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大腦能調控新生神經元數量
成人大腦每天產生上千個新的神經元,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存活下來,其余死亡后都被一種吞噬細胞給清除了。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0日報道,弗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死亡神經元被清除和新神經元形成的機制。該研究有助于設計新型療法,促進成人大腦神經形成,幫助那些抑郁癥、外傷壓迫導致腦功能障礙的患者重新恢復大腦功能,有望改變人的基本認知功能,帶來新的學習方法。 人在成年后,絕大部分腦區的神經形成基本停止。但現有證據表明,仍有兩個腦區還在自然地產生大量新神經元,一個在海馬回,這里被認為是形成、組織和存儲記憶的地方;另一個在嗅球,是感知味覺的腦區。 該研究由弗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副教授喬納森·凱普尼斯和弗吉尼亞大學細胞清理中心主管科迪·拉維錢德共同領導。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稱為微管相關蛋白—正向神經元(DCX+)的特殊祖細胞,該祖細胞具有雙重調節功能,控制著新生神經元是發育成熟還是被清除。一般祖細胞是......閱讀全文
成人大腦能調控新生神經元數量
成人大腦每天產生上千個新的神經元,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存活下來,其余死亡后都被一種吞噬細胞給清除了。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0日報道,弗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死亡神經元被清除和新神經元形成的機制。該研究有助于設計新型療法,促進成人大腦神經形成,幫助那些抑郁癥、外傷
研究發現成人大腦能調控新生神經元數量
成人大腦每天產生上千個新的神經元,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存活下來,其余死亡后都被一種吞噬細胞給清除了。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0日報道,弗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死亡神經元被清除和新神經元形成的機制。該研究有助于設計新型療法,促進成人大腦神經形成,幫助那些抑郁癥、外傷壓迫
科學家們找到大腦中最長的神經元
科學家們首次檢測到了一根環繞整個小鼠大腦的巨型神經元,它密集地纏繞著左右兩個半腦,而這一結構或許能夠幫助我們解釋意識的起源。 研究者們利用一種新的成像技術捕捉到了這一巨型神經元結構的存在,他們認為這一結構通過整合不同區域的信號,從而導致意識的產生。 這一神經元是最近才被發現存在于哺乳動物體內
科學家解析大腦皮層神經元信息讀碼機制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中科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空間感知研究組通過結合決策信號的測量與微電流刺激的干擾兩種方法,解析了大腦神經元信息的讀碼機制。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神經元》。 大腦對空間的感知包括編碼和解碼或讀碼兩個重要階段。大腦神經元的編碼機制已有廣泛研究,但關于解碼的研究工作還相
大腦“后勤”細胞參與指揮神經元發育
美國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刊載的報告顯示,一向被視為大腦“后勤部隊”的神經膠質細胞也參與指揮神經元發育,精確控制著神經元的生長位置和分化方向等。 神經元是生物感知外界信號、做出行動乃至產生思想的基礎,神經膠質細胞則是神經元之間的填充物,在大腦中占據大部分空間。長久以來,人們認為神經膠質細胞是大腦
移植神經元能重建受損大腦回路
英國《自然》雜志26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神經科學論文公布了一項重要腦科學研究成果:移植胚胎神經元能重建受損的成年小鼠大腦中的回路,并恢復其功能。這一發現對神經移植領域有極大的激勵作用,該領域正在尋求通過引入“替代”細胞來修復腦損傷和疾病。 傳統觀點和權威曾指出,大腦不能進行自我修復。隨著腦科學研
移植神經元能重建受損大腦回路
英國《自然》雜志10月26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神經科學論文公布了一項重要腦科學研究成果:移植胚胎神經元能重建受損的成年小鼠大腦中的回路,并恢復其功能。這一發現對神經移植領域有極大的激勵作用,該領域正在尋求通過引入“替代”細胞來修復腦損傷和疾病。 傳統觀點和權威曾指出,大腦不能進行自我修復。隨著腦科
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數學神經元”
德國圖賓根大學和波恩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在特定的數學運算中被激活。研究結果顯示,一些被檢測到的神經元只在做加法時活躍,而另一些則在做減法時活躍。相關研究成果2月14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 ? ? 眾所周知,3個蘋果加2個蘋果等于5個蘋果。然
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數學神經元”
德國圖賓根大學和波恩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在特定的數學運算中被激活。研究結果顯示,一些被檢測到的神經元只在做加法時活躍,而另一些則在做減法時活躍。相關研究成果2月14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 ? ? 眾所周知,3個蘋果加2個蘋果等于5個蘋果。然
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數學神經元”
德國圖賓根大學和波恩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在特定的數學運算中被激活。研究結果顯示,一些被檢測到的神經元只在做加法時活躍,而另一些則在做減法時活躍。相關研究成果2月14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眾所周知,3個蘋果加2個蘋果等于5個蘋果。然而,在這樣的計算過程中,大腦發生了什么?波恩
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數學神經元”
德國圖賓根大學和波恩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在特定的數學運算中被激活。研究結果顯示,一些被檢測到的神經元只在做加法時活躍,而另一些則在做減法時活躍。相關研究成果2月14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 眾所周知,3個蘋果加2個蘋果等于5個蘋果。然而,在這樣的計算過程中,大腦發生了什
追蹤神經元的新技術顯示,有些神經元能覆蓋整個大腦!
