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奧診所研究發現新的帕金森癥診斷技術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與Banner Sun健康研究院(Banner Su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的一項最新的共同研究成果,唾液腺檢測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帕金森癥診斷方法。梅奧診所與Banner Sun健康研究院發現帕金森癥診斷新方法“我們先前的研究顯示,在帕金森癥患者尸檢中經常發現與帕金森癥有關的異常蛋白質出現在唾液腺中,”領導了這項研究的梅奧診所Charles Adler博士說。“我們的研究首次論證了通過檢測唾液腺來診斷帕金森癥的價值。對健在的患者做出診斷是我們了解并更好地治療患者的努力中一個重大的進步,因為目前還沒有帕金森癥診斷檢測方法。”梅奧診所的這項研究招募了15位平均年齡在68歲的帕金森癥患者,他們平均患病時間在12年以上,且唾液腺組織正常。研究采用兩種方式對唾液腺進行活組織檢查:即檢查頜下腺和小唾液腺。在研究中,11位采樣充足的患者中有9位檢測除了異常的帕金森癥蛋白。分析發現,小唾液腺檢測中陽......閱讀全文
Cell揭示帕金森癥的病根
在帕金森癥中,LRRK2(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基因突變很常見。現在Johns Hopkins大學的科學家們,解析了這一致病因素摧毀大腦細胞的具體機制。這項研究于四月十日發表在Cell雜志上。 “這對于帕金森患者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成果,”Johns H
帕金森癥起源觀念受到挑戰
帕金森病影響著世界上大約七百萬到一千萬的人口,患上該病就意味著會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并出現一些精神紊亂癥狀以及認知損傷。普遍觀點認為,帕金森病是由于線粒體功能障礙引起,相關閱讀:Nature發布帕金森病研究重要發現;Science揭示帕金森病病因基礎。然而,最近在果蠅中的一項研究顯示,發生在帕金森
帕金森癥新療法在Sicence公布
根據最近由來自匹斯堡大學醫學院作出的一項研究成果,一類在3%-4%帕金森癥患者中表達的基因對于其疾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一基因叫做LLRK2,此前認為該基因的突變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然而,根據最近的這項研究,研究者們認為其重要性比原先認為還要大。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Tra
Cell綜述:帕金森癥的遺傳機制
現代生物學多種遺傳學研究技術和方法能幫助科學家們識別某種疾病中的不同遺傳變異,Cell雜志以“SnapShot: Genetics of Parkinson’s Disease”為題,介紹了與帕金森癥(PD)疾病發展有關的多種相互獨立的基因和遺傳位點,希望能從中找到更為有價值的治療靶點。 帕金
帕金森癥和多動癥相關的新突變
最近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多巴胺信號和多巴胺轉運蛋白功能的改變,與神經和精神疾病有關,包括早發性帕金森癥和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 康奈爾大學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博士后研究人員Michelle Sahai指出:“目前
Brain-Behav-Immun:腦部炎癥與帕金森癥狀
近日,研究人員發現和促炎癥生物標志物與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焦慮癥狀的嚴重程度之間有聯系。密歇根州立大學人類醫學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測量了帕金森氏癥患者和對照組成員的腦脊液樣本中炎癥標志物。 神經發炎的程度與嚴重地抑郁,疲勞和認知障礙相關,即使在排除因素如年齡,性別,病程后,這一相關性還存在。
JPD:帕金森癥的起源——腸道還是大腦?
