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目的】1、以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腹片著生的小剛毛為對象,研究數量性狀遺傳的特點。2、學習估算遺傳(heritability)【實驗原理】在生物中凡是可數、可度、可衡等并可用數字形式描述的性狀,稱數量性狀(quantitative character)。數量性狀大都由多基因控制。一般,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數目很多,而每個基因的作用很小,并且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群體的表型變量通常呈連續分布。【實驗儀器、材料和試劑】本實驗采用18#和22#品系果蠅的雜交后代為材料,用恒溫培養箱在25℃的條件培養,觀察子F2代處女蠅腹片的剛毛數量,選擇剛毛數最多和最少的♀、♂個體分別進行組合雜交,產生的F2通過觀察和統計,最后估算遺傳率:H2= ΔG/ σpi【方法與步驟】1.把18#和22#品系果蠅的雜交而得的F2成蠅,隨機選出處女蠅和雄蠅各20只,用乙醚適度麻醉,在40倍顯微鏡下計算♀ 、♂蠅第四、第五腹板上的小......閱讀全文
自然選擇以及遺傳漂變是決定植物居群的遺傳與表型分化的重要進化力量。在一些常見的動植物中,自然選擇(selection)以及遺傳漂變(genetic drift)如何影響物種的適應性表型性狀分化的研究已有大量的報道,然而對于片斷化分布的瀕危物種而言,小且相互隔離的居群的數量性狀如何響應自然選擇
通過實驗正確理解分離定律的實質,掌握果蠅的雜交技術,并學會記錄交配結果和掌握統計處理方法。來源:《遺傳學實驗教程》實驗方法原理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基因的分離是獨立的,而在配子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產生四種比例相同的配子。因此在雜種二代會出現四種表型,比例為9:3:3:1。這一實驗是利用果蠅的兩對相對
來自中科院植物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鑒別出了賦予粳稻耐冷性的一個數量性狀基因座COLD1。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2月26日的《細胞》(Cell)雜志上。 中科院植物學研究所的種康(Kang Chong)研究員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小麥開花和
一、體內、外細胞的差異和分化1、差異:細胞離體后,失去了神經體液的調節和細胞間的相互影響,生活在缺乏動態平衡的相對穩定環境中,日久天長,易發生如下變化:分化現象減弱;形態功能趨于單一化或生存一定時間后衰退死亡;或發生轉化獲得不死性,變成可無限生長的連續細胞系或惡性細胞系。因此,培養中的細胞可視為一種
實驗方法原理 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基因的分離是獨立的,而在配子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產生四種比例相同的配子。因此在雜種二代會出現四種表型,比例為9:3:3:1。這一實驗是利用果蠅的兩對相對性狀:長翅與殘翅、黑檀體與灰體且分別位于不同染色體上這一特征進行的長翅灰體×殘翅黑檀體的雙因子雜交實驗,旨在驗證
玉米穗行數(KRN)是玉米馴化和改良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產量構成因素,是由數量性狀座位(QTL)控制的。最近,來自華中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遺傳學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題為“KRN4 Controls Quantitative Variation in Mai
帕金森病影響著世界上大約七百萬到一千萬的人口,患上該病就意味著會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并出現一些精神紊亂癥狀以及認知損傷。普遍觀點認為,帕金森病是由于線粒體功能障礙引起,相關閱讀:Nature發布帕金森病研究重要發現;Science揭示帕金森病病因基礎。然而,最近在果蠅中的一項研究顯示,發生在帕金森
基因型的環境交互(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GEI)對研究復雜的生物性狀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對人類而言,由于環境數據采集的困難以及環境影響效果弱,難以鑒定GEI效應相關的基因型。近日,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大量樣本的分析推導出基因型和表型
一、基本要求(一)實驗動物背景資料記錄(1)實驗動物來源、種類、年齡、性別、原編號、體重、臨床癥狀等。(2)剖檢時間、地點,麻醉方法、時間、麻醉者,處死方法、解剖者、記錄人、溫度、濕度。(3)其他指標:動物剖殺前禁食(不禁水)時間一致,為12h。(二)體表檢查一般用于組織學取材的實驗動物剖殺前應先隔
在高等生物中,許多重要生理性狀及復雜疾病都是數量性狀,如農作物的產量和人類的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復雜性狀受到多個基因和環境因素的控制。為了有效地研究多基因控制的復雜性狀,數量性狀基因座(QTL)分析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應運而生,有效地將控制數量性狀的眾多主效基因定位在相應的染色體上。 表達
一、實驗原理 果蠅(fruit fly)是雙翅目(Diptera)昆蟲,屬果蠅屬(genus Drosophila),約有2500個種。通常用作遺傳學實驗材料的是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果蠅優點: 1. 飼養容易。在常溫下,以玉米粉等作飼料就可
實驗方法原理 連鎖遺傳規律闡明了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連鎖遺傳基因分離和組合的關系。由于連鎖遺傳基因在分離和組合過程中的相互影響,致使雜合體所產生的各類配子比例不等,其自交和測交子代表現型的分離比例也因重組率的不同而異,但總是重組型少,親型多。由于基因在雜色體上的位置和距離不同,基因之間的
實驗方法原理連鎖遺傳規律闡明了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連鎖遺傳基因分離和組合的關系。由于連鎖遺傳基因在分離和組合過程中的相互影響,致使雜合體所產生的各類配子比例不等,其自交和測交子代表現型的分離比例也因重組率的不同而異,但總是重組型少,親型多。由于基因在雜色體上的位置和距離不同,基因之間的連鎖強度也不
