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行業特色型大學(簡稱行業大學)是有著顯著類群識別特征且地位十分特殊的一類學校。因其與國家某個行業、產業建設和發展的密切聯系,具有特殊的辦學歷史與發展成就,同時也折射出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共建”“合作”“合并”“劃轉”等多次調整與改革的歷程。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逐漸形成了不同層級、類型、水平大學群構的高校陣營。從首批入選“雙一流”建設行列的大學來看,高水平大學體系基本形成了包括一流大學A類(36所)、一流大學B類(6所)及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在內的三大陣營序列,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則處于第三陣營行列。 近日,在第五屆中國教育財政學術研討會暨 2019 年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財政專業委員會年會上,圍繞“行業高校與行業關系的構建”這一主題,北京郵電大學原黨委書記、北京高科大學聯盟理事長王亞杰,華北電力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荀振芳等學者指出,當前行業大學雖然迎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但......閱讀全文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雙一流”以學科為資助主體,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39所985大學+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選”! 1、原“985工程”高校
“雙一流”: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新時代 教育強則國家強,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性工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將“雙一流”建設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彰顯了黨中央對這一工作的高度重視,對于實現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具
世界一流大學的概念反映的是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研究型學術機構的規范和價值——特別是美國和西歐的。這種理念基于德國的研究型大學,特別是在美國、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對這種模式認可后,其在19世紀末成為主導的學術思想。(Philip G. Altbach) 近2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
不久前,清華大學發布“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結果,宣布“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此外,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專家評議會也均宣布步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然而,輿論對各個學校這一“自評”的“雙一流”專家評議會意見并不買賬。在那之后,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也表示,“我們要清
由西交利物浦大學(下文簡稱“西浦”)領導與教育前沿院(下文簡稱“ILEAD”)共同合作的“雙一流”大學及學科建設高校育人質量排名2019年第一版日前正式發布。本排名基于公開數據對入選“雙一流”大學及學科建設的高校育人質量做全面評估, 2019年第一版于今日公布,在4月27日前針對140所高校公開
要問過去幾十年,哪些是中國高教領域的重大改革,“985”、“211”,再到今天的“雙一流”,絕對當仁不讓。 無數高校趕上了“東風”,更多高校則無奈“落選”。 2017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通知,確定了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名單。其中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40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
自9月初,備受矚目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雖然在這一個月期間,國內外發生了很多大事,但人們對“雙一流”的關注熱度卻并沒有太多的降低。 在這些來自輿論關注的目光中,占比最大的無疑是某某高校成功進入“一流大學”或者“一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和“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進入“雙一流”大學建設名單的高校一共有42所,其中A類36所,B類6所,進入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的高校一共有95所。最近,教育部要對“雙一流”高校適時啟動中期評估的消息傳出,引起教育界及社會輿論關注。 對“雙一流”建設
2020年全國”兩會“,已于5月21日下午正式開始。不少與會的代表委員們都對高等教育發展、“雙一流”建設等熱點問題發表的自己的看法。事實上,從首次提出到現在,如何建設“雙一流”的討論一直沒有停。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這個問題同樣也成為高校領導們熱議的話題。小編再度整理了部分涉及“雙一流”建設的熱門
今天,中國高等教育掀開了嶄新一頁。42所學校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95所學校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雙一流”建設將為中國高等教育由大向強邁進而共同奮斗。隨著“雙一流”建設名單的公布,這一牽動全國高校乃至全社會關注的大事,也將真正邁出實質性一步。 這份名單是如何遴選出來的?為什么是“他們
在很長一段時間,高考生和家長、老師心目中好大學的標準是就“985”和“211”。也有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問:現在是否還保留985、211工程高校的稱呼?985、211工程高校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到底是什么關系? 最近,教育部對此問題作出了官方正式回復: 截圖來自教育部網站問題:請問2006年12
今天(8月27日)上午,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指導意見》。這份意見從人才培養、內涵建設、深化改革等全方位對高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提供了指導,對引導高校“雙一流”建設意義重大。 這也是繼2017年9月三部委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名單后,又一份高校“
筆者按: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筆者有幸參加了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的一些活動,包括第一次會議討論確定建設高校遴選認定標準、第二次會議審議咨詢高校建設方案。并應邀對部分省、市的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了咨詢意見
筆者按: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筆者有幸參加了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的一些活動,包括第一次會議討論確定建設高校遴選認定標準、第二次會議審議咨詢高校建設方案。并應邀對部分省、市的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了咨詢意
