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鐘南山院士指出:增加對核酸檢測“假陰性”的補充,開展IgM/IgG抗體檢測。 核酸檢測雖然是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的確診指標,但假陰性結果比較多檢出率僅30~50%,不少患者需進行多次檢測。 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目前已經有100多家企業快速宣布研制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不少企業是上市公司產能可達100萬人份/天。 但截止今天仍然有不少疑似病例等待核酸檢測確診,為什么還不能滿足疫情的檢測需要呢?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核酸檢測的問題是質量而不是產能 一個三類注冊證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正常需要3年左右時間準備才能上市,100多家企業大概只花了十幾天突擊開發的產品可想而知其質量很難把控,但為滿足疫情需要我們可以理解。 不少企業短期內能出產品得益于國家公布了病毒RNA序列,因此產品不少源自人工合成而不是病毒的自然呈現 目前的產品嚴格意義上稱為實驗室產品,缺少臨床驗證、標準化的生產和質控等最基本程序。一個檢測試......閱讀全文
隨著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重啟社會經濟、恢復人們日常生活提到日程上來,針對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的血清學檢測(serological test)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這種檢測能夠幫助發現曾經受過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而受過感染的人群可能對新冠病毒已經產生免疫力。發現產生免疫力的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或2019-nCoV)感染引起的主要經呼吸道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截至4月23日23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超過兩百萬,達到了2664262例,現有確診達到了1748245例。死亡病例超過18萬,達到186245例。
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時候,檢測試劑在全球范圍需求量龐大,引發IVD企業積極研發相應產品并申報,攫取利潤。 但在不同企業戰略眼光、研發效率及申報、生產能力的差異下,各項進度落后于人的企業則要面對新冠檢測試劑產品競爭加劇,帶量采購造成價格大幅下降等情況,企業間獲利也出現顯著分化。 我們總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試劑盒檢測結果不僅與試劑盒質量有關,還與新冠病毒自身的特點、采樣部位、采樣量、運輸和儲存環節,以及實驗室檢測條件和人員操作有關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發了一條朋友圈:“別迷信核酸檢測了,強烈推薦 CT 影像作為目前 2019-nCoV 肺炎主要依據”,并稱這是“一個一線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并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
疫情動態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止小編撰稿,目前全球確診新冠肺炎2248654例。世衛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里斯14日表示,疫情尚未到達頂峰,就單個國家而言,目前美國的新冠疫情是全球最嚴重的,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73萬,意大利確診病例累計175925例,西班牙確診病例達1944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2月19日,由分析測試百科網主辦、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檢驗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協辦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法及產品開發進展》主題網絡研討會盛大開幕。2月19日開幕,來自全國各省市疾控中心、醫院、制藥企業、第三方檢測機構、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的千余老師參會,反響熱烈
3月25日,德國著名病毒學家德羅斯滕教授發表講話稱,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病人會形成抗體,其中一部分無癥狀感染者可能在自己毫不察覺的情況下獲得免疫,未來可以通過大規模抗體檢測,核實這部分數據,這對整個疫情發展的建模和對未來的預測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新冠病毒是一種僅含核糖核酸(RNA)的病毒,病毒中特
3月25日,德國著名病毒學家德羅斯滕教授發表講話稱,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病人會形成抗體,其中一部分無癥狀感染者可能在自己毫不察覺的情況下獲得免疫,未來可以通過大規模抗體檢測,核實這部分數據,這對整個疫情發展的建模和對未來的預測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新冠病毒是一種僅含核糖核酸(RNA)的病毒,病毒中特
近日,德國著名病毒學家德羅斯滕教授發表講話稱,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病人會形成抗體,其中一部分無癥狀感染者可能在自己毫不察覺的情況下獲得免疫,未來可以通過大規模抗體檢測,核實這部分數據,這對整個疫情發展的建模和對未來的預測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新冠病毒是一種僅含核糖核酸(RNA)的病毒,病毒中特異性R
當下我國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發展階段,該病毒感染主要會造成的新型的急性肺炎癥狀(WHO已將其名為NCOVID19),疫情已在全國范圍內肆虐超過20天,對我國民生健康和經濟造成極大影響。目前網上涌現多篇關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實驗室檢測技術的文章,文章質量水平千差萬別
一、血液學檢查 病毒感染相關的血液學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血生化以及其他針對性的檢測項目,相關指標為臨床常用的病毒感染診斷指標,為疾病的輔助診斷提供依據。 1、血常規 血常規中的許多項具體指標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標,對機體內許多病理改變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
