為全國第三批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西寧市力爭到2018年,食品安全監管覆蓋率達到100%,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群眾對食品安全滿意率達到70%以上。面對這次嚴格的“考試”,西寧餐飲單位要如何應對?請看本期民生對話—— 對話人物:西寧市食品藥品監
2014年,新疆全區各級公安機關共偵破食品違法犯罪案件4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7人,刑事拘留42人,批準逮捕42人,打掉“四黑”窩點120個,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遏制了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這是近日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鐵力
"您認為當前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核心原因是什么?"當筆者將這個問題拋向公眾和行業專家時,所得到的答案并不一致。 接受筆者采訪的公眾幾乎眾口一詞把原因歸結為監管不力,分段管理、相互協調的食品安全機制并沒有發揮充分的作用,九龍治水的結局就是"龍多不治水". 而專家盡管也認可當前的監管尚有不
“假羊肉”、“塑化劑”、“毒皮蛋”,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高發,一次次挑戰著消費者的神經。食品安全聯系著千家萬戶,關系到子孫后代,如何讓13億人吃得安全健康,是個重大的民生問題。在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社會各界共同為破解食品安全問題的治本之策支招—— 破解一個悖論—— 公眾感受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7月27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閻祖強解讀了市政府最新頒布實施的《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以及本市修訂《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辦法》進展情況。
健全機制,整合資源,及時發現、穩妥處置、積極防控食品安全風險,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把強化風險預警交流作為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舉措,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關切、百姓關注的焦點。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把加強抽檢監測、提高問題發現率作為開展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的工作取向、強化風險預警
完善法律體系 構筑安全防線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解讀 金秋九月,是全國“質量月”,9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第144號令,《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已通過審議并將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中國食品安全監管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對于中國加強進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監
食品安全在行動·執法檢查五問 一問:監管體制何時理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從瘦肉精、甲醛血旺,到最近引發廣泛關注的塑化劑,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刺痛著國人的神經,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健康。 今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了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這是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實施以來,全國人大常
根據201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安排,質檢總局6月26日上午在北京小關街道舉辦主題日活動暨“進口食品安全社區行”啟動儀式。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清海出席活動,并與食品安全專家、學者和監管人員一起,同廣大社區居民進行現場互動,介紹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和制度措施,解答群眾疑問,回答群眾關心的
食品安全一直是牽動人們神經的重要話題。隨著中國《食品安全法》的出臺,國家有關部門在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中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依然處于構建與完善的過程中,借鑒與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方面,意大利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日前,歐洲
全國質檢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求 更加主動樹立信心努力做好今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支樹平出席并講話 楊剛主持 蒲長城講話 1月10日下午,國家質檢總局召開了全國質檢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出席會議并講話,副局長楊剛主持會議,副局長蒲長城講話。
臺灣食品安全治理有兩個缺陷:一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整體上雖優于內地,但政府的常態監管力度較弱;二是過分相信和依賴企業自律。迷信自律的邏輯與資本的貪婪本性相悖,更與市場主體必須接受政府監管的現實邏輯相悖,否則,納稅人何必花大價錢“聘請”政府代行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一周前爆發的“地溝油事件”繼續
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已于6月23日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據了解,此次修法是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施行以來的首次修改,草案從現行法律的104條增加到159條,旨在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修訂草案以建立最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為總體要求,在強化預防為主、風險防范的法律制度,設
9月24日召開的“2016年度供港生鮮招標發布會”傳來消息,明年將有200億元供港生鮮產品投放內地市場,包括北上廣深及長三角、珠三角。產品覆蓋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米面油及調味品等。長期以來,內外銷雙重標準問題一直困擾著內地消費者。據了解,供港產品之所以長期保持99.999%合格率,在于國檢強大、
食品安全,國家戰略。這背后,涉及眾多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戰略考量。除了環境污染帶給初級農產品的安全隱患,從加工企業到百姓餐桌的環節也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食品安全的鴻溝。 2015年兩會,食品安全一如既往地受到兩會委員和代表們的高度關注。他們也為這個涉及千家萬戶、每日每時的問題積極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