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8年建設之后,華能糯扎渡水電站今日迎來了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作為國家實施“西電東送”、“云電外送”的重大工程之一,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是我國已建、在建第四大水電站,也是目前云南省內最大的電站。該電站動態總投資約611億元,年均發電量239.12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為國家節約956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77萬噸。 這個位于瀾滄江流域裝機和庫容最大的電站,將先后安裝9臺單機65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為585萬千瓦,首臺機組比計劃工期提前3年投產,預計2014年實現工程完建。 糯扎渡水電站還開創多個亞洲和世界第一。放眼望去,電站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恢弘的大壩,這座心墻堆石壩高261.5米,為亞洲最高、世界第三;同時,開敞式溢洪道規模居亞洲第一,泄洪功率和流速為世界第一;水庫總容量相當于16個滇池的蓄水量。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位于瀾滄江下游的普洱市境內,是瀾滄江中下游河段梯級規劃“二庫八級”中的第五......閱讀全文
水力發電是指利用水的流量和落差產生的機械能推動水輪發電機發電的形式。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水力發電具有對環境沖擊較小,發電成本低,發電啟動快等一系列優點水力發電的歷史非常悠久,我國最古老的水電站可追溯到1912年建成的云南石龍壩水電站。100多年來,中國已經建設了大大小小4000余座水電站。可能大家并
怒江水電開發箭在弦上。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稱,我國在“十二五”將積極發展水電,怒江水電基地建設赫然在列,其中重點開工建設怒江松塔水電站,深入論證、有序啟動怒江干流六庫、馬吉、亞碧羅、賽格等項目。 此次規劃的明確,意味著怒江水電開發的重啟。此前,因是否
近日,國內首個水電產業基金由深圳市前海聯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湖南天雄集團聯合發布。據了解,該水電基金將全部投資于民營水利發電站的建設,前期將采用債券模式。 湖南天雄集團是從事電解錳行業成立較早的企業,其董事局主席曾赳雄對記者表示,在生產電解錳過程中,僅電耗就占了總成本33%,為了降低用電成
機械格柵是一種可以連續自動攔截并清除流體中各種形狀雜物的污水處理專用設備,可廣泛地應用于城市污水處理、自來水行業、電廠進水口,同時也可以作為紡織、食品加工、造紙、皮革等行業廢水處理工藝中的前級篩分設備,是我國zui先進的固液篩分設備之一,填補了國內空白。 &nb
水電為主的資源稟賦,決定了西南水電大省長期存在平水年與枯水年、汛期與枯期的矛盾,而省內外負荷發展與電能生產快速增長不匹配的矛盾也將在一定時期存在。據預測,2018年云南仍將面臨500億千瓦時以上的棄水壓力,清潔能源消納形勢極為嚴峻。 根據國際能源署相關報告,未來中國能源結構將逐步轉換到清潔發電
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水利部部長陳雷16日在經過“部長通道”時說,今年我國氣象年景偏差,將從可能出現最不利的情況出發做好應對大災的準備,有能力有信心戰勝今年的洪澇干旱災害和強臺風侵襲。 “按規律,厄爾尼諾現象結束后,當年可能發生較大的災害。”陳雷說,初步預測,今年我國南北方都有可能出現較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1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會前,水利部部長陳雷在經過“部長通道”時表示,經初步預測,中國南、北可能都會有較大洪澇災害,今年將從最不利情況出發做好相關應對。 陳雷說,厄爾尼諾現象從2014年5月開始,到目前已歷時22個月,預計在今年5月份結束。根據以往規律,這一現象結束
新華網宜昌11月5日電(記者黎昌政 李思遠)我國自主制造的世界最大水輪機組——單機容量80萬千瓦的向家壩水電站7號機組5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標志著我國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開始投產發電。 向家壩水電站7號機組10月19日開始尾水充水,連日來,先后完成了調速器空載、發電機及主變升流升壓、
12月28日上午11時26分,隨著最后一車渣土倒入向家壩水電站大江合龍龍口中,我國第三大水電工程——向家壩水電站成功實現大江截流。 10時55分,早已等在龍口的工程建設者接到截流指令,迅速啟動重型自卸卡車。一時間,工地上車輛穿梭,馬達轟鳴,一輛輛滿載著特大塊石、沙礫、渣土的大型自卸車分別在龍口兩邊
總裝機容量達240萬千瓦的金安橋水電站近期通過國家發改委核準,此外,西藏藏木水電站和湖南黑麋峰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工程等水電項目也于近期通過核準,再加上部分被叫停的大型水電項目在下半年復工,這一系列的舉動都給了業界強烈的信號:國家的水電開發政策開始出現變化。 業內人士
記者2月12日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獲悉,由三峽集團負責開發的金沙江下游水電站群正全面推進,其中向家壩電站通過了云南、四川兩省蓄水驗收初審,首批機組將于年內投產。 據了解,向家壩水電站擁有單機容量為8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是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集團總經理陳飛介紹說,目前向家壩水
國家能源局、云南省政府今天在此間集會,紀念中國水電走過100年輝煌歷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以三峽工程為標志,我國的水電綜合技術水平邁入了世界先進行列,中國水電已進入大電站、大機組、高電壓、自動化、信息化新時代,目前已建成大中小型水電站45000余座,總裝機
在近期極端災害性天氣頻發的另一面,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多流域來水量的大幅增加,讓不少扎堆西南的水電上市公司熬過了去年以來干旱天氣帶來的痛苦期。不過,在今年上半年業績同比大增的同時,水電公司靠天吃飯的習慣,在極端性災害性天氣可能愈發頻繁情況下,未來或將遭遇更大的挑戰。 來水充沛 水力發電苦盡甘來
錦蘇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送電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的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輸電距離首次突破2000公里,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功率720萬千瓦,總投資220億元。自6月13日低端直流調試送電以來,截至11月28日已累計送電35億千瓦時。 繼晉東南-荊門、向家壩-
