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日起,中國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項藥品進口關稅,這成為腫瘤患者收到的又一份健康福利。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一直從多環節、多渠道壓減進口抗癌藥品價格。從國家談判讓“救命藥”降價入醫保目錄,到抗癌藥實現零關稅等舉措,“政策組合拳”讓癌癥患者吃不起藥的痛點得到了一定緩解。但要真正實現醫療費用降低的長遠目標,還需要從壯大國產仿制藥和創新藥上持續發力。 零關稅 此次抗癌藥進口關稅調整后,除境外沒有生產的安宮牛黃丸等中國的特產藥品、部分生物堿類藥品等少數品種外,絕大多數進口藥品,特別是有實際進口的抗癌藥均將實現零關稅。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達數百萬。目前,中國抗腫瘤藥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但約一半依賴進口。由于進口......閱讀全文
靠銷售埃克替尼(商品名稱“凱美納”)單一藥物占到總營收98%的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8日獲得證監會創業板審核首發通過,這意味著,中國第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企業上市在即。 貝達藥業于2011年獲批國家1類新藥埃克替尼,這是一種用于治療接受過化療或不適于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
多年來,腫瘤發病率在我國和世界各地區一直呈持續增長趨勢。據最新版的《世界癌癥報告》預測,全球癌癥病例將由2012年的1400萬人,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人,到2035年將達到2400萬人。報告還顯示,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癌癥發病形勢嚴峻。 據《2013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近日,在病友互助社交平臺“覓健”上,一位名叫Snoopy的用戶例行發帖報平安:父親PD-1停藥兩年零九個月,病情緩解。 此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準首個國產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這是我國企業獨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制品創新藥品,用于治療既往標
癌癥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疾病,我國癌癥防治形勢十分嚴峻,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10萬,死亡約200萬。近20年來,我國癌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致癌因素主要包括慢性感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環境污染和職業暴露等。 目前我國癌譜兼具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癌譜特征。一段時期內,以肝癌、胃癌、食管癌、
架一副書生眼鏡,說話始終帶著浙江嵊州口音的丁列明,正迎來創業旅程上干勁兒最足的時刻——2011年8月12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凱美納(埃克替尼)在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衛生部長陳竺、工程院院士孫燕等500多位官員和專家的見證下隆重發布。這一標志中國癌癥治療史上里程
海王生物腫瘤藥的自主創新獲得重大進展。記者昨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海王生物全資子公司深圳海王藥業申報的專利“含二苯乙烯片段的苯基硝酮類化合物及其用途”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據專利摘要介紹,該專利可用于治療哺乳動物細胞過度增生疾病,例如癌癥,亦可用作神經保護劑。同時還公開了含有這些化合
醫藥市場的繁榮需要強有力的研發支撐,這是內在動力。縱觀全球研發強度前10位的公司,研發投入占比均在10%以上,研發投入的轉化成果便是源源不斷的新藥問世。 2015年,FDA共批準了45個新藥,包括33個新分子實體(NME)和12個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這一數字高于2014年的41個和20
提 綱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二、腫瘤的藥物治療 三、抗腫瘤藥物篩選及評價 四、體外抗腫瘤活性試驗 五、體內抗腫瘤活性試驗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 近代腫瘤化療學始于20世紀40年代。 ? 50年代通過動物篩選化療藥物發現了5FU、MTX、CTX等,
提 綱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二、腫瘤的藥物治療 三、抗腫瘤藥物篩選及評價 四、體外抗腫瘤活性試驗 五、體內抗腫瘤活性試驗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 近代腫瘤化療學始于20世紀40年代。 ? 50年代通過動物篩選化療藥物發現了5FU、MTX、CTX等,
我國每年癌癥新發病例超350萬,死亡病例超200萬……面對“健康殺手”癌癥,用得上藥、看得起病是患者的期盼。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有關部門通過推動新藥創制、做好仿制藥供應保障與使用、規范診療行為等舉措,全方位發力加快抗癌“好藥”惠及百姓、護航民眾生命健康。 長期以來,抗癌藥尤其是靶向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下發了《關于做好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配備使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表示,醫院不得以醫療費用總控、醫保費用總控、“藥占比”和藥品品種數量限制等為由影響談判藥品的供應保障與合理用藥需求。 同時,該文件明確醫院要按照有關診療規范、指南等合理使
日前,《細胞》子刊《Cell Metabolism》上刊登了一篇引人關注的論文:在一項綜合性研究中,哈佛大學醫學院的Laurie Goodyear教授團隊找到了一款“減肥激素”。它讓我們對脂肪代謝的認識又更深了一層。 ▲本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Laurie Goodyear教授(圖片來源:
據新華社北京電 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口服藥物伊沙佐米日前獲國家批準進入我國市場。專家表示,抗癌藥、創新藥加速入市,將為我國骨髓瘤患者帶來更多用藥選擇和更便捷的治療方案。 抗癌.jpg 國際骨髓瘤工作組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內科主任侯健教授介紹,多發性骨髓瘤在我國發
