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除藻源性黑臭的應急處置措施
水體富營養化和藍藻水華是我國長江中下游淺水湖泊面對的重大水環境問題。藍藻水華大量聚集死亡會產生黑水團,伴隨著黑臭、高營養鹽濃度和低溶解氧,對水體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并可能導致城市供水危機。為了保障飲用水源地的生態和供水安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史小麗研究小組在“十三五”巢湖國家水體污染治理重大專項的支持下,研究了快速消除藻源性黑臭的應急處置措施。 藻源性黑水團中的黑色物質主要是FeS,厭氧條件會造成底泥中的Fe2+大量釋放,臭味主要來自于揮發性有機硫化合物(VOSCs),包括二甲基三硫化物(Dimethyl Trisulfide,DMS)和烷基硫化合物(Alkyl Sulfide)。研究首先在有底泥和湖水的中試裝置內添加了大量藍藻,模擬了藻源性黑水團的發生;隨后比較了三種氧化劑和兩種絮凝劑對黑水團的處理和水質改善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集成強氧化劑和絮凝沉淀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藻源性黑臭物質。首先加入50 mg/L ......閱讀全文
快速消除藻源性黑臭的應急處置措施
水體富營養化和藍藻水華是我國長江中下游淺水湖泊面對的重大水環境問題。藍藻水華大量聚集死亡會產生黑水團,伴隨著黑臭、高營養鹽濃度和低溶解氧,對水體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并可能導致城市供水危機。為了保障飲用水源地的生態和供水安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史小麗研究小組在“十三五”巢湖國家水體
水專項巢湖項目科研人員對水源保護區藍藻水華的應急處置
近日,在持續西南風的驅動下,巢湖重污染的西湖區所形成的大量藍藻水華隨湖流飄向巢湖市唯一的水源保護區,形成了局部水域的藍藻水華,并在湖岸帶堆積,嚴重威脅巢湖市第一、二水廠取水口水質。 針對此危急情況,水專項巢湖項目第5課題“湖泊水源保護區物理-生態凈化與水質保障技術及工程示范”的
MEP智能工程法資源化利用氮磷,治理黑臭和藍藻
黑臭河湖生態恢復MEP智能工程法發布會日前在京召開。MEP水污染治理智能工程技術發明人范凈表示,MEP智能工程法采用MEP環境疫苗智能膜在河湖末端直接控制微生物的環境影響。這一技術已取得12項國家發明專利,可以使氮磷等富營養物質得到資源化利用,消除黑臭。 據了解,目前,我國一些水污染治理設施的
一站式治理黑臭河湖-選擇性消滅黑臭的微生物“元兇”
鴨舍邊上的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工程示范基地 張巷浜黑臭抗體形態圖片 江蘇連云港市郊,穿過一片稻田,是交錯縱橫的河道,河道旁是17棟鴨舍。“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態工程技術在城市黑臭河流的應用”項目試驗基地,就在鴨舍的對面。 蘇州汾湖微生物防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范凈告訴記者,沖洗鴨
一站式治理黑臭河湖-選擇性消滅黑臭的微生物“元兇”
江蘇連云港市郊,穿過一片稻田,是交錯縱橫的河道,河道旁是17棟鴨舍。“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態工程技術在城市黑臭河流的應用”項目試驗基地,就在鴨舍的對面。 蘇州汾湖微生物防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范凈告訴記者,沖洗鴨舍的水里有鴨糞、殘存飼料等物質,直接排入河流中,加上農田尾水,導致河水富營養
這些黑臭河道蝶變秘訣何在?