原文以A giant neuron found wrapped around entire mouse brain為標題 發布在2017年2月24日的《自然》新聞上 原文作者:Sara Reardon 3D重建圖像顯示,意識相關腦區存在一個“荊棘冠冕”型神經元。 腦部神經元分叉和其它神經
科學家解析大腦皮層神經元信息的讀碼機制
9月20日,《神經元》期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中科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空間感知課題組的題為《通過結合決策信號的測量與微電流刺激的干擾兩種方法來解析大腦神經元信息的讀碼機制》的研究論文。在該研究工作中,科研人員在清醒獼猴執行空間運動方向辨別任務的同
1000個!科學家成功繪制小鼠大腦神經元連接圖譜
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珍妮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近期完成繪制1000多個小鼠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圖譜,若這些神經元端對端放置將長達80多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雜志上,論文標題為“Reconstruction of 1,000 Projection Neurons Reveals New Ce
大腦中有修剪神經元連接的細胞
?園藝師都知道,樹木只有定期修剪,去掉某些枝條,剩下的才能長得更好。這一規則同樣也適合大腦。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位于意大利蒙特羅通多的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EMBL)科學家發現,大腦中也有一種園藝師叫做小神經膠質細胞,它們能修剪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形成特定的網絡連接。該發現有
大腦神經元能在夢中繼續演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7977.shtm在睡眠期間,一些休憩的大腦神經元不僅會重播,甚至還會演練。這一發現是美國萊斯大學和密歇根大學團隊在一項關于睡眠和學習的研究中提出的見解。據近期《自然》雜志、美國萊斯大學官網消息稱,科學
大腦神經元能在夢中繼續演練
在睡眠期間,一些休憩的大腦神經元不僅會重播,甚至還會演練。這一發現是美國萊斯大學和密歇根大學團隊在一項關于睡眠和學習的研究中提出的見解。據近期《自然》雜志、美國萊斯大學官網消息稱,科學家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視角,研究大腦的單個神經元。 有過備考經驗的人幾乎都知道“睡前復習、事半功倍”。這是因為睡
大鼠大腦皮層神經元細胞培養
實驗方法原理 SD胎鼠腦皮層神經元體外培養7 d ,微量移液器塑料滴頭于培養孔內機械性劃割培養之神經元,依劃割程度不同分為輕、中、重3組,對照組除不進行機械性劃割,其余處理同損傷組,傷后不同時間點(10,30 min , 1,3,6,12,24 h)檢測細胞存活率及培養液上清乳酸脫氫酶(
小而精,科學家繪制大腦皮層神經元三維圖譜
研究人員以驚人的細節繪制了人類大腦的一小部分,由此產生的細胞圖譜近日發表于《科學》,并可在網上獲取。圖譜揭示了被稱為神經元的腦細胞、圍繞自身形成結的細胞,以及幾乎互為鏡像的成對神經元之間的新連接模式。基于電子顯微鏡數據的渲染,圖片顯示了大腦皮層片段中神經元的位置。圖片來源:哈佛大學三維圖譜覆蓋了大約
如何“看見”?科學家預測大腦神經元對圖像刺激的反應
睜開眼睛就可以立即看到世界——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整個過程——從光子撞擊視網膜開始,到以“看見”結束的過程,遠非簡單。大腦的基本任務之一 “看見”, 意味著要從照射到眼睛的光信號中在大腦重建有關世界的相關信息。由于此過程相當復雜,因此大腦中的神經細胞——神經元,也會以復雜的方式對圖像做出反應。
科學家揭示人類胚胎大腦中間神經元發育規律
自閉癥、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發生時,大腦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上述疾病并不只是心理疾病,還是大腦中的神經元出現了“問題”,正是大腦神經元不停地“傳輸信號”,才使得我們有了興奮、低沉等情緒。 但這些神經元是如何生成發育、又是如何規律運行?所謂“心理疾病”的
