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近日發布通知,決定今年6月11日至17日為全國節能宣傳周,6月13日為全國低碳日。 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節能降耗 保衛藍天”。全國低碳日活動主題是“提升氣候變化意識,強化低碳行動力度”。 節能宣傳周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單位圍繞宣傳主題,組織開展相關宣傳活動,提升全社會節能意識和節能能力,不斷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 全國低碳日期間,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單位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和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倡導公眾選擇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普及應對氣候變化知識,宣傳低碳發展理念。......閱讀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2013年,北京市節能減碳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預計全市萬元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別同比下降4%、4.2%左右,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累計完成“十二五”目標的87%、77%左右,能源消費總量預計控制在7400萬噸標準煤左右,為圓滿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年來,本市深入貫徹落
6月15日,“踐行節能低碳,建設美麗家園”——2013年全國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拉開帷幕。 6月17日,我國首個“全國低碳日”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在室內,分時段停開電梯空調得到積極響應;在路上,騎行愛好者組織“騎行天下”,倡導綠色出行;在社區,人們自發組織節能燈以舊換新,發放節能環保手冊。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6月6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召開媒體通氣會,確定今年6月17日為首個“全國低碳日”,屆時將啟動“低碳中國行”活動。 據介紹,國務院2012年決定,自2013年起設立“全國低碳日”,旨在普及氣候變化知識,宣傳低碳發展理念和政策,鼓勵公眾參與,推動落實控制溫室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發布了《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以解決資源環境生態突出問題為目標,以激發綠色技術市場需求為突破口,以壯大創新主體、增強創新活力為核心,以優化創新環境為著力點,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加快構建企業為主體、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10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低碳發展目標任務
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 前言 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為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從根本上解決糧食流通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守
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能源局、國家林草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委、局): 綠色
11月3日,北京市發改委與質監局聯合向社會公布了《北京市推進節能低碳和循環經濟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2015—2022年)》。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李愛仙在進行解讀時表示,《方案》提出構建體現北京特色、指標水平先進、系統構成完善的節能低碳和循環經
記者6日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我國第24個全國節能宣傳周和第二個全國低碳日分別將于6月8日至14日、6月10日舉行。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的主題是“攜手節能低碳,共建碧水藍天”。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環保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全國總工會和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布的有關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勇11日在北京表示,今后要健全節能標準體系,加快修訂一批節能標準。 2017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暨全國低碳日活動11日在北京啟動。今年6月11日至17日為中國第27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是“節能有我,綠色共享”;6月13日為第5個全國低碳日,主題是“工業低碳發展”。
全市首家電子垃圾綠色回收網站“香蕉皮”將上線運營;市民可以到酒店參觀太陽能集熱系統、餐余垃圾處理系統;“低碳房車”將開進社區展覽……在今年的節能宣傳周上,市民將獲得新鮮的節能體驗。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昨日透露,節能宣傳周將于6月15日至21日舉辦,主題是“踐行節能低碳,建
“速生草本植物碳轉化刈割封存技術,可促進生物質飛躍大增產,獲得足量的生物質,將其制備成固體、氣體、液體形態的能源產品,替代化石能源,實現大氣溫室氣體負增長,可降碳除霾,解決相關環境問題。”中國的一位化學家雷學軍自信地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 雷學軍研究員,湖南省精細化工研究所所長、全國勞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國家發改委28日發布關于開展2016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經費研究項目公開招標的公告,擬開展2016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經費研究項目征集工作。 此次征集的項目共計25項,基本圍繞氣候投融資、低碳試點、碳排放權交易、巴黎協定后續國際談判和適應氣候變化等方面開展研究,包括國內外氣候投融資機制案例
日前,國家發改委召開了國家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現場交流會(以下簡稱“交流會”)。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交流會”上對未來低碳試點的開展提了四點要求,其中第二點要求“做好結合文章”,要求各試點要與國家正在研究制定的《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若干意見》相結合,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與完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編者按“十一五”規劃中確定的節能減排任務提前完成,相當于過去5年間,全國節約了6億噸標準煤、減排15億噸二氧化碳。這也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的貢獻。 將近5年的時間里,一場以低碳為手段的減排行動正在中國展開。可我們也必須看到,近期仍有重大環境污染事件不斷發生。這背后折射的是
關于印發綠色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2〕2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和《國家“十二
為應對氣候變化這一人類面臨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我國已經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全面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戰略,將其作為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機遇,同時承擔與自身責任和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包括行政手段、市場手段、技術標準、宣傳教育等,當今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均是根據各自的溫室氣體
“中國現在致力于向世界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深入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當今世界需要中國這樣負責任的國家在全球生態環境議題中發揮引領作用。”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強調。 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關乎人類未來。在5月1
為建立節能宣傳長效機制,通過媒體的力量把正確的節能理念傳播給更多群體,國家節能中心發起成立全國節能宣傳聯盟,并于20日在京舉行了成立儀式。 據介紹,全國節能宣傳聯盟的主要任務是,弘揚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宣傳普及節能理念和知識,引導媒體加強宣傳報道,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積極倡導文明、節約、綠色
能否協調好碳交易的減排硬指標可能對地方經濟增長速度造成的影響,是試點成敗的關鍵。 進入9月,中國碳交易試點進展加速。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工作計劃,2013年將在七省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中國現在致力于向世界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深入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當今世界需要中國這樣負責任的國家在全球生態環境議題中發揮引領作用。”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近日在接受采訪時強調。圖片來源于網絡 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關乎人類未來。在5月1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意味著從行政指令式的、經濟補貼式的節能減碳政策,逐漸轉化成基于市場機制的節能減排政策。 11月25日,在波恩氣候變化大會落幕后的第二個周末,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碳市場管理部主任張昕在2017全國低碳技術大會上釋放出重要信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的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是“多樣的物種?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來”,我國政府確定的中國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 中國主題在呼應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呵護地球家園這一世界主題的同時,表明了中國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推行綠色新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