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腫瘤全基因組研究獲進展
7月14日,“十一五”國家“863”重大專項“食管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和“肺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成果匯報會在京召開。 日前,遺傳學權威期刊《自然—遺傳學》刊登了我國科學家食道癌和肺癌研究的重要進展。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林東昕牽頭的食道癌研究,對華北、華中、華南和華東地區近萬例患者進行對照驗證,發現5個染色體區段的遺傳變異與食管癌發病相關。由南京醫科大學教授沈洪兵牽頭的肺癌研究,發現了4個染色體區域的6個遺傳變異與肺癌發病相關,其中有3個致病位點為首次報道。 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863”計劃醫藥領域首席專家詹啟敏主持會議時介紹,這兩項研究標志著我國腫瘤全基因組研究進入國際前沿,研究建成的相關資源庫全球最大,信息量豐富,為進一步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礎。......閱讀全文
“863”腫瘤全基因組研究獲進展
7月14日,“十一五”國家“863”重大專項“食管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和“肺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成果匯報會在京召開。 日前,遺傳學權威期刊《自然—遺傳學》刊登了我國科學家食道癌和肺癌研究的重要進展。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林東昕
復雜腫瘤全基因組異常的檢測難題得以解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李驁研究組以原創性論文(Original paper)的形式,在Bioinformatics上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生余振華。 基因組異常是多種惡性腫瘤的標志性特征,在腫瘤發病機理、臨床診斷和治療等研究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傳
中國科大攻克復雜腫瘤全基因組異常的檢測難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李驁研究組以原創性論文(Original paper)的形式,在Bioinformatics上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生余振華。 基因組異常是多種惡性腫瘤的標志性特征,在腫瘤發病機理、臨床診斷和治療等研究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傳統的
全基因組測序助推常規巴氏檢測法敏銳診斷腫瘤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測試方法,利用常規巴氏檢測(Pap test)獲得的宮頸分泌物來檢測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在一項初步研究中,研究人員采用這種命名為“PapGene”的測試方法,依靠全基因組測序癌癥特異性突變,檢測出了全部24個子宮內膜癌,以及22個卵巢癌其中
OPGEN全基因組圖譜應用系列——鞭蟲全基因組測序
鞭蟲是一種常見的土壤傳播寄生蟲,地理分布廣,感染率高,寄生于人體盲腸,導致人體慢性感染,對人類危害巨大。鞭蟲的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由著名的桑格研究院(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完成,發表在世界頂級期刊《Nature Genetics》上。該研究通過對2種不同
虎尾海馬全基因組破譯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德國康斯坦茨大學、華大基因和新加坡A*STAR研究院聯合破譯了虎尾海馬的全基因組。有關研究成果日前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海馬隸屬于海龍科。與其他硬骨魚不同,海馬呈現高度特殊的形態,例如頭部前方具有管狀長嘴,無腹鰭和尾鰭,尾端卷曲,全身覆蓋硬骨骼,沒有鱗片
人類全基因組測序計劃
全基因組測序是對未知基因組序列的物種進行個體的基因組測序。 1986年, Renato Dulbecco是Z早提出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科學家之一。他認為如果能夠知道所有人類基因的序列,對癌癥的研究將會很有幫助。美國能源部(DOE)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分別在1986年與1987年加入人類基
全基因組擴增技術介紹
研究人員通常會在下游分析中遭遇DNA樣本量有限或不足的問題。QIAGEN的全基因組擴增技術通過以包括單細胞在內的小量樣本或珍貴樣本擴增獲得基因組DNA,解決此類難題。REPLI-g?Kit能夠準確地復制原始DNA樣本,不會造成偏差,擴增后的DNA可以直接應用于廣泛的遺傳學分析。什么是全基因組擴增(w
