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白洋淀流域污染治理,打擊涉水環境違法行為,確保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河北省環保廳不久前組織開展了白洋淀及上游流域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據悉,這是河北省首次對白洋淀及上游周邊區域涉水企業開展系統性全面排查,共檢查涉水企業(點位)3383家,城鎮和工業聚集區污水處理廠89家,入淀河道點位276個,查處并督促整改各類環境問題1392個。 執法、監測協同排查城鎮污水處理廠 “城鎮污水處理廠是影響白洋淀流域水環境質量的固定污染源,為了摸清流域內污水處理廠排放情況,省環保廳決定對流域內所有污水處理廠進行執法監測。這是河北省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監測、執法協同作戰。”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主任趙樂介紹說,“此次執法監測中,河北分兩批次集中開展采樣監測,一是具備遠程執法留樣系統的污水處理廠,由執法部門按照時間節點統一留樣并將樣品送至監測中心分析監測;二是不具備遠程留樣的污水處理廠,由我們監測中心組織采樣分析,此類污......閱讀全文
5月20日,雄安新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了《“雄安新區白洋淀農村污水垃圾公廁等環境問題一體化綜合系統治理先行項目”第三方監管機構(三次)招標公告》。公告顯示,該項目將選取第三方監管機構對項目區內農村污水、垃圾和廁所等環境治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情況進行監管,具體內容詳見下文。 招標概況 采購方式
順平七節河在滿城境內名為龍泉河,在清苑境內名為清水河。由于順平每天將“腸衣城”未處理的2000余噸工業廢水排入七節河,下游龍泉河、清水河變身“龍須溝”,沿岸村莊地下水漂著白沫,腥味撲鼻。一縣污水三縣(順平、滿城、清苑)遭殃,一年多以來,本報持續關注此事。11月
“過去的污水不見了,刺鼻的腥臭味也聞不到了。現在不但河水變清了,連堤岸都進行了綠化,村民們閑暇之余都愿意來這里溜達。”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西澇淀村緊靠唐河污水庫,60歲的村民季寶生對唐河污水庫的環境變化感慨萬千。 目前,唐河污水庫一期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庫區生態修復工作完成約50%,部分區域生態
業界普遍認為,雄安新區建設短期將帶動白洋淀區域直接水環境生態治理相關投資超過135億元,中遠期將帶動超328億的水環境生態整治投資。而整個華北地區,特別是北京、天津以外地區,也將由于雄安的建設加快對于整體水環境生態的整治力度。 河北省政府日前印發的《雄安新區及白洋淀流域水環境集中整治攻堅
2017年是環保政策輪番出臺年。在“一帶一路”的政策支持下,我國環保企業海外訂單逾六成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4月1日,雄安新區被提出,大量環保企業涌入白洋淀流域水環境整治、農村污水和垃圾、工業企業污水等領域;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督察終顯成效,各省市環境污染問題被披露,加速環境治理進程
天津7月3日電,記者日前從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獲悉,由其牽頭組成聯合體承建的河北雄安新區水生態治理“一號工程”——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目前主體基本完工。 唐河污水庫位于雄安新區安新縣境內西南部,建于20世紀70年代,全長約17公里。污水庫北庫污染治理前
4月初,針對白洋淀環境污染問題,環保部聯合河北省人民政府約談保定市人民政府,要求保定市對白洋淀淀區開展污染整治,確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整改到位,限期通過驗收。約談中,環保部指出了白洋淀自然保護區范圍內19個建設項目存在問題。據2013年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曾公布數據顯示,白洋淀水質為劣Ⅴ類、重度污
近幾年,污水處理提標改造,已經成了很多地方的共識。E20 研究院綜合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的變化過程認為,無論從歷史、現狀抑或未來看,提標改造的確是市場趨勢,同時關于提標改造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本文從歷史和現狀的角度對其做了詳細梳理。到底該如何認識提標改造?如何進行提標改造?圖片來源于網絡 2月
“建設綠色智慧新城”被列為雄安七大重要建設任務之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新區建設的命脈,是新區成長發展的靠山,離開了這個靠山,新區就發展不起來。”近日,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寶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為改善生態環境,改善雄安新區及白洋淀流域水環境質量,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
環境保護部今天公布2014年第一季度重點環境案件處理情況。對群眾和媒體集中反映的環境污染問題,環保部已督促地方查清事實,依法進行了查處。 記者從第一季度重點環境案件處理情況名單中看到,不少此前備受關注的環境違法案件已得到相應處理。如,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休閑旅游綜合體項目此前存在未依法辦理環境影
雄安新區的千年大計承載了太多的希冀和理想,喜不自禁的人們仿若穿過了時光的風霜塵埃,紛紛簇擁在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新城歡呼雀躍。羅曼·羅蘭曾說過“缺乏理想的現實主義是毫無意義的,脫離現實的理想主義是沒有生命的”,當理想照進現實,狂歡后更需靜心思索:雄安新區能承受多少人的生命之重,又能
因為怒斥河北滄縣環保局局長鄧連軍在回應村民有關地下水遭到污染時謊話連篇,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資源專家王浩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了王浩,他表示,目前中國六成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地下排污是主要因素之一,亟須對此建立相應的執行標準和監管。 地下水污染由城市
5月12日,環境保護部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83起重點環境案件處理情況,違法企業和工業園區位于河北、江蘇、福建等地。 如在連云港市,江蘇和利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非法填埋危險廢物。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通過調查、組織現場挖掘,共挖出固體廢物及受污染土壤66.6043噸,其中固體廢物50.5363噸、
