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等繪制世界首張“新冠患者分子全景圖”
1月9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合作團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在《細胞》在線發表了題為《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多器官蛋白質組全景圖》的論文,報道了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相當于他們將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人體感染新冠后細胞組織的改變放大了數萬倍,達到蛋白質分子層面,“看”清楚是哪些分子的改變導致人體器官的病變和衰竭。 這是在全球范圍內第一次從蛋白質分子水平上,對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后多個關鍵器官做出的響應進行了詳細和系統的分析,為臨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制定治療方案、開發新的藥物及治療方法提供了線索和依據。 大量臨床診療和研究顯示,新冠病人的肺部等器官產生了損傷。但此前大多數與新冠相關的基礎研究,是在實驗室里利用基于病毒感染的細胞系模型來推測病毒對人體各器官造成的影響,缺乏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多器官損傷的病理學觀察表......閱讀全文
新冠輕癥患者會出現“長期新冠”癥狀
科技日報6月24日發表的一項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分析首次發現,超半數居家隔離的青壯年(16—30歲)輕癥患者在最初感染后的6個月,出現了長期持續的呼吸困難、味覺嗅覺喪失、疲勞或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的癥狀。 新冠肺炎恢復后的長期并發癥在重癥住院患者中很常見,但這種“長期新冠”(long C
新冠輕癥患者會出現“長期新冠”癥狀
英國《自然·醫學》24日發表的一項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分析首次發現,超半數居家隔離的青壯年(16—30歲)輕癥患者在最初感染后的6個月,出現了長期持續的呼吸困難、味覺嗅覺喪失、疲勞或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的癥狀。 新冠肺炎恢復后的長期并發癥在重癥住院患者中很常見,但這種“長期新冠”(lon
鐘南山等NEJM: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
自2019年12月,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武漢市出現并迅速在全國范圍內傳播以來,因此需要收集患者的臨床特征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近日以鐘南山院士領銜的研究團隊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文報道了他們提取的截至2020年1月
中國治療性新冠特免血漿制品投入臨床,救治重癥患者!
2月13日晚,國藥集團中國生物(CNBG)發布了在新冠肺炎治療方面的重磅消息: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采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制備出用于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在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國藥
Ⅰ期臨床試驗:血漿治療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效果良好
·?新冠病毒?·Ⅰ期臨床試驗:血漿治療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效果良好最近,在一項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的研究中,中國生物公司的研究人員報告了采用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Ⅰ期臨床試驗結果。研究人員制備出能用于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并對10名重癥患者進行了臨床治療。結果顯示,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
最新版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公布
中新網3月15日電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15日消息,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切實提高規范化、同質化診療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修訂版)》進行了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并印發各地參照執行。新版診療方案是
意20歲以下新冠患者超80萬 新冠影響腦神經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歐聯網22日報道,意大利最新研究顯示,該國20歲以下人群感染新冠的人數已經超過80萬。此外,還有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對腦神經造成影響。據報道,當地時間21日,意大利民防部報告該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9709例,新增死亡46例。截至當天18時,意全國累計確診已增至4925688
英國臨床試驗:這種藥能挽救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生命
當地時間16日,世衛組織表示,英國初步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地塞米松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生命,對于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可將其死亡率降低約三分之一,對于僅吸氧的患者,可將其死亡率降低約五分之一。研究指出,地塞米松的改善效果僅在重癥患者中可見,未在輕癥患者中觀察到。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這是第
意大利研究:新冠影響腦神經,20歲以下新冠患者超80萬
據歐聯網22日報道,意大利最新研究顯示,該國20歲以下人群感染新冠的人數已經超過80萬。此外,還有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對腦神經造成影響。 據報道,當地時間21日,意大利民防部報告該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9709例,新增死亡46例。截至當天18時,意全國累計確診已增至4925688例,累計死亡1
新冠病亡患者肺內仍存病毒
3月2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醫療診治有關情況。 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王貴強表示,對29例病亡患者的尸體解剖結果發現,新冠肺炎首先累及肺臟和免疫系統。同時,電鏡檢查發現,很多病毒還在病亡患者的肺里存在。 針對“境外輸入會不會導致本土第
普克魯胺治療重癥新冠患者臨床試驗在巴西正式啟動
開拓藥業普克魯胺治療重癥新冠患者臨床試驗在巴西正式啟動 2021年1月28日 開拓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拓藥業”)欣然宣布,普克魯胺治療重癥新冠患者的臨床試驗已獲得巴西獨立審查委員會(IRB)批準。在此前公布的新冠男性和女性輕、中癥患者臨床試驗結果中,普克魯胺使得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住院風險
意大利20歲以下新冠患者已超80萬 研究:新冠影響腦神經
據歐聯網22日報道,意大利最新研究顯示,該國20歲以下人群感染新冠的人數已經超過80萬。此外,還有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對腦神經造成影響。 據報道,當地時間21日,意大利民防部報告該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9709例,新增死亡46例。截至當天18時,意全國累計確診已增至4925688例,累計死亡1
卡介苗可能降低新冠患者死亡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761.shtm 美國弗拉林生命科學研究所全球變化中心的路易斯·埃斯科瓦爾稱,在他們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卡介苗接種率高國家的新冠患者死亡率較低,但每個國家情況不完全相同,與意大利等國相比,危地馬拉人
專家:不要過度渲染新冠治愈患者“復陽”
每次曝出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核酸檢測“復陽”的新聞,都會挑動大眾的敏感神經。 這兩天,北京新冠肺炎“復陽”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于某引發關注。前幾日,湖北荊州女退休職工治愈約半年后“復陽”,以及吉林男子在上海就醫時發現“復陽”的新聞接連刷屏。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部主任林江濤告訴記者,關于
除了疾病,新冠肺炎患者還經歷了什么?
