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用于預防和治療黑色素瘤的新型納米疫苗
2019年8月5日,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發表了Immunization with mannosylated nanovaccines and inhibition of the immune-suppressing microenvironment sensitizes melanoma to immune checkpoint modulator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用于黑色素瘤治療的新型納米疫苗,在該研究中,這種納米疫苗可以預防小鼠黑色素瘤的出現,此外,在與免疫療法治療的組合中,其協同治療顯著延遲了疾病的進展并大大延長了所有治療小鼠的生命,其證明了抗原遞送系統能夠有效預防小鼠模型中黑素瘤的發展以及治療由黑素瘤引起的原發性腫瘤和轉移。 特拉維夫大學的首席研究員、該研究通訊作者Ronit Satchi Fainaro博士說道:“納米粒子就像已知的病毒傳播疾病疫苗一......閱讀全文
黑色素瘤疫苗研發失敗
MAGE-A3第三期試驗失敗。 圖片來源:www.scientificamerican.com 近日,英國藥物巨頭——葛蘭素史克公司(GSK)宣布,一種正在進行第三期試驗的免疫療法失敗。 但是該公司依然對其抱有希望,因為它對一些有特定遺傳特性的患者有幫助,所以試驗仍在進行當中。
科學家開發出用于預防和治療黑色素瘤的新型納米疫苗
2019年8月5日,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發表了Immunization with mannosylated nanovaccines and inhibition of the immune-suppressing microenvironment
納米疫苗+消除MDSC增強黑色素瘤對免疫檢查抑制劑敏感性
低應答率、獲得性耐藥和嚴重的副作用限制了免疫檢查點治療的臨床效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近日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薩克勒醫學院生理藥理學系的Ronit Satchi-Fainaro教授和里斯本大學藥學院藥物研究所的Helena F. Florindo教授課題組合作,發現將癌癥納米疫苗和免疫抑制性微環
無針納米膠囊疫苗
據一項新的在小鼠中進行的研究報道稱,一種通過像鼻子這樣的粘膜進入點給予的基于納米膠囊的疫苗可有效地保護機體不受病原體的侵害。粘膜疫苗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可通過噴鼻劑給予,從而無需使用針頭。如果這種粘膜疫苗的功效在較大的動物中得到確認,這種方法可能對制造針對像流感等呼吸道病原體以及像人類乳頭狀病毒
納米載體精準送藥殺滅黑色素瘤
?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日前表示,該校研究團隊設計出用于皮膚黑色素瘤治療的納米載體藥物系統。研究人員認為,該系統有潛力擴展到多種疾病的治療。相關論文在最近的《先進療法》期刊作為封面文章發布。 納米載體藥物系統由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和藥物組成,即聚谷氨酸(PGA)載體以及兩種混合藥物的
癌癥疫苗治療黑色素瘤獲突破
不久前,來自美國和德國的兩個科研團隊分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文章稱,采用癌癥疫苗治療黑色素瘤取得了突破。一些受訪專家認為,這是癌癥疫苗首次在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有望為腫瘤治療開啟新方向。不過,現階段癌癥疫苗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癌癥疫苗旨在治療而非預防 最大挑戰在于腫瘤異質性
以色列科學家發明黑色素腫瘤納米疫苗
黑色素瘤發生于產生黑色素或皮膚色素的皮膚細胞中,是一種極具侵襲性的皮膚癌。近年來,隨著PD-1抗體、“K”藥、“O”藥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的不斷獲批,黑色素瘤的預防與治療取得了長足進步。但ICI作為單一療法使用時往往存在腫瘤耐藥或復發相關的低響應率和低持久性等問題。 近日,以色列特拉維
以色列科學家發明黑色素腫瘤納米疫苗
黑色素瘤發生于產生黑色素或皮膚色素的皮膚細胞中,是一種極具侵襲性的皮膚癌。近年來,隨著PD-1抗體、“K”藥、“O”藥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的不斷獲批,黑色素瘤的預防與治療取得了長足進步。但ICI作為單一療法使用時往往存在腫瘤耐藥或復發相關的低響應率和低持久性等問題。 近日,以色列特拉維
基于納米顆粒的疫苗平臺
科研人員報告了一種基于納米顆粒的疫苗平臺,它能夠帶來針對多種病原體的免疫力。對正在進化的病原體和突然的疾病暴發的有效響應需要安全而有效的疫苗,能夠迅速且在床邊按需生產。Daniel Anderson及其同事開發了一個基于納米顆粒的疫苗平臺,這些納米顆粒是由大的重復分支的分子組成,它們聚集并俘獲了
國家納米中心腫瘤納米疫苗構建研究獲進展
腫瘤疫苗是指利用腫瘤抗原,通過主動免疫方式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抗腫瘤效應,激發機體自身的免疫保護機制,達到治療腫瘤或預防腫瘤發生的作用。盡管基于疫苗的抗腫瘤療法有優越的理論基礎,但目前未能達到令人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其中,提高疫苗的免疫刺激效率是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國科學院國
