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于2019年8月15日18時正式發布。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132所大學上榜,上海交通大學首次躋身世界百強,位列世界第82。另外,在8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基金情況,上海交通大學所獲得資助項目及金額都是位居全國前列。 就在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發表了2篇Science,2篇Cell ,4篇Nature ,3篇NEJM,1篇JAMA,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現小編總結了這些成果: 【1】莫爾晶格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種應用,包括藝術設計,紡織工業,建筑,圖像處理,計量學和干涉測量。為了科學研究,它們是使用碳化硅表面上的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單層,石墨烯-石墨烯層和石墨烯準晶體生產的。最近對莫爾晶格的興趣激增源于在此類系統中探索許多顯著物理現象的可能性。例子包括可比較的-不可比較的躍遷和拓撲缺陷,由于能帶展平而產生的絕緣態,受旋轉角控制的非常規超導性,量......閱讀全文
2017年5月24日下午5時38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禮院士,與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分別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鄭重地在四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上逐一簽署自己的名字。在兩人交換完協議文本,用力地握手時,國科大玉泉路校區第一會議室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見證這一
12月2日上午,上海交大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甬落地。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與上海交大黨委書記姜斯憲為上海交大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裘東耀與上海交大黨委副書記、校長林忠欽簽署共建研究院的合作協議。 據了解,上海交大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落戶于寧波市海曙區,將重點加快
當你留心看一些大學簡介,如果該校有某個學科擁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都會著重筆墨,大書特書。這些重點實驗室往往會得到大量的政府資金扶持,在科研探索和人才發展上,可以說是一塊“金字招牌”。而擁有“重點實驗室”的學科,也往往是該校的王牌學科,成為歷年該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 不過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推動一批有基礎的高水平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范專業,積極參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重點培養教育碩士,適度培養教育博士”。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為了響應國家培養優質教師
12月20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國內外醫療領域大咖齊聚,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聯手各附屬醫院及國內外協作院所,針對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創精準醫療,發展個性化、智能化手術及康復機器人。 據悉,本次活動以推動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與政府、學術機構、醫院、企業
抄襲造假、虛假引進、學術亂倫、買賣論文等學術腐敗在中國學界盛行,監督約束機制在權力和市場的扭曲下失效,大學沒有自由的精神,學者沒有獨立的思想,反而沉淪墮落,喪失基本的學術道德和倫理,導致學者不重學術重權術,大學不重教學重創收。盡管中國學術經費上升,但由于根本體制不變,成效并不顯著。必須防止學術競
2006年11月27日,張杰由中科院基礎科學局局長正式當校長,成為新中國成立后上海交大最年輕的校長。 今年,上海交通大學數千名畢業生聽不到他們“杰哥”的畢業致辭了。這個“校長保留節目”已持續了整整10個學年。 23日上午,隨著中組部任免決定的宣布,張杰院士不再擔任上海交大校長,由常務副校長
陽春四月,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園身著一襲靚麗“春裝”,枝頭花開正艷、草木郁郁蔥蘢。4月9日,上海交大聯合人民視頻等,開啟《人民Da卡》“想見你,我的大學”系列慢直播活動。以“云瞰交大,共沐春光”為主題,“慢”鏡頭云游校園,傾情派送交大的春天。本次直播臨近上海交大建校124周年紀念大會,通過慢直播,
從大學校園到工廠車間、大型裝備現場有多遠? 15分鐘,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潘健生的答案。80多歲的他與30多名同事一起,在10多年間,時常往返于車程15分鐘的閔行校區與上海重型機器廠之間,開展核電大鍛件關鍵技術攻關,逐漸改變了相關裝備全部依賴進口的境況。 1小時,是中國
上海交通大學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計劃簽約儀式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由此,上海交大推出一份由高校、醫院、保險公司和人才服務平臺共同合作、“1+1>2”的醫療保障,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便捷、高效和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該校200余位講席教授和特聘教授將率先成為受益者。 上海交大副校長黃震說
雖然這塊長40厘米、寬10厘米的金屬薄片表面造型頗為復雜,但在外行人看來,也許并沒有多少特別之處。而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的研發者眼中,這塊名為金屬雙極板的產品卻是他們孜孜以求的攻關目標。 “在汽車零部件中拆下任何一個沖壓件,都找不到表面特性有這么復雜的。”上汽集團新能源和技術管理部燃料
3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和耶魯大學共建的上海交大—耶魯聯合中心宣告成立,耶魯大學校長PeterSalovey(彼得?沙洛維)與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共同為聯合中心揭牌。兩位校長表示,要以上海交大—耶魯聯合中心為新起點,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和教育機構。 據介紹,上海交大—耶魯中心的首個分中心
肺炎患者肺部炎癥狀況是疾病轉歸的最重要因素,聽診器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為了時刻監測雷神山駐地艙內患者病情變化,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支援雷神山醫療隊用上了一款由醫院心內科、呼吸科和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田杰、沈昕團隊,通過醫工交叉聯合研發的最新設備——“5G無線聽診器”。 這款設備體積小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13日,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及展覽會(BCEIA 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泰思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ESCAN”)攜新品參加了此次展會。分析測試百科網有幸采訪到TESCAN中國總經理馮駿,聽他介紹了TESCAN中國公司發展情況以
