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清華大學暨“國強樓”奠基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未來10年內將向清華大學捐資22億元人民幣,用于支持清華大學的基礎前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高端人才引進,助力清華發展。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清華大學戰略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華建敏,原國家科委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長滕藤,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創始人、清華大學名譽校董、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碧桂園集團董事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校友楊惠妍,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校友陳翀等嘉賓出席儀式。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楊斌主持捐贈儀式。陳翀與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袁桅代表雙方簽署了捐贈協議,邱勇向楊國強、楊惠妍、陳翀頒發了捐贈紀念牌。 楊國強表示,這次捐贈清華大學,能為社會進步做點事情非常開心。國家的強大要依靠科技進步。在未來,機器人將會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時碧桂園也在......閱讀全文
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昨天在清華大學舉行捐贈儀式,未來10年內將向清華大學捐資22億元人民幣,用于支持清華大學的基礎前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高端人才引進,助力清華發展。這是截至目前國內高校所獲的最大單筆捐贈。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清華戰略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華建敏,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創
西湖大學再一次火了…… 因為施一公近期跑去哈佛挖人了,用微博@HMS_XIN的總結來說,挖人挖得“重金與情懷并舉”。 西湖大學真的那么有錢嗎? “重金+情懷”挖人 微博@HMS_XIN的認證是哈佛大學醫學院-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公的宣講會就是在丹娜法伯Smith 3樓開的(復制
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于2018年5月26日上午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政府主辦。中國科協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上作報告,以下為全文: 首先特別感謝中國科協和浙江省政府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跟大家分享我過去
1.“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基礎科學研究轉型中面臨機遇 基礎科學研究是指揭示某一自然或社會規律,獲取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動。基礎科學研究很重要、也很關鍵,在整個科技創新鏈條中,與應用科研解決從“1到∞”的問題不同,基礎科學研究解決的是從“0到1”的問題,即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基礎科學研究
5月18日,在上海高校張江協同創新研究院的指導下,同濟大學、潤坤(上海)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技術專利轉移協議》,將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占山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裝置”6項發明專利授權轉讓,合同金額共計3800萬元人民幣,創下了同濟大學歷史上最大額度的技術轉移現金合
2018年10月20日上午,西湖大學成立大會在杭州舉行,標志著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就此誕生了! 大會現場,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宣讀教育部賀辭,教育部對西湖大學的正式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衷心的祝愿。賀辭指出,西湖大
新冠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驗著我國高校抗擊疫情科研攻關實力。疫情發生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和多學科綜合交叉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盡最大努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 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的部署下,我校第一時間組織30家科研機構和醫院,組建24支重點科研團隊,投入5000萬元科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成就紀實 王曉東(右三)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有望用于治療各種程序性壞死相關疾病 邵峰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對敗血癥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大樓外景 錢學森、錢三強、竺可楨、李四光、周培源……這些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科學家。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這些科
2014年應該是深圳高等教育里重要一年。這一年,深圳大學在廣東省內一本招生文理科投檔線均排名第四,揚眉吐氣一把;南科大的教育改革在朱清時卸任后也將得到一個階段性的評價;引進合作辦學的港中大(深圳)正式招收本科生;更多面向小眾領域、引進名校合作的特色學院遍地開花。 實際上,作為中國經濟改革奇跡
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到來之際,潤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物理系1991屆校友為母校捐資億元設立“清華大學潤物基金”。3月30日下午舉行了該基金的捐贈設立儀式。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為陳遠頒發榮譽證書及紀念章,清華大學校友總會秘書長郭樑與陳遠