中美研發納米疫苗抗擊甲流
中美研究人員聯手研發出一種納米顆粒流感疫苗,在小鼠實驗中能有效抵御甲型流感病毒。該疫苗為研發通用流感疫苗等藥物開啟新的思路。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研究顯示,這種顆粒由雙層多肽組成,可模仿流感病毒發出生物信號,誘發雙重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說,雙層疫苗的核心由流感病毒核蛋白質中的
中美研發納米疫苗抗擊甲流
中國和美國研究人員聯手研發出一種納米顆粒流感疫苗,在小鼠實驗中能夠有效抵御甲型流感病毒。這種疫苗為研發通用流感疫苗等藥物開啟新的思路。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研究顯示,這種顆粒由雙層多肽組成,可模仿流感病毒發出生物信號,誘發雙重免疫反應。研究人員說,雙層疫苗的核心由流感病毒核蛋白質中的多
國家納米中心細菌膜納米腫瘤疫苗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趙瀟、趙瑞芳和聶廣軍研究團隊在細菌膜納米腫瘤疫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Nanocarriers based on bacterial membrane materials for cancer vaccine delivery為題,發表在Nature P
科學家測試新抗黑色素瘤癌癥疫苗
研究人員證明,將一種名為Diprovocim的分子添加到疫苗中可以將抗癌細胞吸引到腫瘤部位。他們在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身上的實驗表明,這些加了Diprovocim的疫苗能在單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提高康復的機會。 與德州大學西南分校諾貝爾獎得主Bruce Beutler一起領導該項研究的斯克里普
科學家測試新抗黑色素瘤癌癥疫苗
研究人員證明,將一種名為Diprovocim的分子添加到疫苗中可以將抗癌細胞吸引到腫瘤部位。他們在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身上的實驗表明,這些加了Diprovocim的疫苗能在單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提高康復的機會。與德州大學西南分校諾貝爾獎得主Bruce Beutler一起領導該項研究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理性化設計的mRNA納米疫苗可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李亞平研究員、鄭明月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王當歌研究員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期刊發表了題為:STING agonist-boosted mRNA immunization via intelligent design of nanovacci
DNA納米技術催生新型合成疫苗
為了尋找更安全有效的疫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利用DNA納米技術開發了一類全新的合成疫苗,展示了這一技術的廣闊前景。這一類新合成疫苗能夠通過自組裝的三維DNA納米結構進行安全有效的運輸,文章發表在Nano Letters雜志上。 研究人員指出,疫苗在有效提高公共健康水平中發揮了極大
Nature:可自我組裝的納米顆粒疫苗
目前市面上的商業化流感疫苗的制造主要使用滅活的完整病毒,而這類疫苗需要定期重制,以靶標下一季最可能流行的病毒菌株。 現在,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終于找到了對抗流感病毒,為機體提供更好保護的新式武器,它就是一種能夠進行自我組裝的納米顆粒,而且不需要如此頻繁的更新,因為它們誘導產
國家納米中心:細菌膜納米腫瘤疫苗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趙瀟、趙瑞芳和聶廣軍研究團隊在細菌膜納米腫瘤疫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Nanocarriers based on bacterial membrane materials for cancer vaccine delivery為題,發表在Nature Pro
納米海綿疫苗能吸收成孔毒素成為抗毒素疫苗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納米工程師開發出一種“納米海綿疫苗”,經小鼠實驗證明,其能大量吸收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產生的成孔毒素——無論在血管還是在皮膚,因此能預防MRSA放出的alpha-溶血素造成的影響惡化,可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的抗毒素疫苗。相關論文發表在
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福音,通用癌癥疫苗研究重要突破
