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基因編輯的骨髓干細胞可以顯著降低感染猴/人免疫缺陷病毒(SHIV)的豬尾獼猴休眠的“病毒水庫”的大小,來自福瑞德哈金森腫瘤研究中心的Christopher Peterson及其同事在《PLOS Pathogens》上發表了這項最新研究。圖片來源:Grace Choi 2007年,HIV陽性的Timothy Brown接受了骨髓干細胞移植以治療白血病。而這個過程卻意外地清除了他體內的HIV,可能是由于供體細胞的CCR5基因發生突變,使他對HIV產生了抗性。但是要找到攜帶CCR5突變的供體是很困難的,同時這種移植對于健康的HIV陽性患者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供體細胞有可能攻擊自身細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Peterson及其同事現在正在探索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給病人自身的干細胞引入CCR5突變。在過去的工作中,他們證明了他們可以安全的從健康獼猴身上取出骨髓干細胞、編輯CCR5基因并進行回輸,而CCR5突變細胞成功地增殖了。 ......閱讀全文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HIV研究領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不斷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2018年即將過去了,在這一年里,科學家們在艾滋病研究領域又有哪些亮點重磅級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就篩選出本年度艾滋病研究領域重磅級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ure:HIV研究重大進展!揭
近日,中國科學家賀建奎聲稱世界上首批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一對雙胞胎女性嬰兒-在11月出生。他利用一種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對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進行修改,使得她們出生后就能夠天然地抵抗HIV感染。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這條消息瞬間在國內外網站上迅速發酵,引發千層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 IV通
8月份已經接近尾聲了,這個月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一下呢?小編根據本月新聞的類型、熱度和研究領域篩選出了本月的重磅級研究Top10,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UPMC 【1】Cell Metabol:首次在實驗室中培育出轉基因迷你肝臟組織 有望幫助研究肝臟疾病及開發新型療法 doi
1. NEJM:工程胰島細胞移植讓一名糖尿病患者恢復胰島素產生能力 1型糖尿病讓一名43歲的女性依賴于胰島素。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醫生們通過將工程胰島細胞移植到她的腹部恢復了她的身體產生這種激素的能力。這名病人在接受移植一年后仍然保持胰島素不依賴性,而且根據一篇新聞稿的報道,她是測試這種糖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圖片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
本期為大家帶來2019年8月Science子刊重磅研究成果,希望讀者朋友們喜歡。 【1】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阿爾茨海默病中的內體運輸缺陷的真正元兇 DOI:10.1126/scitranslmed.aaz0730 罕見的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
轉眼間10月份已經接近尾聲了,這個月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一下呢?小編根據本月新聞的類型、熱度和研究領域篩選出了本月的重磅級研究Top10,與大家一起學習。 mBio:三十年來鑒定出殺死潛伏性HIV的分子開關 doi:10.1128/mBio.02016-19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
基因治療方案和藥物在全球范圍內接連獲批,2017年美國接連批準了三項基因治療的上市,兩個基因治療方案和一個直接給藥型的基因治療藥物。國內也不遑多讓,12月8日至12月29日,已有多達5家企業的申報獲得受理,另有一些公司也在積極布局CAR-T免疫療法,有望在2018年申報臨床。 基因治療重返中
在醫學領域,基因治療(gene therapy)是指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缺陷和異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達到治療目的。也包括轉基因等方面的技術應用。也就是將外源基因通過基因轉移技術將其插入病人的適當的受體細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產物能治療某種疾病。修改人類DNA的第一次嘗試是由Ma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對12名HIV陽性患者的免疫細胞進行遺傳工程改造使之能抵御感染,并降低了一些完全脫離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ADT)患者的病毒載量——其中一名患者已無法檢測到HIV病毒水平。這項研究是首次報道在人類中使用基因編輯方法,研究結果發表在《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上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科學家們常常會開發多種模型來幫助研究,其中數學模型就是研究者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模型,隨著近年來研究的不斷深入,就有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的數學模型來解析中和抗體和HIV-1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當然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利用數學模型對其它疾病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多篇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科學家們常常會開發多種模型來幫助研究,其中數學模型就是研究者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模型,隨著近年來研究的不斷深入,就有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的數學模型來解析中和抗體和HIV-1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當然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利用數學模型對其它疾病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多篇
近年來,科學家們逐漸開始使用大數據分析來對多種疾病進行研究,當然,研究人員也取得了多項研究進展,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Cancer Immunol Res:科學家有望利用大數據分析來預測癌癥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 doi:10.1158/2326-60
CRISPR-Cas系統作為基因組編輯和調節的編程工具,可以在各種細胞中(包括人類細胞)進行遺傳操作。雖然目前科學家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CRISPR-Cas系統治療孟德爾遺傳疾病方面的潛力,但是該技術還有望為復雜的體細胞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方法,同時CRISPR-Cas通過加速藥物靶點的鑒定和驗證,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Robert Gallo團隊[1][2]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團隊
【1】Science:重磅!一種三特異性抗體三管齊下有望阻止HIV感染 doi:10.1126/science.aan8630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報道在實驗室制造的一種三特異性抗體(three-pronged antibody, trispecific antibody)要比用來
糖尿病是現代社會的高發代謝疾病,發病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以及環境的影響等等。這一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最近在糖尿病的研究與藥物研發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重磅!中國科學家解析出一種B類G蛋白偶聯受體全長結構,有助開發出新的2型糖尿病藥物doi:10.1038/na
造血干細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存在于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它不是組織固定細胞,可存在于造血組織及血液中。造血干細胞在人胚胎2周時可出現于卵黃囊,妊娠5個月后,骨髓開始造血,出生后骨髓成為干細胞的主要來源。在造血組織中,所占比例甚少。現代醫學中,造血干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
2019年9月1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組、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研究組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研究組合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了題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干細胞
最近,美國天普大學Lewis Katz醫學院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專門的基因編輯系統,為最終治愈HIV(可導致艾滋病)感染者,鋪平了道路。在本月發表于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表明,他們可以有效和安全地從培養的人類細胞DNA中消除HIV-
CRISPR作為基因編輯領域的明星技術儼然已經成了眾多突破研究的“得力助手”。從技術改良、疾病治療到作物改良,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離不開這項才進入科研領域短短幾年的技術。張鋒、胚胎編輯、George Church等熱詞讓CRISPR在2015年“屢次刷屏”。 筆者從去年開始關注CRISPR技術,
轉眼間5月份就快要過去了,這個月又有哪些研究論文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一下呢?小編根據本月新聞的點擊量、研究領域、熱度篩選出了5月份的重磅級研究Top10,供大家學習交流。 【1】Mol Ther:重磅!科學家成功利用CRISPR/Cas9消除活體動物的HIV-1感染 doi:10.1016/j.
今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就在11月29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務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暨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強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和生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圖片
9月13日,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以及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日前在國際頂級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簡稱:NEJM)上發表了題為《CRISPR-Edited Stem Cells
轉眼間12月份已經接近尾聲了,這個月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一下呢?小編根據本月新聞的熱度、點擊量、研究領域篩選出了本月的重磅級研究Top10,供大家學習交流。 【1】Aging:不可思議!阿奇霉素竟能減緩細胞衰老延長機體壽命 doi:10.18632/aging.101633 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