近日,在《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論文中,科學家們猜測帕金森癥可以分為兩種亞型:第一種起源于腸道的外周神經系統(PNS)并擴散到大腦;第二種起源于大腦或者通過嗅覺系統進入大腦,然后擴散到腦干和周圍神經系統。 來自丹麥奧爾胡斯大學醫
《科學》重磅!帕金森癥關鍵毒性物質被找到!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這種疾病的一種關鍵特征是受損的α-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在帕金森病患者體內的一種被稱作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腦細胞中堆積。 近日,一項發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首次發現帕金森病背后關鍵性毒性物質。在12月15日《Science》上“Struc
5基因變異會增患帕金森癥風險
11月在線出版的《自然—遺傳學》期刊上,兩個獨立的研究小組分別報告:5種普通的基因變異會增加罹患散發型帕金森氏綜合征的風險。這兩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有關帕金森氏癥的最大規模的遺傳相關性研究,深化了我們對普通變異增加普通人群發生帕金森氏癥風險的認識。 帕金森氏癥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在世界上65
Nat-Commun:治療帕金森癥的新方法
最近,來自科隆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們發現了帕金森癥的新的發病機制,可能有助于針對性的療法的開發。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腦中特定數量的,分泌多巴胺的神經細胞的死亡。由此導致的多巴胺缺乏會導致諸如靜息性震顫,
意大利科學家研發帕金森癥基因療法
帕金森癥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并為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壓力。從全球對老齡化社會的研究看,帕金森患病率逐年遞增,為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帕金森癥的治療,是當前國際生命健康領域重要研究課題之一。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的研究認為,患者大腦中的α-突觸核蛋白等毒性物質
JEM:帕金森癥新靶點——CD95
帕金森癥(parkinson disease)是目前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見的一類神經退行性疾病,而目前的醫療水平并不能有效治療這類疾病。神經炎癥被認為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關鍵因素。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小神經膠質細胞以及浸潤的外周淋巴細胞對神經系統中多巴胺能神經元(DN)的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然而,神
帕金森癥高危突變的影響是可逆的
富含亮氨酸重復激酶2(LRRK2)基因突變,是帕金森氏癥最常見的遺傳原因。LRRK2是一種多功能的蛋白質,影響許多的細胞過程,并被證明可結合微管。有缺陷的微管軸突運輸,被認為可引起帕金森氏癥,但是LRRK2突變是否影響這一過程并介導發病機制,尚不清楚。 在帕金森氏病慈善機構Parkinson'
基因芯片發現帕金森癥相關的新基因
最近,科學家利用來自18,000多名患者的數據,發現了20多個帕金森病相關的遺傳風險因子,包括6個以前沒有報道過的。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4年7月27日的《Nature Genetics》,該研究部分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在NIH實驗室內完成。 本文資深作者、NIH國家老齡化研
實驗性藥物能阻止小鼠帕金森癥的惡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類似于用來治療糖尿病的化合物的實驗性藥物,該實驗性藥物可以減緩小鼠帕金森癥本身及其癥狀的惡化。 在用人類腦細胞培養物和活體小鼠模型進行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報告說該藥阻斷了帕金森癥標志性的腦細胞降解,預計今年將開始該藥的臨床試驗。約翰霍普金斯大
Commun-Biol:新研究未來有望解析帕金森癥的病因
治療帕金森病的最大困難之一了解其何時開始發生。如今,來自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和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Communication Biology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可能有助于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首次觀察到帕金森氏病關鍵蛋白“α-突觸核蛋白”如何隨時間變化,并能夠對蛋白質聚集的初始階
-福音!FDA批準艾伯維帕金森癥長效療法上市
隨著老年化社會的進程,醫藥企業都越來越重視如帕金森癥、阿爾茲海默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然而,限于目前醫學界對這類疾病認識水平,這類藥物也一直是醫藥產業界的重災區。不過,最近艾伯維宣布公司開發的用于治療晚期帕金森癥患者運動波動的藥物DUOPA獲得FDA的上市批準,這一利好消息無疑對今后生物醫藥
研究人員發現新型潛在帕金森癥生物標記物
--帕金森癥一直是腦部疾病的一大難題,特別是帕金森癥和癡呆癥并發會使得病人情況更加復雜。 最近一項發表在PLoS ONE上的研究結果顯示一種參與神經酰胺代謝的脂類有可能成為潛在的低認知損傷型帕金森癥生物標記物。來自梅約醫學中心的Michelle Mielke介紹這一成果時表示,帕金
JPD:帕金森癥患者容易患胰島素耐受癥
根據最近發表在《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幾乎有三分之二的非糖尿病,帕金森癥患者會出現胰島素耐受的癥狀,盡管他們的血糖水平正常。 血糖耐受性的下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帕金森癥的發病風險因素,而且血糖耐受性也被認為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理性
梅奧診所研究發現新的帕金森癥診斷技術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與Banner Sun健康研究院(Banner Su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的一項最新的共同研究成果,唾液腺檢測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帕金森癥診斷方法。梅奧診所與Banner Sun健康研究院發現帕金森癥診斷新方法“我們先前的研究顯示,在帕金森癥患者尸檢中經
研究發現帕金森癥線粒溶酶體胞吐的全新病理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劉興國課題組和浙江大學田梅課題組合作,在誘發帕金森癥的臨床藥物氟桂利嗪的機制研究上取得進展。相關研究4月13日發表于《科學進展》。該研究的帕金森癥表型部分與中山大學教授黎明濤團隊合作完成,線粒體自噬部分與南開大學教授陳佺團隊合作完成,并得到鄭州大學等多個
新發現:胃部感染和帕金森癥有密切關聯
研究人員報告稱,常見細菌感染人類的胃與帕金森病的癥狀惡化有重大關聯。 帕金森病是世界上第二種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引起肢體震顫,減少運動的協調性。該病的原因仍然未知,醫生目前只能治療疾病的癥狀。 馬來西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一小群帕金森癥患者,他們有的攜帶,有的未攜帶感染幽門螺桿菌的胃粘
腸道中居然存在帕金森癥的生物標志物?
