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PRM 的分析通量不如SRM。PRM 能同時監測最多10 ~15 個母離子,而SRM 能同時監測上百個離子對,因為高分辨質譜的有效掃描速度通常只有10 ~15 Hz,遠慢于SRM 的有效掃描速度。但是這一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多重累積(Multiplexing, MSX)技術的發展和使用有效提高了PRM 的分析通量。多重累積利用Orbitrap 前端的C 型阱(C-trap),不同質量的母離子依次被四極桿選擇并儲存于C-trap 中,等待Orbitrap 完成上次掃描后,C-trap 中儲存的混合離子同時注入到Orbitrap 中進行掃描,實現最多10 個目標物的同時監測,分析通量最高可提升10 倍[45] 。Gallien 等[46] 將多重累積與PRM 結合建立MSX-PRM 技術,利用4 重累積和保留時間分段(1. 5 ~2. 5 min 窗口),在60 min 液相梯度下,定量監測了酵母全蛋白裂......閱讀全文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代,許多DNA序列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7月6日,由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臨床研究中心,上海市徐匯區醫學會共同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的“質譜技術的創新開發及臨床應用研討會”在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召開(相關鏈接:聚焦質譜技術創新開發與應用 拓展臨床質譜方法學研究)
MS/MS操作模式 串聯質譜儀通常使用的都是離子模式來鑒定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目前所有的MS/MS質譜儀都具有該功能。不過其它特殊的質譜儀也具有MS/MS功能。如果要發現蛋白質中的某個功能基團則需要用到母離子掃描功能或者中性丟失掃描功能,而這就必須用到三重四級桿質譜儀,如Q-Q-Q質譜儀,或四
【導語】 毫不夸張地說,蛋白質組學的興起推動了整個質譜的研發和應用,使質譜產品層出不窮,并應用于更多的組學、更多的復雜體系研究中。蛋白質組學面臨的挑戰也促使質譜的研發者們不斷推出創新的技術,比如第6種質量分析器Orbitrap的出現,以及隨之出現的一系列新的研究流程和方法。在第六屆AO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之際,PCR技術在快速篩查中已大顯神威,但進入臨床后如何更早地區分輕癥和重癥患者,從而更準確地治療和用藥?5月27日中國研究人員在《Cell》發表文章,利用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的全景式分析,發現了重癥患者體內應對病毒進攻特征性的分子改變,并
(二輪通知 2017年7月10~19日,北京)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在醫學領域具有國內一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以尖端的醫學研究及出色的理論和實驗教學成為著名的醫學科學研究與教育基地。為了培養生物醫學領域創新人才,現推出一年一度的,以尖端儀器和實戰訓練為特色的“大型儀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布魯克一直以MALDI技術聞名全球,并已在成像領域占據領導地位;自去年推出timsTOF Pro創新組學系統后,在深度覆蓋和高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并且迅速和國內院校和企業開展了一系列深度的合作。比如timsTOF系列,已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
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最先由Marc Wilkins提出,指由一個基因組,或一個細胞、組織表達的所有蛋白質。 蛋白質組的概念與基因組的概念有許多差別,它隨著組織、甚至環境狀態的不同而改變。 在轉錄時,一個基因可以多種mRNA形式剪接,一個蛋白質組不是一個基因組的直接產物,蛋白質組中蛋
最近又有幾項有關質譜儀的最新進展問世,這些新成果的出現又給我們的生物大分子研究工作補充了“彈藥”。在蛋白質測序方面,基于碰撞誘導裂解技術(CID),又新出現了可變裂解技術(Alternate fragmentation technique),該新技術是基于處在碰撞池中的離子具有的電子傳遞特性開發出來
摘要 質譜是定量蛋白組學的主要工具。近年來隨著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深入,傳統質譜定量技術面臨著復雜基質干擾、分析通量限制等諸多問題。而最近一系列質譜新技術的發展,包括同步母離子選擇(SPS)、質量虧損標記、平行反應監測(PRM)、多重累積(MSX)和多種全新數據非依賴性采集(DIA)等,為解決目前蛋
2014年4月27日下午,中國化學會首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研討會組學及生命分析分會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在此次的組學及生命分析分會報告中邀請了清華大學化學系/分析中心的梁瓊麟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麗華教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劉斯奇教授; 復旦大學的陸豪杰
傳統的和最新的蛋白質組學研究策略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蛋白質組學研究策略能夠對某個蛋白質組進行常規的、完整的分析,但是現在的技術已經非常強大,我們相信,很快就能進行全蛋白質組學研究了。而且,對某個亞蛋白質組(比如某個細胞器或亞細胞結構的蛋白質組)進行研究早就已經不是什么難題了,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常
質譜多反應監測(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技術作為一種質譜檢測的分析方法,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準確度高、重現性好、線性動態范圍寬、自動化高通量的突出優點,這些特質能夠滿足今天很多研究領域的迫切需要。通過MRM技術進行實時的定量監測可以進行藥代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東方人的思維更偏向于實用主義,比如大家常認為創新來自于應用驅動;世界上還有一種創新首先來自于技術或理論的突破,然后再去尋找應用的方向,布魯克的timsTOF便是后者。2016年發布Trapped Ion Mobility捕集離子淌度質譜后,引起了組學和臨床領域科學大咖們的廣泛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
