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染色體結構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其發生過程是由于同源染色體或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斷裂,然后發生錯誤重接的結果。各種結構變異的雜合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常常表現不正常的細胞學行為,可以進行細胞學鑒定。在減數分裂過程粗線期,可以觀察到缺失雜合體的“缺失環”,重復雜合體的染色體突出的環或瘤,倒位雜合體的“倒位圈”或者后期的染色體橋,易位雜合體的“十字形”聯合或者終變期“四體環”“四體鏈”“8字形環”。在有絲分裂細胞中可見到后期的染色體橋,染色體斷片,以及間期的細胞核顯出現“微核”等。染色體結構變異一般可導致花粉和胚珠的部分不育,或者半不育,產生遺傳性狀的變異,以及假顯性,假連鎖、劑量效應、位置效應等等改變基因連鎖關系遺傳后果,嚴重的可造成個體死亡。通過染色體行為觀察和遺傳效應實驗相互印證,鑒別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實驗材料:蠶豆試劑、試劑盒:醋酸洋紅 ......閱讀全文
實驗方法原理 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門新興的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動植物基因組結構研究、染色體精細結構變
實驗原理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門新興的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動植物基因組結構研究、染色體精細結構
實驗原理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門新興的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動植物基因組結構研究、染色體精細結構變異分析、病
實驗原理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門新興的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性原位雜交技術。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動植物基因組結構研究、染色體精細結構變異分析、病
培養細胞的染色體核型分析技術在產前診斷,腫瘤預后,不孕不育查因,科學研究等方面應用廣泛,也是細胞遺傳的一項基本檢測技術。 通過體外培養獲得大量的分裂細胞之后,加入秋水仙素,使分裂中的細胞停止于分裂中期,再經過染色體制備,將染色體的條帶染色顯示出來,顯微鏡下計數細胞核型、染色體數目及條帶,分析后
實驗概要 生物芯片這一名詞最早是在80年代初提出的,主要指分子電子器件。美國海軍實驗室研究員Carter 等試圖把有機功能分子或生物活性分子進行組裝,想構建微功能單元,實現信息的獲取、貯存、處理和傳輸等功能。用以研制仿生信
實驗方法原理普通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分類上屬昆蟲綱、雙翅目、果蠅屬。它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材料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飼養簡單:凡能發酵的東西都可以作為飼料。2.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在25℃時由卵到成蟲只需10天左右,并且易于獲得較大的后代群體。一對果蠅交配后可
實驗方法原理 普通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分類上屬昆蟲綱、雙翅目、果蠅屬。它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材料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飼養簡單:凡能發酵的東西都可以作為飼料。2.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在25℃時由卵到成蟲只需10天左右,并且易于獲得較大的后代群體。一對果蠅交配后
實驗方法原理普通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分類上屬昆蟲綱、雙翅目、果蠅屬。它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材料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飼養簡單:凡能發酵的東西都可以作為飼料。2.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在25℃時由卵到成蟲只需10天左右,并且易于獲得較大的后代群體。一對果蠅交配后可
腫瘤異質性是惡性腫瘤的特征之一,指的是腫瘤在生長過程中,經多次分裂增殖,子細胞呈現出分子生物學或基因方面的改變,從而使腫瘤的生長速度、侵襲能力、對藥物的敏感性、預后等各方面產生差異。簡言之同一腫瘤中可以存在很多不同的基因型或者亞型的細胞。因此同一種腫瘤在不同的個體身上可表現出不一樣的治療效果及預
孟德爾遺傳病是新生兒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這些疾病的診斷通常基于兒童的病癥、表型特點進行臨床判斷,同時通過細胞、分子檢測手段確認染色體水平的結構變異或基因水平的突變進行病因確認。傳統的細胞或分子診斷方法包括核型分析、芯片分析、目標基因的一代Sanger測序等,而隨著二代測序的發展,高通量
孟德爾遺傳病是新生兒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這些疾病的診斷通常基于兒童的病癥、表型特點進行臨床判斷,同時通過細胞、分子檢測手段確認染色體水平的結構變異或基因水平的突變進行病因確認。傳統的細胞或分子診斷方法包括核型分析、芯片分析、目標基因的一代Sanger測序等,而隨著二代測序的發展,高通量測序
行將結束的8月,Nature、Cell、Science雜志有哪些前沿研究的重大發現或新聞呢?以下為您精選幾篇供快速瀏覽。 1 基因組和轉錄組的演變能夠改變癌細胞的藥物反應 —Genetic and transcriptional evolution alters cancer cell l
