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全球致死第二主要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全球癌癥報告2014》稱全球癌癥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新增癌癥病例有近一半出現在亞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國。報告還預測全球癌癥病例將呈現迅猛增長的態勢,由2012年的1400萬人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人,到 2035年將達到2400萬人,其中中國將占全球總量的21.9%。另據市場調查資料顯示,2007年以來,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均保持22%以上的增速,2013年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元。 醫改的進行推動醫藥行業的上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5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醫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醫療體制改革,加大醫療衛生投入,擴容醫保目錄等相關政策,這對藥品生產企業將是長期利好。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重特大疾病,部分癌癥等補償水平達到90%。 雖然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例......閱讀全文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一、生物醫藥研發產業發展特征 1、研發產業投入大且周期長 生物醫藥研發產業與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是其昂貴的研發費用及研制時間,研發新藥的耗時非常長,從開始研發到產品最終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年左右的時間,從單一新藥角度來看,一種新藥從最初研發到最終研發成功,平均需耗費約9億美元左右。即便一個
“直到不久前,癌癥的治療基本上還是不成功的,除了對少部分癌癥類型。而目前一個令人振奮的新的治療技術,即依賴免疫應答的免疫治療技術,對許多種不同的癌癥都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澳大利亞悉尼Garvan醫學研究所教授,2015年美國免疫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美國免疫學會前主席(1998-2002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上周(6月7日)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議六月落幕,在這一年一度的大會中,各大制藥企業紛紛曬出自己的明星產品。 相比之下,我國的抗腫瘤藥物研發力度較弱,進口抗腫瘤藥占據國內很大一部分市場。但是國際藥業巨頭并未止步,2015年3月,全球知名藥企百時美施貴寶和國內的再鼎醫藥有限
近幾年,隨著中國新藥研發的實力不斷增強以及制藥產業政策環境的持續向好,大量資本開始涌入中國新藥研發領域。資金的注入吸引了眾多醫藥精英人才創業,為中國的創新藥研發注入活力,隨之也激發了中國創新藥企業數量的爆發式增長,融資金額記錄不斷創下新高。 截至目前,中國創新藥領域已經有不少公司廣為人知或者已
雖然從印度制藥業脫穎而出,瑞迪博士藥廠(Dr.Reddys Lab,以下簡稱“DRL”)卻顯得頗為與眾不同。得益于公司成立之初就開始實施的積極全球拓展策略,這個總部位于印度南部海得拉巴的制藥企業已經躋身于美國仿制藥市場上前十大企業之列,同時在英國、德國或是俄羅斯市場上也有著不俗的表現,海外市場上
目前,全球新藥發展格局基本穩定,上市數量上升,世界腫瘤和罕見病藥物研發的重點地位不變,世界仿制藥發展地位不動搖。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繼續開拓治療需求,以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為代表的免疫治療更加火熱。預計2018年各國產業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全球生物制藥并購重組出現新的發展格局。圖片
當人體內大多數細胞開始不受控的分裂時,癌癥就發生了。癌癥這類因細胞分裂分化出現異常的疾病從古有之,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踏入了微觀世界,開始從細胞分子角度去尋找治愈這類疾病的方法。 而目前最受青睞的技術莫過于細胞免疫療法,人們嘗試從細胞角度去消滅癌癥,從賦予不同種類免疫細胞具有特異性的“
生物醫藥 就醫學而言,生物產業主要包括血液制品、疫苗制劑、生化及核酸診斷試劑、基因工程藥物、組織工程產業等。 自1989年基因重組人干擾素α1b成為國內批準的第一個生物技術藥物,就正式拉開了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序幕。但是歷經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并沒有實現預期的增長勢頭,
近期生物藥領域風起云涌,Venclexta、Atezolizumab等多個新型靶向藥物取得突破性進展。這讓我們再一次意識到,技術創新對于生物藥開發的重要性。筆者在近期參加一些抗體/精準醫療峰會時發現產業界和市場都在關注著靶向藥物、特別是抗體藥方向的新型藥物種類。因此我們撰寫了《抗體藥物?遇見未來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近日,CDE(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了第二十八批擬納入優先審評程序藥品注冊申請的公示名單,4個抗PD-1單抗產品赫然在列,包括恒瑞醫藥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SHR-1210)、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JS001)、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注射液(IBI308)和唯一一款來
當前背景下,專利新藥的獲批降至歷史最低水平與未來重磅炸彈藥物的專利失效,給仿制藥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隨著仿制藥市場的日益壯大,跨國醫藥巨頭也開始涉足,國際仿制藥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目前90%以上的本土制藥企業以仿制藥業務為主,國內仿制藥市場競爭猶如“春秋戰國”時代,新醫改方案中,政府
編者按: 9月開始,我國將進行嚴厲的抗菌藥整治“風暴”,下猛藥整頓濫用抗菌藥。對此,申銀萬國研究所董事總經理認為,抗菌藥的使用量和采購量的齊降勢必會影響整個抗菌素產業鏈,抗菌藥行業即將進入嚴冬。而一家抗菌藥原料藥企業的銷售老總則者表示,因為企業在行業中擁有壟斷優勢,因此不排除后期將采用提價的手
