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鹿集團發布的產品召回聲明稱,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 中新社發 呂建設 攝 中新社石家莊九月十二日電 (記者 田張夢 高新國)記者今日走訪深陷“奶粉門”事件的石家莊三鹿集團。三鹿稱,經公司自檢發現二00八年八月六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系不法奶農向鮮奶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質含量所致。 據悉,三聚氰胺可導致人體泌尿系統產生結石。甘肅省近期發現許多數月大的嬰兒患上泌尿結石,全省已上報病例五十九人,死亡一人。兩個月來,湖北、湖南、山東、安徽、江西、江蘇等地也發生類似案例。據醫生介紹,患兒有著近似的經歷——曾經食用三鹿牌嬰幼兒奶粉。 &nb......閱讀全文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王玉良、杭志奇、吳聚生(左起)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本報記者 葉鐵橋 2008年的最后一天,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門口人頭攢動。一大早,警察就在法院外拉起了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2013年12月,石家莊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全市乳粉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對未來幾年乳粉業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并公布了資金支持方案,昭示著三鹿奶粉事件5年后,當地乳業重拾舊山河的決心。 作為2008年乳業“地震”震源地的石家莊,上游養殖的整合率先進行,政府相關人員接
作者:毛德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昨晚看到新聞,三鹿集團發布消息,稱其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并召回8月6日以前所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并稱目前流入市場的嬰幼兒奶粉大約有700噸.剛剛看到最新消息稱,是不法奶農在鮮奶中摻入了
幾乎是同一時間,國有品牌蒙牛和進口品牌多美滋又“出事”了,我把它們統稱為繼三鹿牛奶之后的“牛奶門2.0版”。 國家質量監督檢查檢疫總局2月2日向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出公函,要求該局責令蒙牛公司禁止向其特侖蘇牛奶中再添加OMP物質。方舟子接著就寫道: 蒙牛100克特侖蘇奶中添加的IGF-1
產自大連的雞蛋在香港被檢出三聚氰胺超標,多數專家懷疑是雞飼料中被加入過量三聚氰胺。 本報的調查表明,在動物飼料中加三聚氰胺,已成公開的“行業秘密”。在飼料中加三聚氰胺,五年前從水產養殖行業開始,后逐漸向畜禽養
南方日報10月30日報道 產自大連的雞蛋在香港被檢出三聚氰胺超標,多數專家懷疑是雞飼料中被加入過量三聚氰胺。 本報的調查表明,在動物飼料中加三聚氰胺,已成公開的“行業秘密”。在飼料中加三聚氰胺,五年前從水產養殖行業開始,后逐漸向畜禽養殖等行業蔓延。更令人吃驚的是,加入動物飼料中的三聚氰胺,基本來自
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產生信任危機 最近一段時間,內地民眾在香港、澳門大量購買進口嬰幼兒奶粉,造成香港、澳門一度出現奶粉供應緊張。此后,有媒體報道內地有不法企業,將皮革下腳料溶解后制成蛋白粉混到牛奶里,提高牛奶的蛋白含量。一時間,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再次成為關注焦點。記者調查發現,消費
■三聚氰胺之于食品問題引起高度關注,劉漢元澄清“潛規則” ■通威從去年就開始強化對包括三聚氰胺在內的違禁物質監測 繼牛奶、雞蛋等卷入三聚氰胺的旋渦后,飼料行業也被風聲四起的傳言卷入,三聚氰胺之于食品的安全問題引起高度關注。今年1-9月,中國飼料全行業產銷量同比增長2.26%,但三季度
為嚴肅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 國務院決定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響應 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國新辦通報三鹿嬰幼兒奶粉安全事故處置情況 新華網北京9月13日電 近期,甘肅等地陸續報告多起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 。現已初步查明,導致這些嬰幼兒患病的主
肉毒桿菌進入乳清蛋白粉和食品的過程。 8月2日,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向新西蘭政府通報稱,其生產的3個批次濃縮乳清蛋白粉中檢出肉毒桿菌,受污染產品總量達40噸左右。 恒天然集團是新西蘭乳業巨頭,也是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數據顯示,我國是新西蘭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國內80%的進口奶粉來自新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后,各級農業和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有關部門支持配合下,迅速行動,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扎實的作風、最嚴格的紀律、最有力的措施,堅持一手抓打擊違法行為,一手抓保護奶農利益,一手抓專項整治,一手抓指導服務,全力推進應對處置各項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專
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5月30日發布公告稱,明一牌金智嬰嬰兒配方奶粉樣品被檢測出磺胺多辛,其含量為15微克/千克。生產商香港明一國際集團(下稱“明一” )隨即陷入奶粉危機之中。 吊詭的是,這家奶粉企業很可能是穿“港馬甲”的內地企業。知情人士黃福林(化
食品安全問題的科技道德基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隨著三鹿被三元收購,善良的人們渴望奶制品和食品安全會得到根本改觀。但是如果我們缺少對這一事件的深入剖析和反思,就像以往歷次類似事件那樣,奶制品乃至全部食品生產的安全性就依然會像以往那樣缺乏保證。 事實上,縱觀歷次食品安全事件的處理,
恒天然風波后三問奶業發展趨勢 如何讓市民喝上一口價廉物美的純牛奶 剛剛過去的這段時間,洋奶粉被推向風口浪尖,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生產的受肉毒桿菌污染乳粉部分流入中國,事涉多家奶企。涉"毒"企業一片噤若寒蟬,而眾多國內消費者也是無所適從。 進口奶營養價值真的優于國產奶?如何加強監控,規避此類事
