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st DNA PreparationYeast Genomic Preparation (Gottschling Lab)Rapid method for yeast genomic DNA isolation Yeast DNA Preparation (rapid glass bead prep) (Hahn Lab) Yeast Genomic DNA Preparation (high quality DNA) (Hahn Lab) Yeast quick plasmid DNA Prep (Hahn Lab)Yeast "smash-&-grab" DNA Preparation (Fangman/Brewer lab) Yeast G......閱讀全文
酵母三雜交系統(yeast three-hybrid system)可用于分析蛋白質與 RNA 間的相互作用。在酵母三雜交系統中,RNA 蛋白質相互作用導致報道基因的轉錄,可以通過細胞生長、克隆顏色或特異的酶活性檢測蛋白質與 RNA 的相互作用。本實驗來源「RNA 實驗指導手冊」主編:鄭曉飛。實驗方
目的基因的亞克隆所謂亞克隆就是對已經獲得的目的DNA片段進行重新克隆,其目的在于對目的DNA進行進一步分析,或者進行重組改造等。 亞克隆的基本過程包括:(1)目的DNA片段和載體的制備;(2)目的DNA片段和載體的連接;(3)連接產物的轉化;(4)重組子篩選。&n
據美國《科學》網站6月18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借助模擬人體復制自身DNA方式的新技術,讓組建新基因變得更快更便宜。研究人員稱,一天組建一個新基因很快將成為現實,未來有望快速重寫微生物的基因,迅速合成新藥和燃料,也能在存儲領域“大展拳腳”。 傳統DNA制造方法是:拿出DNA核苷酸——堿基A、G、C
試劑、試劑盒緩釋肥乙酰丁香酮儀器、耗材盆缽植物支撐器LB 培養基通用型試管YEP 固體培養基TSIM 培養基實驗步驟一、材料1. 母體植株的生長( 1 ) 將母體植株種植于 12 , 7F ( 直徑為 13 cm) 的盆缽中,每盆 4 株。( 2 ) 用 Levingtons M2 培養
(12) RNA 洗脫緩沖液:20 mmol/L Tris-HCl ( pH 7.6),0.5 mol/L NaCl,10 mmol/L EDTA,2% ( V/V ) 苯酚(Tris EDTA 或 NaAc-EDTA 平衡),4°C 保存。(13) 7.5 moI/L 乙酸銨(NH4Ac):用 0
DNA(或脫氧核糖核酸)是我們的生命藍圖,儲存著身體發育和機能運作的遺傳學指令。DNA出現問題會使細胞發生突變,甚至引發嚴重的疾病。 細胞的DNA分子在持續受到外界環境的傷害,比如陽光、吸煙和輻射。但研究者們最近發現,細胞自己的內部環境對DNA來說也沒那么安全。Genetics雜志發表的一篇亮
眾所周知,在DNA、RNA和蛋白質的提取過程中,生物樣本的破碎和勻漿是關鍵的第一步。誰不想來個開門紅?當然,這并非易事。利用傳統的液氮研磨,不光費時費力,效果還不是太穩定。尤其在處理多個樣本時,面對那一堆研缽,手忙腳亂不說,交叉污染也是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世界那么大,你應該去看看。如今,機械的樣品裂
真核生物前體 mRNA ( pre-mRNA ) 的剪接分為兩步,即先從前體切去內含子,然后將兩個外顯子連接在一起形成成熟的 mRNA。本實驗來源「RNA 實驗指導手冊」主編:鄭曉飛。實驗方法原理剪接反應的典型做法是使用核提取物,即 S100 提取物補充 SR 蛋白或粗提取物的部分純化組
Salk研究所(Salk Institute)最近在《Genes & Development》發表文章,報道了nup98蛋白的一個新功能:除了控制細胞核內外的分子運動,它還能幫助血細胞發育,使未成熟的造血干細胞分化成許多特化的成熟細胞。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當其參與的分化過程受干擾時,就
