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斗篷”:超級細菌逃逸機制揭示
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成果,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最新發現,一種蛋白質能夠成為超級細菌的“隱身斗篷”,幫助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該發現為未來治療細菌感染提供了新靶點。 超級細菌被認為是全球醫療健康領域最具挑戰性的目標之一,幾乎讓人類陷入了無藥可用的窘境。超級細菌指那些對多種傳統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較常見的一種,也是具有潛在致命性的一種。幸運的是,它們雖然對抗生素有耐藥性,但在人體內仍然會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 然而,此前的研究顯示,超級細菌除了頑強,還兼有“與時俱進”的能力——它們中的一些已經能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也正由于此,治療它們引起的感染越來越困難。 此次,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膠體與界面研究所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報告稱,他們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上發現了一種先前未知的蛋白質,并將它命名為TarP。研究人員介紹,這種蛋白質可起到類似“隱身......閱讀全文
“隱身斗篷”:超級細菌逃逸機制揭示
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成果,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最新發現,一種蛋白質能夠成為超級細菌的“隱身斗篷”,幫助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該發現為未來治療細菌感染提供了新靶點。 超級細菌被認為是全球醫療健康領域最具挑戰性的目標之一,幾乎讓人類陷入了無藥可用的窘
美國科學家制成絲綢隱身斗篷
隨著超介質材料的應用,研發隱身斗篷成為一大熱門。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報道,美國波士頓大學和塔夫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制造出一件絲綢隱身斗篷,能使光線彎曲繞過,使其覆蓋的物體隱形。 以往的隱身衣還屬于應用超材料的光學技術,并非真正的衣物,而這件“隱身斗篷”的先進之處就在于它由
美開發出首個可見光隱身斗篷
由于材料技術的限制,目前大多數隱身斗篷只對紅外線等非可見光有效,即便能在可見光下實現隱形的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條件。日前,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突破了這一難點,讓隱身斗篷下的一個300納米高、6微米寬的物體從全波段可見光中“消失”。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納米快報》雜志上。 據研究
英美科學家使隱身斗篷設計趨于“完美”
科學家通過改進設計,成功地減小了隱身斗篷反射光線的程度。 2006年,“橫空出世”的隱身斗篷給科學界和公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英美兩國的科研團隊聯合對相關技術進行了改進,使其朝著實用化的方向又前進了一步。 據了解,“隱身斗篷”之所以能夠“隱身”,是因為它能夠使
中國有望研發世界首件實用隱身斗篷
10月31日,浙江大學陳紅勝教授研究團隊工作人員演示一件“隱身”裝置的效果。當一支鉛筆被放入該裝置中時,鉛筆的中間部位“不見了”,但該部位的背景圖案仍然可見。 中國科學家說,他們越來越有信心研發出世界第一件有實用價值的隱身斗篷,該技術將讓物體從視線中“消失”。 據香港《南華早報
中國科學家研制出隱身斗篷-可扭曲光波路徑
可應用于飛機和潛艇,雷達很難探測 記者昨日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畢業生劉若鵬和美國科學家共同研制出一種可以扭曲微波的隱身斗篷。 據介紹,這種斗篷的運作秘訣就在于它能令微波的路徑變彎。它的設計如果完美,那么穿著的人或它覆蓋的建筑物和工業用地都會隱身,造成上視覺上的看不見。 人之所以
科學家制出2.5萬個隱身斗篷-直徑僅30微米
據媒體報道,一個美國科學家小組已經研制出了多達2.5萬個獨立的隱身斗篷。這些斗篷的直徑僅有30微米,它們都被放置在一塊25毫米厚的黃金薄片上。這是全世界范圍內首個此類隱身斗篷。三棱鏡和和光線的不同部分色彩 盡管這種隱身斗篷還達不到哈利·波特魔法中那樣可以將日常物品隱身,但是這種隱身斗篷確實可
Nature子刊:誰給癌細胞穿上了“哈利波特的隱身斗篷”?
