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限制性內切酶消化DNA實驗——單酶單DNA樣品消化

    實驗方法原理限制性內切酶種類雖然很多 , 但反應條件都十分相似 。一般需要較純的底物DNA、Mg2+、Tris-HCl 緩沖液, 通常在37℃保溫以酶解DNA 。實驗材料限制性內切酶DNA片段試劑、試劑盒TE酶切緩沖液EDTA儀器、耗材恒溫水浴鍋實驗步驟1. 混合下列溶液于一個無菌的微量離心管中(1)x μl DNA(2)2 μl 10×酶切緩沖液(3)18-x μl H2O(4)20 μl 的反應體積可以方便地用于聚丙烯酰胺或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5)只要反應混合物中其他成分的比例保持一定,可增減待切割DNA的量和反應條件。2. 加入限制性內切酶(1——5 U/μg DNA)在推薦的溫度溫育1 h (—般是37℃)。3. 理論上,1 U 限制性內切酶在推薦的反應條件下,60 min 內可完全消化1 μg 純化的樣品。4. 酶的體積應低......閱讀全文

    分子生物學常用實驗技術(page 1)

    第一章質粒DNA 的分離、純化和鑒定 第二章DNA 酶切及凝膠電泳 第三章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制備和轉化 第四章RNA 的提取和cDNA 合成 第五章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第六章基因組DNA 的提取 第七章RFLP 和RAPD 技術 第八章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和擴增產物克隆 第九章分

    分子生物學常用實驗技術(page 2)

    一、RNA 制備   模板mRNA 的質量直接影響到cDNA 合成的效率。由于mRNA 分子的結構特點,容易受RNA 酶的攻擊反應而降解,加上RNA 酶極為穩定且廣泛存在,因而在提取過程中要嚴格防止RNA 酶的污染,并設法抑制其活性,這是本實驗成敗的關鍵。所有的組織中均存在RNA 酶,人

    酶切的基礎知識(酶切原理和實驗過程)

    酶切的原理:DNA酶切一般分為質粒直接酶切和PCR產物酶切。限制性內切酶能特異地結合于一段被稱為限制性酶識別序列的DNA序列之內或其附近的特異位點上,并切割雙鏈DNA。它可分為三類:Ⅰ類、Ⅱ類、Ⅲ類。Ⅰ類和Ⅲ類酶在同一蛋白質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飾(甲基化)作用且依賴于ATP的存在。Ⅰ類酶結合于識別位點

    DNA酶切及凝膠電泳

    一. DNA的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分析限制性內切酶能特異地結合于一段被稱為限制性酶識別序列的DNA序列之內或其附近的特異位點上,并切割雙鏈DNA。它可分為三類:Ⅰ類和Ⅲ類酶在同一蛋白質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飾(甲基化)作用且依賴于ATP的存在。Ⅰ類酶結合于識別位點并隨機的切割識別位點不遠處的DNA,而Ⅲ類酶

    【共享】酶切原理及步驟

    酶切基礎知識DNA酶切一般分為質粒直接酶切和PCR產物酶切第一節 DNA酶切及凝膠電泳      一.DNA的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分析  限制性內切酶能特異地結合于一段被稱為限制性酶識別序列的DNA序列之內或其附近的特異位點上,并切割雙鏈DNA。它可分為三類:Ⅰ類和Ⅲ類酶在

    DNA的限制性內切酶酶切(restriction endonuclease,RE)分析

    【原理】限制性內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RE)是由細菌自己產生的能識別雙鏈DNA分子中的特定堿基順序,并以內切方式水解核酸中的磷酸二酯鍵的核酸水解酶。它可分為三種類型:Ⅰ、Ⅱ和Ⅲ型,Ⅱ型酶就是通常所指的RE,能識別雙鏈DNA的特異順序,并在這個順序內進行切割。它是基因工