2月18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等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尤其是高校如何“一校一策”開展在線授課。圖片來源于網絡 丁奎嶺表示, “我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迅速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做好
2018年4月26日凌晨2點21分,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華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仁濟醫院南院不幸逝世,享年60歲。 王建華教授1982年本科畢業于江西工學院水工專業,畢業以后先后于瑞昌水電局、南昌飛機制造公司工作;1986-1989年河海大學水港系攻讀碩士學位,
耶魯大學在美國本土以外建立的第一個實體研究院昨天落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免疫代謝研究院正式成立并啟動建設。上海交大醫學院和耶魯大學將用三到五年時間,聯手打造世界一流免疫代謝研究機構,力爭在腫瘤等免疫代謝相關領域及危害人類健康重大疾病方面取得關鍵突破。 該研究院將成為上海融入全球創
哈佛大學穩居榜首,北大清華居200后 中國大學,離“世界一流”有多遠?日前,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在其網站上發布了“2008世界大學學術排名500強”。這份排行榜顯示,國內名校如北大、清華、上海交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都排在201至302的組別里,未能進入世界一流大學之列。
上海交通大學今天宣布成立“醫療機器人研究院”。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公開了建設目標——在3年內自主研發毫米級手術機器人手;6年內實現精準的微米級手術;9年達到納米級到微納米級水準。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是校級醫工(理)交叉平臺,由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牽頭校
在我國目前向創新驅動轉型的機遇窗口,大學能否真正成為社會的創新發動機,取決于其學術追求的導向、關注社會需求的自覺、鼓勵創新的機制和持續創新的能力,取決于創新性人才這一創新的根本,尤其是激勵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制度環境。正因為如此,以人為本的制度激勵,成為大學治理的中心環節。 近年來,上
國際先進電鏡技術研討會同時舉行 3月29日,國際先進電鏡技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尖端物質結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院士與日本電子株式會社社長栗原権右衛門共同為尖端物質結構研究中心揭牌。 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清華大學朱靜院士、浙江大學張澤院士
4月7日,在迎來自己123歲生日之際,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杯”優秀項目展在該校舉行。 此次項目展共有來自上海交大17個院系的55件作品參與,作品分為機械控制、信息技術、能源化工、數理、哲學社科和生命科學6個賽道。其中有些作品頗具特色。比如,灼傷瘢痕刺入式冷凍治療儀,變傳統平面接觸式冷凍為刺入空
近日,上海交大得到美國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正式通知,由上海交大講席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何志明教授擔任總負責人的“抗結核及艾滋病毒藥物組合優化研究的臨床試驗(Clinical Tests of FSC Based
排名者的解釋 ARWU作為第一個多指標的全球性大學排名,自發布以來,它的學術排名受到了各國的重視,卻也不斷受到質疑或被誤讀。比如,該排行榜只排前100名,100名后就不具體排名了,而只是50所或100所大學分成一組,每一組內的大學均按照校名字母進行排序。而國內一些媒體對部分大學的名次進
“同學們,同學們!振興中華,振興中華。宏圖在胸,重任在肩。” 4月7日,激昂奮進的歌聲回蕩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在這座人民科學家的紀念館中,一場名為《春之永恒》的專場音樂會成功舉辦。123位上海交大的青年學子為觀眾們帶來《我和我的祖國》、《上海交通大學校歌》、《江南月亮》、《春之永恒》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新西蘭奧塔哥大學在交大閔行校區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新西蘭達尼丁市副市長Chris Staynes、達尼丁市政府及奧塔哥大學代表,上海交大科研院常務副院長劉燕剛、副院長馮雁,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陶宏志,國際合作與交流處陳岳等出席儀式。上海市外事辦公室亞洲大洋
張杰院士的思想政治課:用公式推導回答中國自信從何處來自信從何處來,自信并不盲目,而是從理性思辨中來,從對科學與知識的系統認識中來,從對歷史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把握中來,從對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根本理解中來。在回答我們為什么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樣一個宏大命題的時候,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
凱萊英:與上海交大共建生物藥物創新技術研發實驗室大分子領域布局逐步落地與上海交大共建生物藥物創新技術研發實驗室,大分子領域布局逐步落地。 公司于3 月16 日和上海交通大學簽署合作共建協議,與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細胞工程及抗體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聯手共建生物藥物創
上海交通大學和博動醫學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1日在上海宣布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博動醫學影像技術聯合實驗室”,將依托上海交大醫工交叉平臺和醫院臨床應用和研究平臺,在心血管成像技術、精準評估、影像后處理等領域展開前沿科學研究和產業化,致力于建立心血管疾病精準評估的國際標準,并共同培養高層次科研和技術
12月30日,上海市微生物學會青年微生物學者學術論壇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復旦大學微生物學系、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聯合年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楓林校區明道樓一樓報告廳召開。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復旦大學微生物學系、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的科技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