新藥臨床試驗,事涉千萬人生命安全。一起臨床數據造假事件,揭開了中國新藥臨床試驗令人不安的幕后操作。 相較6年前的試藥亂象,國家食藥總局的監管雖然持續加強,但尚待完善的新藥臨床試驗機構審批制和不透明的追懲機制,仍讓試藥環節充滿風險。 中國的醫藥信譽再度受到考驗,這一次發生在臨床試藥環節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2013年6月份公布的信息,一款由百時美施貴寶和輝瑞聯合研發的新藥阿哌沙班,審查過程將被延時三個月,因為中國一位臨床研究中心管理人員和另一位監察員“更改了原始記錄,掩蓋了違反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的證據”。這最終導致FDA調查人員對中國36個研究中心里 24
據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緬教授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楊小魯教授合作,日前在癌癥代謝機制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即證實p73蛋白激活了癌細胞中的磷酸戊糖途徑,支持了腫瘤細胞的增殖。 受此消息刺激,昨日,抗癌概念股表現 搶眼,多數個股呈現逆市拉升走勢,江蘇吳中領漲,大漲9.0
在美國,罕見病的定義為每年患病人數少于20萬人(或發病人口比例小于1/1500)的疾病,而孤兒藥是預防、治療、診斷這類疾病的藥物。在美國,大約有3000萬人患上罕見病,其中約有50%是兒童。在世界范圍內,約有3.5億人患有一種或以上的罕見病,大約80%的罕見病是源于基因遺傳的。目前,美國估計罕見
全球每年癌癥新發病例超1400萬,中國2014年當年新發癌癥患者已有380萬例。隨著癌癥發病率逐年升高,患者迫切希望用上新藥好藥,但一粒昂貴抗癌藥卻幾成“不可承受之痛”。 抗癌藥零關稅、醫保談判、加快新藥審批……為了讓百姓順利用上抗癌藥物,國家有關部門打出“天價藥”降價組合拳。隨著政策紅利逐
2019年9月27日,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以下簡稱“廣州基地”)一期項目正式竣工。基地總投資預計超過23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專注于商業規模的大分子生物藥工藝開發和生產。一期項目僅耗時兩年即實現8000升生產能力,以中國速度趕超全球同類型項目。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PD-1抗體替
這幾天《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爆了,被稱之為難得的國產好片,這部電影之所以這么火爆,是因為他把現代醫藥的倫理沖突困境展露無遺,選取的藥物原型也是爭議最大的癌癥神藥格列衛。神奇的格列衛 白血病是一種惡性腫瘤,而且是排行第六的惡性腫瘤,致死率非常的高,這個我應該不用科普了,它的兇名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
5月1日起,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這是我國為解除抗癌藥等臨床急需用藥可及性這一民生“痛點”打出的政策組合拳之一。圖片來源于網絡 “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采購;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
公司自主研發中國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埃克替尼(凱美納) 貝達藥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營銷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制藥企業,成立于2003年,其董事長丁列明為“千人計劃”專家。雖是資本市場的新秀,但在醫藥界卻聲名鵲起,這應歸功于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埃克替尼(凱美納),2011年
貝達藥業7月25日公告,經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簡稱“社保管理中心”)與39個國家談判藥品中的17個抗腫瘤品種的生產企業協商后,公司承諾,將鹽酸埃克替尼片(商品名:凱美納)的各省掛網價格進行調整,將該藥品21片盒裝規格的掛網價由1399元/盒調整為1345.05元/盒。貝達藥業成為這一輪首個主動
癌癥用藥保障事關患者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19日,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有802家三級綜合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采購了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努力滿足癌癥患者的用藥需求;抗癌新藥平均審評時長由2018年前的24個月縮短為12個月,審批速度明顯加快;談判藥品
“一些市場熱銷的消費品,包括藥品,特別是群眾、患者急需的抗癌藥品,我們要較大幅度地降低進口稅率,對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0日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如是說,這引起了癌癥患者、醫生及藥企等各方面的關注。 顯而易見的是,關稅的進一步降低,國內患者有望繼續減輕負擔,也有可能
“一些市場熱銷的消費品,包括藥品,特別是群眾、患者急需的抗癌藥品,我們要較大幅度地降低進口稅率,對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0日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如是說,這引起了癌癥患者、醫生及藥企等各方面的關注。 顯而易見的是,關稅的進一步降低,國內患者有望繼續減輕負擔,也有可能促使
腫瘤患者人數上升在中國已成社會難題,而發病率更是繞不開的話題。有消息稱,國內腫瘤患者人群居世界首位,每年超過百萬人群死于癌癥。治療腫瘤需要一筆昂貴的費用支持,但這并非每個家庭都可以承受。 在抗腫瘤上,各國政府都采取了哪些舉措來維護患者利益? 印度 印度在1970年的專利法排除了對藥品進行專
近日,電影《我不是藥神》刷爆朋友圈,引發全民熱議,此外更振奮人心的是,江蘇豪森已確認收到國家藥監局核發的“伊馬替尼”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這意味著昕維成為首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伊馬替尼,“藥神”里抗腫瘤藥的同款靠譜仿制藥來了!據米內網數據,截至7月13日,已有4個抗腫瘤藥通過一致性評價,在申報一致性
癌癥是全球致死第二主要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全球癌癥報告2014》稱全球癌癥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新增癌癥病例有近一半出現在亞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國。報告還預測全球癌癥病例將呈現迅猛增長的態勢,由2012年的140
一. 原廠價的百分之一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能夠徹底治愈丙肝的新藥索非布韋在印度的價格約為10美元/片,有些印度仿制藥廠的價格甚至低至4美元/片,而吉列德在美國的定價是1000美元/片,兩者相差100~250倍。 二. 為什么這么便宜? 印度仿制抗癌藥在醫藥界素有“超A貨”的“美名”,因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