9月12日,石家莊和平西路539號注定不會平靜——這是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三鹿集團”)所在地。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衛生部9月11日晚指出,近期甘肅等地報告多例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目前被稱為“腎結石事件”。 經調查發現,患兒多有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三鹿
三鹿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三鹿奶粉,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免檢產品;三鹿公司“航天乳飲料及乳粉”惟一合作伙伴、全國惟一“航天乳飲料”專業生產企業。——商標、產品、企業,三樣,可能毀在三上,毀在三聚氰胺。衛生部高度懷疑三聚氰胺污染、身陷“結石門”的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聲明,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
7年前,三聚氰胺事件席卷全國。7年來,這場風波漸漸淡去。但記者統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從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間公布的拒絕入境名單顯示,一個年度內,FDA因為“疑似含三聚氰胺”而通報的中國食品[-2.50%]出口企業有38家,共113批次產品。其中不乏福建銀鷺、廣東嘉士利等知
民以食為天。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令世人震驚,也讓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在三審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更受關注。人們在為“三鹿奶粉事件”痛心的同時不禁要問:用什么才能保證我們最基本的需求———吃得安全?食品安全立法能否防止“三鹿奶粉事件”重演?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錫榮23日指出,針對“三鹿奶粉事件
三聚氰胺事件已經過去近三年,如今,除三鹿破產之外,其他涉案的乳品企業均已健步如初,很多患兒則仍然遭受著病痛之苦。 2008年年底,在政府相關部門主導下,中國乳制品協會牽頭由22家涉案企業集體出資成立了總額2億元的醫療賠償基金,作為對毒奶粉事件近30萬名被確證患兒的善后措施。 記者長期跟蹤采訪
質檢總局公布20家相關企業黑名單,并稱尚未發現成人因此引發結石 本報訊(記者 方舒陽 伊曉霞 見習記者 梁煒培 實習生 張義)國家質檢總局在完成嬰幼兒奶粉和液態奶的三聚氰胺專項檢查以后,又組織對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進行了三聚氰胺專項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共有20家企業的31個批次產品被檢出
2008年11月28日,蘭州市集中焚燒銷毀62.6噸三鹿問題奶粉。昨日,衛生部官員稱,問題奶粉銷毀工作要繼續加大力度。 本報訊 衛生部官員昨日在發布會上稱,“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后,要求對于查出來的問題乳粉要徹底銷毀。從這次青海查處的案件看來,這項工作還要繼續加大力度,案件目前還在
今天,是中國乳制品行業“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早報率先披露了三鹿奶粉事件,進而引發了中國食品安全行業大地震,此后,免檢制度被廢除,食品安全法也相繼作出修改。一周年前夕,早報記者再次踏訪當年的漩渦中心,聚焦結石寶寶、奶農、乳制品行業以及關系到千家萬戶的中國食品安全制度。這是記者在
毒奶產品愈驗愈多,繼伊利和蒙牛后,產自黑龍江的雀巢奶品的一款一公升裝純牛奶被驗出三聚氰胺,另有一款雀巢嬰幼兒奶粉在21日也被驗出含有三聚氰胺。雀巢香港有限公司22日凌晨發表聲明強調,港府的測試確認該兩款嬰幼兒奶粉并沒有三聚氰胺,有關奶粉是安全的。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表示,21日抽驗六十五個
(一)誰是真兇 嬰幼兒奶粉,顧名思義,是給嬰幼兒吃的,任何有正常智商的人,都應該知道其安全的重要性。 然而,恰是在嬰幼兒奶粉上,爆出了惡性事件。 9月1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了國家質檢總局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專項檢查的結果:階段性檢查結果顯示,有22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的69批次產品檢
今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會議公布了由中國經濟網食品安全輿情研究所選送的12個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龐國芳、孫寶國等權威專家一一進行解讀。 為了能夠較真實地反應社會對中國食
奶源背后的利益鏈 “這次是通過終端反饋回來了,其實之前就有很多類似的事情,比如被抓現形的陜西楊凌牛奶摻假事件。”剛從內蒙古回到北京的李兆林說,他經營著一家專門提供奶源的公司——奶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也稱“奶聯社”),伊 利為奧運會提供的專用牛奶奶源就來自于奶聯社。 身為奶源供應商,李
【導語】盤點近年來的食品安全事件,甲醇、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化學物質的危害讓人心驚膽顫,而并非如一些媒體報道的食品添加劑所為,因此,消費者應該形成正確的認識,繼續打擊、曝光不法商家,避免非法添加有害物質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促進食品安全管理的良性開展。 圖片說明:危機重重埋伏,食品安全問題—
乳業新國標是進步,還是倒退,是個問題 是保護消費者,還是保護奶農,是個問題 是受制于現實,還是鼓勵先進,也是個問題 細菌含量超出國外數十倍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蛋白質含量遠低正常標準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炎癥纏身的病體奶牛擠出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近三年時間過去了,備受關注的三聚氰胺事件賠償基金運作情況終于對外公布,記者昨日從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下稱“中國乳協”)官方網站了解到,中國乳協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共同通報了11.1億元醫療賠償基金的管理及支付等情況。其中,用于發放患兒一次性賠償金以及支付患兒急性治療期的醫療費、隨診費,共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