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撐住環境監測的“柱子”
3月5日大早,天蒙蒙亮,北京城區上空氣流靜穩,有輕度霧霾。 這一天,也正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的日子。這似乎是在提醒人們,大氣污染防治的路還很長,攻堅戰的任務依然艱巨。 也正因為如此,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大氣污染治理不出意外地仍舊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討論的焦點。 3月1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大氣重污染成因及來源主要是三個大的方面:污染排放,氣象條件,區域傳輸。 李干杰強調,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天氣好的情況下一定不要自滿松懈,放松要求,因為搞不好就會反復;而遇到重污染過程、重污染天氣來臨的時候,也不能喪失信心,更不要輕易調整和否定治污路線。要有定力,要科學客觀,自信堅定,不要反復搖擺。 污染成因攻關項目初獲成效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PM2.5濃度......閱讀全文
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面強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監測支撐。《規劃》指出到2025年,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責、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大監測”格局將更加成熟定型。《規劃》立足新發
生態環境部:正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制定
? 近日,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制定,從立法層面強化法規建設,構建各類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相關人員的責任體系,強化環境監測違法行為的處罰,“這項工作我們正在加緊編制,爭取能夠以國務院條例的形式盡快發布”。
生態環境部召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
4月12日至13日,生態環境部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剛出席會議并致辭。 黃潤秋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謀劃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
農業農村部部署農業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做好農業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農業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通知》指出,農業生態環境監測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開展農業生態環境監測,對于準確判斷我國當前農業生態環境形勢,精準實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不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具
生態環境部原則通過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9月2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主持召開部黨組(擴大)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藍天保衛戰量化問責規定》。 會議強調,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頂梁柱”和“生命線”。監測頂層設計和網絡規劃要先行一步,并以此為基礎和依據,抓緊研究編制“十四
環保部解讀《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作支撐,生態環保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態環保事業發展越快,越離不開牢固的監測基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一
生態環境部等兩部門聯合嚴打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生態環境部與國家認監委將聯合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機動車檢驗機構等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進行聯合打擊。兩部門將在全國抽取100家左右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100家機動車檢驗機構開展專項檢查。同時,生態環境部還將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一起聯合打假。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我國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
對環境監測弄虛作假-生態環境部:絕不姑息,嚴肅懲處
有媒體問及: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過程中如何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劉志全表示,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生命線,客觀準確的數據是科學環境管理決策,評價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依據,數據質量至關重要。生態環境部重點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從法規上,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制定,從立法層面強化法規建設,強化環境監測違法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撐住環境監測的“柱子”
3月5日大早,天蒙蒙亮,北京城區上空氣流靜穩,有輕度霧霾。 這一天,也正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的日子。這似乎是在提醒人們,大氣污染防治的路還很長,攻堅戰的任務依然艱巨。 也正因為如此,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大氣污染治理不出意外地仍舊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討論的焦點。 3月11日,
生態環境部:強化對環境監測違法行為的處罰
生態環境部將召開2018年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劉志全司長向媒體介紹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如何保證監測數據質量?劉志全表示,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生命線,客觀準確的數據是科學環境管理決策,評價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依據,所以數據質量至關重要。為確保環
環境保護部印發《2017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2017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系統部署了全國環境監測重點任務。 今年,環境保護部將積極推進環境監測改革,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規劃與實施,強化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建設,進一步明確全國省、市、縣環境監測機構屬性與職能。積極推進地表水、近岸海域等環
生態環境部通報5起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
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5起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具體如下: 福建省泉州市南翼污水處理廠自動監測數據造假案 2018年4月19日,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邱清育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2017年3月23日,泉州市南翼污水處理廠中控調閱員邱某進入該廠監控站房查閱數據,擅自將
長春環境監測站完成住建部、生態環境部專項督查監測
為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監督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成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6月20日至7月4日,住建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督察組對長春市開展專項督查。 此次督查監測,長春市共涉及9個城區及開發區的75個黑臭水體,主要分布在伊通河、新凱河、霧開河、永春河等主要河流和
生態環境部通報全國醫療廢物、廢水處置和環境監測情況
截至2020年3月3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5948.5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045.7噸/天。其中,湖北省能力從疫情前的180噸/天提高到了663.7噸/天,武漢市能力從疫情前的50噸/天提高到了261.7噸/天。自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2.3萬噸。
黃山構建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記者近日從黃山風景區了解到,該景區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基礎數據庫一期項目日前通過評審,為全面構建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黃山風景區啟動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857萬元,包括基礎數據庫、生態環境監管平臺、環境質量預警平臺、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4個子項目。據了
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務會議
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廢止有關排污收費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草案)》《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草案)》 中國環境報記者杜宣逸4月12日北京報道 4月12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京主持召開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廢止有關排污收費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草案)》《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
生態環境部將研究制訂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
5月29日,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在例行發布會上介紹,將研究制訂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通過條例的制訂,進一步明確各級生態環境監測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保護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進一步強化各界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法律責任。 2018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生態環境監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推進形成生態環境監測大聯合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18日在北京舉行第一屆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交流大會,并發布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合作交流倡議書。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劉華在大會上指出,目前,生態環境監測的內涵與外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需要加快推動實現傳統環境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的轉變,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 當前,中國的環境
陜西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為加快推動“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持,陜西省日前出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 該方案提出,到2020年,陜西省要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點位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互聯共享,監測預
陜西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為加快推動“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持,陜西省日前出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 該方案提出,到2020年,陜西省要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點位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互聯共享,
山西將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記者12月16日從山西省環保部門獲悉,為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該省日前出臺《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該《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省初步建成天地一體、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據悉,到2020年,該省環境監測網絡將覆蓋到農村,重點污染源監測仍是重點。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方案出爐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 《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要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 《方案》明確了五方面的工作舉措。一要統一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布局、標準規范與信
全面把握生態環境監測新要求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黨委切實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對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生態環境監測事業面臨難得的新變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標、新部署。 深刻認識生態環境監測的新變革。黨的十九大報告專門就“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進行了闡述。生態環境監測在過去5年中
山西將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記者12月16日從山西省環保部門獲悉,為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該省日前出臺《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該《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省初步建成天地一體、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據悉,到2020年,該省環境監測網絡將覆蓋到農村,重點污染源監測仍是重點。
生態環境監測站是什么
ST-FY06生態環境監測站是一款用于林業、景區、公園、環保、氣象、農業等領域的實時環境氣象監測與發布的監測系統,主要針對景區、濕度公園空氣質量環境進行集中監控和管理,是一套可無人值所24小時不間斷實時監控記錄的自動化監測系統。系統能對大面積的空氣質量進行監測記錄,并將數據實時傳輸到PC機上,利
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
7月10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生態狀況變化(2015—2020年)調查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調查評估報告》)、《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技術規范》)、《關于印發〈中國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名錄〉(2023年)的公告》(以下簡稱《公
生態環境部正式揭牌
? 北京4月16日電 16日上午,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揭牌。李干杰任黨組書記、部長。新部門生態環境監管職能強化,監管領域拓展,對建設美麗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環境監測頑疾將根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方案》提出,要形成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新格局。 經過近40年的發展,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已
生態環境部、科技部聯合通報
12月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聯合通報的《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綜合評估整改結果》顯示,結合整改和復核情況,繼續保留成都市錦江區白鷺灣濕地“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稱號,撤銷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稱號。 以下為原文 關于通報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綜合評估整改結果的
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培訓安排8-月
2022 年 8 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擬舉辦 8 期生態環境監測培訓班,具體安排如下。請關注總站官網、 微信公眾號,培訓通知另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