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根據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簡稱“北大轉化基金”)組建計劃,科技開發部組織召開了北大轉化基金管理機構遴選路演會。遴選小組由來自校內外相關單位負責同志、私募行業資深人士以及投資研究專家等九位成員組成。會議現場 北大轉化基金組建方案于2019年6月26日經學校校長辦公會審議通過。6月27日,北京大學面向全社會發布了《關于公開遴選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管理機構的公告》。公告期間,科技開發部累計收到全國范圍內20家基金管理機構提交的申請材料。經過初步審核篩選,最終確定五家管理機構作為候選機構參加本次遴選路演會。 路演會上,科技開發部負責同志介紹了北大轉化基金的背景情況、組建方案、遴選條件以及評分規則。五家候選機構分別圍繞北大轉化基金的方案設計和基金架構、基金募集計劃、團隊組成與歷史業績、項目儲備情況、基金風控體系、基金回報北大機制等重點內容進行了介紹,并對遴選小組提出的問題給予現場反饋。 根據遴選規則與現場評......閱讀全文
五年間,學校獲國家和北京市儀器設備研發相關專項經費1.2億元人民幣;黃巖誼教授“基于熒光產生的數位化PCR”裝置吸引來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年累計1億元的合同;曾立民教授“在線氣溶膠有機污染物檢測系統”引來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儀器產業化資金200萬元……如此之多關于科學儀器創制的利
2019年10月31日,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生命科學學院、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張澤民課題組聯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彭吉潤課題組以及德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多位科學家,在國際期刊Cell上發表了題為Landsca
世界首例MALBAC胚胎全基因組擴增測序試管嬰兒誕生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經MALBAC基因組擴增高通量測序進行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的試管嬰兒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誕生,這標志著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嬰兒的父母,男方為單基因顯性遺傳病患者,經歷了多次手術治療
今年9月,北大海歸教授饒毅和清華大學海歸教授施一公聯合在美國《科學》雜志撰文,對中國科研基金分配體制提出商榷,聲稱“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與官員和他們賞識的專家拉關系重要”,并認為這種體制的缺憾,使得中國近年來研究經費盡管以每年 20%的幅度遞增,但未能促
近日,我所袁開軍研究員和北大鄭俊榮教授團隊通過高濃度醇水溶液的動力學研究,發現醇的疏水表面能導致周圍的水分子氫鍵結構增強,該研究揭示了醇水溶液中水的微觀結構動力學的變化規律。 醇和水混合溶液是工業和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溶液。醇水混合通常會導致整個系統的熵減小以及熱容量增大。為了理解這個現象,科學家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和三陰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腫瘤類型,僅在美國,預計2018年兩者合計新增病例超過7萬例,并導致超過1.6萬人死亡(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
“作為北大,作為科技創業者,就是要像王選那樣,做“頂天立地”的事,這樣才能在世界舞臺上說:“這些技術是中國發明的!”、“我們的做法只是提供了一個探索,平臺和經驗都是為了能給年輕人探路。”程和平,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他辭去了在美國高級研究員的終身職位,回到了母校北京大學,從此深耕于北京大
來自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學院定量生物學中心毛有東課題組在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Cryo-EM structures and dynamics of substrate-engaged human 26S proteasome(底物結合的人源26S蛋白
探索天然產物生源合成途徑對于天然產物合成以及化學生物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生源合成途徑中的“環化/后期氧化”(cyclization/late-stage P450-mediated oxidation)策略被運用于一系列具有抗癌活性二萜的全合成中。生源合成上,從共同的生源前體香葉基香葉基焦磷
關于印發振興東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發創〔2018〕17號 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國資委、知識產權局,中科院院屬有關單位,國家開發銀行有關分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扎實
2018年3月17日至18日,為聚焦國內外學術前沿,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討論和交流,同時也為北京大學“青年千人”計劃儲備更多優秀的國際化人才,由北京大學工程科學與新興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北京大學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舉辦的首屆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舉行。該論壇是一個面向全世界
2010年,中國葛蘭素史克研究中心推出一年一度的“葛蘭素史克科學創新日”活動,設立生命科學杰出成就獎、神經科學卓越獎和明日之星三大獎項,獎勵在中國和新加坡做出原創性研究的科學家。5月28日,公司將在上海舉行隆重頒獎禮,獲獎者將分別獲得10萬元、5萬元和5000元獎金及精致獎章。 中國葛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系統生物學是以一種新角度從生物動力學系統出發進行研究的,其具有信息學科特點。在醫藥方面,它以生物網絡角度來分析疾病的原因。系統生物學使我們獲得了以前未知的信息。事實上,系統生物學和人類基因組計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新型學科發展的基礎上孕育了系統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的誕生又進一步
