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DNA含量可以用于:(1)進行基因片段連接實驗。(2)進行轉化轉染之前的質粒濃度測定。實驗方法原理DNA和RNA在260nm處有一很高的吸收峰,利用這個原理我們測其OD260,再推算出其濃度。實驗材料細胞樣品試劑、試劑盒PBS緩沖液70%乙醇PI液儀器、耗材離心機恒溫箱篩網實驗步驟一、培養細胞的 DNA 含量的測定制備單細胞懸液于 200μ l 的 PBS 緩沖液中; 加入 2ml 預冷的 70%乙醇,4℃保存;1. 取單細胞懸液 1——2×106 個細胞于 PBS(PH=7.2)緩沖液中;2. 300g 離心 5 分鐘,棄上清,反復兩次;3. 重懸細胞于 0.5ml PBS 緩沖液中;4. 將細胞懸液放置于 2——3ml 冷 70%乙醇中,混勻,保存于4℃,至少30 分鐘。 在 4℃條件下可保存 2——3 周。2、新鮮組織的 DNA 含量的測定1. 用 200mg 濕重組織用機械法制成單細胞懸液;2. 500g 離心 5 ......閱讀全文
在 λ 噬菌體中構建基因組 DNA 文庫的步驟與在黏粒載體中的步驟基本一致。在這兩種系統中,真核 DNA 在體外與載體 DNA 連接,形成能包裝到 λ 噬菌體顆粒中的多聯體。構建在 λ 噬菌體中的文庫以具有感染性的重組噬菌體形式貯存和增殖。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實驗方法原理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法,
第一節 概述 聚合酶鏈反應或多聚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又稱無細胞克隆技術(“free bacteria”cloning technique),是一種對特定的DNA片段在體外進行快速擴增的新方法。該方法一改傳統分子克隆技術的模式,不通過活細胞,操作
分子生物學產品常見問題分析問題原因解決辦法DNA完全沒有被內切酶切割1) 內切酶失活標準底物檢測酶活性2) DNA不純,含有SDS,酚,EDTA等內切酶抑制因子將DNA過柱純化,乙醇沉淀DNA3) 條件不適(試劑、溫度)檢查反應系統是否最佳4) DNA酶切位點上的堿基被甲基化換用對DNA甲基化不敏感
實驗概要The ChargeSwitch? gDNA Purification Kits allow rapid and efficient purification of genomic DNA from small volumes of human blood. Afte
實驗方法原理 在 λ 噬菌體中構建基因組 DNA 文庫的步驟與在黏粒載體中的步驟基本一致。在這兩種系統中,真核 DNA 在體外與載體 DNA 連接,形成能包裝到 λ 噬菌體顆粒中的多聯體。構建在 λ 噬菌體中的文庫以具有感染性的重組噬菌體形式貯存和增殖。實驗材料 T4 噬菌體 DNA 連接酶牛小腸堿
實驗方法原理 在 λ 噬菌體中構建基因組 DNA 文庫的步驟與在黏粒載體中的步驟基本一致。在這兩種系統中,真核 DNA 在體外與載體 DNA 連接,形成能包裝到 λ 噬菌體顆粒中
PCR技術必須有人工合成的合理引物和提取的樣品DNA,然后才進行自動熱循環,最后進行產物鑒定與分析。引物設計與合成目前只能在少數技術力量較強的研究院、所進行,臨床應用只需購買PCR檢測試劑盒就可開展工作,PCR自動熱循環中影響因素很多,對不同的DNA樣品,PCR反應中各種成份加入量和溫度循環參數均不
實驗材料 λ噬菌體臂 大腸桿菌菌株 用于λ噬菌體的包裝抽提物 試劑、試劑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在2003年順利完成,基因組測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直接導致了每兆基因組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檢測的基因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對基因組的復雜性深感震驚,這也引導著測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最近的一些突破性技術使得測序技術在更短的時間內可以
重組DNA是在體外用限制性內切酶,將不同來源的DNA分子進行特異地切割,獲得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與載體重新連接,從而組成一個新的DNA雜合分子。重組的DNA分子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進入相應的宿主細胞,在宿主細胞中進行無性增殖,獲得大量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此過程稱基因克隆。重組的DNA分子也能夠在
PCR實驗技術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 【原理】&nb
一滴殘留在裙子上的精液使得美國總統Bill Clinton不得不坦承他與白宮實習生有不正當的關系。因為他知道現在的生物科技就連一個精子也能被用來做為證據。這種將極微量的生物標本化為可供鑒定的現代技術正是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
本方案和方案 4 是以變性質粒 DNA 為模板,使用兩條寡核苷酸和高保真聚合酶引導 DNA 合成。本方案中,經多輪熱循環全長雙鏈質粒 DNA 將以線性形式擴增,產生一種 DNA 雙鏈上帶交錯缺口的突變質粒(Hemsleyetal.1989)。本實驗來源于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下冊,作者:〔美〕J
5.核酸探針雜交技術原理 根據完成雜交反應所處介質的不同,分成固相雜交反應和液相雜交反應。固相雜交反應是在固相支持物上完成的雜交反應,如常見的印跡法和菌落雜交法。事先破碎細胞使之釋放DNA/RNA然后把裂解獲得的DNA/RNA固定在硝基纖維素薄膜上,再加標記探針雜交,依顏色變化確定結果,該法是
