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徐瑞華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消化系統腫瘤分子標志物的發現及臨床應用”項目,斬獲了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繼2016年他主持完成的“結直腸癌個體化治療策略創新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后,再次獲此殊榮。“消化系統腫瘤分子標志物的發現及臨床應用”項目團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徐瑞華指導團隊工作。楊森/攝 “榮譽是認可,更是鞭策。”徐瑞華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作為科技工作者,能夠得到國家和人民的認可,感到非常的榮幸和激動。科技創新這條路并非一帆風順,其中飽含了很多的艱辛和淚水。我們一定繼續努力,不斷在腫瘤防治領域攻堅克難,為實現全民健康的中國夢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破解“身份指紋” 提升消化道腫瘤早診率 消化系統腫瘤是威脅國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其發病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50%;死亡率極高,每10萬人中超過70人死于消化系統腫瘤。近十年來,消化系統腫瘤......閱讀全文
腫瘤標志物是1978年Herberman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院召開的人類免疫及腫瘤免疫診斷會上提出的,1979年在英國第七屆腫瘤發生生物學和醫學會議上作為專用術語被大家公認。三十余年來,腫瘤標志物的研究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分支。腫瘤標志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生物合成、釋放或是機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惡性腫瘤仍然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從世界范圍內看,腫瘤的發生、發展不容樂觀。隨著人口逐漸老齡化、吸煙、感染、環境污染、膳食結構等問題的存在,腫瘤診斷所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特別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順利實施、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剖析以及相關基因功能的
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s,TM) 是惡性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腫瘤細胞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存在于病人的、、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測定,對腫瘤的輔助診斷、鑒別診斷、觀察療效、監測復發和預后評價
腫瘤分子標志物的存在或表達變化是研究腫瘤發生、發展以及調控機制的重要基礎。通過對不同腫瘤分子標志物表達進行檢測,可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后以及治療。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學院龍億濤教授科研小組在腫瘤分子標志物單細胞逐層成像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已在線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
腫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轉移率和高復發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診斷腫瘤的傳統方法有病理組織活檢、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線胸片、內鏡檢查等。這些檢查對于腫瘤早期
腫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轉移率和高復發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診斷腫瘤的傳統方法有病理組織活檢、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線胸片、內鏡檢查等。這些檢查對于腫瘤早期
每年到了體檢旺季,門診就多了一大批手拿體檢報告焦急等待的人群,其中不乏醫院職工,無一例外,他們最關注的是腫瘤標志物旁一個“↑”符號! 在中國各類體檢機構中,腫瘤標志物檢測早已成為最火熱銷售的項目,沒有輻射,只需幾管血樣,簡單、快速,易于大眾接受。據報道,北京一家大型三甲醫院的體檢中心每年都
腫瘤是失去了正常生物調控的異常生長、分化的細胞和組織。和其他疾病比較,腫瘤有兩個明顯的臨床特征:一是腫瘤的轉移特性。二是早、中期腫瘤無癥狀。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我國的腫瘤診治的國策。對于無癥狀的腫瘤病人,腫瘤標志常常是唯一的能早期發現腫瘤的線索。一、腫瘤標志物的發展史1847年,從煮沸的酸
凱杰與金域檢驗深化合作,建立分子病理示范實驗室,共同提高中國分子病理檢測的標準和質量金域檢驗將使用凱杰 QIAsymphony RGQ 自動化分子診斷系統,以及 therascreen 實體腫瘤分子標志物檢測試劑和 Ipsogen 血液癌癥分子標志物檢測試劑分子病理檢測成果有望為腫瘤患
目前,隨著免疫學檢測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進步,越累越多的腫瘤標志物被用于腫瘤疾病的篩查、監測、療效、復發和預后判斷。眾所周知,臨床工作中所碰到的腫瘤千奇百怪,不同腫瘤標志物對各腫瘤間的鑒別變的至關重要。那么,腫瘤標志物你還能分的清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重新認識下各個腫
投入、最為廣泛、最為壯烈的一場全民戰爭。然而,結果如何呢?據統計,世界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但沒有明顯下降,數種腫瘤反而出現明顯上升。 回顧一百年來腫瘤研究的主要目的,大家均是在尋找罹患癌癥的證據(或稱腫瘤標志物)。臨床醫生在患者體內找腫塊,病理醫生在組織中找癌細胞,檢驗醫生在體液中找腫瘤
話說現在網上說這個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TM)的挺多,這個什么意義,那個適用于什么腫瘤,泛泛而談。子彈頭君翻閱了一些文獻對腫瘤標志物進行了總結,希望對讀者朋友們有所幫助。那么,理想的 TM 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應該具有以下 6 點:1. 靈敏度高:以便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2
編者按:個體化醫療正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界的重視,而生物標志物是實施個體化醫療的基礎。生物標記物(Biomarker)是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一類與細胞生長、增殖、疾病發生等有關的標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過程或病理過程或對治療干預的藥物反應,在早期診斷、疾病預防、藥
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生物類物質。本文為人體不同器官中的常用腫瘤標志物 1、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期肝臟和卵黃囊合成的一種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環中含量極微<20μg/L。AFP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最佳標志物,診斷陽性率為60%~70%。血清AFP>40
