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與“超級細菌”:特效藥面臨失效危險
抗生素類藥物曾是人類對抗諸多疾病的一個“秘密武器”,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發現,人類壽命得以大大提高。但發明還不到一百年,由于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性的不斷增強,抗生素也逐漸走下了“神壇”,甚至成為未來醫療衛生領域的一個重大挑戰。 2015年12月,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她的獲獎演說中特別指出,在東南亞的大湄公河流域,青蒿素的抗藥性已經產生。早在2005年,柬埔寨西部的病例首次證實了瘧疾對青蒿素出現抗藥性,盡管這尚未導致青蒿素治療的完全失敗,但它的確延緩了青蒿素清除病患體內的惡性瘧原蟲,這種原本治療瘧疾的特效藥正面臨失效的潛在危險。 抗生素的效力正在普遍下降,其原因是對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正在迅速擴散,具耐藥能力的細菌未被某種抗生素殺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約,甚至將其耐藥性傳給其他種類細菌。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公使銜參贊華杰鴻表示,由于對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一些常見的病原體正在變成所謂的“超級......閱讀全文
世衛組織釋疑“超級細菌”--元兇為抗生素濫用
8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新聞發言人稱,目前席卷全球并引發熱議的“超級細菌”可以確定是一種“多重耐藥菌”,抗生素的濫用是其產生的罪魁禍首。 8月11日,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刊載的一份研究報告最先披露了這一類攜帶“新德里金屬蛋白酶—1”(NDM-1)基因的超級耐藥細菌,稱其對幾乎所有抗
研究人員發現抗生素殺死細菌的其他機制
大多數抗生素通過干擾關鍵功能(例如DNA復制或細菌細胞壁的構建)起作用。然而,這些機制僅代表抗生素全部作用的一部分。 在一項關于抗生素作用的新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方法,以發現一種有助于某些抗生素殺死細菌的其他機制。該次級機制涉及激活細胞需要復制其DNA的核苷酸的
Nature子刊:細菌利用致命毒素逃避抗生素治療
引起傳染性疾病的細菌能夠產生一定數量的細胞毒素。目前,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結核桿菌中一個此類毒素背后的機制。這項新成果發表在在11月14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有助于將來發展新的治療方法來抵制細胞毒性,從而降低傳染疾病的嚴重程度。 盡管從我們發現第一種抗生
美現“超級細菌”病例-可抵抗所有已知抗生素
據外媒報道,美國衛生官員26日報告稱,美國發現首例對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抵抗力的細菌感染病例,如果這種超級細菌傳播,可能造成日常感染的嚴重危險。 “我們有身處后抗生素世界的風險。”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弗里登(Tom Frieden)指的是賓夕法尼亞州一名49歲女性的尿
針對多重耐藥細菌的新型抗生素開發成功
日本北海道大學市川聰教授領導的團隊最近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詳細介紹了一種高效抗菌化合物的開發,該化合物可有效對抗最常見的多重耐藥細菌。 抗生素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的重要藥物,但由于持續過度使用和誤用,耐藥性細菌也在不斷增加。研究團隊一直致力于新型抗菌藥物的開發。最近,他們合成了一種類
3小時藥敏檢測,讓抗生素精準狙擊細菌
抗生素能救命,但抗生素濫用帶來的超級細菌耐藥也能致命。世衛組織專家估計,到2050年,由于細菌對抗生素耐藥導致的死亡人數可能從目前估計的每年70萬人增加到每年1000萬人,世界生產總值的損失將達到100萬億美元。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聯合復旦大學附
中國新“超級細菌”基因追蹤:能抗“最強抗生素”
近日,一則關于“超級細菌”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恐慌。據英國媒體報道,中國研究人員在從人體內采集的細菌中,發現了一種能對終極抗生素產生強耐藥性的新基因。這種名為mcr-1的基因,被認為已經具有在細菌種群間傳播和變化的高傳染性,可能蔓延、威脅全球,而我國已有人曾受感染。 11月23日,其主要研究者中
美國女性死于恐怖超級細菌:抗生素全廢
據美國媒體消息,該國一位70多歲的婦女2016年9月死于超級細菌,這種細菌被稱為“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 ”(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簡稱NDM-1)。 該細菌已經擴散到美國的很多州,現有的全部26種抗生素對它都沒有任何效果,因此在2010年被發現時