實驗方法原理連鎖遺傳規律闡明了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連鎖遺傳基因分離和組合的關系。由于連鎖遺傳基因在分離和組合過程中的相互影響,致使雜合體所產生的各類配子比例不等,其自交和測交子代表現型的分離比例也因重組率的不同而異,但總是重組型少,親型多。由于基因在雜色體上的位置和距離不同,基因之間的連鎖強度也不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徐華強,王明偉,浙江大學張巖及匹茲堡大學醫學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訊在Science發表題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51/52】2019年4月4日,清華大學柴繼杰課題組、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周儉民課題組和清華大學王宏偉課題聯合同期背靠背發表兩篇重量級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復合物的組裝、結構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關鍵分子機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兩篇文章分別是: "Li
“抱歉。”黃軍就拒絕采訪,掛斷電話。這位中山大學35歲的副教授,在國際生物學界掀起一場倫理規范的“史詩”般的討論后,打算抽身。 2015年4月18日,國內期刊《蛋白質與細胞》在線發表了黃軍就團隊的研究——用基因編輯技術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改造。此前,黃軍就曾向世界知名期刊《自然》(Nature)
真的存在學霸基因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了一些與學業成就有關的遺傳變異(genetic variants),不過這些突變每一個單獨發揮的影響力都非常有限。 一項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發現了可能對每個人的學業成就(educational
真的存在學霸基因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了一些與學業成就有關的遺傳變異(genetic variants),不過這些突變每一個單獨發揮的影響力都非常有限。 一項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發現了可能對每個人的學業成就(educationa
多基因遺傳(polygenic inheritance)是指生物和人類的許多表型性狀由不同座位的較多基因協同決定,而非單一基因的作用,因而呈現數量變化的特征,故又稱為數量性狀遺傳。多基因遺傳時,每對基因的性狀效應是微小的,故稱微效基因(minor gene),但不同微效基因又稱
摘要:綜述了RAPD技術的一些理論性問題,包括RAPD與其它分子標記技術相比的優點,影響結果重復性的因素,顯性標記產生的原因,條帶取舍的標準等。提出在實驗中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方法:嚴格控制反應條件,采用單倍體和單劑量標記,系統學研究中要結合其它方法進行分析,定位基因時要選用合適的群體等。
世界各地的農民每年生產豌豆1000萬~1300萬噸,這使豌豆成為第三大豆科作物,僅次于大豆和鷹嘴豆。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溫度持續上升,熱應激已經成為豌豆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具有某些特殊性狀的豌豆植株,如開花時間更長、豆莢數量更多,可能對熱應激更有抵抗力。研究人員對豌豆耐
世界各地的農民每年生產豌豆1000萬-1300萬噸,這使豌豆成為第三大豆科作物,僅次于大豆和鷹嘴豆。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溫度持續上升,熱應激已經成為豌豆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具有某些特殊性狀的豌豆植株,如開花時間更長、豆莢數量更多,可能對熱應激更有抵抗力。研究人員對豌豆耐
實驗概要1、了解果蠅生活史中各個不同階段的形態特點; 2、區別雌雄果蠅以及幾種常見突變類型的主要性狀特征; 3、掌握實驗果蠅的飼養、管理及實驗處理方法和技術。實驗原理1、果蠅的生活史 果蠅屬于昆蟲綱,雙翅目,果蠅屬,與家蠅是不同的種。 果蠅的生活周
1. Retrovirology:整合到人基因組中的古老逆轉錄病毒有助抵抗HIV-1感染 doi:10.1186/s12977-017-0351-8 在我們的進化過程中,病毒持續地感染人體。一些早期的病毒已整合到我們的基因組中,如今它們被稱作為人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uman endogeno
近期Cell雜志公布了2018年年度論文,共包括五篇Snapshots,兩篇Reviews,以及八篇Articles和Resources,其中五篇Snapshots涉及五大新興領域,值得關注。 TCGA-Analyzed Tumors 2005年美國國立癌癥研究協會(NCI)和國家人類基因組
一、現場快速檢測采樣注意要點1 為了監測總體樣品的安全衛生狀況,應注意采樣的代表性原則。均衡地,不加選擇地從全部批次的各部分隨機性采樣。不帶主觀傾向性。 2 為了檢驗樣品摻假、投毒或懷疑中毒的食物等,應注意采樣的典型性原則。根據已掌握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樣。如懷疑某種食物可能是食物中毒的原因
為加強食用農產品進入銷售市場的監督管理,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13〕24號)的規定,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起草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督管理辦法》。按照民主立法和科學立法的原則,廣泛凝聚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生物谷本年度心腦血管疾病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Science:重磅!親聯蛋白2切割竟可阻止心力衰竭產生doi:10.1126/science.aan3303. 美國愛荷華大學心臟研究員Long-Sheng Song博士及其團隊在之前的研究中已
為什么近緣種間的雜交不能產生可育的雜種?由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LMU)的Axel Imhof教授在11月14日的Developmental Cell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某些關鍵蛋白其水平上——不一定是它們的序列——的差異,在生殖隔離調控中至關重要。如果兩個個體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