    基因插入位點和模式實驗

    實驗材料dCTP                                        

    基因插入位點和模式實驗

    實驗材料dCTP試劑、試劑盒乙醇次氯酸鈉β-葡萄糖醛酸酶基因活性測定液溴化乙錠儀器、耗材培養室MS 培養基實驗步驟一、轉基因插入位點的數目第一代( T0)轉基因植株外源基因的插入位點數目,一般都是通過遺傳方法進行鑒定。雖然遺傳分析可以在任何世代進行,但是一般選擇轉基因植株自交,或與野生型測交后得到的

    PCR產物的平末端克隆

                實驗方法原理 靶基因經 PCR 擴增,樣品進行必要的純化回收后,接下來用平末端進行連接克隆也是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常規采用的技術路線,實驗一般利用噬菌體 T4 DNA 聚合酶等補平擴

    PCR產物的平末端克隆

    常規采用的技術路線,實驗一般利用噬菌體 T4 DNA 聚合酶等補平擴增 DNA 片段的末端(Weiner 1993; Chuang et al. 1995)。Liu 與 Schwartz (1992) 發現在連接反應的溫育過程中,當反應液中存在過量的限制性內切核酸酶能顯著地增加重組質粒的產率

    BAL31 核酸酶消化法產生雙向缺失突變體實驗

                試劑、試劑盒 BAL31 緩沖液 EGTA 乙醇酚 氯仿 醋酸鈉 蔗糖凝膠上樣緩沖

    PCR產物的平末端克隆

    靶基因經 PCR 擴增,樣品進行必要的純化回收后,接下來用平末端進行連接克隆也是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常規采用的技術路線,實驗一般利用噬菌體 T4 DNA 聚合酶等補平擴增 DNA 片段的末端(Weiner 1993; Chuang et al. 1995)。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

    BAL31 核酸酶消化法產生雙向缺失突變體實驗

    試劑、試劑盒 BAL31 緩沖液EGTA乙醇酚氯仿醋酸鈉蔗糖凝膠上樣緩沖液TE噬菌體 T4DNA 聚合酶BAL31 核酸酶大腸桿菌 DNA 聚合酶 IKlenow 片段限制性內切酶瓊脂糖凝膠用于凝膠電泳的 DNA 分子量標準儀器、耗材 計時鐘水浴實驗步驟 材料緩沖液和溶液貯存液,緩沖液和試劑的成分請

    分子標記

    內容:一、遺傳標記 二、DNA分子標記 三、染色體原位雜交 四、DNA分子標記的應用 長期以來,植物育種中選擇都是基于植株的表型性狀進行的,當性狀的遺傳基礎較為簡單或即使較為復雜但表現加性基因遺傳效應時,表型選擇是有效的。但水稻的許多重要農藝性狀為數量性狀,如

    盤點:31項與免疫學有關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的進展加深了我們對許多疾病的了解,并且導致了免疫新策略的產生,免疫學檢測方法可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測定。本文盤點了與免疫學有關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匯總。  一、GST pull-down實驗  GST是指谷胱甘肽巰基轉移酶,GST pull-down實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

    BAL31 核酸酶消化法產生雙向缺失突變體實驗

    本方案使用核酸酶 BAL31(從海洋細菌 Alteromonas espejiana BAL31 中純化)在克隆的 DNA 片段中產生單向或雙向缺失。BAL31 是一個復合酶,它以非同步的方式消化雙鏈靶 DNA。因此與諸如外切核酸酶Ⅲ這類的加工酶相比,BAL31 產生的缺失更具有不均一性(請見方案

    Southern Blot實驗原理及方法

    實驗原理:Southern Blot是進行基因組DNA特定序列定位的通用方法。一般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經限制性內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將膠上的DNA變性并在原位將單鏈DNA片段轉移至尼龍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經干烤或者紫外線照射固定,再與相對應結構的標記探針進行雜交,用放射自顯影或酶反應顯色,

    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試管嬰兒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單細胞PCR的方法(2)

