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這幾天正在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正在提請大會審議。 在環境保護領域,有一條著名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隨著一個國家人均收入的增加,環境污染由低趨高。當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即到達某個“拐點”后,隨著人均收入的進一步增加,環境污染程度又由高趨低,逐漸減緩。 從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來看,當人均GDP達到五六千美元時,其環境質量出現拐點,而拐點之所以顯現,與其通過法律完善、促進經濟轉型、推動企業和公眾觀念轉變是密不可分的。 如今,我國的人均GDP已臨近拐點水平,而我國的環保水平能否更進一步,環境保護法修改責任重大。昨天(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草案進行了分組審議。草案增加規定:國家對重點污染物實行排放總量控制制度。謝克昌委員認為,這是草案的一大亮點。但他同時建議,各級政府在制定國家和各個地區中長期發展規劃時,必須充分考慮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控制。 ......閱讀全文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近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環保法。至此,這部“環境保護的根本大法”完成了25年來的首次修訂,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 它能否滿足公眾對依法建設“美麗中國”的期待?能否拯救我們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環保部副部長潘岳。 “新修訂的環保法是現階段最有力度的一部
新環保法體現全民參與環保理念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公民應當增強環保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的義務。”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 上述規定是剛剛通過的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中明確規定的內容。 歷
白云區鐘落潭鎮雄偉村某工廠排污口污染嚴重。 丁玎 攝 后日,備受關注的《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將結束一個月的公開意見征集。歷經17年醞釀,在現行環保法實施23年后,新《環保法》終于在千呼萬喚中露出修改后的初容。 不過從記者了解到的不少公眾、學者對草案的反饋來看,新《環保法
“新環保法制定的規格很高。它加進了很多舊法沒有的內容,比如環境公益訴訟,比如配套措施里的按日連續處罰。而且由于新環保法本身的規格很高,一些過去的法規的檔次也被拔高了,執行起來的力度大大提高。”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如此評價新環保法出臺的意義。 如今,新環保法已生效
5月9日,環境保護部向社會通報,華北六省市55家企業存在向地下排污問題,細心的讀者從中發現,執法部門對55家企業的罰款平均不到7萬元,環保法律明顯偏軟。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被稱為“環境保護的根本大法”,它誕生于1979年,1989年做過修訂,其條款已經很難適應當前環境保護的需要。
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保法》)。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修訂的《環保法》貫徹了中央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納了各方面共識,是現階段最有力度的《環保法》。 潘岳說,針對此次修改,環保部
2月3日,省政府印發《湖南省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試行)》。作為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實施后,湖南出臺的首個配套辦法,該《規定》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省直34個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的環境保護職責做出了明確規定—— 環保之責 各歸其“主” 屢出重拳 環境執法力度加大
呂忠梅說,通過編纂環境法典,可以解決分散式立法帶來的諸多問題,有助于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資料圖片 中國環境報記者劉曉星 環境法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最為迅速、立法最為活躍的法律部門之一。經過近40年的發展,環境法律體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環境保護主要領域已基本實現有法
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 新修訂的環保法對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理念、原則和制度都作了明確規定,增加了公眾參與、環境監督、公益訴訟等新的制度。針對環境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困境,環境保護法一方面賦予環境保護部門更多的執法權
國慶長假過后,如果你恰巧坐火車從廣州回北京,一定會對霧霾的區域性特點感受頗深。10月9日,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顯示,沿著京廣鐵路一路向北,廣州、長沙、武漢、鄭州、石家莊、北京的AQI指數分別為88、129、109、227、436、379。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
失望,是自然之友的葛楓和同事們核對完環保法三審稿后的第一反應。 近日,環保法修訂草案進入三審,此前二審稿中對“環境公益訴訟主體”資格的表述頗受爭議。 二審稿將環保公益訴訟資格限定于“中華環保聯合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環保聯合會”,三審稿則改“限定”為“門檻”,要想成
空氣、水、土壤遭到破壞,短時間內難以恢復。 蘭州水事件、反對PX項目事件、對PM2.5關注度,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覺醒。與此同時,實施了25年之久的《環境保護法》迎來了首次重大修改,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已經成了舉國上下的共識。 新的《環境保護法》增加了三個亮點,第一,提高了企業違