全基因組的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介紹
Whole-Genome and Custom Fine-Tiling Array CGH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 measures DNA copy number differences between a reference genome a
多國實施全基因組分析計劃
由于基因測序可以探查與特定疾病相關的基因,該療法正在成為日益受歡迎的診斷方法。 英國計劃到2017年對10萬人進行基因組測序。 美國加州一對龍鳳胎出生后,他們的父母非常憂慮:兩個嬰兒不僅發育緩慢,而且肌肉松軟無力。大腦掃描結果顯示,男嬰或存在大腦性麻痹;然而醫生對造成女嬰震顫和癲癇
昆蟲全基因組DNA的提取
實驗概要利用改進的CTAB 法提取昆蟲全基因組DNA。主要試劑1. 蛋白酶K[美國Merck公司]2.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美國Amresco公司]3. Taq DNA聚合酶及dNTP[NEB公司]4. 瓊脂糖及溴化乙錠(EB)[美國Amresco公司生產]5. 乙二胺四乙酸鈉(Na2ED
全基因組測序的診斷價值
根據《Nature Genetics》上發表的一項新成果,全基因組測序有望用于臨床上的遺傳病診斷。這項研究評估了影響全基因組測序在臨床診斷中取得成功的因素。 這個國際研究小組由英國的研究人員領導,對156個病例或家庭開展了臨床基因組測序。這些病例有著遺傳疾病的特征,但無法通過之前的篩查檢測來解
全血基因組提取操作步驟
操作步驟((200ul全血))* 第一次使用前請先在15ml漂洗液WB中加入60ml無水乙醇! 1. 取200ul新鮮、冷凍或加入各種抗凝劑的血液,放入1.5ml離心管。對如果全血起始量小于200μl,則用緩沖液BB補足到200μl。如果起始量介于200μl-300μl之間,則后續操作需要按照比例增
全基因組測序各步驟工具
全基因組測序(WGS)是下一代測序技術,用于快速,低成本地確定生物體的完整基因組序列。基因組的深度測序對于臨床研究的意義重大,解讀WGS數據并了解基因組突變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是精準醫療的基石。WGS分析流程能分為三大塊,數據處理、檢測變異和綜合分析,具體如下圖所示:由于WGS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
中國種茶樹全基因組密碼破解
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獲悉,該校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宛曉春教授研究團隊,聯合深圳華大基因等單位,破解了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中國種茶樹的全基因組信息,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世界主栽茶樹分屬兩個變種:即中國種和阿薩姆種,前者葉小,分布廣泛,適制綠茶等六大茶類;后者葉大,主
Cell新文章:癌癥全基因組測序
根據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具有吸煙史的肺癌患者相比于不吸煙的肺癌患者腫瘤中的遺傳突變要多10倍。這一研究在線發表在9月13日的《細胞》(Cell)雜志上。 論文的資深作者、華盛頓大學基因組研究所主任Richard K. Wilson 說:“吸煙者基因組具有比不吸煙的肺癌患者基因
研究發現全新全基因組組裝方法
十年前,Illumina基因組測序技術進入市場時,前所未有的龐大數據量淘汰了較早開發的測序分析工具。 歷史總是重演。如今,第三代測序技術已經達到低成本群體測序規模的臨界點。 英國時間12月9日,《自然—方法學》在線發表了第一個能夠跟上基因組測序產生速度的組裝算法。 這篇論文只有兩位作者,
小須鯨全基因組圖譜獲破譯
11月25日,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宣布成功破譯了小須鯨全基因組圖譜,并對鯨類獨特生理習性的遺傳學機制進行了分析。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遺傳學》雜志。 人們一直癡迷于海洋生物是如何演化為陸生生物的。鯨類的進化卻反其道而行之,由陸生向水生演化,和陸生偶蹄動物如牛、豬等
單細胞的可靠全基因組擴增
目前多種新型分析技術,如新一代測序和芯片,都是為細胞群體而設計的,需要一定的樣本量。對于一些臨床或法醫樣本,如腫瘤細胞或循環胎兒細胞等,它們的細胞數量有限,直接限制了其下游應用。例如,在分析腫瘤細胞中的體細胞DNA突變或單個細菌基因組時,單細胞中的DNA無法滿足測序的mg級樣品量需求。為了從少量樣品
中國樹鼩全基因組解析完成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云研究員課題組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解析了新型實驗動物中國樹鼩的全基因組,系統評估了樹鼩作為藥物研發實驗動物的特征和優勢。研究近日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 研究不僅為中國樹鼩用于新藥研發的藥效學、藥理學和毒理學評價提供了系統的基礎信息數據和科學依據,而且揭示了