施一公的實驗室施一公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 核心提示丨“這張幻燈片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得的。”在昨天上午的施一公研究組剪接體的三維結構RNA剪接的分子結構基礎重大成果發布會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施一公打開一張照片,如是說。 這個誕生了世界級頂尖成果的實驗室,究竟有
成功走出第一步:DNA提取 λ噬菌體是最早使用的克隆載體 ,λ噬菌體的基因組是一長度約為50kb的雙鏈DNA分子,它在宿主細胞有兩種生活途徑,其一是裂解生長,環狀DNA分子在細胞內多次復制,合成大量噬菌體基因產物,裝配成噬菌體顆粒,裂解宿主菌再進行下一次感染;其二是溶源性生長,
微生物的檢測,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在生產實踐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生長量測定法、微生物計數法、生理指標法和商業化快速微生物檢測簡要介紹了利用微生物重量,體積,大小,生理代謝物等指標的二十余種常用的檢測方法,簡要介紹了這些方法的原理,應用范圍和優缺點。 一個微生物細胞在合適的外界條件下,不斷的
研磨法 實驗方法原理 蔗糖酶( inver tase ) (β-D-呋喃果糖苷果糖水解酶) (
蔗糖酶( inver tase ) (β-D-呋喃果糖苷果糖水解酶) ( fructofuranoside fructohydrolase ) ( EC. 3 . 2 . 1 . 26 ) 特異地催化非還原糖中的α-呋喃果糖苷鍵水解, 具有相對專一性。不僅能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也能催化棉
細胞凍存技術 實驗室低溫保存設備包括:液氮保存箱、液氮罐、-140℃/-150℃深冷低溫保存箱、-86℃超低溫冰箱、程控降溫儀、低溫冰箱(-20℃、-30℃、-40℃)、藥品保存箱、疫苗保存箱、血庫冰箱、層析柜、防爆冰箱、防火冰箱等。 檢驗冰箱可靠性和制冷能力的方法:1、常規冰箱放置
FastDNA 試劑盒可從廣闊的各種來源中快速有效地分離出 genomic DNA,配套 FastPrep 儀器使用。動植物組織、細菌、海藻、真菌和其他許多標本,在 40 秒內容易被裂解。這個 benchtop 設備是一種專利性的垂直角度運動,這種運動
鳥兒為何有唱歌的沖動 “斑胸草雀”等鳥兒發出的復雜叫聲需要精確計時的聲音控制。關于怎樣實現這種計時的一個理論是,HVC(對于鳥叫聲的學習和產生來說必不可少的腦區域)中的神經元產生一個“時鐘”信號來確定音節長短。Daniel Margoliash及其同事提出了支持另一模型的證據:通過
細胞凍存技術實驗室低溫保存設備包括:液氮保存箱、液氮罐、-140℃/-150℃深冷低溫保存箱、-86℃超低溫冰箱、程控降溫儀、低溫冰箱(-20℃、-30℃、-40℃)、藥品保存箱、疫苗保存箱、血庫冰箱、層析柜、防爆冰箱、防火冰箱等。檢驗冰箱可靠性和制冷能力的方法:1、常規冰箱放置溫度計;2、超低溫冰
一、目的要求 對于一個生物作用過程,其結果或產物的得到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發酵中,菌種的生物活性、酶的濃度、底物濃度、溫度、pH 值、菌種生長環境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濃度、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等。對于這種多因素的實驗,如何合理地設計實驗,提高效率,以達到所預期的目的是需要進行認真考慮和周
凍干機適用于大多數細菌、放線菌、病毒、噬菌體、立克次體、霉菌和酵母等的真空冷凍干燥保藏,但不適于霉菌的菌絲型、菇類、藻類和原蟲等。生物菌種凍干保存步驟,其操作流程如下: 1、安瓿管準備 安瓿管材料以中性玻璃為宜。清洗安瓿管時,先用2%鹽酸浸泡過夜,自來水沖洗干凈后,用蒸餾水浸泡至pH