2020年將盡,首輪“雙一流”建設成效驗收與下一輪“雙一流”評選工作已經陸續展開。今年以來,針對“雙一流”這一國家重大戰略決策,教育部接連發布重磅文件,透露有關“雙一流”遴選與評價工作的重要信息,可以被視為下一輪“雙一流”評審的政策信號。在“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時期,第一時間掌握政策信息
北京大學:8月14日,學校信息科學技術學科群“雙一流”建設中期評估會在理科二號樓2111會議室舉行。信息學院領導謝冰教授代表“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在內的信息科學技術學科群做了中期自評估報告。與會專家充分肯定該學科群的建設并對學科群下一階段的建設提出了中肯建
根據學校官網消息,近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延邊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都召開了“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咨詢評議會,并在雙一流”周期建設的符合度、達成度和建設成效等方面,得到了評議專家組的高度肯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組審議后認為,學校“12345”建設思路清晰,工作推進扎實有力,
扎實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雙一流”建設有關情況答記者問 2017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三部委)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雙一流”建
不久前,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當家人”齊聚上海,為著一個共同的議題: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后,如何抓住機遇推進“雙一流”加快建設、特色建設、高質量建設。 “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召開推進會、交流會,非常及時,既可以發現共性問題,也可以學習借鑒各自的優長,以推動下一階段‘雙一
8月19日,教育部學位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刊發了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院士撰寫的《“雙一流”建設的上行式評估》一文,其中透露了一些“雙一流”的評審標準。 文中提到,“雙一流”所采取的是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一流學科的評定采用專家委員會投票認同規則下的客觀評價,一流大學建設高
“雙一流”建設是引領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國家工程。當前,“雙一流”建設已進入“加速期”,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地方高校應著力在以下三個方面集中發力。 持守定力強信心 “雙一流”建設非一日之功,需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強大定力。 一是從重大政策中增強定力。打破身份固
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指出,“雙一流建設”每五年一個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據此推算,明年即將結束第一輪的建設周期。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已經明確,“雙一流”建設要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設高校
公平與效率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追求的兩大目標,要維護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要推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就既要講求效率,也要追求公平。而在“雙一流”建設的過程中,則應該注重效率,兼顧公平。 國務院發布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是經過長期重點建設、具
2020年將盡,首輪“雙一流”建設周期進入尾聲。近期,針對首輪“雙一流”建設動態監測與成效評價方法,國家“雙一流”建設動態監測和成效評價課題組成員、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史靜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了重要信息,或許會為正處在驗收期中的高校帶來一些啟發。 評價體系設計方案已通過 據南方
前不久,教育部科技司與中關村管委會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方案》,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納入“雙一流”建設考核評價體系。 其實,“雙一流”建設自首批名單公布、由戰略決策轉入真正實施以來,這早已不是第一次有其他內容納入其中。此前,某高校就提出,要把思政課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
9月2日上午,學校在東區活動中心五樓會議廳召開“雙一流”建設評議會,全面總結“雙一流”建設以來各項工作進展,梳理存在的問題,探討下一階段建設內容和改進措施。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瞿振元、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戰軍,中科院發展規劃局副局長黃晨光,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儲常連,中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起來看看: 1. 制定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是什么? 答: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
在我國高校分類中,除了普通的公辦和民辦高校外,還有一類實力不俗的“新型高校”——中外合作大學。 不同于國內的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大學辦學模式上和境內外知名高校進行合作,以其教學科研水平高、師資隊伍豪華、就業質量好、國際社會認可度強等特點,越來越收到國內考生和家長的歡迎。今天青塔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實
昆明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和燕山大學雄居2020中國地方雙一流大學排名前3甲 報告顯示,在最新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問鼎校友會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前5強。昆明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燕山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問鼎校友會
最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2017年學位授權審核結果。其中出現了引人關注的一條,全國新增20所自主審核單位的高校。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是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的里程碑式的突破。甚至有些人預言,這一次高校辦學自主權的下放將會對高校學科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一事件的意義將不亞于1959年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