當下我國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發展階段,該病毒感染主要會造成的新型的急性肺炎癥狀(WHO已將其名為NCOVID19),疫情已在全國范圍內肆虐超過20天,對我國民生健康和經濟造成極大影響。目前網上涌現多篇關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實驗室檢測技術的文章,文章質量水平千差萬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北京市科委公布了2020年度市科委第四季度項目(課題)立項公開清單,共254項,項目涉及了首都臨床診療技術研究及轉化應用,新冠肺炎疫情科技防控,生命科學前沿創新培育,食品安全技術保障,創新品種及平臺培育,城市精細化管理,疫情防控追溯、監測與消殺科技,科技支撐鄉村產業振興,
病毒核酸檢測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的金標準,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只可定性檢測、假陰性偏多、檢測結果不穩定等。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團隊利用已公開的新冠病毒核酸序列,迅速研發了基于數字PCR技術平臺的核酸定量檢測試劑盒。 數字PCR是一種核酸分子絕對值定量技術,能夠直接數出DNA分子
作者:中國科技大學 羅昭鋒 【摘要】:新冠狀病毒(2019-nCoV)檢測目前只有熒光定量PCR方法和測序方法兩種被認可的方法。測序不具備快速篩查潛力,這里不做討論。目前國家藥監局審批通過的都是熒光定量PCR的試劑盒。等溫擴增的檢測試劑盒,至少已有兩個單位開發成功,有望近幾天上市。等溫擴增的試
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在這種肺炎的早期階段,嚴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出現了,一些患者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新型冠狀病毒的多通道快速檢測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之一。記者今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上理工與合作企業協同研發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抗原多通道快速檢測設備,中抗體抗原免疫熒光檢測儀器與相應的試紙條結合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快速檢測。新設備將直接服務疫區檢測。圖說:上海理工大學推出新冠病毒多通道快速檢測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社會各界亟需精準醫學領域的科技力量為疫情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支持。對傳染性疾病的醫療工作者來說,如何借助最新的檢測技術實現快速、安全、準確地完成檢測任務;如何利用藥物試驗和新型臨床研究的最近進展,精準輔助患者的用藥和進一步的跟蹤與治療,如何提升實驗室整體的生物安全性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傳染病。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是核酸和抗體檢測。核酸檢測是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金標準”,具有早期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等特點;而抗體檢測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手段,具有操作便捷、檢測迅速的特點。 核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2月14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丁丹團隊牽頭,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教授鄭磊團隊,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唐本忠團隊以及深圳金準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聯合檢測試劑盒。其中快速測試卡可在15分鐘左右完成檢測,具有操作簡便、容易判讀、靈敏度高等
2月14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丁丹團隊牽頭,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教授鄭磊團隊,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唐本忠團隊以及深圳金準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聯合檢測試劑盒。其中快速測試卡可在15分鐘左右完成檢測,具有操作簡便、容易判讀、靈敏度高等
舉乙肝的例子來說:通過酶免的方法查乙肝兩對半和通過熒光定量PCR的方法學查乙肝DNA小明得了肝炎,但他不知道自己得了肝炎,有一天身體不舒服或者正常體檢(比如入職體檢),他去看醫生,臨床醫生懷疑他得了肝炎(肝炎有很多種比如病毒性肝炎,也就是病毒傾入他體內后由于人體的三道防線沒能把病毒消滅掉,導致病毒在
《中國科學報》: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除了核酸檢測,也有不少人在做抗原檢測試劑和抗體檢測試劑,你研發的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屬于哪種檢測辦法? 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我們既有核酸檢測方法,也有抗體檢測方法。 我們研制成功了可用于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試紙,檢測敏感度可達10個拷貝
鄧寧說,清華大學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下專門設置科研攻關工作小組,設立了疫情防控科技攻關應急專項,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從診、治、防三個方面全面布局,聚焦疫苗、藥物、臨床診療技術、病毒傳播防控、應急決策等方向,組織疫情防控科研攻關。 清華大學于2月2日啟動了第一批8項抗疫應急項目,其中
這場新冠病毒的襲擊可謂是來勢洶洶,然而要想真正打贏這場“戰疫”,病毒的診斷和疫情治療是必不可少的步驟。現在市面上診斷的主流方案無非有三種,基于肺部造影成像的CT技術,基于病毒核酸檢測的PCR類技術,以及基于病毒抗原抗體的膠體金層析技術。CT成像技術:基于肺部感染的影像學來診斷。優點是速度快、設備普及
檢測,對于疾病防控就具有重大意義。美國的新冠檢測,從開始每日檢測數十人到如今每日檢測近100萬人! 隨著檢測量不斷增長,檢測的技術也在快速進步,截止2020年8月6日,已經有168個分子檢測手段被美國FDA批準可以在緊急狀態下(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簡稱EUA
清華大學張林琦團隊研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病毒載體的腺病毒疫苗和mRNA單克隆抗體藥物取得重要進展,5月底均可進入動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階段。 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鄧寧1日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提到以上內容。 鄧寧表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清華大學組織研究梳理學校有優良基礎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