上海首批“最美河道”呼之欲出。近日,首屆上海市“最美河道”系列創評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一個細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最美河道”入圍者中,竟然一半以上有“黑臭史”。據悉,這些河道或被列入上海56條段建成區黑臭水體,或身居2017年1864條段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名錄。上海市河長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
建立黑臭河長效管理機制
當前,很多地方都很重視黑臭河污染問題,采取河道清淤、河水置換等措施對河道進行治理,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每到夏季,伴隨氣溫升高,一些地方河流還是會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相關信訪舉報增加。 筆者在處理黑臭河環境問題過程中發現,黑臭河整治效果之所以不理想,有認識不到位的因素,也有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只有
4年減排,遼河初別黑臭
編者按:“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指標,是政府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當前,節能減排形勢十分嚴峻,特別是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快速增長,一些被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耗強度、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緩甚至由降轉升,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下降趨勢
黑臭水體治理需要“組合拳”
業內人士表示,治理黑臭水體要避免陷入重治理、輕保持,重晚期、輕長效的誤區,重視長效的治理模式,針對不同河流特點,將現有技術集成,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 ●我國的河道黑臭水體治理,應當和海綿城市建設有機結合,同時,還應當綜合管網建設、污水處理、污泥處置等 ●黑臭水體治理,模式比技術更重要
湖北高校研發出治污新科技-20天黑水變清
據三峽大學1月5日消息,由該校與湖北工業大學科研人員聯合自主研發的“GCR淡水生態修復設備(樣機)”日前正式發布。? ? 據介紹,“GCR淡水生態修復技術”全稱為“黑臭水體氣相協同原位生態修復技術”,主要針對基本實現外源性污染攔截的、低流速的河、湖、庫等黑臭水體,以不同性質的水、氣等無毒物質作為
四川“水十條”出爐-成都2017年底消除黑臭河
12月7日,記者從四川省環保廳處獲悉,省政府日前召開的第10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四川省工作方案》,到2020年,全省水環境質量將得到階段性改善。到2030年,力爭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 讓老百姓“頭疼”的黑臭河,將逐步消除。2017年底前,成都市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管住一好一壞-保飲水治黑臭
近日,由生態環境部與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組成的2018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督查組公開通報了濟南市、煙臺市、西安市等19個地市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督查情況。 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戰役,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保專項行動已經完成了現場督查的相關工作,針對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的集中式
國外黑臭河道治理典型案例與技術路線探討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文)指出:“要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針對我國水環境的嚴峻形式,國務院于2015年4月份頒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
廣州河涌水質監測首次引入“黑臭”指標
6月12日是廣州市環境保護局官網每月發布河涌水質監測信息的日子。細心的市民發現,市環保局本次發布內容有所調整,發布的河涌數量從50條(54段)增加為60條(64段),監測點由原來的64個增加至121個,并且還可以直觀地了解河涌是否“黑臭”,從而了解各條河涌治理后的差別
學者鑒定出十株噬藻體,為巢湖藍藻水華找到天敵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周叢照教授課題組,從巢湖成功分離五株侵染偽魚腥藻Chao 1806的噬藻體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進化多樣性及它們在巢湖自然水體中的相對豐度,并以這五株實驗室純化的噬藻體基因組序列作為參考基因組,鑒定了10株尚未培養的噬藻體。相
南京地理所太湖藍藻水華監測、預警與控制研究獲進展
太湖是著名的大型淺水富營養化湖泊。長期受富營養化和有害藍藻水華的影響,嚴重影響太湖的飲用水供水安全與生態系統健康。雖然自2007年太湖藍藻危機事件以來,控源截污做了相當多的工作,但是有害藍藻水華還是頻繁和持續地出現。 為了減輕太湖藍藻水華引發的污染,確保飲用水供水安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
廣西整治黑臭河-開展直排口截污行動
長期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污水管網建設比較滯后,城市生活污水大量直接排入就近的河道,形成了一些城市黑臭內河,長期影響周邊群眾生活。 2014年以來,特別是2015年全區開展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污水直排口截污“百日行動”后,情況大為改觀:2015年,廣西境內39條主要河流的72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