Cell:神經元識別標簽或幫助闡明機體大腦的神經回路
人類的大腦是由神經元的復雜回路組成的,而神經元是一類可以通過電化學信號來傳遞信息的細胞,類似于電腦的網絡一樣,神經元回路必須以特殊的方式互相連接才能夠正常發揮作用,但在人類大腦中數以億萬計的神經元如何進行連接呢?而且神經元如何同正確的細胞進行連接?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不斷搜尋可以標記細胞形成連接的標
大腦神經元再生能力有個控制“開關”
無論男女,都懼怕老來“糊涂”的那一天。美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發現年老后大腦神經元再生能力衰退的秘密,將來也許能讓“80歲老人的大腦像嬰兒一般年輕”。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神經環路形成和再生實驗室掌杰博士等人的研究成果18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科學》雜志還專門為這篇論文配發了一篇“展
一免疫蛋白可調控大腦神經元連接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27日報道,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一種免疫系統蛋白分子能調控大腦神經元之間突觸連接的數量。這也顯示出,在人們的免疫能力、感染疾病和精神狀態,如精神分裂、孤獨癥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關聯。相關研究發表在2月27日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上。
《神經元》:微刺激可以直接為大腦輸入信息
就像一個接線錯誤的設備,大腦的損傷和疾病會導致細胞失去聯系,從而嚴重破壞知覺和運動等關鍵功能。想辦法繞過那些支離破碎的網絡,是那些尋求相關治療措施者的重要研究領域。現在,研究人員在猴子身上顯示,直接刺激運動前區皮質可以產生一種感覺或體驗,指導不同的運動。相關論文日前發表于《神經元》雜志。 “研
《神經元》:首次證實大腦疼痛受體與記憶相關
打孩子時,家長常常會說,“下次記住疼!”這或許有點道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表明,能夠影響機體痛覺的神經受體TRPV1在大腦的學習和記憶中也起到特定作用。這一研究成果有望為治療記憶損失和癲癇癥提供新的藥物標靶。相關論文發表在3月13日的《神經元》(Neuron)雜志上。?TRPV1全稱為瞬時
西湖大學:揭示神經元調控大腦血流新路徑
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賈潔敏團隊的相關研究,揭示了神經元調控大腦血流新路徑。 他們發現了一座架在神經元與血管之間的“新橋梁”——類突觸(NsMJ)。通過類突觸,谷氨酸能神經元可直接作用于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導致動脈舒張,誘發大腦功能性充血。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刊發在《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上。
9000果蠅大腦解剖,揭示神經元如何精準連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23.shtm 大腦就像一個極其精密的通信網絡。它們通過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形成一個特定的環路,感知外部世界,并指揮著人和動物的行動。 科學家已經發現,人腦擁有大約860億個神經元,每兩個神經元
最新研究發現高齡大腦依然可生成神經元
關于老年人是否能產生新的神經元這一問題,科學界一直存在爭議,先前一些研究提出,成人的大腦是固化的,不會生長出新的神經元。動物試驗顯示,在嚙齒類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中,產生新海馬細胞的能力隨著年齡而下降。研究者認為,人類也會隨著年齡漸長,出現神經元生成減少和海馬齒狀回(DG)萎縮的現象,海馬區是用于情
大鼠大腦皮層神經元細胞培養實驗
機械性劃割培養 酶消化法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SD胎鼠腦皮層神經元體外培養7 d ,微量移液器塑料滴頭于培養孔內機械性劃割培養之神經元,依劃割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