記者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目前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送電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的直流輸電工程四川錦屏――江蘇蘇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全面完成系統調試和試運行,12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據介紹,錦蘇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繼特高壓交流和直流示范工程成功之后,建成投運的第三個特高壓輸電工程,代表了
近日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例達到15%,2030年達到20%,“十三五”期間新增投資約2.3萬億元。其中,到2020年底水電開發利用目標3.8億千瓦(抽水蓄能約0.4億千瓦),太陽能發電1.6億千瓦(光伏1.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近日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例達到15%,2030年達到20%,“十三五”期間新增投資約2.3萬億元。其中,到2020年底水電開發利用目標3.8億千瓦(抽水蓄能約0.4億千瓦),太陽能
2015年5月19日—21日,以“塑造未來,推動水電建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第五屆世界水電大會在中國召開,這是近年來在中國召開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水電盛會。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中國更加放眼世界。 中國已是水電超級大國,不斷刷新世界紀錄 “中國正逐步成為世界水電超級大國。”開幕式上,國際
2014年1月19日,2014中國水電新春聯誼會暨水力發電科學技術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 經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核批準,2013年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共頒出54項。其中,“水電工程移民管理信息系統研發與應用”、“水利水電工程大型堆積體特性及失穩防控研究”獲特等獎;包括“大水電系統調度方
中國水電“進”與“退” 編者按:3.8億千瓦,這是十年后中國水電要達到的裝機目標,否則難以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承諾。而到今年8月底,中國水電裝機也僅觸及2億千瓦大關。 不僅是距離目標1.8億千瓦(約合十個三峽電站)的差距,需面對的另一現實是大
據葛洲壩集團機電建設有限公司消息,溪洛渡左岸電站4號機組29日正式移交溪洛渡電廠,成為該水電站并網發電的第12臺77萬千瓦機組。 4號機組于2012年7月8日開始本體安裝,12月25日進入72小時并網試運行,28日下午18時順利通過72小時考核試運行。試運行數據顯示,該機組運行穩定,各項控制參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目前我國共建成農村水電站4.7萬多座,裝機容量73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2200多億千瓦時,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約占全國水電的24%,農村水能資源開發率達57%。其中,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有四川、湖南、廣西、云南、貴州等15個省(區、市),裝機容量在50萬—100萬千瓦之間的
2009年9月,三峽集團投資興建的向家壩水電站主體工程已初具雛形。三峽集團正在加快推進金沙江上包括向家壩在內的四座巨型水電站的建設,其總規劃裝機規模相當于兩個三峽工程。 6月19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簡稱“三峽集團”)首次發布《2010年社會責任報告》。報告
顧國彪 近日,由中科院電工所自主研發的“發電設備蒸發冷卻技術”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安裝在三峽右岸水電站的兩臺80萬千瓦量級的蒸發冷卻水輪發電機通過檢測并安全運行。為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顧國彪接受了《中國科學報》記者的采訪。他再三強調:“社會應多給自主創新一點時間。”
本文系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為《中國經濟周刊》獨家撰寫的記錄文章。文中詳盡記錄了我國電網從獨立、分散、多頭、弱小如何逐步建成全國互聯、互通、互供的統一大電網的艱辛過程。其間經歷了哪些困難?又留下了哪些遺憾?文中首次披露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電網聯通過程中的決策、爭議和探索,包括了新
5月4日,我國第二大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大壩下閘蓄水,標志著我國第一座300米級大壩基本建成,為6月投產發電奠定了基礎。 溪洛渡水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骨干工程,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上。大壩高285.5米,為世界泄洪量最大的大壩;總裝機容量1386萬千瓦,年均發電517.2億千瓦時
原文地址:http://env.people.com.cn/GB/14288963.html 青藏高原 國務院昨日首次提出青藏高原“五大功能區”的劃分思路,以推進重點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期望有效遏制青藏高原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 在昨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
記者11日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了解到,向家壩水電工程首期蓄水預計一周左右達到目標水位,屆時首批機組即進入有水調試階段。若經過調試各方面情況正常,向家壩水力發電廠首批機組10月底將投產發電。 向家壩水電工程10日上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云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九大高原湖泊環境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18年10月22日向云南
2013年,國內能源產業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的要求,展開了全面和大規模的結構調整,一方面用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另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能源生產和使用效率,力圖壓縮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但有限的天然氣資源的制約越來越突出,同時超高壓輸電電網在技術和社會等方面建設的困局,也制約了"煤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