實驗概要本試驗描述了使用大腸桿菌或釀酒酵母產生的鳥氨酸脫羧酶抗酶蛋白和放射性多胺來衡量多胺直接結合鳥氨酸脫羧酶抗酶蛋白的效率。實驗原理多胺是所有活細胞內的脂質陽離子小分子化合物,以腐胺、精脒和精胺為主要代表。已揭示在某些重要的生物過程中,例如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中,多胺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
目的 研究基因的表達和調控時,需要從組織或細胞中分離純化RNA。RNA質量的高低常常影響RT- PCR、cDNA庫構建和North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學實驗的成敗。 主要試劑 Trizol是一種新型總RNA抽提試劑,內含異硫氰酸胍等物質,能迅速破碎細胞,抑制細胞釋
一、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含義 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質為目的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及其在遺傳信息和細胞信息傳遞中的作用為研究對象,是當前生命科學中發展最快并正與其它學科廣泛交叉與滲透的重要前沿領域。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為人類認識生命現象帶來了前所未有
實驗概要掌握酵母培養與酒精發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影響酵母培養與酒精 補料分批發酵的主要因素。實驗原理麥芽中可供發酵的物質主要是淀粉,而釀酒酵母由于缺乏相應的酶,所以不能直接利用淀粉進行酒精發酵,因此必須對原料進行預處理,通常包括蒸煮(液 化) 、糖化等處理。蒸煮可使淀粉糊化,并破壞細胞,
3.5 Pichia酵母表達直接PCR鑒定重組子的方法3.5.1 模板的處理:1. 平板上的菌落長到肉眼可見時(約12小時);2. 將除了模板之外的其它PCR反應液的組分準備好,并分裝。引物最好使用Kit中已有的檢測專用的引物,或者或者一條使用載體上的引物,一條使用基因的特異性引物(這樣做可以鑒定非
被稱為基因組編寫計劃(GP-write)的合成生物學項目發起于2016年,并且擁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建立大型基因組。如今,該計劃正在慢慢落到實處。近日,GP-write領導層宣布了一項計劃,即組織其國際合作者團隊圍繞一個“涉及全社會的項目”努力:改造細胞以抵抗病毒感染。一個合成生物學團隊希望保護在
λ噬菌體是最早使用的克隆載體,λ噬菌體的基因組是一長度約為50kb的雙鏈DNA分子,它在宿主細胞有兩種生活途徑,其一是裂解生長,環狀DNA分子在細胞內多次復制,合成大量噬菌體基因產物,裝配成噬菌體顆粒,裂解宿主菌再進行下一次感染;其二是溶源性生長,即感染細胞內λ噬
Stowers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活細胞中進行觀察,向人們展示了重要核膜蛋白的作用機制。 Ndc1蛋白非常保守,出現在從酵母到人類的各種生物中。在細胞核膜上,嵌有這種蛋白的地方會形成孔。對于酵母來說,這樣的孔會形成兩個必要的細胞結構:核孔復合體和紡錘體極體。紡錘體極體負責錨定細胞骨架的纖
北京時間1月16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道,利用基因修補技術,科學家成功地將酵母的壽命延長了10倍!從之前的1個星期延長到現在的10個星期。 在制作面包和啤酒的過程中,微生物酵母扮演著重要角色。與以前在一種生物體中創造的壽命延長紀錄相比,它是前者的兩倍。科學界為之振奮,因為這一突
【1】封面故事: 藜麥基因組序列 doi | 10.1038/nature21370 本期封面所示為秘魯高地的婦女搗碎藜麥的場景。Mark Tester及同事報告了藜麥 (Chenopodium quinoa) 的參考基因組序列,藜麥是一種能夠在許多不同環境條件下生長的高營養作物。作者將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