53歲的的哥張師傅剛剛做完大腸癌手術。躺在病床上的他疑惑地說:“我每年都體檢一次,怎么就沒查出腸癌?”專家解釋:體檢不等于早期癌癥篩查。 注意體檢中的四個誤區 誤區一: 未發現腫瘤標志物=健康 體檢中,不難看到腫瘤標志物檢測。記者在一家連鎖體檢中心采訪時了解到,40歲以上的體檢
“滴血驗癌”是不可能實現的技術手段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年的《央廣求證》播出了兩篇有關所謂滴血驗癌的報道,一條是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癥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另一條是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博
“滴血驗癌”是不可能實現的技術手段 2017年的《央廣求證》播出了兩篇有關所謂滴血驗癌的報道,一條是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癥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另一條是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博士常寧率領的科
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惡性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腫瘤細胞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存在于病人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測定,對腫瘤的輔助診斷、鑒別診斷、觀察
1、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期肝臟和卵黃囊合成的一種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環中含量極微<20μg/L。AFP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最佳標志物,診斷陽性率為60%~70%。血清AFP>400μg/L持續4周,或200~400μg/L持續8周者,結合影像檢查,可作出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1、甲胎蛋白(AFP) AFP是胚胎期肝臟和卵黃囊合成的一種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環中含量極微<20μg/L。AFP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最佳標志物,診斷陽性率為 60%~70%。血清AFP>400μg/L持續4周,或200~400μg/L持續8周者,結合影像檢查,可作出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急慢性肝炎
根據WHO資料,全球范圍內惡性腫瘤是人類僅次于心腦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總死亡人數的22%,并逐年增加。 10種常見腫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肛門癌、白血病、子宮頸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徑。以肝癌
一、肺癌的腫瘤標志物檢查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系指原發于支氣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腫,是常見的惡性腫癌之一。本病的發生主要是受化學致癌物質影響,吸煙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工業廢氣和大氣污染,產生大量多環芳香烴等有害氣體亦可誘發肺癌。絕大多數肺癌好發于35/75歲之間。男性多于女性。肺癌的腫瘤標志物
隨著腫瘤發病率升高,腫瘤相關檢查越來越被重視,腫瘤標志物(TM)的檢測常常在體檢、門診、住院患者中應用,腫瘤標記物輕度升高常常給患者甚至醫師帶來恐懼,但實際上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不夠強,不能單純依據腫瘤標志物來明確有無腫瘤,但可提供進一步診斷線索。除了本-周氏蛋白(骨髓瘤)、AFP(肝細胞癌)、HCG
根據WHO資料,全球范圍內惡性腫瘤是人類僅次于心腦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總死亡人數的22%,并逐年增加。10種常見腫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肛門癌、白血病、子宮頸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徑。以肝癌為例,腫瘤直徑<
腫瘤演進與診療的分子功能可視化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腫瘤演進與診療的分子功能可視化研究” 重大研究計劃旨在通過對腫瘤演進和診療的關鍵分子功能可視化,形成對惡性腫瘤本質的新認識。 一、科學目標 本重大研究計劃的總體科學目標:揭示腫瘤演進過程的關鍵調控分子與功能甄別、分子信息網絡
一、外泌體研究熱度持續攀升 外泌體(exosome)是活細胞分泌的30-200nm的囊泡,在電鏡下具有非常明顯單層膜結構,通常為茶托型或一側凹陷的半球形。其主要來源于細胞內溶酶體微粒內陷形成的多囊泡體,經多囊泡體外膜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到胞外基質中。多種細胞在正常及病理狀態下均可分泌外泌體,
一、外泌體研究熱度持續攀升 外泌體(exosome)是活細胞分泌的30-200nm的囊泡,在電鏡下具有非常明顯單層膜結構,通常為茶托型或一側凹陷的半球形。其主要來源于細胞內溶酶體微粒內陷形成的多囊泡體,經多囊泡體外膜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到胞外基質中。多種細胞在正常及病理狀態下均可分泌外泌體,
一、外泌體研究熱度持續攀升 外泌體(exosome)是活細胞分泌的30-200nm的囊泡,在電鏡下具有非常明顯單層膜結構,通常為茶托型或一側凹陷的半球形。其主要來源于細胞內溶酶體微粒內陷形成的多囊泡體,經多囊泡體外膜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到胞外基質中。多種細胞在正常及病理狀態下均可分泌外泌體,
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診斷原發性肝癌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適用于大規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則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含量顯著升高一般提示原發性肝細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陰性并不能排除原發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腫瘤的大小,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17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辦,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16年全國生命分析化學學術大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召開。 開幕當天的大會報告分別由俞汝勤、陳洪淵、萬立駿和梁文平主持,柴之芳、葉朝輝、張玉奎、楊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