劉秦玉教授在指導學生 中國海洋大學八關山氣象觀測站 4月3日晚,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星光璀璨,吸引著全球華人的目光,由鳳凰衛視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2014~2015年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此舉行。當來自美國夏威夷大學氣象系教授王斌第一個上臺領獎的時候,遠在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師生們為這位19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以及在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國內高校進入迅猛發展的快車道。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除了辦學歷史悠久而且實力雄厚的雙一流高校(985/211高校)外,各地不斷涌現的新建大學也在蓬勃發展。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5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達403所,接近普通本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在汕頭大學一間很不起眼的辦公室里,全國首位“洋校長”、汕頭大學外籍執行校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顧佩華教授從厚厚的一摞材料中伸出手來,和南方日報記者熱情地打招呼。 這是一間年代有些久遠、陳設簡樸的辦公室,充滿工科學者的味道,甚至顯得有點雜亂。 早就聽說汕頭大學是全國唯一一所由
9月28日,主題為“匯集仁心,共拓醫術”的無錫海斯凱爾醫學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海斯凱爾”)與北京陳菊梅公益基金會(下簡稱“菊梅基金會”)肝膽病防治合作項目簽約發布會在京舉行。 在此次發布會上,海斯凱爾與菊梅基金會共同發起了“健康絲綢之路—肝膽病防治協作帶”合作項目,旨在依托清華大學的技術優
25日,清華大學在京舉行簽約儀式,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慈善基金董事呂志和宣布向清華大學捐贈2億元人民幣,用以興建清華大學生物醫學館兩座全新大樓——“呂志和樓”,為師生提供優質科研及教學設施,助力生命科學、醫學及藥學的研究與創新可持續發展。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出席捐贈儀式。清華大學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18年的中國高等教育,您會選擇什么? 這并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因為這一年中,高教界發生了太多形形色色的悲喜劇。這其中,有對高考恢復40周年的感慨,也有對學術造假行為的憤怒;有西湖大學成立時的希望,也有高校教師自殺事件背后的憂心忡忡…… 這是失望與希望交織、欣喜與憤
2月27日上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院士博愛基金”在京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基金發起人代表饒子和、陳義漢、陳國強、高福、閻錫蘊、曾益新、寧光、張志愿等8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吳以嶺、王振義、郝捷3位院士的代表等出席。吳以嶺院士通過以嶺藥業向“院士博愛基金”慷
魂牽夢縈:還一個多年的心愿 蒲慕明是美籍華裔科學家,但他卻有一顆純正的中國心。這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的首任和現任所長,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孜孜以求,對中國科學的發展,做了最真誠、最實質、也是最為具體的工作。 大陸出生,臺灣長大,美國留學,又回到中國來
人才“爭奪戰” 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回國潮”也必然成為大趨勢。中國出臺的各種人才政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
第五篇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構建支撐科技創新創業全鏈條的服務網絡,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第十五章 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業發展水平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促進創新創業為導向,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科技服務業的專業化、網絡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迪安診斷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84.5億元,同比增長21.33%;毛利率32.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7億元,凈利潤率4.1%,同比下降10.63%。基本每股收益0.56元。2019年資產凈收益率為9.04%,研發費用2.12億,研發占比2.5%。報告
在這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生的“大考”面前,一直少不了一個關鍵角色,那就是高校基金會。不久前,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1.5億元設立“春風基金”,推動科研抗疫。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教育基金會也紛紛籌集抗疫基金,在一線抗疫乃至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等方面發力。洪成文 人們熟知的高校基金會工作與
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年10月8日 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
自2010年7月成立以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已募資9680萬元人民幣;成立了北京、浙江等五大專項基金;與國家林業局合作,資助在9個省(市)開展了碳匯造林試點。同時基金會還成立了包括:成立中國首家碳匯研究院、成立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發布中國第一批 “碳匯公益禮品卡”系列。這是1
2故事 白手起家來深創業 建起分子設計育種平臺 除了馮樹英團隊,深圳還培育引進了深圳市分子設計育種研究院鄧興旺分子設計育種創新團隊、中國農科院黎志康綠色超級稻創新團隊、創世紀轉基因技術公司楊雅生團隊、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清華深圳龍崗研究所袁隆平超級雜交稻創新團隊、深圳市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上周(4月16日至4月22日)捐贈統計顯示,全國共接收社會捐贈7.01億元。其中捐給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數額5億元,約占到當周捐贈總金額的70%。 4月末清華大學迎來百年校慶,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上周又接受了數筆金額較大的捐款。4月16日,清華大學三位校友張朝陽、
鄧寧說,清華大學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下專門設置科研攻關工作小組,設立了疫情防控科技攻關應急專項,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從診、治、防三個方面全面布局,聚焦疫苗、藥物、臨床診療技術、病毒傳播防控、應急決策等方向,組織疫情防控科研攻關。 清華大學于2月2日啟動了第一批8項抗疫應急項目,其中
2019年是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簡稱CUSPEA)實施40周年。回首40年前,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關心國內年輕人的人才培養,嘔心瀝血、事必躬親,克服重重困難,在改革開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