生物芯片,又稱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們起源于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生物芯片技術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高通量檢測技術,它利用微電子、微機械、物理化學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將生命科學研究中不連續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連續化
近日,FierceBiotech網站盤點了2014年醫藥研發10大III期失敗案例。其中,只有2個是小公司,其他全是制藥巨頭,包括:葛蘭素史克、默克、諾華、禮來、羅氏、輝瑞、默沙東。葛蘭素史克甚至2次上榜,不過該公司今年收獲了多個新藥批文,幫助緩和了失敗的沖擊。 在這些案例中,有些藥物在臨床上
兒童生病了該吃什么藥?這是家長在育兒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難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去兒科尋醫問診外,有不少家長習慣于根據“經驗”自行將成人藥品酌量給兒童服用,還有的家長干脆通過海淘囤積了不少進口藥品。對此,專家表示,家長自行給兒童服用成人藥品、進口藥品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應遵醫囑服用兒童藥品。
靠銷售埃克替尼(商品名稱“凱美納”)單一藥物占到總營收98%的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8日獲得證監會創業板審核首發通過,這意味著,中國第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企業上市在即。 貝達藥業于2011年獲批國家1類新藥埃克替尼,這是一種用于治療接受過化療或不適于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
市場和應用前景:國際上當前先進的測試方法 中國剛起步 測定大氣氣溶膠物理和化學性質的必要性 我們先來看看SPAMS的主要應用:大氣污染監測。在所有的環境污染(大氣、水、土壤等)中,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就是大氣污染。大氣污染監測的目的在于識別大氣中的污染物質,掌握其分布與擴散規律,監視大氣污染源的
盡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質疑,但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基因測試新技術 新概念造影劑“納米MRI燈” 巴西轉基因大豆 記錄DNA數據 具隱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擬效果圖) 耐水性超薄太陽能電池 美 國 基因編輯技術火熱 干細胞研究獲突破 美科學家開展了該國首個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
青藏高原廣袤草原上,昔日嚴重威脅牲畜生命的“草原首害”——瘋草如今已被科技馴服。記者24日從西藏農牧科學院了解到,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研制出低成本、效果好的治療牲畜瘋草中毒病藥物,并已成功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瘋草是豆科棘豆屬和黃芪屬含有毒性物質苦馬豆素的一類有毒植物的總稱。因牲畜采食中毒后表
細胞免疫治療概念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焦點。 但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迄今為止,尚無經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以下簡稱”衛計委)批準開展自體免疫細胞(T細胞、NK細胞)治療技術的醫療機構;該委員會也未組織過開展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相關的臨床試驗。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國內火熱的細胞免疫療法臨床
無論是主動或者被動,中國醫藥企業的品種選擇策略正在越來越趨近于歐美發達市場企業的pattern,這毫無疑問是具有進步意義的。我們和跨國大佬產品線的代差正在不斷拉近,當年伊馬替尼上市五六年后國內才有立項,如今PD-1剛獲批國內已經開始報臨床。梳理各家企業的pipeline,那些真正受到國內外認可,
2009年11月24日,疫苗生產企業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比爾?蓋茨預言:下一個首富可能是從事生物技術的投資者。 這個預言還未在全球富豪榜上實現,卻已經在中國小試牛刀。2010年,國內生物醫藥行業大張旗鼓地紅火了一把。在A股市場近一年的“跌跌不休”中,生物醫藥板塊是僅有的幾抹亮色之一。
2011年11月25日,由生物谷聯合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共同主辦的“Biosimilar & FOB China 2011---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隨著大量生物制藥專利即將到期,以biobetter為理念的生物仿制藥產業成為未來幾年制藥領域新的機遇。本論壇圍繞“生
(六)X射線儀器 1. X射線衍射儀 國外在X射線衍射儀方面的的技術發展很快。主要表現在新型探測器、模塊化、分析軟件的功能強化、先進的X射線光學器件等方面。 目前國外各衍射儀生產廠家紛紛研發配備新型高性能探測器,以確保高檔儀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有的公司每不到兩年就推出一種新
2019年7月24日,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與上海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康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該合作將依托賽默飛在質譜研發上的技術優勢,致力于合作研發臨床質譜儀器及試劑盒,共同推動質譜技術在我國臨床精準檢驗中的應用和發展,更好地服務于精準診療。簽約人:Bradley
目前全球生物制藥產業發展處于快速上升期,抗體藥物、生物疫苗被認為是未來生物醫藥領域發展的“潛力股”。 在日前舉辦的2016年大連國際DNA和基因組活動周論壇中記者了解到,在“十三五”醫藥生物產業規劃的推動下,我國抗體藥物雖迎來發展機遇期,但仍在知識產權、檢測標準、成本控制等方面受到制約,亟待大
王曉東與歐雷強 納斯達克敲鐘儀式現場合影 本文來源于《E藥經理人》雜志2016年9月刊,原標題“百濟神州:牛人搭檔”。 2016年2月,百濟神州在美國納斯達克實現上市,成為國內屈指可數赴美上市的創業型生物技術公司。在中概股紛紛退市的大環境下,百濟神州能夠逆勢而上,足見資本市場對其產品、團隊以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