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7日,中國工程院 “大數據驅動的油氣勘探開發發展戰略研究” 重點咨詢項目啟動會在北京舉行。 會議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胡素云副院長主持,能源與礦業學部主任蘇義腦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趙文智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項目顧問蘇義腦、胡見義、孫龍德、趙文智、劉合院士,中國科學院戴金星院士、項目共同負責人吳澄院士以及來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公司代表和項目各相關單位等共116人參加會議。 蘇義腦院士強調要深入調研分析,找準主要矛盾,探討大數據、智能化背景下核心技術攻關,為實現石油勘探開發技術升級換代提供建議,充分發揮戰略咨詢研究的決策支撐作用。 韓大匡院士和吳澄院士分別匯報了項目總體設計及工作安排,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任務和目標。與會院士專家一致認為,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油氣勘探開域的應用仍處于理論設想階段,需要在戰略研究上明確方向、在關鍵技術上實施突破和落地,是我國實現油氣勘探開發......閱讀全文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3月27~29日于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 2019)上,現場的觀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工業互聯網的存在。無論是在開幕式領導的致辭中,還是同期舉辦的技術交流會上,也無論是在杰瑞集團、芯樂公司這些制造企業的“鋼鐵俠“面前,還是在寄云、易瑞這樣純粹的信息技術公司一方小小的電
今年5月,“海洋石油981”南海首鉆,標志著我國首次獨立進行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當月,我國首艘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赴南海鋪管作業。南海油氣開采,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戰略意義,更是對我國主權的最好宣示。業內人士指出,南海開發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相信相關扶持政策將加速出臺,巨額投資將源源
編者按 在7月剛剛公布的中國“科技十 二五”中,強調了對“三深”、“三極”的科學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極、北極、青藏高原,這些過去只能在科幻書籍中研讀的領域,正吸引著中國科學 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會上指出的,“空間、海洋和地球深
2010年11月,由國防科技大學自主研制完成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峰值性能達到4700萬億次每秒,獲得世界超級計算機Top500排名第一,一舉打破了世界超算技術領域長期由美日壟斷的歷史。標志著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和超級計算技術進入了世界領先水平。如今四年的時間過去了,這個曾經讓國人自豪的“爭氣機
含油氣盆地都會在地表或近地表呈現油氣的滲漏信號。這些油氣信號在地表地球化學中稱為油氣異常。在油氣勘探技術系列中,地表油氣地球化學是一種廉價、快速和直接的勘探手段。雖然經過80多年的發展,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1)地表干擾可造成“假異常”;(2)地質條件的影響使得“真異常消失”;(3)油氣異常的多
4日,中國海油總地質師、中海油執行副總裁朱偉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3年中海油油氣勘探國內海外全面突破,自營勘探再創歷史最好水平,未來渤海仍是中海油勘探的重要領域,深水油氣勘探潛力也在不斷推進。 朱偉林介紹,2013年,中海油油氣發現繼續保持了相當高的勘探成功率。前三季度,共獲得油氣新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在京舉行《全球油氣勘探形勢及油公司動態(2017年)》發布會。這是中國油公司首次向全球發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油氣資源數據、勘探趨勢與油公司動態的科學研判。報告指出,深水、深層、致密儲集空間已成為未來石油工業持續發展的三大有利領域。 報告為中國油公司和
國家超級石油勘探數據處理中心——天津濱海新區大數據處理技術研發與應用工程實驗室項目近日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這是目前我國獲批的首家石油勘探數據處理工程實驗室。該中心將重點圍繞“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應用支撐平臺,開展當前大數據領域關鍵技術和大數據與高性能計算融合技術等攻關;特別是利用大數據、大數
十八大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在經濟發展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下,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仍然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五年來,全行業總體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油氣儲產量穩步增長,石化產業規模保持世界前列,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科技創新能
十八大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在經濟發展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下,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仍然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五年來,全行業總體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油氣儲產量穩步增長,石化產業規模保持世界前列,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綠色清潔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質檢總局官網8月5日消息,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信部聯合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提出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