一. DNA的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分析限制性內切酶能特異地結合于一段被稱為限制性酶識別序列的DNA序列之內或其附近的特異位點上,并切割雙鏈DNA。它可分為三類:Ⅰ類和Ⅲ類酶在同一蛋白質分子中兼有切割和修飾(甲基化)作用且依賴于ATP的存在。Ⅰ類酶結合于識別位點并隨機的切割識別位點不遠處的DNA,而Ⅲ類酶
實驗步驟 一、桿狀病毒表達載體 最簡單的經典桿狀病毒表達載體是一個重組的桿狀病毒,其基因組含有一段外源核酸序列,通常為編碼目標蛋白質的dDNA,在多角體蛋白啟動子控制下進行轉錄。這個嵌合的基因由多角體蛋白啟動子和外源蛋白編碼序列組成
一. 實驗目的1. 掌握DNA指紋圖譜技術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過程2. 學習DNA的限制性酶切的基本技術3. 掌握瓊脂糖凝膠電泳的基本操作技術,學習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測定DNA片段的長度,并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二. 實驗原理1984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遺傳學家Jefferys及其合作者首次將分離的
第八章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和擴增產物克隆第一節 概 述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鏈反應)是一種選擇性體外擴增DNA或RNA的方法.它包括三個基本步驟: (1) 變性(Denature):目的雙鏈DNA片段在94℃下解鏈; (2) 退火(Annea
定義 聚合酶鏈式反應簡稱PCR(英文全稱: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鏈式反應具體內容點擊: 聚合酶鏈式反應,簡稱PCR。聚合酶鏈式反應,其英文Polymease Chain Reaction(PCR)是體外酶促合成特異
第五節 PCR各處應用模式 一、兼并引物(Degenerate Primer)PCR 密碼子具有兼并性,如表22-4,單以氨基酸順序推測編碼的DNA序列是不精確的,但可以設計成對兼并引物,擴增所有編碼已知順序的核酸序列。用兼并引物時寡核苷酸中核苷酸序列可以改變,但核苷酸的數量應相同。兼并度越低,
DNA的變性 DNA的復性 核酸分子雜交 變性(denaturation)和復性(renaturation) 是雙鏈核酸分子的二個重要物理特性。也是核酸研究中經常引用的術語。雙鏈DNA,RNA雙鏈區,DNA: RNA雜種雙鏈(hybrid duplex)以及其它異源
從墳墓到實驗室 2014年,在危地馬拉,骨骼遺骸并不是從萬人冢里搜集的唯一生物材料。在我和我的田野學校同學挖掘圣馬科斯山坡上尚無標記的墳墓的時候,同在現場的另外一處,危地馬拉法醫人類學基金會(FAFG)的社會人類學家們,正在采集活人的DNA樣本。他們搭設了一個大帳篷,用口腔拭子采集當地公民的唾
目的 : 采用堿變性法,學習小規模制備質粒DNA的技術原理 : 堿變性抽提質粒DNA是基于染色體DNA與質粒DNA的變性與復性的差異而達到分離目的。在pH值高達12.6的堿性條件下,染色體DNA的氫鍵斷裂,雙螺旋結構解開而變性。質粒DNA的大部分氫鍵也斷裂,但超螺旋共價閉合環狀的兩條互補鏈不會完
科技日報2007年12月20日訊 人類基因組測序工作的最終完成,花費了全球6個國家的頂尖科學家們10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及30億美元的財力。雖然不斷有科學家報道他們關于治病基因的發現成果,但含有30億堿基對的人類基因組數量太龐大,基因療法距離實際運用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等待。幾十年來,不斷有科學家認為,基
一、限制性內切酶限制性內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RE)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具酶之一。它是一類核酸水解酶,能識別和切割雙鏈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一)命名原則限制性內切酶大多從細菌中發現,根據來源進行命名,限制酶的第一個字母(大寫,斜體)為宿主菌的屬名,第二、第三
四、核酸探針的標記和檢測 分子雜交是核酸鏈間堿基配對規則的一種結合方式,是核酸的重要理化特性。利用分子雜交這一特性來對特定核酸序列進行檢測,必須將雜交鏈中的一條用某種可以檢測的分子進行標記,這條鏈就稱為核酸探針。因此,核酸探針的制備是分子雜交技術的關鍵。最早采用的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核酸探針標記方法是
四、核酸探針的標記和檢測 分子雜交是核酸鏈間堿基配對規則的一種結合方式,是核酸的重要理化特性。利用分子雜交這一特性來對特定核酸序列進行檢測,必須將雜交鏈中的一條用某種可以檢測的分子進行標記,這條鏈就稱為核酸探針。因此,核酸探針的制備是分子雜交技術的關鍵。最早采用的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核酸探針標記方法是
實驗材料 帶 hsdR17 基因型的感受態大腸桿菌菌株試劑、試劑盒 ATP含有四種 dNTF 的混合溶液誘變緩沖液NaOHNaACTE噬菌體 T4DNA 連接酶噬菌體 T4 多核苷酸激酶DpnI 限制性內切酶熱穩定 DNA 聚合酶瓊脂糖凝膠寡核苷酸引物質粒 DNA儀器、耗材 帶障蔽的自動微量移液器用
DNA電泳(主要內容如下) Preparation of Agarose Gel and Electrophoresis Extraction of DNA From Agarose Gel Extraction of DNA f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