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8月6日,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高能中子單粒子效應(SEE)測試束線可行性討論會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來自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中山大學和中科院高能所的11名專家,包括3位院士參加了會議。 首先,CSNS工程常務副經理馬力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了歡迎。CSNS工程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子散射應用分委員會主任王鼎盛院士介紹了CSNS高能中子SEE測試束線可行性方案的征求意見情況。CSNS工程實驗分總體副主任梁天驕匯報了CSNS高能中子SEE測試束線的可行性。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所長陳東風和郭剛教授報告了在原子能院串列加速器上開展SEE研究的情況,同時表達了合作開展研究的意愿。高能所唐靖宇研究員匯報了對 CSNS上建設高能中子SEE束線的建議。中山大學龍振強教授介紹了高能中子SEE束線的國外研發現狀,并就其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已具備的有利條件和尚缺的關鍵技術作了報告。 ......閱讀全文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Science: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力學再取新突破 實現對量子系統的調控是人類認識并利用微觀世界規律的必然訴求,也是諸多前沿科學領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為一種重要的量子調控研究體系,在世界各國的量子計劃中均被列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單自旋量子調控研究有助于人們在更深層次上認識量子物理的基礎科學問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效果圖 資料圖片英國散裂中子源 網絡圖片 中國迄今最大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Chinese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簡稱CSNS),已在東莞動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CSNS將成為發展中國家擁有的第一座散裂中子源,也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3月31日,第七屆中國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學術研討會繼續召開(相關報道:LIBS前沿探討 第七屆中國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研討會召開)。在諸多專家帶來精彩報告的同時,會議主辦方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專業委員會還選出了優秀墻報獎,并將下屆會議地點定為大連。會議現場中國海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個面向”為線索,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礎上,發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成果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成果10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10月20日上午,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前端系統負責人歐陽華甫在隧道里忙碌著。從10月15日負氫離子源設備下隧道安裝后,他每天都要在隧道里至少待上8個小時。 “目前,負氫離子源設備和低能傳輸線設備已經全部進隧道了。這個星期,我們要做的是‘準直’工作。”歐陽華甫告訴記者,所謂“準直”是為了保證工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科技部發布了《“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詳情如下。 附1:申報相關要求和規定 附2:“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為
再去“天眼”,是在今年5月中旬。圖片來源于網絡 路上,輕晃的大巴車像一個安逸的嬰兒床,搖得人昏昏欲睡。當車停下來時,我發現,車已經行駛到一個擺脫了山村氣息的地方。 “到了?”我心里不禁疑惑,這不是我印象中的路。 大門旁邊由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先生親手設計的“FAST”徽標告訴我,我的確到了“天
出了蘭州火車站,沿著天水南路一路向北,走上天水中路,經過蘭州大學,遠遠地能望見蘭州飯店。蘭州飯店的對面,立著一棟簡易的寫字樓,上面寫著幾個藍色的大字——中科院近代物理所。 60年前,這個研究所只有一棟3層的小樓,研究人員全部到齊剛好坐滿一個小會議室。60年后,這里擁有了14個研究實驗平臺,在
出了蘭州火車站,沿著天水南路一路向北,走上天水中路,經過蘭州大學,遠遠地能望見蘭州飯店。蘭州飯店的對面,立著一棟簡易的寫字樓,上面寫著幾個藍色的大字——中科院近代物理所。 60年前,這個研究所只有一棟3層的小樓,研究人員全部到齊剛好坐滿一個小會議室。60年后,這里擁有了14個研究實驗平臺,在
日前,位于廣東東莞的國家大科學工程——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獲得中子束流,這標志著CSNS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進入試運行階段。中國散裂中子源是什么?它長啥樣?有什么用?安不安全?記者奔赴現場,為您一一揭曉。 一問:是什么? 就像一臺“超級顯微鏡”,可以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 “
《瞭望》文章:大科學裝置漸入佳境 隨著國家投入的增長、條塊分割的打破,大科學裝置對中國原創科技能力的提升,更加令人期待 年初,從蘭州傳來喜訊: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與蘭州軍區總醫院和甘肅省腫瘤醫院合作,利用國家大科學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提供的100MeV/u的碳離子束,對淺層腫瘤病
為了加深人們對復雜而廣袤無垠的宇宙的理解,科學家們正在制造越來越龐大的科研工具,開展越來越有野心的科學實驗。然而,要做到這些并非易事,因為這些科學實驗和工具動輒耗資數億美元,而且需要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專業的科研人員群策群力才能完成。但是,所有這些實驗給我們帶來了令人驚喜的結果,讓
