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2012年8月1日】2011年9月29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利用目標飛行器的實驗支持能力,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開展了三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研究,截至目前,相關科學實驗與應用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實現“看得更清、分得更細” 由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的高光譜成像儀,是目前我國空間分辨率和光譜綜合指標最高的空間光譜成像儀,可實現納米級光譜分辨率的地物特征和性質的成像探測。 相對傳統的多光譜遙感受到光譜通道數量和光譜分辨率的限制,高光譜遙感通過連續測量地物相鄰的光譜信號,可以反映不同地表物質與電磁輻射相互作用的差異,因此在農情監測、作物估產、國土資源調查、環境評價和監測、城市動態變化監測、地質調查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同時,與目前國際上尚在運行的衛星高光譜遙感器(如:......閱讀全文
天宮一號空間儀器實驗應用取得豐碩成果
內容摘要:該套設備由帶電粒子輻射探測器、軌道大氣環境探測器和空間環境控制單元共3臺儀器組成。目前,三個實驗樣品共計在軌開展實驗19次,其中等溫變壓實驗12次,自然結晶實驗6次,地面同步開展實驗,通過天地對比發現重力對結晶實驗過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 2011年9月29日,我國在
專家解讀天宮一號:應該稱其為迷你空間實驗室
距離天宮一號發射之期越來越近,你能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嗎——幾乎家喻戶曉的神舟系列,我們知道它是飛船,那么即將升空的天宮一號,應該叫它什么?“目標飛行器”還是“空間站”?“目標飛行器”因對接任務而得名 9月20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我國將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
天宮一號三大空間科學實驗獲重要成果
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發射升空至今,已在軌運行300多天,其間,天宮一號開展了地球環境監測、空間環境探測、復合膠體晶體生長等三方面的科學實驗,并獲得大量珍貴實驗數據。昨天(8月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發布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成果,其中大部分已廣泛應用于
“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演練完成
“天宮一號” 神舟八號將于明年發射 歷時近50天的載人航天工程第五次發射場合練任務近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獲悉,本次合練是我國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任務準備過程中的一次綜合演練,為進一步優化測試發射流程、組織指揮方案及系統接口提供了依據,給交會對
“天宮一號”空間站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
天宮一號模型 [電視截圖] 在1月25日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由我國科研工作者研發的太空試驗站“天宮一號”的出現掀起了晚會的高潮。這個龐然大物究竟對我國的太空探索起著怎樣的作用呢?25日,記者連線上海航天局科研四部部長葉勛,據他介紹,上海航天人將為計劃于2010年發射的“天宮一號”提供資源
天宮一號將有哪些科學實驗?
借助太空特殊的環境,利用空間飛行器的特殊平臺,科學家們可以開展許多地面上無法實現的科學實驗和研究活動。實際上,這也是人類探索太空、建立空間站等航天平臺的終極目標之一。 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空間應用系統的任務就是充分利用特殊的空間環境、空間資源,在飛行器提供的條件下開展各項空間科學實
天宮一號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2012年8月1日】2011年9月29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利用目標飛行器的實驗支持能力,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開展了三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研究,截至目前,相關科學實驗與應用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實現
天宮一號將首度驗證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6月初,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上海航天天宮一號試驗隊就已奔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盡管有些隊員還是剛辦過集體婚禮的“新人”。來不及度蜜月,上海航天的年輕人就為“天宮”的發射全力以赴。那么,在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項目上,上海航天將承擔起哪些重大任務呢?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
中國成功發射天宮一號-開啟太空探索空間站時代
中國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將無人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送入低地球軌道,在相繼實現航天員上天、太空行走之后,為建設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載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 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中央領導人來到位于北京的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目睹了這次非同尋常的太空發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改進后的“長征二號FT1”
天宮一號轉正飛行
北京時間12月15日9時52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從偏航模式轉為三軸穩定對地飛行姿態后,進行了有害氣體測試等一系列定期巡檢項目的檢測。目前,天宮一號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各項應用載荷在軌實驗工作進展順利。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11月20日轉入長期運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到天宮空間站,”太空家園“不再是夢
三年前的今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受控離軌并再入大氣層,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畫上圓滿句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示意圖 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先后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完成4次交會對接,成功支持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突破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
專家稱天宮一號需加裝護甲在軌躲避空間碎片
當大多數人還不清楚“空間碎片”為何物時,9月24日美國報廢衛星殘片撞向地球的消息,卻讓全世界的人都明顯感受到了來自太空的威脅。按照美國宇航局(NASA)的公布數據,目前會對人類空間活動產生影響的空間碎片,就有近2萬個。 9月29日晚上,中國首個空間試驗平臺天宮一號將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
天宮空間站開啟新時代
2022年5月起,中國空間站工程將進入建造階段。建成后的中國空間站由3個艙段、2艘載人飛船和1艘貨運飛船構成,總質量近100噸,裝載著空間生命和生物科學、材料科學、燃燒和微重力流體科學、基礎物理等領域的大量先進實驗裝置。 2022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航天員王亞平“被迫”請假。此時,她已在距
“神九”有望有人對接“天宮一號”