2015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案>》(以下簡稱新《環保法》)就要正式開始實施了。新《環保法》以違法排污“按日計罰、 上不封頂”、 “查封扣押、現場停產整治”等一系列極具威懾力的處罰措施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 新《環保法》的實施再一次讓人們看到了我國政府鐵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要求,排放污染物的企業要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責任。近期,吉林石化、吉林油田、長春客車廠等企業積極貫徹落實新《環保法》,開展了環境檢查專項活動,加強涉重危險廢物、在線儀表、清潔生產以及環保“三同時”的監管,確保環境安全。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于今年1月1日起實施,但《環保法》的規定具有原則性和概括性,各級環保部門普遍缺乏操作經驗,迫切需要制定配套的具體實施辦法,規范各項制度的適用范圍、實施程序和督查方式等。日前,環境保護部發布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8號),該配套辦法與《環保
即將過去的2014年,環境問題成為全社會極為關注的熱點,我們從全年眾多環保事件中篩選出十大事件,并請有關專家進行點評,以期引起社會各界對環保問題的持續關注。一、環保部與31省(區、市)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事件回顧:1月7日,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境保護部與全國31個
2015年末,京津冀地區頻頻拉響大氣污染紅色預警。作為應對大氣污染的重大戰略措施,2015年三地積極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將生態共建提升到新的高度,采取立法、經濟、科技等多種手段保護環境,在治霾等大氣污染方面聯防聯控,持續用力。 3月起,北京在全市范圍內征收建設工程施工工地揚塵排污費。天津今
2015年末,京津冀地區頻頻拉響大氣污染紅色預警。作為應對大氣污染的重大戰略措施,2015年三地積極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將生態共建提升到新的高度,采取立法、經濟、科技等多種手段保護環境,在治霾等大氣污染方面聯防聯控,持續用力。 3月起,北京在全市范圍內征收建設工程施工工地揚塵排污費。天津
●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環保法在實踐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和阻力:公益訴訟的案例并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大量涌現;對訴訟案件,地方法院不立案、地方政府不執法現象較為普遍,這一狀況的出現與中國的法治結構缺陷密切相關。 ●雖然新環保法希望通過“面面俱到”的方式加強其在環境保護領域中的權威性,但它仍然不是
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以151票贊成、3票反對、6票棄權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新環保法共7章70條,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和環保部的有關負責人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這部經過“四審”的新
1月8日,環保部通報新修訂的《環保法》4個配套辦法,提出環保主管部門實施按日計罰處罰辦法,實施查封、扣押辦法,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等。對違法排污“零容忍”、嚴懲不法企業的“組合拳”相繼打出,環保利劍鋒利出鞘—— 1月8日,環保部通報新修訂的《環保法》4
霧霾肆虐之下,《環境保護法》修訂備受社會各界矚目。 4月24日,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9號主席令,予以公布。這是《環境保護法》實施25年來進行的首次重大修改。據悉,新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法案在霧霾治理、信息公開、環保執法等方面有
自今年1月1日起,我國境內所有排污單位均需持證排污,這是新修訂的《環保法》作出的明確規定。排污許可證是排污單位生產的通行證,排污許可管理制度是環保部門依法監管生產經營者排放污染物的重要制度,新修訂的《環保法》只對排污許可管理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具體內容還需由環保單行法律及有關行政法規作出規定。
給違規企業開出了處罰單卻遭遇拒簽;下發了關門令小選礦卻依舊生產……由于缺乏有效的執法手段,環保部門常常遭遇這樣的尷尬。有些地方、部門提出,目前企業違法排污情況嚴重,應當賦予環保部門相應的執法手段。 本次修訂草案中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
中國最高權力機關24日通過史上最嚴格的環保法修訂案。新環保法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此舉為深受環境問題困擾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提供最有力環保法律后盾,有助于扭轉伴隨其經濟快速發展而生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歷經四次審議,環保法修訂案24日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此間環保專家認為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將于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據了解,會議將繼續審議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環境污染強制責任險在企業發生污染事故時,可以由保險公司及時給被害者提供賠償,企業在避免破產的同時,政府又減輕了財政負擔。業內人士呼吁,希望將這項綠色保險制度,納入到新修訂的環保法之中。
環保部副部長潘岳27日表示,新修訂的環保法貫徹了中央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納了各方面共識,是現階段最有力度的環保法。 潘岳表示,新修訂的環保法在三個重要領域內都有所突破。 第一個突破是推動建立基于環境承載能力的綠色發展模式。新環保法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于10月在北京召開,會議將研究討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議題。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四中全會的召開,依法治國方略的全面實施,必將為生態環境法治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
江蘇省高郵市某工廠近期因廢水pH值超標排放,被當地環保部門處以603元罰款。部分網民吐糟,這可能是世界上數額最小的環保罰單。經過調查, 603元只是針對廢水pH值超標一項違法行為的罰款。除此之外,還對此企業5起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處罰金額合計139956元,并采取了立即停止環境違法行為、
斥資百億卻不達治理預期目標,在新《環保法》實施后,云南滇池流域治污迎來新考驗。 昨日(1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環保部西南環保督查中心官網獲悉,近日,受環保部委托,該中心就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約談了昆明市政府,并責成昆明市政府暫停部分區域新增水排放項目環評審批。據通報,約談事由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