2012年8月13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承辦的2012中國質譜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暨第九屆全國質譜代表大會在“彩云之南云之端”的“春城”昆明盛大召開(http://www.antpedia.com/news/88/n-231788.html)。來自
2012年12月07日,北京,2012年北京色譜年會熱烈召開。促進了北京地區色譜以及色譜相關領域的技術應用與交流。圍繞“色譜新技術及其應用”的主題,展開多場報告,內容包括蛋白質組學、色譜技術、色譜與質譜、色譜與核磁共振、金屬組學、代謝組學、生物氣味研究、環境分析等。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
第四屆華東地區色譜、質譜學術報告會暨儀器展示會上,二十余位學術專家和儀器公司的技術專家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內容包括近兩年來色譜、質譜技術研究、分析測試方法等在食品安全、環境、化工、生物醫藥(包括體內藥物分析)、農藥、農殘、藥殘等領域的分離、分析和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發展
2011年9月25日,第三十三期質譜沙龍活動在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成功舉行。來自第二炮兵總醫院、北京大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空軍總醫院、AB SCIEX公司、北京艾米諾醫學研究有限公司等,近四十位專家、學者、技術工程師參加了本次沙龍活動,本次沙龍以大分子為主題,共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代,許多DNA序列信息僅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Matthias Mann團隊近日發表的最新文章顯示其團隊在單細胞蛋白質組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在真實的單細胞水平的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可幫助解決細胞生物學和單細胞病理生物學中的重要問題。蛋白組學和RNA在單細胞水平測定顯示出很大差異,這意味著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08月22日,“第五屆中國計算蛋白質組學研討會(CNCP-2018)”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舉行。CNCP-2018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人類蛋白質組學會(CNHUPO)、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徐平實驗室、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董夢秋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
質譜技術是過去幾十年中受到臨床實驗室認可并快速發展的最新技術, 近十年來影響了醫學及臨床實踐的諸多領域。氣相色譜質譜(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技術最早被應用于各類臨床檢測, 此后各類型質譜技術被不同應用領域所接受, 包括毒理學、微生
第六屆亞太人類蛋白質組組織(AOHUPO)大會于2012年5月5日下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這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學術水平最高的蛋白質組學學術峰會。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專家學者參會,提交相關領域學術論文近400篇。5月6日,大會繼續進行,各
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有一個比喻:基因組和蛋白質組的關系就像詞典與文章、元素表與化工廠。基因組學中微小的差異,在蛋白質組學中可以被千倍甚至近萬倍地放大。因此,要真正闡釋生命,必須從蛋白質組中尋找答案。 北京市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主入口處,一棟由南北雙樓組成的銀白色建筑呈一字型展開。這里是國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有一個比喻:基因組和蛋白質組的關系就像詞典與文章、元素表與化工廠。基因組學中微小的差異,在蛋白質組學中可以被千倍甚至近萬倍地放大。因此,要真正闡釋生命,必須從蛋白質組中尋找答案。 北京市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主入口處,一棟由南北雙樓組成的銀白色建筑呈一字型展開。這里是國家
2016年寒假生物醫學大型儀器理論與實驗技術培訓班二輪通知(2016年1月20~28日)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在醫學領域具有國內一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以尖端的醫學研究及出色的理論和實驗教學成為著名的醫 學科學研究與教育基地。為了培
質譜分析法是蛋白質研究領域和生物大分子研究領域中最重要的分析技術。由于我們對蛋白質鑒定、定量和分析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檢測技術的靈敏度也越來越高,同時能夠對更為復雜的樣品進行分析處理,因此推動了質譜檢測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新興的質譜分析方法和儀器。本文將對近幾年質譜技術的發展以及質譜技術在蛋白質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玉奎院士 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士與大家分享的報告題為《色譜進展—機遇和挑戰》。 從1990年至2010年,中國色譜論文的總量達28324篇,占全球總數的22%;GC、HPLC、CE研究呈明顯增長。近20年來,中國的色譜研究在全球
在生命科學研究工作中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發現、鑒定蛋白質并弄清楚它們的一級結構。知道了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信息,我們就可以通過遺傳密碼將其與編碼序列對應起來,從原則上來說,也就將細胞的生理學與遺傳學聯系起來了。發現、鑒定出了一個蛋白質就好像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個窗口,我們就能夠對復雜的細胞調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