繼渤海灣、南海西部、南海東部和東海四大產油基地之后, 中海油又多了一個產油中心!圖片來源網絡 2018年3月6日,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正式取得營業執照,標志著中海油在天津、深圳、湛江、上海四大分公司之后,正式在海口設立第五個上游分公司。 據營業執照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的營業范圍
東非成為油氣勘探開發新熱點以來,西非多多少少受到了冷遇。但2013年6月底,英國Afren能源公司在尼日利亞海上OPL310許可證區的Ogo-1 井鉆遇160米厚的輕質油層,凈產層達66米,這個厚度在尼日利亞的淺水區是相當驚人的。這一發現有可能改變在西非作業的公司所面臨的窘境,并一改當下西非
三、發展人口健康技術緊密圍繞健康中國建設需求,突出解決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齡化應對等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系統加強生物數據、臨床信息、樣本資源的整合,統籌推進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疾病協同研究網絡建設,促進醫研企結合開展創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動醫學科技發展。重點部署疾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
受增值稅改革新政影響,今年中國油氣進口企業稅負有望大幅降低。在日前召開的第24屆中國LPG會議上,廣州海關統計處主任科員魏偉生表示,以2018年油氣進口量為基準測算,預計2019年中國油氣產品進口商總體稅負有望降低400億元以上。 3月21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進增
非常規油氣資源與常規油氣資源的空間分布 資料來源:馬永生等,《中國石化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及勘探進展》,《中國工程科學》,2012年第6期 一場或將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角力戰正在各國悄悄上演。 6年前,面對日益高漲的天然氣需求,業界普遍認為美國大量進口液化天然氣已不可避免。形勢
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國際石油巨頭們已經深切感受到需要“瘦身”應對市場困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即便是在今年夏季美國石油價格跌向每桶80美元之前,埃克森美孚、殼牌和雪佛龍三大石油公司的利潤率就已低于10年以前的水平,而那時的原油和天然氣售價只是現在的一半。盡管這三大西方石油巨頭第三季度合計利潤達到18
七、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搶抓生物技術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超前部署和創新引領,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重點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綠色生物制造技術、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生物資源利用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社會發展。 傳統石油石化行業也正步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石油企業如何與互聯網發生“化學反應”,如何借“春風”度油價“寒冬”,實現改革、開拓、創新的發展新
近日,國家能源局與京津冀三省市、兩桶油分別簽訂《“煤改氣”用氣保供協議》,進一步落實大氣防治污染計劃,推動煤改氣有序實施。為應對天然氣新增需求壓力,6月5日,財政部對進口天然氣出臺扶持政策,新增1240萬噸液化氣項目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新疆作為油氣資源儲量大省,在援疆政策的密集扶
1949年,美國著名石油地質學家哈伯特發現了礦物資源“鐘形曲線”規律。他認為,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任何地區的石油產量都會達到最高點;達到峰值后該地區的石油產量將不可避免地開始下降。這就是著名的“石油峰值論”的核心。 用什么方法來削弱“石油峰值”問題的影響,美國頁巖革命的巨大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啟
測井作業現場。 編者按:中國石油測井技術不斷取得重大成果,測井服務能力、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10 月12日,集團公司在北京舉辦了中國石油測井新技術展示會,旨在推動測井技術全面升級,提高油氣層識別能力,為集團公司油氣增儲上產做出更大貢獻。本刊針對測井技術現狀、發展方向等問題推出相關報道,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 李壽生 編者按 3月29日,第22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系統學習大講堂在北京舉行。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會上作了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題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未來一年行業
近日,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在青海省石頭坑德-五龍溝地區進行的航空天然場源電磁法(ZTEM)試驗飛行獲得圓滿成功,創造了高海拔區航空天然場源電磁法探礦的世界紀錄,填補了國內航空天然場源電磁法探礦技術的空白,為我國高海拔山區、厚覆蓋森林區等特殊地區,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物探方法技術。 航測遙感中心在成
數據來源:俄羅斯科學院石油和天然氣問題研究所 作者:瓦西里·博戈亞夫連斯基工科博士,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俄羅斯科學院石油和天然氣問題研究所北極與全球海洋問題科研副所長,“大陸架”實驗室主任 北極油氣資源的開采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是資源國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俄羅斯有40多年開采
據巴西媒體報道,巴西深海油氣儲量潛力巨大,這些石油有可能令巴西躋身全球重要的石油大國行列,并對國際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2012年8月,巴西石油公司宣布,在巴西桑托斯淵又發現新的深海石油儲藏,巴西有可能在未來20年內成為全球十大石油資源國和石油生產國之一。據巴西石油公司的消息,該公司和葡萄牙
對美國那些渴望現金的頁巖油氣開發商來說,2013年的確是饑荒之年。 近日,美國能源和工程領域的咨詢公司IHS Herold發布報告稱,2013年外國公司在美國頁巖資源領域的投資額出現了2008年以來的首度下跌,投資額僅為34億美元,這個數值不足2012年投資額的一半,甚至不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