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皮細胞與成纖維細胞的分離純化: 兩者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由于成纖維細胞先脫壁,二上皮細胞要消化相當長的時間才脫壁,特別是在原代細胞初次傳代和早期傳代中兩種差別尤為明顯,故可采用多次差別消化方法將上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分開,方法步驟如下。 采用常規消化傳代方式將0.25%胰蛋白酶注入培養瓶內兩次,每次加1ml(25ml培養瓶),來回輕搖1-2次,使胰蛋白酶流過所有細胞表面,然后倒掉。 蓋好瓶塞,將培養瓶放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成纖維細胞變園,部分脫落,立即加入2ml有血清的培養基終止消化。 用彎頭吸管輕輕吹打成纖維細胞生長區域(可事先在鏡下用記號筆在培養瓶上劃出記號)。吹打時不要用力,也不要吹打上皮細胞生長區域。吹打結束后,再用少量培養基漂洗一遍,然后加入適量培養基于瓶內繼續培養,也可重復上述操作再進行一次。 隔幾日后或下次傳代時,再進行上述操作,進過幾次處理,就可將成纖維細胞去除或者將兩者分開。 ......閱讀全文
一、 實驗準備1. 標本制備:2. zui小化非特異性結合: 二、凋亡1.凋亡的檢測方法:網站和其它2.PI染色法3.Annexin V 法4.TUNNEL法 三、細胞因子1.激活的細胞因子2.CBA 四、血小板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繼20日開幕式及大會報告后(詳情請點擊:了解最新進展 共享學術盛宴 看第五屆全國原子光譜會議),今日,分析測試百科網繼續為您帶來第五屆全國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學術會議分會場精彩報告。部分報告嘉賓合影分會場現場山東大學 閆兵教授 首先由山東大學閆兵教授帶來報告,題目是“Explo
本文介紹幾種常見的微生物基礎試驗的目的、原理、內容等,以便剛剛接觸微生物的同志們對試驗有個基本的認識. 實驗一 常用培養基的制備、滅菌與消毒一、實驗目的 1、掌握配制培養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掌握干熱天菌、高壓蒸汽滅菌及過濾除菌的操作方法;
真核細胞高度區室化,生物過程被分隔在不同的區室進行。蛋白質功能與亞細胞定位密切相關,不同的區室提供不同的化學環境(例如pH和氧化還原條件)、不同的潛在作用配體或底物。因此,對蛋白質亞細胞定位的嚴格控制是細胞生理學的重要調控內容。大多數細胞生物學過程涉及蛋白質亞細胞定位的變化,例如轉錄因子在細胞核-胞
ELISA法檢測立克次體 立克次體(Rickettsia)是一類專性活細胞內寄生的原核細胞微生物,具有細胞壁,含有RNA和DNA,以二分裂繁殖。需在細胞內繁殖,不能在無細胞的人工培養基中生長。它是屬于人獸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上常見的有普氏立克次體、莫氏立克次體、恙蟲病立克次體和Q熱立克次體
“干細胞多能性與體細胞重編程”項目啟動 9月21日,由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員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干細胞多能性與體細胞重編程”創新研究群體項目正式啟動。據介紹,今年生命科學領域一共啟動5個團隊項目,其中4個團隊在北京,另外一個團隊在廣州。 “干細胞多能性與體細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①李家洋(左二)院士指導實驗。 ②國內首個專業性植物激素分析平臺。 ③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工作。編者按:我國是農業大國,植物激素的基礎生物學研究將為實現我國糧食安全和農業提質、增產、高效、抗逆等奠定基礎。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啟動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調控著植物生長的方方面面。目前,全球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達幾十億美元,2015年我國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農田面積超過2億畝。 然而,作為糧食大國,在十年前,我國卻并不是植物激素研究大國。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基金委)啟動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機理”,目標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一)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 醋酸纖維素是提纖維素的羥基乙酰化形成的纖維素醋酸酯。由該物質制成的薄膜稱為醋酸纖維素薄 膜。這種薄膜對蛋白質樣品吸附性小,幾乎能完全消除紙電泳中出現的“拖尾”現象,又因為膜的親水性比較小,它所容納的緩沖液也少,電泳時電流的大部分由樣 品傳導,所以分離速度快,電泳時間短,樣品
電泳法,是指帶電荷的供試品(蛋白質、核苷酸等)在惰性支持介質(如紙、醋酸纖維素、瓊脂糖凝膠、聚丙烯酰胺凝膠等)中,于電場的作用下,向其對應的電極方向按各自的速度進行泳動,使組分分離成狹窄的區帶,用適宜的檢測方法記錄其電泳區帶圖譜或計算其百分含量的方法。 電泳技術的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于繪制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志著基于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