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八”載“太空松樹種子”成功破土吐嫩芽
乘“神八”旅行397個小時的“太空松樹種子”,如今在湖南岳陽成功破土吐嫩芽。負責培育的岳陽林紙君山林業科研所4月28日表示,新芽正在茁壯成長,這是中國林業科研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 走進科研所,只見嫩綠的針葉還藏在種殼內,看上去像個帶著盔帽的小矮人。科研人員介紹,從基質準備、種子催芽到播種覆土,每一個步驟他們都按照嚴格的技術操作要求進行。4月9日播種后,科研人員一直悉心照護,默默守候,直到4月19日,第一株太空濕地松苗終于破土發芽。 據了解,2011年,當得知“神八”可搭載生物材料進行太空育種時,岳陽林紙在第一時間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取得了聯系。最終,通過“神八”搭載的松樹種子有兩種共30克,一種是濕地松種子26克,一種是馬尾松種子4克。這是中國首例造紙企業把松樹種子通過“神八”飛船搭載到太空。 去年11月1日,“神州八號”成功發射,繞地球環行了16天。在這16天里,搭載在“神八”上的種子闖過了宇宙高能離子輻......閱讀全文
“神八”載“太空松樹種子”成功破土吐嫩芽
乘“神八”旅行397個小時的“太空松樹種子”,如今在湖南岳陽成功破土吐嫩芽。負責培育的岳陽林紙君山林業科研所4月28日表示,新芽正在茁壯成長,這是中國林業科研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 走進科研所,只見嫩綠的針葉還藏在種殼內,看上去像個帶著盔帽的小矮人。科研人員介紹,從基質準備、種子催芽
“神八”太空之旅收獲“果實”
不到1毫米長的線蟲,嫩綠的水稻幼苗,大小只有針尖1%的鏈霉菌,浸泡在溶液中的蛋白質晶體……去年11月,在跟隨神舟八號在太空中飛行了16天半后,它們全部順利返回地面,馬不停蹄地進入實驗室接受科學家的全面“體檢”,看看它們到底從太空帶回了什么驚喜。 “現在半年過去了,中方科學家參與的11
“太空種子”發芽了
5月7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以下簡稱蘭州牧藥所)獲悉,其提供的中天系列苜蓿和燕麥種子材料,在搭乘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后,已在蘭州牧藥所抗逆牧草育種與利用創新團隊實驗室成功發芽。據悉,其提供的中天系列苜蓿和燕麥等5份牧草種子材料在天宮空間站的空間輻射生物學暴露裝置中
神舟八號返回艙內番茄苗在太空開花結果
身著連體白色防靜電服的工作人員從返回艙內取出搭載物品。昨日,“神八”返回艙開艙儀式在京舉行。錢學森的兒子(左)接過錢老畫像。8瓶太空小西紅柿5瓶結果。萬泉小學學生展示自己的繪畫《航天之夢》。 昨日(11月21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舉行神舟八號返回艙開
八角種子催芽
八角種子油性大、種皮較厚,為保證播種后的早萌芽和出苗齊,尤其對于1-2月份有寒凍、播種期較晚的地方,最好對種子進行播種前催芽處理。經過催芽的種子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發芽,而未經過催芽的種子一般需要15天左右的時間才能發芽。 在催芽方法上,常用的是濕沙催芽法。把八角種和細河沙按照1:10的比例摻混均
神七航天員“輕松”開始太空生活
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飛船升空。21時33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布: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飛船升空。21時33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布: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 ?