南京建鄴區幸福河等5條河明年除黑臭
建鄴區5條河將實施生態治理,水里種草放魚,水泥駁岸改為覆蓋草皮的生態駁岸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從南京市建鄴區住建局水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指揮部了解到,明年亞青會之前包括幸福河、南湖東河、忠字河、南湖南河、南湖北河等五條河流將基本扭轉黑臟臭現象。 家門口的幸福河要整治了 黑藻、大團泡
太湖2011年藍藻水華情勢會商舉行
3月18日下午,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與江蘇省水利廳舉行了太湖2011年藍藻水華情勢會商會。南京地理所有關專家、科技處負責人以及江蘇省水利廳相關業務部門領導、江蘇省水利科學院和江蘇省氣象臺有關專家參加了會議。 會商會上,南京地理所孔繁翔研究員分析了2010-2011年太湖
藍藻水華機理研究迎來新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87.shtm
五水共治百城擂臺之杭州篇:三年消除47條黑臭河
三年目標: 到2016年,杭州市黑臭河道全面消除,需納污地區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全覆蓋;50%以上的水體達到Ⅲ類水質標準。全市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達到良好以上,區、縣(市)行政區交接斷面消除劣Ⅴ類水質,且出境水質不劣于入境水質。城區達到10年一遇防澇標準,重點
湖泊藍藻水華生態災害形成機理的基礎研究項目通過驗收
近日,科技部基礎研究司主持了973計劃“湖泊藍藻水華生態災害形成機理及防治的基礎研究”項目結題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孫鴻烈院士等組成,項目依托單位中國科學院代表參加了會議。 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吳慶龍代表項目重點匯報了計劃任務完成情況、研究水平和創新
江蘇以每年治理100條的速度清除河道黑臭現象
2013年,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每年整治100條河流,計劃用3年時間,基本消除城市河道黑臭現象。截至2014年,江蘇整治城市河道長度超過890公里,投入資金超過110億元。 江蘇濱江臨海,水系發達,河網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水域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6.8%,具有“水鄉江蘇
溫州網友推薦黑臭河段供環保局長“游泳試污”
網友推薦的環保局長游泳河段 權威發布 以環保局長帶頭下河游泳作為河水治理好的標準 溫州網友推薦黑臭河段“游泳試污” 環保局回應: 4年內消除溫瑞塘河劣5類水 要達到國家的游泳標準很難 5月2日,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提出一個“治污新標準”:“檢驗溫瑞
黑枸杞到底有多“黑”
冬蟲夏草、天山雪蓮、昆侖雪菊……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和養生保健意識的提高,這類“高大上”的中藥、民族藥,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其中,有些大多數人之前沒聽說過名字的,在被冠以珍稀、野生、高海拔等極具煽動性的形容詞后,價格一路走高。 近日有讀者反映自己高價購買了一種被譽為“軟黃金”、具
江蘇采取嚴密措施扎牢防控“藩籬”
“今年隊里打撈的藍藻明顯比去年少,但是隊員的工作量卻變大了,因為水環境變好,水草多起來了。”江蘇省無錫市華莊街道許仙港打撈點隊長殷阿度說。 監測數據印證了殷阿度的說法:截至今年8月底,太湖流域水質總體穩定,藻情主要指標好于2017年同期,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未發生大面積湖泛現象。 不過,從日
廣東東莞內河涌要除黑臭-2015年水質要達地表水V類標準
昨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東莞市內河涌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等內容事項。記者了解到,按照規定,東莞各鎮街每年要完成1條以上的河涌治理,計劃到2015年底開展治理的內河涌要消除黑臭現象,水質基本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 為督促各鎮街加快完成河涌整治工作,會議審議通過《東莞市內河涌水環境綜合整
海河藍藻今夏又來-流動性差、河水污染是主因
近年來,每到夏季,我國一些河流湖泊就會暴發藍藻。藍藻暴發不僅會使水面形成腥臭浮沫、造成魚類大量死亡,更嚴重的是,有些種類的藍藻還會產生毒素,甚至會造成水源地水質惡化、自來水停用。 藍藻暴發性繁殖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直接后果。水體的富營養化分為天然和人為兩種,近年出現的藍藻暴發被普遍認為是人為富
浙江溫嶺一河流氨氮超標五倍-河水黑臭如墨汁
氨氮最高值比五類水標準高近百倍 “猶如墨汁的臭河水”、“原本的游泳池變成糞坑……”說起鎮里的車路橫河,臺州溫嶺市石橋頭鎮的居民只會連連搖頭,有些居民甚至直接用“墨河”來稱呼它。 經過環保部門對水樣的檢測,發現水體PH值正常,并不含酸堿,而氨氮、總磷等指標則不達標,氨氮最高值甚至比
太湖藍藻水華及湖泛監測預警新平臺啟動試運行
2019年5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湖泊生態系統動力學團隊研發的新一代“太湖藍藻水華及湖泛監測預警平臺”啟動試運行。 該平臺由南極地理所、中科天啟遙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面對太湖藍藻水華及“藻源性”湖泛災害突發性強的特點,旨在解決太湖水環境預報的時效性、準確性和自動化問題。平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