9月13日,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中,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的科學家們發現了癌細胞是如何躲過免疫系統監視的。這是腫瘤轉移和擴散至全身的關鍵一步。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Wilfred Jefferies
奧密克戎會“隱身”引發“超級熔斷”
去年12月前往美國參加女兒婚禮的老吳,完全沒有想到婚禮結束后的回國之旅會這么難。 在過去的半個月,老吳已經為回國重新訂了三次機票,但直到現在都沒能有一班順利成行。 原本老吳是在2021年12月底乘坐美國達美航空的航班回國,因故未能成行。計劃一周后再飛,但這趟航班又被取消。老吳還被航空公司告知
美國杜克大學開發出世界首個三維聲隱身斗篷
美國杜克大學的工程師們在軍方資助下,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三維聲學斗篷,該設備可以使聲波繞過,斗篷內任何東西都無法用聲波探測。 這個聲隱身設備可以在三維任何一個角度起作用,無論聲音是來自哪個方向或觀察者的位置在哪里。該設備未來有望應用在聲納回避和建筑聲學上等。 美國北卡羅萊納杜克大學電氣
什么是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superbugs)是指對抗生素有超強耐藥性細菌的統稱。隨著抗生素濫用問題日益嚴重,耐藥細菌不斷出現并呈全球化流行趨勢,“超級細菌”的家族也越來越龐大,已成為引起臨床感染的嚴重病原菌,可能面臨無藥可治的境地。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抗菌素耐藥:全球監測報告》顯示:每年美國因感染超
最新隱形裝置可以隱藏人體甚至太空人造衛星
新型隱形裝置不及哈利-波特隱形斗篷有效,科學家使用透鏡和鏡面能夠有效控制空間區域周圍的光線 最新隱形裝置能夠隱形環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 伴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哈利-波特類型隱形斗篷的興趣增大,美國研究人員使用傳統透鏡和鏡面,能夠控制空間區域周圍的光線,讓指定區域實現隱形。 過去十年科學家研
美首次利用玻璃微片實現光線彎曲
據近日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利用玻璃微片制成了一件“隱身斗篷”,使得《哈利波特》等科幻小說中的情節化為了現實。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應用物理快報》雜志上。 當光線照到物體表面時,會發生反射并進入肉眼,使人們能夠看見相應物體。但來自密歇根
科學家設計出能在時間中隱瞞事件的時光斗篷
據美國《技術評論》雜志網站7月15日報道,日前,康奈爾大學的莫蒂·弗里德曼和其同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并制造出了一種能在時間中隱瞞事件的時光斗篷。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網站arXiv.org上。 近年來有關隱身斗篷的研究不斷取得突破,其原理是通過特殊的材料使途經的光線發
“超級細菌”:我們如何應對?
近期印度、巴基斯坦、比利時等國出現的“超級細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超級細菌”究竟是什么細菌?其致病力如何?應如何防范感染?請關注——“超級細菌”:我們如何應對? “超級細菌”基因強悍 “超級細菌”近來引發全球關注,英國因其科研人員主導相關研究和國內病例數量較多而成為這一事件的焦點。
扼住超級細菌的“命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喬帥,博士畢業延期了一年。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科研生涯在這段難熬的日子里居然柳暗花明了。 不久前,《自然》雜志刊登了其導師黃億華領導的研究小組對細菌脂多糖轉運組裝膜蛋白復合體(LptD-LptE)的結構解析,為設計抗擊“超級細菌”藥物鋪平了道路,喬帥是論文第一作者。
怎樣預防超級細菌感染?
