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人像特點聯系回憶:包括6張黑白人面像圖片。按隨機順序排列每張人像分別呈現9s,間隔3s,在呈現的同時,告訴被測驗者每張圖片上的人像的姓名、職業和愛好等特點,重復2遍,并要求被測驗者記住人像及特點之間的聯系。然后再以另一順序呈現這些圖片,讓被測驗者立即說出人像的姓名、職業和愛好等特點。如果回答正確,主試者在記錄者即說出人像的姓名、職業和愛好等特點。如果回答正確,主試者在記錄紙相應格內打“√”號,回答錯誤,則記下說錯的內容,每張人像允許回憶時間30s。 口述指導語:“我給您看一些畫的人像,在給您看每張人像的同時,向您介紹他姓什么、職業和愛好特點,請您一邊注意看人像,一邊注意聽介紹,且要把人你和他的三個特點聯系起來記憶。看完全部人像后,當我再給您看每一張人像時,要求您立即說出他的三個特點,不一定按我說的順序回答,記得什么先說什么,聽明白了嗎?”,如果沒聽明白,可以重復口述一遍,直到受試者理解為止。 計分 ......閱讀全文
[摘 要] 目的: 探討慢性癲癇對大鼠空間記憶再生能力的影響, 檢測組胺前體物質組氨酸和膽堿酯酶抑制劑TA K2147 對癲癇誘發記憶障礙的作用。方法: 大鼠在放射狀八臂(四臂放食物)迷宮訓練成功后, 隔日腹腔注射亞驚厥劑量(35mg? kg)的戊四唑, 直至完全點燃。完全點燃后在同一迷宮中測記憶的
摘 要:目的: 探討柴胡注射液對學習記憶行為影響的機制。方法: 每天2 次給予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劑量的柴胡注射液, 連續5 天后采用行為觀察和生化檢測相結合的方法, 研究柴胡注射液對小鼠學習記憶行為的影響, 包括劑量- 效應關系和時間- 效應關系以及腦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丙二醛
水迷宮和敞箱實驗相關:耐力訓練對老齡大鼠學習記憶和焦慮樣行為的影響摘要:目的:通過建立老齡大鼠耐力運動訓練模型,觀察耐力訓練對老齡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焦慮樣行為的影響,并探討了9周游泳訓練后進行一次力竭性運動的血乳酸濃度與運動能力之間的關系.方法:將27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年齡分為青年對照組(YC,n
測試項目 評價指標 所用儀器 被動回避跳臺實驗 被動回避時間、錯誤次數和動物出現錯誤反應百分率 跳臺儀 避暗實驗 同上 避暗儀 主動回避 單向回避實驗 達標所需的訓練次數 穿梭箱&
摘 要 通過益心氣、通心竅、滋陰、活血四種不同治則的中藥,對小鼠獲得性記憶障礙模型的改善研究,來比較篩選較為有效的中醫治療記憶障礙的方法。獲得性記憶障礙模型采用氫溴酸東莨菪堿法,行為測試采用跳臺法和避暗法,同時設立正常、模型、西藥(尼莫地平)組進行對照。結果短時記憶測定,模型
摘 要: 用開場行為模型和一次性被動回避反應模型分別對經高壓氧處理的老齡小鼠進行自發活動和記憶保持力檢測, 并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測定腦內脂褐素含量, 探討了高壓氧(HBO)對衰老性學習記憶障礙的作用及其與腦內脂褐素含量的關系. 結果表明: (1)高壓氧可明顯增強老齡小鼠在新異環境中的自發活動, 顯著提
〔摘 要〕 目的 探討大黃酚對小鼠抗衰老的作用。方法 采用避暗實驗,觀察大黃酚對學習記憶的影響;通過常壓耐缺氧、斷頭耐缺氧、亞硝酸鈉中毒造成的缺氧以及負重游泳實驗,觀察大黃酚對小鼠缺氧及耐力的影響;以AlCl3造成急性衰老小鼠模型,觀察大黃酚對小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響。結果 大黃
摘要 為了探討銀杏葉提取物對中樞神經系統高級機能活動的作用, 為臨床應用銀杏葉提取物治療認知功能障礙提供實驗依據, 采用東莨菪堿所致老齡大鼠學習記憶障礙的擬老年性癡呆動物模型, 以水迷宮和避暗實驗等學習記憶行為訓練及生化檢測方法, 觀察用藥前后動物學習記憶行為和海馬乙酰膽堿及蛋白質含量的變化
1. 2. 3 小鼠海馬組織 IL - 1β、IL - 6、TNF - α 的測定術后第 2 天給藥處死小鼠,斷頭,取腦組織 0. 2 ~ 1. 0g,在生理鹽水中漂洗,除去血漬,用生理鹽水制成 10%勻漿液。將勻漿液以 3 000 rpm 離心 5 min 后,取出上清液,冷凍。嚴格按照放