生物谷BIOON/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種使人衰弱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損害了全球數百萬老年人的運動功能。通常情況下,PD患者會在運動癥狀發作前數年出現胃腸功能紊亂的癥狀,例如便秘等。 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大腦進行檢查后的結果顯示,控制運動的大腦細胞中存在著α-突觸核蛋白(α-Syn)團塊。在
200年間,我們對帕金森癥的認知“由淺入深”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首發癥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導致生活不能自理。作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殺手”,帕金森病僅次于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且有年輕化趨勢。 對帕金森疾病的核心病理
Movement-Disorders:帕金森癥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系
最近,研究者們找到額外的證據表明帕金森癥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系。 這些發現能夠幫助我們通過檢查腸道微生物的變化預測帕金森癥的發病風險,而且能夠通過人為調整腸道微生物種群結構起到治療帕金森癥的效果。 帕金森病的主要癥狀包括顫抖以及喪失精細調控能力,晚期有可能導致癡呆,行走困難以及慢性抑郁等等。
新型帕金森癥治療血液診斷方法準確率高達95%
澳大利亞科學家們最近開發出了一種能夠檢測帕金森癥的新型血液檢測方法。目前根據臨床試驗的數據,該檢測方法的準確率高達95%。 該檢測方法的工作機制是通過篩選血液中一種關鍵的生物標記物,從而幫助醫生們在患者患病早期進行及時的診斷與治療。 該項研究是由La Trobe大學的研究者們做出,他們已經得
帕金森癥患者早期體重減輕可能預示著病情加重
一項由馬薩諸塞州總醫院(MGH)領導的調查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早期體重下降與更快的疾病進展有關。雖然研究結果顯示帕金森病患者體重下降是很常見的——這是JAMA Neurology在三月份時發表的一項研究——但疾病過程中體重下降可能意味著更嚴重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我想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疾病
Nature-Neuroscience:又一種帕金森癥生物標志物
帕金森癥(PD)是一種使人衰弱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損害了全世界成百上千萬老年人的運動功能。通常,PD患者會在運動癥狀出現前幾年經歷胃腸功能紊亂,如便秘。 對PD病患者大腦的死后檢查表明,他們控制運動的腦細胞中散落著一種名為α-突觸核蛋白(α-Syn)形成的聚集物(團塊)。 近日,發表在Nat
Plos-One:狨猴可以作為研究帕金森癥的理想模型
德克薩斯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被稱為狨猴的小型猴子可以模擬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礙,晝夜節律變化以及認知障礙等癥狀。 通過開發一種可以模擬帕金森病的運動和非運動癥狀的有效動物模型,科學家們有更好的機會了解在疾病過程中導致大腦變化的神經回路的分子機制。解剖后的磁共振成像(M
《時代》評出2013年十大醫學突破-預知帕金森癥入選
感染艾滋病的新生兒獲得“功能性治愈” 今年4月份,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和麻省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首次實現了對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嬰兒的“功能性治愈”。最新研究成果為根治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鋪平了道路。 一般而言,醫生們會在分娩過程中,給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