超級細菌與曾經大規模暴發流行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不一樣,非典和甲型H1N1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以在人-人、人-動物之間傳遞。超級細菌引起的是細菌感染,不是傳染病,而且一般發生在醫院里,雖然它耐藥性強,但致病力并不強。WHO建議勤洗手為一種防止傳染的措施。
超級細菌的中國現實
10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在對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進行監測中,發現了3株NDM-1基因陽性細菌(即超級細菌)。 自從8月國外報道有患者感染攜帶NDM-1基因細菌以來,中國有沒有“超級細菌”(Superbug)的問題就是公眾的關注焦點,直到此次公布之前一星期,中國的官方說法
超級細菌來襲--細菌耐藥已成“全球威脅”
青霉素對許多致病菌不起作用了;結核病常規特效藥對相當數量的病人失效了;青蒿素在非洲也遇到了耐藥…… 日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單位在《自然—基因組學》上發表了揭示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性的文章;與此同時,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在《艾滋病免疫綜合征》上發表了關于HIV基因進化與傳播耐藥研究的
美科學家用玻璃微片反射光線制成隱形斗篷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或童話故事中的情節。但最近美國科學家就真的制成了一件“隱身斗篷”,所用的材質是玻璃微片。 當光線照射物體會發生反射,反射的光被我們的眼睛接收,于是我們便看見了這個物體。但來自美國密歇根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方法
研究揭示細菌粉碎技術對抗超級耐藥細菌
研究人員利用液態金屬開發了新的殺菌技術,這可能是解決抗生素耐藥性這一致命問題的答案。 這項技術使用磁性液態金屬的納米顆粒來粉碎細菌和細菌生物膜--細菌茁壯成長的保護性"房子"--而不傷害有益細胞。 這項由RMIT大學領導的研究發表在ACS Nano雜志上,為尋找更好的抗菌技術提供了一個突破性
“超級細菌”首現致死病例
“超級細菌”的出現為濫用抗生素問題敲響了警鐘,圖為一美國超市免費向顧客發放抗生素 前不久在南亞首先發現的一種幾乎對所有抗生素有抗體的“超級細菌”,已導致了一名比利時男子不治身亡。這是“超級病菌”爆發后確認的第一例死亡病例。 首次出現死亡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剛剛宣布甲型H1N
DNA測序抑制超級細菌傳播
超級細菌的暴發困擾著英國劍橋市新生兒特殊護理病房的醫護人員。在基因測序的幫助下,去年以來持續數月的困境終于結束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柳葉刀―傳染病》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科學家首次測序了病原體基因,以便積極控制進行中的超級細菌暴發。 英國劍橋大學的臨床微生物學家Sharon Peacoc
小心!消毒不當滋生“超級細菌”
為保持衛生,不少人習慣在家里使用消毒劑浸泡衣物、擦洗家具并經常用抗菌洗手液洗手。 不過,愛爾蘭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發現,勤消毒雖然有助保持衛生,但也可能導致細菌出現耐藥性。 這一發現發表于2010年1月號《微生物學》雜志。 ? 強勢抵御 國立愛爾蘭大學研究人員杰勒德·弗萊
英國河水發現超級抗藥細菌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警告稱,英國考文垂市索威河下游污水處理廠發現高抗藥性菌株。或將引發潛在超級細菌的威脅性。英國考文垂市索威河下游污水處理廠發現的超抗藥性菌株 據悉,高抗藥性細菌是英國沃里克大學專家在污水處理廠采集樣本時探測到的,它們是人類糞尿中的大腸桿菌株,它可以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
治療超級細菌感染的介紹
針對超級細菌的流行趨勢,研發新型抗生素或新的治療手段迫在眉睫。新型抗生素的研發周期長,且細菌耐藥的發展速度遠遠快于新藥的研發速度。而疫苗接種在人類健康史上對于控制嚴重致病菌的感染、流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異性疫苗將從源頭上控制超級細菌的傳播與感染。
“超級細菌”離我們還有多遠
就在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結束的第2天,一篇發表在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傳染病》上的報道又戲劇性地將人們帶入另一片恐慌:研究者在印度、巴基斯坦和英國的許多地區均分離到可以產生新型金屬β-內酰胺酶NDM-1的超級耐藥細菌。這些細菌
超級細菌MRSA有了“克星”
英國《自然》雜志28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稱,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超級細菌MRSA對傳統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而這項研究有望促進開發有效且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耐藥性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的威脅越來越嚴重,但過去30年里
超級感受態細菌制備
摘要: 碧云天生產的超級感受態細菌制備試劑盒(Supercompetent Cell Preparation Kit)是一種用于快速制備高轉化效率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菌的試劑盒.超級感受態細菌制備試劑盒是在傳統超級感受態細胞制備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改良而成,操作便捷,轉化效率高.
對抗腸道超級細菌有新藥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型抗生素,動物實驗表明它可有效抑制一種具有耐藥性的腸道超級細菌。 細菌通過多種形式抵抗抗生素,逃避被消滅的危險,超級細菌指對多種抗生素都有耐藥性的細菌,病人感染超級細菌后缺乏有效治療藥物。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約70萬人死于超級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