病原室的“大家庭”。病原室供圖 位于北京奧運村中科院生命科學園區的《致微》雕塑是為了紀念中國科學院為核心的科研團隊,在全人類抗擊流感事業中做出的卓越貢獻。雕塑是一個被打開的藝術化處理的流感病毒,動態體現著“格物致知,匠心惟微”的精神。 病原室供圖 病原室團隊獲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7月7日,“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 促進首都科技資源開放服務現場會”在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召開。此次會議宗旨是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進一步發揮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作用,促進首都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和服務北京全國科技條件平臺中心的建設。會議由北京市科委聯合首都科技條
衛星危機 二戰后,美國的科技體制更加多元化,政府、大學、工業之間的互動得到加強,資助機制也隨之發展,如美國原子能委員會(AEC)、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這些機構的發展,對促進美國科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就在美國科技快速發展時,處于冷戰
“繼‘中關村創業大街’后,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區將打造占地約600畝、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創業為主的‘硬創業’聚集區。”8月10日,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王茤祥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這個灣區的規劃和創業大街一樣,都是為了孵化創業。” “在創業大街,各種圍繞互聯網的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偏于‘
近日,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醫學影像科、顳下頜關節病及口頜面疼痛診治中心傅開元教授課題組關于顳下頜關節早期骨關節病骨缺損修復的臨床研究取得新突破。該研究在國內外首次提出,針對早期骨關節病伴不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的患者,以非手術方式復位前移位的關節盤聯合前伸位合墊治療,髁突表面可出現顯著的骨質再生,甚至完
2014年6月,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成立。同年8月,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成立;2015年8月,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成立;2017年3月,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成立;2017年6月,中國科技大學“1+2”協同創新平臺成立……雖然它們的名字各不相同,但卻有著共同的屬性——中關村新型科研機構。
在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之際,記者參加“全國百家黨報看廣安”新聞采風活動來到鄧小平家鄉——四川省廣安市。 1920年夏,16歲的鄧小平從時稱廣安縣乘船離開家鄉,赴法國勤工儉學,從此走上革命道路。近一個世紀過去了,今天的廣安,已成為一座現代化城市,無論經濟社會發展還是人民生活都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成就紀實 王曉東(右三)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有望用于治療各種程序性壞死相關疾病 邵峰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對敗血癥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大樓外景 錢學森、錢三強、竺可楨、李四光、周培源……這些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科學家。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這些科
“您的愛車在加油站加的汽油,70%是催化裂化工藝生產的,這項工程技術的奠基人就是陳俊武。”——這是形容陳俊武科技貢獻時用得最多的一句話。 如今,中國的催化裂化加工能力每年近2億噸,僅次于美國的2.4億噸。1959年,我國發現大慶油田,但當時煉油廠的加工能力不足,技術水平落后,就像“看著金燦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16日,P4China國際精準醫療大會在北京召開。本屆P4China國際精準醫療大會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上海商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
稻草、樹葉、廢木材……在農村甚至城市的大街上都隨處可見。把這不值錢的東西變“汽油”, 似乎像“點石成金”的天方夜譚。可浙江大學有一位教授為此專門研究了十幾年,最近他的項目被列入2007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他本人也與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一起受聘為
來自北京大學腫瘤學院北京癌癥研究院,安陽腫瘤醫院(Anyang Cancer Hospital)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對140個宮頸癌和161個食道癌樣品的分析,發現人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ms,HPV) 16的早期轉錄區E6可以通過Akt 激活p70 S6激酶下游途徑的機制來修改
2018年頒獎典禮15日晚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江雷教授獲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學家獎”。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體獎”則授予上海交通大學張杰教授領導的激光強場物理團隊。兩者分別獲得獎金人民幣一百萬元。 當晚,求是科技基金會主席查懋聲以及顧問楊振寧、孫家棟、韓啟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3月6日,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生物醫藥領域中心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海淀區生物與健康產業協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師大研發實驗基地,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清華研發實驗基地協辦,北京毅新博創生物科
6月26日,Champion Bio 協同創新服務聯盟主題活動暨國際精準醫學創新中心啟動儀式在昌發展·奇點中心順利召開。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政府領導與國家干細胞專家委員會醫學博士袁寶珠、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行業專家,門羅生物、繪真生物、可瑞生物等入駐簽約企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