    7.等位基因特異性擴增 在設計引物時,根據已知突變位點的特征,在引物3’端或中間設計一錯配堿基,使之僅能與突變型或野生型基因互補,而只擴增相對應的突變型或野生型基因。主要用于點突變導致的遺傳病的檢測。其優點是只需一步PCR,而無需電泳和標記,擺脫了分子生物學方法中必經電泳的現象。在相互競爭的突變

    特異性位點的DNA甲基化的檢測方法

    相關專題1 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內切酶 (methylation-sensitiv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MS-RE)-PCR/Southern法這種方法利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內切酶 對甲基化區的不切割的特性,將DNA消化為不同大小的片段后再進行分析。常使用的甲基化敏感的

    PCR技術應用進展

       PCR技術自1985年建立以來,發展之迅速、應用之廣泛,表明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近些年來,基于PCR的基本原理,許多學者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對PCR技術進行研究和改進,使PCR技術得到了進上步地完善,并在此基礎上派生出了許多新的用途. 原位PCR技術  原位PCR就是在組織

    PCR技術(六):PCR技術應用進展

    PCR技術自1985年建立以來,發展之迅速、應用之廣泛,表明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近些年來,基于PCR的基本原理,許多學者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對PCR技術進行研究和改進,使PCR技術得到了進上步地完善,并在此基礎上派生出了許多新的用途. 原位PCR技術  原位PCR就是在組織細胞里進行PCR

    以雙鏈 DNA 為模板的體外誘變:用 DpnⅠ選擇

                實驗材料 帶 hsdR17 基因型的感受態大腸桿菌菌株 試劑、試劑盒 AT

    DNA酶I足跡分析法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材料 含有DNA結合位點的質粒DNA試劑、試劑盒 適當的限制性內切核酸酶100%乙醇及冰冷的70%乙醇TE緩沖液[α-32P] dNTP (3000?6000 Ci mmol)水溶液1O× Klenow片段緩沖液E. coli DNA聚合酶1的Klenow片段5 mmol

    DNA甲基化檢測技術全攻略

    近年來涌現出不少DNA甲基化的檢測技術,少說也有十幾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特異位點的甲基化檢測和全基因組的甲基化分析,后者也稱為甲基化圖譜分析(methylation profiling)。下面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方法。一、特異位點的甲基化檢測1. 甲基化特異性PCR(MS-PCR)這種方法經濟實用,

    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的發展和應用-1

    第一節 概述  聚合酶鏈反應或多聚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又稱無細胞克隆技術(“free bacteria”cloning technique),是一種對特定的DNA片段在體外進行快速擴增的新方法。該方法一改傳統分子克隆技術的模式,不通過活細胞,操作

    以雙鏈 DNA 為模板的體外誘變:用 DpnⅠ選擇突變體實驗

    實驗材料 帶 hsdR17 基因型的感受態大腸桿菌菌株試劑、試劑盒 ATP含有四種 dNTF 的混合溶液誘變緩沖液NaOHNaACTE噬菌體 T4DNA 連接酶噬菌體 T4 多核苷酸激酶DpnI 限制性內切酶熱穩定 DNA 聚合酶瓊脂糖凝膠寡核苷酸引物質粒 DNA儀器、耗材 帶障蔽的自動微量移液器用

    DNA甲基化檢測技術全攻略

    近年來涌現出不少 DNA 甲基化的檢測技術,少說也有十幾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特異位點的甲基化檢測和全基因組的甲基化分析,后者也稱為甲基化圖譜分析 (methylation profiling)。下面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方法。 特異位點的甲基化檢測 甲基化特異性 PCR (MS-PCR)

    DNA酶I足跡分析法實驗

    DNA酶I足跡分析法 用光密度及數值分析法決定蛋白質結合的平衡常數 粗制品的DNA酶足跡分析法             實驗方

    DNA甲基化檢測技術全攻略

    近年來涌現出不少DNA甲基化的檢測技術,少說也有十幾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特異位點的甲基化檢測和全基因組的甲基化分析,后者也稱為甲基化圖譜分析(methylation profiling)。下面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方法。一、特異位點的甲基化檢測1. 甲基化特異性PCR(MS-PCR)這種方法經濟實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