Antibiotics:新藥物可打破細菌抗生素耐受性
近日,馬丁·路德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抗菌活性成分。在細胞培養和昆蟲的初步測試中,這些物質展現了不亞于普通抗生素的效果。新化合物靶向一種細菌內部特殊的酶分子,該酶此前并沒有被作為抗生素靶標研究過,因此細菌也尚未產生耐藥性。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Antibiotics》雜志上。 無論是葡
新型抗生素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治療超級細菌
近日,抗生素新藥研發公司Motif Bio宣布,已經向美國FDA提交iclaprim的新藥申請(NDA),治療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ABSSSI)。 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每年有360萬美國患者因此住院。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等引起。這種感染較為
沙拉和生食可以攜帶抗生素抗性細菌研究
沙拉和生食被認為是均衡飲食中健康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還已知這些食物可能被潛在的致病菌污染。抗生素抗性細菌的時代,這是毫不奇怪,即使是那些能夠達到沙拉和生蔬菜,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被證明。 沙拉是吃平衡和健康的流行食品。對于消費,它們通常已經準備好并且用箔包裝出售。已知這種新鮮農產品被消毒細菌污
不使用抗生素治療嚴重細菌感染的新物質
近日,瑞士伯爾尼大學Eduard Babiychuk和Annette Draeger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不使用抗生素治療嚴重細菌感染的新物質,這一物質將有助于解決當下抗生素抵抗的問題。該研究成果11月2日將刊載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 自從90年前,青霉素的發
醫生指抗生素濫用造就超級細菌及耐藥寶寶
2010年9月,余立婭一個月大的女兒被診斷出肺炎。醫生給開了三代頭孢。身為一名工作在重慶的藥劑師,余力婭了解三代頭孢及其副作用(惡心和腹瀉)。雖然不情愿,但是由于害怕病情惡化,她還是讓孩子服用了這個抗生素。 “醫生說他們不確定孩子的肺炎是不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的,”她回憶說。而一個星期
細菌的危害
細菌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主流科學界通常認為,它們的數量占到了人體所有活細胞總數的90%。但并非所有細菌都具有致病性,也并非所有致病菌在人體內均會致人生病。比如,細菌界里的大明星“乳酸菌”和“雙歧桿菌”,是酸奶的好朋友,它們在我們的腸道中繁衍生息,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有益菌群。除了人體內的有益菌,還有
潤滑油失效原因
1.潤滑油失效的原因??? (1)高溫影響????①潤滑油長期處在高溫環境中,會氧化失效,出現變黑、變稠的現象。????②潤滑油內部的腐蝕物增加,如發動機工作中形成的酸性物質等。????③積炭、油泥、漆膜等物質的增加。??? (2)雜質????主要來源于空氣中的塵埃、金屬磨粒、滲漏物(燃油、水等)、
液壓閥失效分析
一、機械性失效 (1)磨損:液壓閥芯、閥套、閥體等機械零件的運動副間,在使用時不斷產生摩擦,使得零件尺寸形狀和表面質量發生變化而失效。 (2)疲勞:在長期變載荷下工作,液壓閥中的彈簧會因疲勞造成彈簧變軟、彈簧長度縮短或整個折斷;閥芯、閥座也會因疲勞,產生裂紋、剝落或其它損壞。這些都有可能使閥
有損失效分析技術
1、打開封裝,一般有三種方法。全剝離法,集成電路完全損壞,只留下完整的芯片內部電路。缺陷是由于內部電路和引線全部被破壞,無法再進行電動態分析 。方法二局總去除法,三研磨機研磨集成電路表面的樹脂直到芯片。優點是開封過種不損壞內部電路和引線,開封后可以進行電動態分析。方法三是自自動法用硫酸噴射達到局部去
壓力閥失效常見原因
壓力閥失效常見原因 壓力閥是一種可以控制水壓的閥門,所以也叫壓力控制閥。在家里的水管布線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閥門,除了簡單的控制水流的進出,還有其控制水壓的閥門,其主要是應對突發事件,比如總管道中的水壓急劇增加時,會對家里的小管道產生損害,而壓力閥,就可以保證壓力的穩定。 小壓力閥由
專家稱超級細菌不會像SARS猛烈-源于濫用抗生素
廣東專家稱不會像SARS、甲流一樣猛烈,但會增加治療難度,其根源在于濫用抗生素 印度出現一種新型“超級細菌”,可能蔓延全球,10年內無藥可用?針對近日國內外媒體的報道,廣東知名傳染病專家何劍峰昨天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明確表示,有關報道有誤,這次國外發現的其實不是新型細菌,而是一種新的
英國專家:超級細菌不是敵人-避免濫用抗生素即可預防