德國一個研究小組利用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的反應開發出一種納米粒子RNA疫苗,并在實驗鼠和3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身上成功誘發了抗癌免疫反應。該研究為通用癌癥疫苗的出現鋪平了道路,有望讓癌癥免疫療法成為現實。 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的研究,介紹了一種通過調整機體免疫反應來對抗癌癥的方法。其核
Novavax納米顆粒疫苗技術或將改寫流感疫苗領域競爭格局
2016年6月2日美國疫苗研發公司Novavax宣布將在2017年啟動納米顆粒樣季節性流感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繼開創性的設計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納米(RSVF)疫苗之后,Novavax正在構建可預防多種病毒的納米疫苗庫,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體病毒(RSV)、埃博拉病毒。自2011年以來
通用癌癥疫苗研究邁出重要一步-成功誘發抗癌免疫反應
德國一個研究小組利用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的反應開發出一種納米粒子RNA疫苗,并在實驗鼠和3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身上成功誘發了抗癌免疫反應。該研究為通用癌癥疫苗的出現鋪平了道路,有望讓癌癥免疫療法成為現實。 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的研究,介紹了一種通過調整機體免疫反應來對抗癌癥的方法。其核
中國醫科大學莫然團隊開發淋巴結靶向的癌癥納米疫苗
疫苗接種是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干預措施,可顯著降低公共衛生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過去的十年中,癌癥疫苗得到了廣泛研究,其目的是通過腫瘤抗原特異性的細胞免疫反應來消除癌細胞。 值得注意的是,腫瘤抗原具有低免疫原性的內在特征,往往難以誘導有效的免疫反應,這與傳統疫苗中來自外來病原體的抗原不同。此外,
納米涂層細菌可有效轉運口服DNA疫苗
標記免疫療法治療癌癥又向前邁進一大步,科學家已經證明了納米涂層細菌能有效轉運口服DNA疫苗,這種疫苗能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并摧毀癌細胞。這是第一次納米涂料用于經體內細菌轉運口服DNA疫苗。 與未經涂層的細菌相比,涂層細菌可以繞過很多“路障”,這些“路障”到目前為止限制了免疫反應,成
納米涂層細菌可有效轉運口服DNA疫苗
標記免疫療法治療癌癥又向前邁進一大步,科學家已經證明了納米涂層細菌能有效轉運口服DNA疫苗,這種疫苗能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并摧毀癌細胞。這是第一次納米涂料用于經體內細菌轉運口服DNA疫苗。 與未經涂層的細菌相比,涂層細菌可以繞過很多“路障”,這些“路障”到目前為止限制了免疫反應,成為
構建納米疫苗用于增強腫瘤免疫治療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教授裴志超團隊在癌癥納米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hemical Science上。 圖(a)納米疫苗的合成示意圖。(b)用于誘導ICD的納米疫苗引發抗腫瘤免疫反應的示意圖。(課題組供圖) 近年來,基于癌癥納米疫苗的免疫療法,由于其潛在的高
構建納米疫苗用于增強腫瘤免疫治療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教授裴志超團隊在癌癥納米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hemical Science上。 近年來,基于癌癥納米疫苗的免疫療法,由于其潛在的高療效、特異性和可產生長期免疫記憶效應的能力,有望成為改變癌癥治療模式、根除腫瘤和預防腫瘤復發的最有效方法之
自體治療性疫苗TLPLDC治療高危黑色素瘤展現強勁療效
Elios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開發創新型自體、顆粒遞送、樹突狀細胞癌癥疫苗的生物制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公布了評估TLPLDC(腫瘤裂解物、顆粒加載、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黑色素瘤IIb期臨床試驗的積極頂線數據。 這是一項前瞻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在III期(晚期)或IV
Nature子刊:簡約型納米疫苗,助力癌癥免疫治療
4月24日,Nature子刊《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線發表一篇題為“A STING-activating nanovaccin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文章,揭示了一種納米疫苗PC7A NP,成功在多種患癌小鼠體內表現出抗腫瘤功效,有望助力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