我國率先完成棗樹全基因組測序
在科技部“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持續資助下,河北農業大學劉孟軍教授研究團隊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棗樹的高質量全基因組測序,組裝出總長4.38億個堿基的棗基因組序列,達估測基因組的98.6%,使棗樹成為世界鼠李科植物(近千種)和我國干果樹種中第一個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物種。 相關論文
我國率先完成菊花全基因組測序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和安利植物研發中心對外發布消息稱,由他們共同發起的科研團隊,在菊花全基因組計劃獲重大進展的同時,還完成了重要的藥用菊花品種——杭白菊的全長轉錄組遺傳信息發掘。此舉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次完成菊屬植物菊花全基因組測序的國家。 據了解,菊屬植物染色體結構復雜,包含從2n=18到
白菜甘藍油菜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 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白菜、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測序項目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獲得了白菜全基因組的精細圖,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的框架圖。 研究表明,白菜、甘藍和油菜的基因組大小分別約為5億、6.5億和11億個堿基對,白菜和甘藍含有的基因總數目分別約4.2萬和4.5萬個,油菜基因覆蓋度85%以上。該
基因組所肝癌全基因組合作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所長吳仲義及其科學團隊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陳定信院士、陳培哲院士共同合作開展的“肝癌癌癥基因組合作研究”計劃獲最新進展,相關學術論文在在最新出版的PNAS雜志上發表。 “肝癌癌癥基因組合作研究”計劃于2009啟動,作為基因組所一項長期的癌
基因組測序助力腫瘤精密治療
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在對101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液和腫瘤進行基因組測序后發現,至少三分之一患者的腫瘤有基因突變,這些突變有朝一日可能幫助指導疾病的精密治療。他們說,與標準的影像學檢查方法相比,血液檢測的結果,可以早半年預測到癌癥的復發。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腫
863計劃“特色果樹功能基因組學研究與應用”通過中期檢查
我國是世界桃起源中心,保存有世界上份數最多的桃種質,桃在我國的栽培面積和產量遠高于其他國家,在果品生產中具有重要地位。為進一步發掘優異桃種質資源,建立桃分子育種平臺,十二五期間,國家863計劃啟動了“特色果樹功能基因組學研究與應用”課題。6月5日863計劃領域辦組織相關專家對課題進行了中期檢查
Nature Genetics:全基因組測序的診斷價值
根據《Nature Genetics》上發表的一項新成果,全基因組測序有望用于臨床上的遺傳病診斷。這項研究評估了影響全基因組測序在臨床診斷中取得成功的因素。 這個國際研究小組由英國的研究人員領導,對156個病例或家庭開展了臨床基因組測序。這些病例有著遺傳疾病的特征,但無法通過之前的篩查
Science:全基因組測序探究瘧疾傳播機制
近日,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對可傳播瘧疾的16種按蚊進行了遺傳測序,從而為揭示人類為何對其易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線索。 文章中,研究者Cedric Chauve表示,我們利用計算機方法來重新構建蚊子祖先的基因組,并且分析在過去1億年
全基因組設計培育高產優質抗病粳稻
近日,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李愛宏團隊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寧約瑟團隊、揚州大學楊澤峰團隊在《基因組生物學》發表研究論文。? ? 該研究收集了我國江蘇省、浙江省和山東省等地大面積推廣的198份粳稻品種并進行基因組重測序分析,解析了華中地區優良粳稻品種的基因組信息和優勢基因位點的遺傳學
動物全物種基因組測序仍有很大空白
近日,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目前對動物基因組進行的測序多數集中在與人類相似的動物上,研究人員警告稱,該現狀可能會忽視大量的生物多樣性和機會。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研究人員分析發現,近3300種動物的基因組已被測序。雖然動物物種測序工作一直在進行,但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