?????? [提要]??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最新一期刊登的研究報告稱,2009年英國就已經出現了NDM-1細菌基因感染病例的增加。英國加的夫大學的馬克?托爾曼博士指出,“這種細菌”的超強抗藥性來源于一個強悍基因,雖然抗藥性超強,但致病性卻并不一定強。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5時38分報道,從
Molecular-Cell發現了細菌抵抗抗生素的復雜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了許多細菌用來抵抗抗生素的一種重要的、以前未知的機制。通過在實驗室里的計算和物理觀察,研究人員揭示了一個復雜的過程,一些常見的細菌利用這個過程從利福霉素類抗生素中拯救自己,利福霉素類抗生素是自然產生的,也被制造出來用于治療傳染病。利福霉素通過與RNA聚合酶結合而起作用,RNA聚合酶是細菌
Nature新研究發現細菌對抗抗生素的秘密武器
????? 2015年8月21日訊 --所有生物的生長都需要磷酸鹽,這就是為什么每年全世界的農作物種植需要大量磷肥。在海洋中的一些區域營養成分很少,許多生物的生長都非常緩慢,因此一些細菌進化出高級機制能夠從其他物質中提取磷酸鹽。這些物質是由許多原始有機體產生,構成了海洋環境中最大的磷元素儲備。其
響尾蛇毒液有望替代傳統抗生素-能對付超級細菌
核心提示:亨里克斯說:“這一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尋找大自然中存在的東西,研究它的作用原理,以使其變得更強效、更穩定、更像藥物,從而可以作為目前藥物的替代品。” 參考消息網3月19日報道 英媒稱,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響尾蛇毒液中所含的一種化合物有希望替代傳統的抗生素。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
“超級細菌”抵抗所有26種抗生素-什么將是人類救星
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威脅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近日,來自美國內華達州的公共衛生官員公告了一名70歲婦女的病例事件,她在去年9月份死于不可治愈的細菌感染。檢測結果顯示,在她的身體系統中密布了大量所謂的“超級細菌”,經26種不同的抗生素治療后仍未有效果。 雖然這不是第一次有人在美國已經
水體中的抗生素等藥物污染或造就“超級細菌”
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環科院、香港城市大學等高校和研究院的教授在滬多學科交叉探討“河口近海環境中新型污染物”問題。專家認為,流入水體中的抗生素等藥物污染可能導致“超級細菌”產生。 近些年來,愈演愈烈的新型污染物以及它所帶來的飲用水污染問題引發人關注。侯立安院士表示,目前觸目驚心的數據
專家:預防“超級細菌”的關鍵是抵制濫用抗生素
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出現的對大部分抗菌藥物耐藥的超級病菌在我國出現了。10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報告稱我國檢出3例超級細菌病例。3個病例來自寧夏和福建,其中一例因肺癌死亡。“超級細菌”的露面,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是怎樣一個病菌?為什么耐藥?什么人容易感染?老百姓如何應對、預防
抗生素濫用?我國首次合成阿波霉素-可對付超級細菌
對抗超級細菌有了更有效的抗生素。9月5日,記者從重慶大學獲悉,該校藥學院賀耘教授團隊實現了世界上首次對阿波霉素三種化合物的全合成,該成果4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抗生素濫用導致的細菌耐藥性問題已成為臨床治療最為棘手的難題之一,多重耐藥菌甚至超級細菌的出現及蔓延,已對人類健康構成了新的威脅。阿波
新型抗生素iclaprim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治療超級細菌
近日,抗生素新藥研發公司Motif Bio宣布,已經向美國FDA提交iclaprim的新藥申請(NDA),治療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ABSSSI)。 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每年有360萬美國患者因此住院。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等引起。這種感染較為
濫用抗生素使比利時肉食廣泛存在“超級細菌”
比利時消費者協會25日說,由于人類在醫療業和養殖業濫用抗生素,能夠耐受大多數抗生素的"超級細菌"在當地肉食中廣泛存在。 比利時消費者協會今年4月和8月分別對當地的肉食進行微生物抽樣檢測,結果表明73%的禽肉、16%的豬肉和8%的牛肉含有超級細菌。 該協會指出,肉食中出現超級細菌的危險
細菌對抗抗生素治療新策略——多藥耐受性
抗生素并不會輕易地根除一種被稱作大腸桿菌的腸道細菌,這是因為一些大腸桿菌在抗生素治療時進入休眠狀態而存活下來。一旦這種治療停止,這些休眠的細菌細胞能夠再次活躍起來,并且再次在體內定植。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微生物與植物遺傳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證實更頻繁地接受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