封面故事: 讓科學證據更科學 當今法庭普遍采用的科學證據仍會引起爭議。在本期Nature上,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盤點。即便是指紋(科學方法在法醫學中的首次應用)也受到攻擊。批評者認為,指紋證據也不是不假思索拿來就能用的。Laura Spinney介紹了人們為推出一種概率性更強的方法
腫瘤特異性染色體的錯誤分離通過保持腫瘤異質性來控制癌癥的可塑性腫瘤異質性是惡性腫瘤的特征之一,指的是腫瘤在生長過程中,經多次分裂增殖,子細胞呈現出分子生物學或基因方面的改變,從而使腫瘤的生長速度、侵襲能力、對藥物的敏感性、預后等各方面產生差異。簡言之同一腫瘤中可以存在很多不同的基因型或者亞型的細胞。
在過去的10年中,科學家已經認識到基因組并非隨機存儲于細胞核中。但一個核心問題是,基因組和表觀基因組的變化是如何影響細胞核的3D結構,以及如何進一步影響到高度受控的轉錄平衡體系。 為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
《Nature Methods》盤點2015年度技術,選出了最受關注的技術成果:單粒子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技術。 除此之外,也整理出了2016年最值得關注的幾項技術,分別為:細胞內蛋白標記(Protein labeling in cells)、細胞核結構(Unraveling nuc
實驗方法原理 物理射 線的電離輻射,具有非常短的波長以及相應的較大頻率,其穿透力很大,在空氣中γ-射線,射程可達幾百米,速度為30萬公里/秒。因此,對植物給予一定劑量的照射,很容易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常見的有染色體粘著,著絲點區域斷裂,破壞紡錘絲形成,染色體或染色單體的斷裂等細胞學現象
2013年9月3日,《Cell Research》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analysis of FAAP24 reveals 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activity and domain functions in DNA damage
2013年9月3日,《Cell Research》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analysis of FAAP24 reveals 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activity and domain functions in DNA damage
醫學遺傳學借助于現代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在遺傳學理論指導和實驗方法廣泛采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類在遺傳學中獲得的每一新的成就都非常迅速地應用于研究人類的疾病,因而醫學遺傳學近年來得以突飛猛進。 醫學遺傳學早期受孟德爾、摩爾根經典遺傳學的指引,對遺傳病的來源及傳遞方式作了樸
【Technews科技新報】癌癥是中國人最重要的死因,人們往往“談癌色變”。有些人生活過度緊張怕東怕西,深恐癌癥上身;有些人干脆避而不談,以為自己絕不可能得到癌癥。事實上,多數癌癥都是逐漸形成的“慢性病”,許多癌癥患者的存活率還較末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因此面對癌癥,人們應盡量理性對待。癌
常用的滅菌方法可分為物理的和化學的兩類,即:物理方法如干熱(烘燒和灼燒)、濕熱(常壓或高壓蒸煮)、射線處理(紫外線、超聲波、微波)、過濾、清洗和大量無菌水沖洗等措施;化學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過氧化氫、高錳酸鉀、來蘇水、漂白粉、次氯酸鈉、抗菌素、酒精化學藥品處理。這些方法和藥劑要根據工作中的不同材料
想象一下讓你復制一個圖書館,若要一個人做這事幾乎要永無止境了。你或許要叫上一些朋友,做個分類計劃,然后各個擊破。 當人類的細胞在每次分裂的時候,都將面臨復制60億個DNA(脫氧核糖核酸)字母的艱巨任務。然而,DNA的復制機制并不是逐條染色體慢慢復制,而是在多個起源點同時“發力”。一些區段可能比
454公司可謂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奠基人。2005年底,454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基于焦磷酸測序法的超高通量基因組測序系統——Genome Sequencer 20 System,被《Nature》雜志以里程碑事件報道,開創了邊合成邊測序(sequencing-b
前列腺癌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可謂千差萬別,有很多前列腺腫瘤可能好幾十年都不會有任何進展,可是有一些前列腺腫瘤的惡化程度卻又非常快,在幾個月之內就會出現遠處轉移,甚至致人死亡。流行病學資料也越來越明顯,在美國,平均每6個成年男性中就會有1人在一生中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每年每33名前列腺癌患者中就會
實驗方法原理:物理射 線的電離輻射,具有非常短的波長以及相應的較大頻率,其穿透力很大,在空氣中γ-射線,射程可達幾百米,速度為30萬公里/秒。因此,對植物給予一定劑量的照射,很容易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常見的有染色體粘著,著絲點區域斷裂,破壞紡錘絲形成,染色體或染色單體的斷裂等細胞學現象。可
今年九月,對于基因組研究者們來說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月份,因為美國人類基因組研究院(NHGRI)資助的ENCODE項目在Nature,Genome Biology,Genome Research等雜志上公布了三十多份論文,還有在Science,Cell,以及the Journal of Bi
目前,我國試管嬰兒技術的成功率平均僅為50%多,最大瓶頸就在于產前染色體異常的篩查。記者昨日獲悉,今年3月成立的染色體芯片產前診斷聯合實驗室(CMA),利用針對中國人群定制的染色體芯片,能夠檢測出在常規染色體檢測中顯微鏡下無法識別的基因缺陷,可篩查出200多種已知的染色體微缺失或微重復引起的疾病
目前,我國試管嬰兒技術的成功率平均僅為50%多,最大瓶頸就在于產前染色體異常的篩查。記者昨日獲悉,今年3月成立的染色體芯片產前診斷聯合實驗室(CMA),利用針對中國人群定制的染色體芯片,能夠檢測出在常規染色體檢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