科學時報:“神八”誘變育種猜想
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太空育種,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擬空間環境裝置,通過空間環境對植物發生誘變作用,致使種子產生變異,再通過嚴格的地面選育過程,獲得優良的農作物品種。 今年,中國航天育種正迎來一個高潮。隨著天宮一號升空,神舟八號攜帶的育種誘變裝置將與其交會對接,由此
“太空種子”返回廣西柳州,順利出苗移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64.shtm 去年6月,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統一組織下,廣西柳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將1000顆“洋紫荊1號”種子送至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經審批后,搭乘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飛越太空。今年元旦
多項關鍵技術助力“神十五”遨游太空
11月29日23時08分,神舟十五號飛船搭載3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起航。和之前載人飛船任務不同,此次神舟十五號成功發射后,實現了“神十四”和“神十五”飛船的“宇宙級”同框,也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以下簡稱510所)承擔了結構與機構、
超級抗原神七太空育種獲新突破
隨著神舟七號的成功發射,我國在航天技術領域已處于世界一流地位。5月15日,超級抗原神七太空育種成果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包括劉昌孝院士在內的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發布會。 此次搭載神七成功進行太空育種的4個超級抗原生物菌種是經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多位院士聯合推薦,經中國微生
“神八”飛行任務進行全區聯合演練
??? 執行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八號飛船、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于10月26日上午開始進行垂直轉運,這標志著神八發射已進入倒計時。中新社發 宿東 攝 備受矚目的“神舟八號”飛行任務10月29日下午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進行了全區聯合演練。結果表明,各系統組織指
發芽箱催芽黃帝手植柏太空種子案例
??? 據介紹,黃帝手植柏太空種子實驗性培育從5月15日下午3時開始,150粒黃帝手植柏太空種子經過溶液消毒、適當水溫浸種24小時后,于5月16日進入發芽箱開始催芽。??? 5月21日,第一粒黃帝手植柏太空種子裂口,至5月26日陸續有12粒裂口。種子于當日進入溫室,移植到育苗基質中繼續培育。???
在太空播下科學、夢想和友誼的種子
尼日利亞青年普羅斯珀·丹尼亞的獲獎作品《共同愿景》。丹尼亞供圖 2022年9月6日,在尼日利亞阿布賈,當地青少年通過網絡視頻與正在中國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進行“天宮對話”活動。新華社記者 郭 駿攝 津巴布韋青年霍普·馬菲科在繪畫創作中。馬菲科供圖 埃及青年羅達·艾哈邁德·謝瓦德
太空出差半年-神十五乘組完成多個“首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53.shtm“出差”半年 神十五乘組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太空出差”半年,神舟十五號三名航天員終于要返回地球家園了,作為“圓夢乘組”,他們的在軌工作也是非常繁忙,這半年他們都完成了哪些工作?我們通過一
六神丸八種外用功效
?? 六神丸由人工牛黃、麝香、蟾酥、珍珠粉、冰片、百草霜組成,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內服常用于口瘡、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數年來經臨床驗證,外用六神丸治療以下疾病有良效:???? ? 治腮腺炎:取六神丸30粒,研碎成粉末,以食醋調和涂于患處,紗布固定。每天換藥一次。???? ? 治軟組織損傷:
回顧神一到神九空間生物學試驗
? 神舟一號(1999年11月) 飛船搭載一些農作物種子,包括各10克左右的青椒、甜瓜、番茄、西瓜、豇豆、蘿卜等品種以及甘草、板藍根等中藥材,此外,還搭載了有利于心腦血管疾病藥物開發的Monascus生物活性菌株。神舟一號科研實驗相對較少,但自此開啟的“太空誘變育種”實驗影響深遠。
廣西柳州13株“太空洋紫荊種子”順利出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58.shtm
“神十三”航天員出差滿月-太空居家工作又出新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駐中國空間站已“滿月”。1個月來,從首次在軌緊急撤離演練、中國女航天員首次出艙到持續更新的太空生活“小花絮”,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的“居家工作”不斷出“新”。“住”得安全,“喝”得安心? ? 在復雜危險的太空環境中,空間站在軌運行時會面臨外部碎片撞擊等危險。中國航天
“神十三”航天員出差滿月-太空居家工作又出新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駐中國空間站已“滿月”。1個月來,從首次在軌緊急撤離演練、中國女航天員首次出艙到持續更新的太空生活“小花絮”,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的“居家工作”不斷出“新”。“住”得安全,“喝”得安心? ? 在復雜危險的太空環境中,空間站在軌運行時會面臨外部碎片撞擊等危險。中國航天