據媒體報道,雄安新區把2018年作為環境綜合整治攻堅年,將加快推進白洋淀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現逐步清除舊污染、嚴格控制新污染,白洋淀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雄安新區設立一年來,雄安新區深入實施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制定了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三年工作整體方案,依法推進“鐵腕治污”
4月21日發布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一文從空間布局、城市風貌、生態環境、產業布局、安全體系、智慧城市等方面介紹并展望了雄安新區的未來規劃。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本次規劃的發展定位等背景。 發展定位 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要建設成為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級城
生態環境保護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河北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定鋼鐵
淀闊水清憑魚躍,春暖葦綠任鳥飛。白洋淀,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見證著雄安新區春天的故事。 自2017年4月1日橫空出世,白洋淀所在的河北雄安新區設立至今已屆周年。這片熱土發生巨變:“千年秀林”工程穩步推進,人造森林茁壯成長;“雄安城建第一標”——市民服務中心基本建成;京雄城際鐵路順利開工;100
記者2日從水利部獲悉,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日前完成首次正式向北方30條河流生態補水。從今年4月份開始,向沿線受水區河南、河北、天津等省市生態補水,截至6月30日累計補水8.7億立方米。 利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行生態補水,是水利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
從環保部了解到,針對白洋淀環境污染問題,環保部近日聯合河北省人民政府約談保定市人民政府,要求保定市對白洋淀淀區開展污染整治,確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整改到位,限期通過驗收。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在約談會上指出,白洋淀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切實履行對本行政區域環境質量負責的法定
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雄安新區將由專業公司開展對白洋淀淀中村的農村垃圾清掃、清運工作,同時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建立健全“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集中處理體系,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此外,雄安新區將強力推進白洋淀淀中村和淀邊村廁所改造,進一步摸清農村廁所改造情況,研究廁所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2050年生態文明得到全面提升。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生態文明首次列為八項重點工作之一。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環保部正在組織開展美麗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戰略與實施路線圖研究,爭取盡快拿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基本實現”的詳細目
12月10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7年年會(簡稱“國合會2017年年會”)上表示,目前,中國正在推進生態文明“八大制度”建設,包括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年來,省委、省政府帶領燕趙兒女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美麗河北的生態底色日漸亮麗。 強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廚房里看不到一點兒煤灰,整潔的客廳窗明幾凈,干凈的地板透著亮兒。隆冬時節,室
環境壓力和公眾的期待,倒逼新《環保法》出臺。4月10日,備受矚目的環保“新法”走過了它的第一個100天。近日,環保部的一系列舉動也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公眾對于這部新法的期待。 近日,爭議多年的重慶小南海水電站項目被環保部否決。同時,朱楊溪水電站、石硼水電站等工程的規劃與建設也被叫停。 “過去十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在城市開始征收污水處理費,先是在重點流域試點,之后迅速在全國推廣。國家有關部門及時總結各地經驗,發布了一系列指導意見或通知,不斷探索完善污水處理費征收制度。通過20年的實踐,我國已建立起了較為成熟的污水處理費征收制度,有力推動和保障了污水處理事業的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建成
核心提示: 水污染在今年春節之后終于“攤上大事兒”,由于爆料的人越來越多,參與調查的媒體越來越多,水污染的狀況更清晰地“浮上了水面”。 目前地下水正面臨著多種污染源的滲透,形勢已非常嚴峻,引發公眾對飲水安全的擔憂。有媒體稱部分企業利用滲井排污已近20年,多地現癌癥村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近日,河北石家莊欒城機場喜氣祥和的創新館內,河北科技大學校長朱立光與中航通飛華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章棟代表雙方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的簽署,意味著與學校建立合作關系的行業組織單位達到了82個,產學研基地則突破了100個。”朱立光介紹,河北科技大學始終堅持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無縫對接
在我國,傳統的水環境監測方法多為理化分析法,可定性、定量,準確性高,但通常只能反映瞬時污染狀況,對污染物監測的連續性不夠,難以對突發性的水體污染事故及時預警,不能反映水體中各種有毒物質的長期綜合效應;而生物監測技術,因反應靈敏、成本低、直觀,能反映各種污染物的綜合影響,日益受到環境監測領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