【摘要】 目的 研究茶堿對微波所致小鼠記憶障礙的影響。 方法 ①將小鼠按 0 ,5 ,10 ,25,50 mW/ cm2微波輻射劑量分組后分別接受輻射20 min ,并記錄動物輻射前后的肛溫。采用被動回避避暗實驗,記錄小鼠完成訓練所需次數以及24 h后測試潛伏期作為評價其學習記憶的指標。②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劑量維生素E(Vitamin E , Vit E) 對慢性間斷性缺氧(chronic episodic hypoxia , EHYP) 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腦內膽堿乙酰轉
1.6樣本采集恐懼實驗結束2h后,每組隨機選取6只小鼠,腹腔注射3.5%水合氯醛(10 mL/kg}麻醉,通過心臟灌注4%多聚甲醛固定腦組織,灌注完成后,取腦組織置于10%中性福爾馬林溶液中固定,用于病理切片制作。其余小鼠斷頭處死,迅速摘取大腦,分離海馬區,用于免疫組化及W estenl B
摘要: 目的: 觀察靈芝對小鼠智力的影響。方法: 靈芝水煎劑以每100g體重1m l(低劑量組為5g?kg,高劑量組為10g?kg)連續灌胃2周, 測定學習記憶和單胺類神經遞質。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 靈芝能顯著提高小鼠大腦52羥
強迫游泳、懸尾和跳臺實驗相關-復方甘麥大棗顆粒對抑郁動物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復方甘麥大棗顆粒對抑郁動物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對海馬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摘 要: 目的: 探討復方甘麥大棗顆粒對動物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強迫游泳試驗、懸尾試驗、跳臺試驗和利血平引起大鼠排空腦內單胺神經遞質抑郁
高架十字迷宮和強迫游泳實驗相關-聯合服用色氨酸對氟西汀行為的影響聯合服用色氨酸對氟西汀治療抑郁模型大鼠抑郁、焦慮樣行為的影響【摘要】 目的探討聯合服用色氨酸對氟西汀治療抑郁模型大鼠抑郁、焦慮樣行為的影響。方法將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隨機區組法分為對照組、色氨酸組、氟西汀組和色氨酸+氟西汀組
1 ,6-二磷酸果糖對熱性驚厥大鼠學習記憶和情感行為損害保護作用的研究摘 要: 【目的】 探討1 ,6-二磷酸果糖(f ructose21 ,62diphosphate ,FDP) 對大鼠熱性驚厥性學習記憶和情感行為損害的保護作用。 【方法】 30 只21 日齡雄性SD 大鼠隨機均分為果糖干預(
摘要:行為學實驗是評價動物學習記憶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選擇跳臺、穿梭箱和Morris水迷宮三種常用的行為學實驗,利用堿性蛋白酶水解制得的乳清蛋白膚,研究乳清蛋白膚對老齡小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通過動物行為學實驗得出,灌胃乳清蛋白膚可以增加跳臺潛伏期和減少跳臺錯誤次數;減小電擊時間和次數;減少定位
〔 摘要〕目的 觀察和血益智方對VD大鼠行為學和形態學的影響。方法 動物隨機分為假手術組和模型組。VD模型制作成功后隨機分為和血益智方小劑量組和大劑量組、思爾明組、生理鹽水(NS)組。用穿梭箱和水迷宮檢測大鼠行為學并作海馬 常規染色,光鏡觀察。 和血益智方、思爾明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病理過程的關鍵問題是患者腦中p一淀粉樣多肽的異常增加和沉積。中性內膚酶( NEP)是腦內最重要的A p降解酶,是影響腦內Ap分解代謝速率的限制因素。神經干細胞(neural stem cell , NSC)是具有向多種細胞系分化又具有
目的 觀察和血益智方對VD大鼠行為學和形態學的影響。 方法 動物隨機分為假手術組和模型組。VD模型制作成功后隨機分為和血益智方小劑量組和大劑量組、思爾明組、生理鹽水(NS)組。用穿梭箱和水迷宮檢測大鼠行為學并作海馬 常規染色,光鏡觀察。 和血益智方、思爾明均能縮短VD大鼠穿
【摘要】目的 探討甲狀腺功能低下(甲低) 對幼年大鼠(仔鼠) 學習與記憶的影響。方法 孕SD雌鼠復制甲低仔鼠模型納入研究(n = 40) , 均為雄性, 隨機選20只于出生當日起每天腹腔注射T4