中德合作通用生物培養箱隨“神八”返回
小箱子 大夢想 “走了,收‘鉆石’了!” 11月18日凌晨4點左右,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倉懷興的團隊工作了一整夜后,興奮地喊道。他們的工作并非與真正的鉆石相關。在“神八”返回艙的那個小箱子里,有課題組精心培養的14種大分子蛋白質晶體。 激動的不僅僅是倉懷興。11月17日晚上7點,
神八與天宮一號明晨交會對接
據央廣《中國之聲》報道 昨日(11月1日)5時58分07秒,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點火起飛,將“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神舟八號”飛船已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 根據軌道計算結果,神舟八號飛船于昨日6時7
神十四航天員順利到家-“太空行李”有何特別?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題:“神十四”航天員順利到家 “太空行李”有何特別? 作者 馬帥莎12月4日,在中國空間站出差了183天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踏上返回地球之旅。飛船返回艙拖著黃色尾焰,像流星一樣劃過黑夜,一路護送航天員回家。“黃河發現目標。”當晚19時48分許,飛船返回艙已飛至
神十三航天員“太空出差”半年解鎖哪些新技能?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4日晚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即將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返回東風著陸場。自去年“入住”中國空間站以來,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已經在軌超180天,其間,三名航天員不僅創造了多個中國航天新紀錄,還解鎖了不少太空新技能、體驗了豐富的在軌生活。創造新紀錄? ?
太空出差歸來-神十五乘組凱旋后恢復需要多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87.shtm
太空對接海底深潛-神九與蛟龍填補空白
航天員慶賀對接成功?????? 6月24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大屏幕顯示,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再次形成組合體,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成功。三位試航員走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后手舉國旗揮手致意 6月24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結束7000米級海試第四次下潛試驗,安全返回試驗母
神十四從天宮帶回的馬鈴薯種子迎來首個種植季
搭乘神舟十四號飛船從天宮返回的2萬粒馬鈴薯種子經過催芽,目前迎來首個種植季。在位于山東德州的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幾天,科研人員正在指導工人對上萬株馬鈴薯“實生苗”進行移栽。與傳統育種相比,航天育種最大優勢在于變異率高、育種周期短,有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培育出高產、早熟、抗病等性狀優良的種
上海航天局已開展神八研制-模擬對接初步成功
隨著“神七”飛船發射的圓滿成功,中國航天下一步進展備受關注。記者今天從上海航天局了解到,上海航天局目前已經著手“神舟”八號飛船的研制工作。這意味著中國航天“三步走”計劃已邁出最后一步。作為“神八”核心試驗任務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在地面試驗中已獲得成功。 上海航天局介紹說,與“神七”一樣,上海航天局
神八與天宮一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
今天(11月3日)1時36分,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在太空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從接觸到最后鎖緊,它們用了8分鐘,組合體以優美的姿態飛翔在茫茫太空。 1時43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常萬全宣布:天宮一號、神舟八號首次交會對接圓滿成功! 據了解,交會對接全過程分為遠距
揭秘神八17項空間生命科學實驗項目
神八正在太空遨游,其搭載的17項生命科學實驗也在靜靜地發生著變化。此次中德合作的空間生命科學實驗項目涉及33種樣品,其中中方10項,德方6項,中德合作1項,涉及四大領域:基礎生物學、空間生命技術、先進生命支持系統中的生物學以及空間輻射生物學。其中一項實驗是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進行的。
神十五乘組:攜手建設好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
2022年12月31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收看習主席新年賀詞。三名航天員表示,將把中國人的太空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航天員 費俊龍:我們在中國空間站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新年賀詞,其中專門提到了神舟十三號、十四號、十五號接力騰飛,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我們的太空之家遨游蒼穹,非常激動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