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從今日起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負責人就《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公開征求意見答記者問。 新標準預計什么時候實施?是否可以提前實施? 答:新標準擬于2016年全面實施,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在此之前有兩種提前實施方式:一種方式是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指定部分地區提前實施本標準,具體實施方案(包括地域范圍、時間等)另行公告;另一種方式是各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和區域環境保護需要自愿提前實施本標準。上述規定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一是作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體系核心的環境質量標準,實施工作復雜、涉及因素眾多,從發布到實施應留出必要的準備時間。二是考慮到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實施新標準的準備工作進展將有快有慢,其中一些區域實施標準的經濟技術基礎較好,且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比較突出的地區可以率先實施本標準,當然......閱讀全文
2月17日,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詳情如下: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標準是我部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為不斷完善環
環境保護標準制度是我國法律確立的一項基本制度,在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授權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環境監測規范的有關規定。但是,現行法律對環境保護標準的授權過于簡單,多年來沒有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保護標準制度發揮其應有功能,標準
環境保護標準制度是我國法律確立的一項基本制度,在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授權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環境監測規范的有關規定。但是,現行法律對環境保護標準的授權過于簡單,多年來沒有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保護標準制度發揮其應有功能,標準
★標準制定難度大,實施目標不夠清晰 法律本身有何立法技術缺陷? 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先后發布了《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環保總局令1999年第3號)和《國家環保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辦法》(環保總局公告2006年第41號),規定了制定環境質量標準的一些原則和程序,較之法律條款規定有所細化。但由于
日前,國家環保部制定并印發了《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方案》。該方案中提到,第一階段要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及其它68個省會城市設立478個監測點,開展《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增指標(PM2.5、CO、O3等)監測。同時還提到,第一階段PM2.5監測儀器技術指標應參照中國環境監測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日前在河南省調研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實施工作。吳曉青指出,發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數據,一定要實事求是,絕不能弄虛作假,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讓老百姓信任、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 吳曉青一行在河南省副省長張大衛等陪同下,聽取了河南省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實施工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一行日前到湖南省調研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實施工作情況。他要求,必須盡快制定并完善發布新標準的方案,監測數據的發布要更加客觀、更加真實、更加準確地反映當前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現狀,更加貼近老百姓對環境的現實感覺。 吳曉青一行在湖南調研期間,現場察看了長沙市PM2.5空氣自動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二階段監測實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40個城市共172個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監測點位已建成或改造完畢,投入監測試運行并發布相關信息。 這位負責人表示,包頭、鄂爾多斯、營口等40個城市共172個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監測點位目前已建成或改造完畢,將
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11日說,中國第一階段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任務已經進入倒計時,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的74個城市496個國控監測站點中,已有138個站點開始監測并發布數據。 記者從此間在南京
——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任務完成,京津冀等區域及74個城市將于2013年1月1日起開展監測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以下簡稱“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任務完成情況新聞通氣會日前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出席會議并就完成情況作簡要介紹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向媒體通報,第二階段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全部449個監測點位已與國家聯網,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在當地環保網站和全國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上對社會發布空氣質量信息。發布空氣質量實時信息、空氣質量月報及參與空氣質量排名的地級城市將由現在的74個增加到161個,實現了直轄市
設立標準減排坐標 推進火電環保進程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詳解排放標準和火電行業污染治理 環境保護部與質檢總局21日聯合發布了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標準是依法強制實施的技術法規,新國家排放標準的發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排放控制水平
為了科學高效地部署、指導各地的環境監測工作,確保順利完成2012年度國家下達的環境監測任務,日前環保部下發了《2012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2012 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2012 年全國環境監測系統要認真貫徹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和2012 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精
7月9日,記者從寧夏環保廳了解到,本月起該廳正式在寧夏環境保護網公開發布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這是我區環保部門進一步加大環境信息公開力度舉措,以提高公眾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 據了解,作為全國2012年第一批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建設的城市之一,銀川市從2013年1月1日
進入12月,不斷有城市宣布從某一天開始公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此舉源于一個時間節點――按照全國統一部署,今年年底之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都要按照空氣質量新標準要求,開展監測并發布數據。 大限將至,這些城市準備好了嗎,能夠保證數據真實
“今年8月法制網9日《人民日報》聲音欄目,曾刊登了我的一段講話,標題就是監測數據和群眾感受不能‘兩張皮’。”21日,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全國環保工作會上說,他要再強調一下,必須避免出現“兩張皮”,人民群眾遭受污染之苦,而監測數據自說自話。 周生賢沒有回避前段時間北京的灰霾天氣備受爭議的問題。
記者從在南京舉行的“全國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現場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95個站點完成PM2.5儀器安裝調試并試運行,有138個站點開始正式PM2.5監測并發布數據。 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會上表示,新的《
要不了幾年,不僅全國多數城市的居民能及時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連一些農村甚至南海海域也將有空氣質量監測站點。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11日召開的“全國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現場會”上透露,到“十二五”末期,我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11日說,到“十二五”末期,我國將建成由“城市站”、“背景站”、“區域站”和“重點區域預警平臺”組成的裝備精良、覆蓋面廣、項目齊全、具備國際水平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 記者從此間在南京舉行的“全國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現場會”上
我國修改空氣質量標準 提高“藍天門檻”――環保部科技標準司負責人就《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公開征求意見情況答記者問 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 顧瑞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從16日起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記者就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標準修訂相關問題,專訪了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負責人。
廣西柳州工作人員在調試空氣質量監測設備 在今天召開的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現場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強調,開展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的74個城市,要如期開展監測并發布數據,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吳曉青說,
要不了幾年,不僅全國多數城市的居民能及時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連一些農村甚至南海海域也將有空氣質量監測站點。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11日召開的“全國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現場會”上透露,到“十二五”末期,
迷霧籠罩下的黃浦江 霧霾天里的北京高速路 10月底,PM2.5闖入我們的生活。兩個月后的12月21日,環保部公布PM2.5和臭氧監測時間表,直轄市及省會城市明年將測PM2.5。一些地方,目前開始采購相關監測設備。2016年1月1日,全國各地都將按照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最近,我們常接到要求檢測室內PM2.5的電話,很為難。我們當然可以檢測,可是,這方面沒有標準,檢測完了,報告怎么出?”在2月28日召開的全國室內環境PM2.5污染防控座談會上,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主任宋廣生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今年3月1日是我國
不久前,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發布。在新標準出臺之前,公眾對PM2.5的關注日益高漲,寄希望新標準能喚回清新的空氣。然而,新標準有如此威力嗎?與國際通用標準相比,是否還存在差距?要實現全面達標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有關人士。 新標準與國際“低
2012年11月23日,2012年全國大氣PM2.5監測與治理技術研討會在北京京燕飯店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環境報主辦。會議邀請到國內外環保系統,大氣污染控制領域及相關院校、電力、高鐵、水泥、石化、汽車等行業,以及國內外大氣污染監測與防治領域的領導、專家和相關人士等。會議對排放法規、發展趨勢、
當前,我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為推進空氣質量改善,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新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結合日常督查與調研工作,筆者認為,五大重點行業新標準執行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急需加以解決。 一是標準在推行中存在不盡完善的地方。從標準出臺到全面實施時限短,平板玻璃、火電、鋼鐵、
11月6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一行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調研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實施工作情況。吳曉青肯定了廣西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實施工作取得的積極進展,要求確保監測設備穩定運行,按新標準要求及時發布空氣質量信息。 吳曉青一行在南寧市實地察看了大自然花園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和南
今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針對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向大家介紹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等方面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先生、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先生、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羅毅先生。 吳曉青表示,近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工作已經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