肖遙(Xiao Yao,音譯)不知道他是何時何地感染上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 他懷疑這件事發生在他回湖北荊州過年的火車上。 今年27歲的他在西南城市成都工作,直到1月25日午夜鐘聲敲響進入鼠年,他才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 "我突然覺得我的身體很燙,我開始恐慌,"他告訴法新社。 肖當時在荊州
專家:不要過度渲染新冠治愈患者“復陽”
每次曝出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核酸檢測“復陽”的新聞,都會挑動大眾的敏感神經。 這兩天,北京新冠肺炎“復陽”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于某引發關注。前幾日,湖北荊州女退休職工治愈約半年后“復陽”,以及吉林男子在上海就醫時發現“復陽”的新聞接連刷屏。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部主任林江濤告訴記者,關于
研究揭示男性新冠肺炎患者癥狀更嚴重
來自SARS和MERS冠狀病毒爆發的新數據和知識提供了一些線索,解釋了為什么SARS -CoV -2對一些人的影響比其他人更嚴重。 與許多其他呼吸系統疾病一樣,由SARS -CoV -2引起的COVID-19疾病在患者中可能存在很大差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月17日發布的最新、最大規模的冠狀
新冠肺炎患者的采集樣本是什么?
呼吸道樣本:包括咽拭子、鼻咽拭子、鼻咽抽取物、痰液、呼吸道抽取物、支氣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等)均可。為了減少污染流程可相對固定一種樣本類型及操作簡便的方法,以便更好實施(除特殊情況下需采集特定的樣本)。對自動核酸提取方法而言,采用帶病毒保存液的咽拭子或鼻咽拭子可避免開蓋添加生理鹽水的步驟。采樣人員必
新冠肺炎男性患者出現重癥的風險更高
?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日在線發表一篇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稱,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癥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 這項最新研究還發現,在新冠肺炎男性患者出現重癥風險更高的同時,男性患者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風險更高。
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磷酸氯喹減量
3月4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正式下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其中,磷酸氯喹用法用量調整,托珠單抗首次被推薦用于免疫治療。 磷酸氯喹減量,此前被爆存不良反應 自國家衛健委下發診療方案以來,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就一直備受業內關注。 在抗病毒治療中,第七版將磷酸氯喹的用法用量進
一文詳解|北京協和醫院新冠診療手冊
前 言 本方案旨在提升呼吸及危重癥醫學專業醫師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其危重癥的認識,為臨床決策提供依據,促進規范化診療,提高患者救治水平。由于疫情防治形勢緊迫,本方案秉承循證、簡潔、臨床可操作的原則,推薦意見主要參照國內外指南、共識、臨床研究數據庫、大型臨床研究證據,詳見參考文獻。對目前缺乏循證
新冠病毒疾病臨床特征研究
2 月 28 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領銜,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等參與的新冠病毒疾病臨床特征研究,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正式發表。 分析發現,過半患者入院時無發熱表現;初次就診時,有2.9%的重癥患者和17.9%的非重癥患者未發現影像學
臨床診療指南,有了新的指導原則
近日,《中國制訂/修訂臨床診療指南的指導原則》在《中華醫學雜志》正式發表。 《中國制訂/修訂臨床診療指南的指導原則(2022版)》規定了高質量循證指南制訂/修訂應包含10個主要步驟:(1)啟動與規劃;(2)確定指南類型;(3)注冊;(4)撰寫計劃書;(5)成立工作
BCEIA 2021——新冠疫情下診療技術發展高峰論壇
BCEIA?2021——新冠疫情下診療技術發展高峰論壇?業界人士翹首以盼的第十九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21)將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天竺新館)舉辦。本屆展會將繼續秉承“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愿景,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
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發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各有關
血癌患者可能會在新冠疫情中更受傷
? 英國牛津大學25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血癌患者與其他類型癌癥患者相比,在新冠疫情中顯得尤為脆弱。相關結果已發表在英國《柳葉刀·腫瘤學》雜志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由英國牛津大學和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對英國成年癌癥患者在疫情期間的病情等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相關數據來自英國60多家癌癥中心。
專家解答: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如何重歸社會
根據國家衛建委網站公布的數據,截止3月19日24時,我國已累計治愈出院新冠肺炎患者71150人,現有確診人數為6287人。據此,華中師范大學王斌課題組估算,到4月底累計治愈出院總數將近7.8萬人。 龐大數量的新冠肺炎治愈人群如何重歸社會,將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為此,3月13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
我國學者解答新冠肺炎患者凝血為何異常
4月9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在線發表了北京協和醫院的一項關于重癥新冠肺炎患者凝血異常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多種高滴度抗磷脂抗體的臨床現象,提示自身免疫紊亂與新冠肺炎患者凝血異常、血栓事件發生密切相關。 該研究結果提示,危重型COVID-19患者體內存在多種機制
突變率驚人!新冠患者病毒存在快速進化風險
國際學術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日前刊發來自中國研究團隊的一篇名為《新冠病毒在患者體內的基因多樣性(Genomic diversity of SARS-CoV-2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atients)》論
美疾控中心建議縮短新冠患者康復隔離期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當地時間12月27日建議,針對所有人群設置的新冠肺炎隔離觀察期可以從10天改為5天。根據疾控中心的聲明,此建議適用于新冠肺炎患者和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新冠肺炎患者從檢測結果呈陽性的當天開始算起,如果5天后不再有新冠肺炎的相關癥狀,就可以恢復日常生活,但是無論與家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