據中國軍網8月6日消息,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參試人員和飛行產品此前已集結酒泉發射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據了解,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天宮一號”會合。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對載人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檢測和質量評審,完成
天宮一號將于本月下旬發射
記者昨日(9月19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獲悉,世所矚目的“天宮一號”將于本月下旬在該中心發射,目前各系統的準備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 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空間試驗站,“天宮一號”也被稱為目標飛行器,其任務是為隨后發射升空的“神八”、“神九”、“神十”建立一個追擊的目標,分別完成在太空的
天宮一號等待神舟九號到訪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最新透露,目前,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正在太空遨游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6月初降軌至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對接軌道,在軌運行正常,就等神舟九號攜3名中國航天員前來拜訪。這也將是天宮一號首次迎接航天員。 自去年9月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之“天極”望遠鏡(一)
說到望遠鏡,你會首先想到什么?——雙筒?“牛反”?亦或是高大上的“哈勃”? 各種光學望遠鏡(左上:雙筒望遠鏡;左下:天文愛好者常用的望遠鏡;右:哈勃空間望遠鏡) 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更高端的,它的名字叫“天極”,即將隨著“天宮二號”一起上天,去探測宇宙中的伽馬射線。 什么?說到伽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之“天極”望遠鏡(二)
與引力波共舞? 沒錯,就是年初刷屏的引力波!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百年前的預言,人們嘗試探測它已有半個世紀之久了。 2016年2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aLIGO)宣布歷史性地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編號GW 150914),使人類正式進入了引力波天文學時代…也讓我們見識了全球科普大刷屏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之“天極”望遠鏡(三)
“天極”望遠鏡做什么?“天極”:偏愛伽瑪暴的小蜜蜂 我們知道,人的眼睛對光的偏振狀態是不能分辨的,但某些昆蟲的眼睛對偏振卻很敏感。 比如蜜蜂有五只眼:三只單眼、兩只復眼,每只復眼包含有6300個小眼,這些小眼能根據太陽的偏振光確定太陽的方位,然后以太陽為定向標來判斷方向,所以蜜蜂無論
“時間芯片”將搭載“天宮一號”入太空
今天,100個對28年后城市生活最具前瞻性的創想在得到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夫婦、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等知名學者的肯定后,被封存于一枚特殊的芯片中,作為我國首個空間站“天宮一號”的首個搭載物品,遨游太空。 這100個創想產生于“威盛中國芯·時間芯片——未來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總裝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今天表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個空間交會對接目標——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總裝,目前已全面轉入電性能綜合測試階段。在完成一系列電性能、力學性能和熱性能測試后,飛行器將于2011年發射進入預定軌道,之后發射的神舟八號飛船將與之交會對接。 據了解,20
天宮一號將對地球進行光譜探測
10月4日,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獲悉,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善從表示,天宮一號將安排開展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環境探測和對地觀測三個方面的空間科學實驗。在對地觀測方面,天宮一號將實驗一種高分辨率光譜相機,實現對地球進行光譜探測。 光譜觀測設備注重實驗性質 據介紹,這次天宮一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9月29日,隨著天宮一號于29日21時16分發射升空,中國向空間站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7次飛行,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的第8次發射。 秋夜的酒泉衛星發射場上星光閃耀,全新改進的長征二號FT1火箭點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紅了大漠長空
“天宮一號”今日發射-完成使命后將落入海中
綜合報道,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日(9月29日)將擇機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正式開始實施。據悉,“天宮一號”將分別與隨后發射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從而建立第一個中國空間實驗室。 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在酒泉衛星發射
發射六周年!回顧天舟一號任務精彩瞬間
天舟天舟,天河行舟 奔赴寰宇,筑夢天宮 “天舟” 一個浪漫的名字 承載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 6年前的今天 天舟一號成功發射 作為貨運飛船 它被大家親切的稱為 “快遞小哥” 今天我們就一同回顧 天舟一號任務精彩瞬間 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
天宮一號:豈止一個飛天夢
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天宮一號瞄準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窗口前沿發射。全球矚目的天宮一號即將奔向太空,正如一些外國媒體所評價的那樣:中國人朝實現全面載人航天飛行能力邁出意義非凡的一步。 與美蘇曾經發射的空間站相比,將作為小型空間實驗室的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在即-精確測軌如何實現?
3月30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發布公告顯示,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平均高度已下降至189.5公里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81.8公里、遠地點高度約197.2公里、傾角約42.68度。《中國科學報》記者查實,2017年3月13日起該網站每周發布天宮一號飛行狀態數據,到今年3月14日開始每天發布。
神八與天宮一號明晨交會對接
據央廣《中國之聲》報道 昨日(11月1日)5時58分07秒,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點火起飛,將“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神舟八號”飛船已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 根據軌道計算結果,神舟八號飛船于昨日6時7
專家稱天宮一號發射無特殊天氣要求
9月27日至30日“天宮一號”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公眾對空間站的關注度高漲。昨日(9月23日),航天任務與控制高級工程師徐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劉紅做客,與網友們共同解讀空間站。“只能待在地球附近”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它將分別與神舟八號、
“天宮二號”預計將在兩年左右時間內發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總設計師周建平3月4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天宮二號”預計將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發射,由于“天宮一號”狀態良好、可能延期服役,不排除會出現兩座中國“天宮”并存太空的情況。 作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設計壽命為兩年的“天宮一號”于2011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