中子散射不但可以告訴我們“原子在哪里”,還可以告訴我們“原子在做什么”。在我國,建設自己的中子散射科研平臺,自主開展中子散射實驗研究,不僅是老一輩科學家心中的夢想,也是當前我國航空、航天、核工業等重大裝備前沿研究領域的迫切需求。 伴隨著我國首個中子散射科研平臺正式投入運行的喜訊,11月5日,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辦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重點任務: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統與環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間和天文、工程技術等7個科學領域為重點,
提到大科學裝置,不少人或許會想到“大工程”“科學重器”,也有人心里納悶:這跟我有什么關系?在東莞市大朗鎮,就有一個不僅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同時也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 8月11日,作為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之一,中國散裂中子源邁出了產業應用的第一步。這一天,中科院高能
同位素質譜最初是伴隨著核科學與核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同位素質譜是同位素地質學發展的重要實驗基礎。當前我國同位素質譜技術已深入到礦床同位素地球化學、巖石年代學、有機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無機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等各個方面,并在國家一系列重大攻關和研究課題中發揮重大作用,如金礦和石油天然氣研究、水資
圖為蘭州重離子加速器主環隧道。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提供 走近中國大科學工程 《非誠勿擾2》中孫紅雷扮演的李香山,因腳上的“癌中之王”黑色素瘤選擇自殺。如果編劇知曉重離子治癌的功效,電影的結局可能重寫。 “對肺癌、肝癌乃至醫學界最頭疼的黑色素瘤,重離子治療的局部控制率在80%以上。今年
散裂中子源、強磁場裝置、同步輻射光源、大型天文望遠鏡……近年來,一項項神秘的大科學裝置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它們或隱世于高山峽谷,或藏身在喧囂城市的地下,雖然不被世人所熟悉,卻自帶耀眼的光環。它們作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伴隨著一項項大科學計劃,締造著中國乃至世界科學的未來。 這些大科學裝置何以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工程在廣東省惠州市開工。按計劃,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這兩臺“國之重器”,將在2021年中建成。建成后,有望成為世界最先進的核物理研究裝置,并帶動形成國際領先的核物理研究中心。 其中,CIADS作為我國加速器驅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7月31日,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中子束線開關系統樣機在南京通過了鑒定和預驗收。驗收會由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曹輝主持,中國散裂中子源副經理陳元柏研究員擔任鑒定評審組組長。與會專家到樣機裝配現場實地考察,觀看了實物運行演示,聽取了項目組的“設計總結報告”、“研
去年夏天,我國首臺散裂中子源正式通過國家驗收并對用戶開放。這一占地400畝、坐落在廣東東莞的大科學裝置,目前已結束首輪運行。 利用一期建設完成的3臺譜儀,散裂中子源已經完成了來自超導材料、鋰電池、高性能材料等多個領域的用戶課題,不少研究成果相繼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除了完成來自用戶的課題,園區
2017年11月21日,分析測試百科網小編有幸受邀來到了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在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綠色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成雁的帶領下,參觀了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古董”儀器的歷史博物館。 一走進“博物館”,首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立的。該獎項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于1901年首次頒發,截止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個人和23個團體。今天我們將盤點
5月27日下午,散裂中子源(CSNS)經理部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組織召開了二期預研項目——潘寧表面負氫離子源實驗平臺的鑒定會。來自北京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以及高能所的專家組成的鑒定組,聽取了前端系統負責人歐陽華甫研究員代表項目組所作的研制報告,并進行了現場考察、測試和鑒定。
12月9日,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小角散射譜儀(SANS)束線鋼屏蔽體在合肥科燁電物理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完成了驗收。 SANS束線鋼屏蔽體是小角散射譜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有效屏蔽高能粒子輻射,同時為其它部件提供支撐與安裝空間。SANS束線鋼屏蔽體材料為Q235B,包括入射準直屏蔽體和回收站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是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以科學目標為導向,鼓勵和培育具有原創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研制,著力支持原創性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為科學研究提供更新穎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 近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