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會議指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在當前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對于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一)節能環保產業要突破能源高效與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新裝備和新產品,推行清潔生產和低碳技術,加快形成支柱產業。(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要加快建設下一代信息網絡,突破超高速光纖與無線通信、先進半導體和新型顯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增強國際競爭力。(三)生物產業要面向人民健康、農業發展、資源環境保護等重大需求,強化生物資源利用等共性關鍵技術和工藝裝備開發,加快構建現代生物產業體系。(四)高......閱讀全文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為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推動材料工業轉型升級,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我部組織制定了《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
日前,科技部發布了《科研條件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和應用,具體包括科學儀器設備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前沿科學儀器設備、通用科學儀器設備、專用科學儀器設備、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和配套系統、科學儀器設備(裝置)二次開發6大方向。關于印發科研條件發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質檢總局官網8月5日消息,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信部聯合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提出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
據悉,2015年10月28-30日,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發展論壇暨納米技術成果展(納博會)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頂級科學家和行業領袖。組委會負責人、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張希軍介紹,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納米技術作為引領戰略性新興產
6月1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下稱學部)走過了60個春秋。 1955年的這一天,學部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部分第一批學部委員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學部成立表明“全國科學的學術領導中心已經建立起來了”。 時代呼喚 中國科學院成立于1949年11月1日。之后,它就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受國務院委托,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信息化建設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工作情況,請審議。 一、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基本情況 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取得了長足進展,各領域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一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成為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我國建成了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 依托得天獨厚的熱帶資源和生態環境,懷抱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夢想,當前海南省正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擴大開放,不斷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海南省如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推動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步伐,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
芮成鋼:這恰恰是發改委對新能源發展要做的工作,引導和準入。總的來說,國家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各方都在預測,2010年國家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劃會陸續出臺,會有一個大的促進經濟的舉措。在這些方面,我國的財政規模會達到什么樣的支持力度?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表? 張曉強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改進人才管理方式,鼓勵地方和行業結合自身實際建立與國際人才管理體系接軌的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目前,許多地方都提出建設“人才特區”的戰略目標,積極探索人才管理創新模式,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優化人才環境,聚集海內外人才。 改革開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3月5日(星期三 )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李克強: 一、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的第一年,任務艱巨而繁重。面對世界經
(六)建立質量安全多元救濟機制。積極探索實施符合市場經濟規則、有利于消費者維權的產品質量安全多元救濟機制。完善產品侵權責任制度,建立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制度,保障質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合理、及時的補償。引導企業、行業協會、保險以及評估機構加強合作,降低質量安全風險,切實維護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2013年2月17日,工信部先后公布了鋼鐵、石化、建材工業及有色金屬工業行業的2012運營情況及2013年展望,展望中都將環保和節能減排列為2013年工作重點,或將推動環境監測儀器的市場增長。詳情如下: 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及2013年展望 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
中國產業正處在由“快速壯大”向“科學發展”邁進的戰略轉型期,而“融合、創新、綠色、開放、安全”是這一產業體系應有之義 “十二五”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最終將如何“定調”尚不明朗;不過可以明確的是,“十二五”規劃將成為中國全面推動產業戰略轉型的規劃。 盡管從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
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 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國發〔2012〕2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節
6月25日至26日,2013國際生物經濟大會在天津舉辦。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當前生物技術已成為國際研究開發的熱點和產業發展的重點,競爭日趨激烈,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紛紛加強部署以搶占先機,生物產業對經濟的影響不斷擴大。在我國,生物技術已成為最為活躍、最具潛力,與國際頂尖水平差距最小的領域之一。
第五篇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構建支撐科技創新創業全鏈條的服務網絡,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第十五章 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業發展水平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促進創新創業為導向,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業的專業化、網絡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水
白春禮作主席團報告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 白春禮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們: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與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在
2011年8月17日消息 科技部網站發布關于印發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科委、局)、教育廳(教委、局),各國家大學科技園: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
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國家創新體系和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流的國家大學科技園是一流大學的重要標志。為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科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十二五”規劃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后以此類推。“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
滬府發〔2011〕90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
專欄5 生態保護與節能減排領域標準化重點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加強森林、濕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檢測、評價以及生態系統服務、外來生物入侵預警、生態風險評估、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野生動植物及瀕危物種保護、水土保持、自然保護區、環境承載力等領域的標準制定與實施,實現生態資源的可持續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陷入了一個低迷的狀態,各個國家都在進行經濟轉型。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國家不再糾結于傳統產業的低端循環,而是著力尋求一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能夠帶來巨大市場潛力的高技術產業突破,并把其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而強力推進。細胞治療產業是典型的新產業,也是能夠帶來巨大市場潛力的高技
前言:生物多樣性、綠色經濟、低碳社會、氣候談判、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之子”梁從誡、“三牧”問題、環保產業。2010年,中國環境領域大事不斷,一次次突發性事件觸目驚心。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這三起事件,從表面上看,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和大規模投入一般發生在工業化后期。據悉,我國2015年環保行業產值將達到GDP的7%-8%,形成4.5萬億的大蛋糕,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目前,我們國家環保產業處于加快發展時期。環境治理市場巨大,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專家
日前,上海市閘北區獲準創建國家首個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對于一個被最新定義的“產業”而言,這無疑是“投石問路”的戰略性一步。這個沒有先例的平臺,不僅要讓集聚在此的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更重要的是,檢驗檢測這個以往“半封閉”產業,將嘗試全面“市場化”,這需要全社會改變現有的認知與思維模式,打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