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物質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和“北京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啟動會在中科院物理所舉行 2008年11月27日“中關村物質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和“北京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啟動會在中科院物理所舉行。中科院計劃財務局副局長張麗萍、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科技條件處處長楊為進、中科院基礎科學局數理處處長王永祥、區域中心籌建牽頭單位物理所副所長沈保根、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王琛及區域中心相關單位的領導、科研人員出席了啟動會。 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是中科院技術支撐系統的重點建設內容,“十一五”期間中科院結合學科共性與區域特點,部署和啟動10個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物理所是“中關村物質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籌建的牽頭單位和“北京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的成員單位。 會議由中科院計劃財務局副局長張麗萍主持。張麗萍副局長首先介紹中科院建設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的意義和思路,并對所有參與建設單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努力工作表示感謝。物理所科技處長......閱讀全文
專家組現場考察平臺核心設備“雙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 雙球差校正冷場發射電子顯微鏡實驗室 雙球差校正冷場發射電子顯微鏡 大型儀器區域中心,作為中科院技術支撐體系的重點建設內容,其定位是建設成為中科院科研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技術能力最強、區域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支撐平臺。中心共有10家成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自從1928年C.V.拉曼發現拉曼散射現象以來,拉曼光譜儀器的發展可謂經歷了一波三折,直至60年代激光光源的問世,以及光電訊號轉換器件的發展才給拉曼光譜帶來新的轉機。直至今日,拉曼光譜技術發展依舊迅速。2017年,2家國際大型儀器廠商進軍拉曼市場,國產廠家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拉曼產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近日,為服務國家創新戰略需求,中國科學院打破儀器設備歸“課題組”所有的局限,將其旗下總價值超過110億元人民幣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給全社會共享。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更好地實現儀器設備開放共享,中科院打造了國內規模最大的實驗室儀器設備在線服務和運行管理系統,將全院各個研究所的大型通用儀器設備納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9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聯合組建的“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成立暨揭牌儀式在合肥董鋪島舉行,“中國科大環境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同時揭牌,校、院雙方各50名教授、研究員接受了雙崗雙聘。中國科學院的科教結合工作邁入集成優質資源建設
科技基礎條件資源是科技創新的物質基礎,也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十二五”期間,通過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我國科技基礎條件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十三五”時期我國將由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科技基礎條件,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工作尤為迫切。 “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工作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第三篇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圍繞增加創新的源頭供給,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壯大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力爭在更多領域引領世界科學前沿發展方向,為人類科技進步作出更多貢獻。第八章 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學前沿,堅持鼓勵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今天的科學匠人而言,這句古訓同樣是普適的。 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式發展,科學研究對其所依賴的實驗條件有了更高層級的追求。大科學裝置的誕生,為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極限提供了器物上的保障,使科學研究得以朝著更深維度不斷開疆拓土。 在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的藍圖
高水平的科研裝備和技術服務對開展高水平前沿研究的作用不言而喻。 ①中國科學院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平臺V3.0系統驗收會現場 ②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對核心團隊成員進行培訓 ③驗收專家實地考察 對于中科院的科研人員而言,使用科研裝備不僅限本研究所,他們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打開“中國科學院儀器設備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6月29日-30日,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研討會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辦,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支持,《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承辦。來自光譜領域的專家學者20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參加。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研討
2017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天文館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7年12月19日,2017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天文館召開,本次會議年會由北京市電鏡學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旨在推動北京及周邊地區廣大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月17日,為推動北京地區金屬組學研究相關機構合作與 交流,充分發揮各單位優勢,經相關機構與專家協商,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中國科學院-香港大學金屬組學與健康和環境聯合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汞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
“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考察時強調。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我國成立的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要求為指引,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瞄準聚焦建設“海洋強國”的國家戰略需求,解決自主創新核心關鍵問題,引領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2015年3月27日晚,北京科學儀器社區3月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辦,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探討北京地區納米材料檢測機構現狀及2015年納米檢測前景。活動由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發起,由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和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主辦。來自科學儀器裝備協作中心、國家納米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遼寧鞍山勝利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7月21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遼寧鞍山開幕。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鞍山師范學院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陳洪淵教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國務院7日發布《關于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強實用型、新型和專用計量測試技術研究。 加快新型傳感器技術、功能安全技術等新型計量測試技術和測試方法研究,加快轉化和應用,填補新領域計量測試技術空白。加快航空航天、海洋監測、交通運輸等專用計量測試技術研
關于印發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醫學科技工作發展,科學技術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
為落實《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的意見》,了解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的情況,2015年2月4日,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到中科院物理所對大型科研基礎設施、科學儀器服務單元、大儀中心及50萬元以上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配置、運行服務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中科院物理所副所長文
2007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獎項目202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科研管理處提出。 &
為進一步強化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進一步盤活首都優勢科技資源,降低企業創新投入成本,聚焦科技創新活動,促進小微企業與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產學研用合作,由北京市財政局牽頭與北京市科委共同組織實施科技創新券。 近日,首都科
2014年10月16~1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嘉興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及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浙江
日前,科技部發布了《科研條件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和應用,具體包括科學儀器設備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前沿科學儀器設備、通用科學儀器設備、專用科學儀器設備、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和配套系統、科學儀器設備(裝置)二次開發6大方向。關于印發科研條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