(此研究來自于華東師范大學劉華清等人)摘要:通過熱板法及醋酸扭體法觀察中華眼鏡蛇心臟毒素(CTX)對成年昆明種小鼠疼痛的影響,通過Y型電迷宮及穿梭箱法研究CTX對東蓖若堿誘發成年昆明種小鼠學習記憶障礙的影響,利用跳臺法研究CTX對東蓑若堿誘發成年BABL/C小鼠學習記憶障礙的影響,利用Morris水
曠場實驗和水迷宮實驗相關-黃芩醇提物干預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尿液代謝組學研究黃芩醇提物干預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尿液代謝組學研究摘要: 研究黃芩對 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影響, 初步探討黃芩的抗衰老作用機制。將SD大鼠隨機分為5組, 即空白組、模型組
右美托咪定對創傷后應激障礙大鼠焦慮狀態和認知功能的影響目的:探討右美托咪定對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大鼠焦慮狀態和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將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五組:對照組(C組)、PTSD模型組(P組)和右美托咪定10ug/kg組(D1組)、20ug/kg組(D2組)和40 ug/kg組(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手術麻醉后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者在手術麻醉后出現認知功能(包括學習、記憶、情緒、情感、判斷力等)下降,尤多見于脆性大腦。POCD增加患者住院費用,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影響患
可卡因(Cocaine)又稱為古柯堿,是一種由古柯葉中提練出的莨菪烷型生物堿,分子式C17H21NO4。它是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其化學名為苯甲基芽子堿(化學結構式見圖1所示),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對其系統命名為methyl (1R, 2R, 3S, 5S)-3 -(benz
[摘 要] 目的 目前對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HIBD)模型的研究多采用病理學和生化指標,而缺乏功能評價手段。該研究對新生大鼠HIBD后的行為學改變及其測定方法進行探討,為新生大鼠HIBD的研究提供功能評價的方法。方法 24只7日齡新生SD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n=12)和HIBD組(n=1
轉眼一周過半,繼續與小伙伴們分享專業技術知識。今天分享的話題是有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今天推送的主要內容有—— 儀器系統|一 (一)GC-MS系統的組成 氣質聯用儀是分析儀器中較早實現聯用技術的儀器。自1957年霍姆斯和莫雷爾首次實現氣相色譜和質譜聯用以后,這一技術得到長足的發展。在
一轉眼3月即將結束,那么3月Nature有什么亮點研究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了本月Nature雜志的亮點文章,以饗讀者。 【1】Nature:重磅!發現CD4 T細胞HIV病毒庫的標志物---CD32a doi:10.1038/nature21710.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法國研究人員發現一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常見的重型精神疾病,致殘率極高,也是疾病負擔最重的精神障礙之一,其終生患病率約占整個人口的1%。其病因尚未闡明。目前大多數研究認為精神分裂癥是由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造成大腦功能損害的結果。推進對精神分裂癥病因與生物機制的理解、探討抗精神病藥物作用機理以及識別評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