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粒子呈不規則形狀,直徑約60-220nm。病毒粒子外包著脂肪膜,膜表面有三種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Spike Protein,是受體結合位點、溶細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點);小包膜糖蛋白(E,Envelope Protein,較小,與包膜結合的蛋白);膜糖蛋白(M,Membrane Protein,負責營養物質的跨膜運輸、新生病毒出芽釋放與病毒外包膜的形成)。少數種類還有血凝素糖蛋白(HE蛋白,Haemaglutinin-esterase)。冠狀病毒的核酸為非節段單鏈(+)RNA,長27-31kd,是RNA病毒中最長的RNA核酸鏈,具有正鏈RNA特有的重要結構特征:即RNA鏈5’端有甲基化“帽子”,3’端有PolyA “尾巴”結構。這一結構與真核mRNA非常相似,也是其基因組RNA自身可以發揮翻譯模板作用的重要結構基礎,而省去了RNA-DNA-RNA的轉錄過程。冠狀病毒的RNA和RNA之間重組率非常高,......閱讀全文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瑞德西韋英文名Remdesivir,網友們用中文拼音翻譯成:人民的希望。不得不說譯名太貼地氣了!先看近期新聞,所有數據以官方為準!先回顧一下這個疫情相關藥以及檢測的歷史流程,從12月初開始。1.20200123:美國專家:正與中國合作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一年后或上市(機構: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大學
昨日立春,據國家衛健委公布數據顯示,2月3日0—24時,全國當天新增3235例。其中湖北省新確診2345例。截止至2月5日上午6時,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0530例,重癥2788例,累計死亡病例426例,治愈出院718例。疑似病例23214例。 進入二月以來,全國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感染人數已經
來自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完成了一種高致病性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株的基因組測序,指出了這種病毒株的分子特征,也表明了其基因組在不斷進化中,這些結果將有助于國內IBV病毒發展的有效控制,深入了解冠狀病毒的進化特征。相關成果公布在病毒學權威期刊J Virol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
近日,一種快速檢測寨卡病毒的試紙誕生,它的出現或許能夠降低小頭癥嬰兒的出生率。這種神奇的方法來自CRISPR技術。這個自2013年以來風靡世界的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引起一場巨變。 寨卡病毒肆虐全球,為了對抗它,科學家一邊積極尋找預防的方法,一邊也在開發快速檢測的方法。
“我希望大家能好好看一看。對于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 這是一張什么圖?居然能贏得張伯禮院士為它打CALL。不止如此,據報道,該研究還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
在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課題組用于研究的養豬場里,生活著一群特別的豬。這里不僅有十幾頭帶有基因剪刀的工具豬,而且擁有六七百頭其他在生物醫藥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基因修飾豬。而這些豬的用途聽起來更加“駭人”,有些基因修飾豬可以模擬人類疾病,如老年癡呆癥、漸凍人癥和亨廷頓舞蹈癥等,
在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課題組用于研究的養豬場里,生活著一群特別的豬。這里不僅有十幾頭帶有基因剪刀的工具豬,而且擁有六七百頭其他在生物醫藥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基因修飾豬。而這些豬的用途聽起來更加駭人,有些基因修飾豬可以模擬人類疾病,如老年癡呆癥、漸凍人癥和亨廷頓舞蹈
據科技部宣布,目前我國部分疫苗品種已進入動物試驗階段,預計最快的疫苗將于4月下旬左右申報臨床試驗。 萬眾期待的疫苗背后,正在緊鑼密鼓開展的動物試驗是什么樣的?動物試驗做到什么程度,才能上人體臨床試驗呢? 《中國科學報》專訪鐘南山院士團隊成員——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健教授和湯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日前發布了《關于發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0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是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對我國未來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帶動性的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主要支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基礎研究領域和重
01 前言 2019年12月,武漢市發生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之后定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該病毒可以通過人體直接接觸、飛沫接觸、人和被污染的物品(也包括水體、土壤等)接觸進行傳播。因此,在生活中采取消毒措施,尤其是醫療污水確應加強殺菌消毒。據新聞報道,自1月29日武漢市全力開展排水設施和
目前國自然基金已經進入最終的沖刺階段,為了方便大家充分了解各項目情況,現將已啟動項目情況做了匯總,數據均來源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僅供讀者參考。 2020